?

行走在教育科研的田野

2023-10-18 09:17呂增鋒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23年9期
關鍵詞:論文寫作教育科研課題研究

摘 要:教育科研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起到決定性作用。教育科研的本質就是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一種有效路徑,其最大的價值并不是“寫多少篇論文,做多少個課題”,而在于讓教師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識。行走在教育科研的田野,可從突破教學困境起步,不斷發現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捕捉論文寫作的靈感,用教育科研的力量促進反思,抵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境界。

關鍵詞:教育科研;專業發展;課題研究;論文寫作

正高級教師、寧波大學兼職教授、浙派名師培養對象、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甬城教育名家培養對象……作為一名長期身處教育基礎薄弱的農村高中的一線教師,我的專業發展能達到這樣的水平,令很多人感到驚訝。之所以能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教育科研起到決定性作用。我行走在教育科研的田野,一路且行且歌。

一、 從突破教學困境起步

沒有哪個教師一開始就了解教育科研、喜歡教育科研,做課題、寫論文更多的是一種“功利化”的驅使,一旦達成既定目標,如晉級高級職稱、榮獲名師光環,課題、論文往往就從此“永不相見”。當然,還有一些教師對教育科研心存偏見,以為教育科研就是為了“裝點門面”,為了“沽名釣譽”,對教育教學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因此,他們對課題、論文“嗤之以鼻”。

20年前的浙江省象山縣第二中學,跟全國大多數農村學校一樣,離教育科研很遙遠。對大多數教師來說,僅是兩篇評高級職稱的論文就夠他們忙活大半輩子了,至于課題那更是一種傳說。雖然沒有教育科研,但大家的工作熱情依舊不減,盡心盡責地教書育人。只是生源質量下降過快,導致教學變得越來越吃力。數學這門學科尤為明顯。盡管也采取了減慢教學進度、加強課后輔導等措施,但成效甚微,“老師講—學生聽—課后練”的教學套路難以為繼。

當時,我剛好擔任備課組長。正所謂“窮則思變”,既然傳統的教學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的學生,那么能否改變一下教學方式?當時,“先學后教”風靡全國,山東的昌樂二中、江蘇的洋思中學等一批“教改明星學?!憋L光無限。那么,這種教學模式是否也適合我們的學生?基礎差的學生都會表現出認知能力差與學習習慣差的共同“癥狀”,認知能力差導致他們不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學習習慣差導致他們學習被動。而“先學后教”剛好對癥下藥:由于有了“先學”的經歷,學生對知識會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再做針對性的講解就容易促使學生理解,這樣,學習就會變得主動起來。于是,我決定帶領全組教師進行“先學后教”的教學嘗試。

沒有專家的指導,更沒有外出考察學習的機會,憑借“變則通,通則達”的信念,我們在“先學后教”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我們知道導學案很重要,可當時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遠沒有現在這么豐富,也買不到適合學生的導學案,那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挑選合適的問題與例題,一道一道輸入電腦,形成適合自己班學生的導學案;接著,我又把電子稿發給其他人,讓他們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優化,這樣就形成了適合不同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導學案。經過多年的積淀,我們建立了一套覆蓋高中數學所有內容(包括高考復習)系統化、系列化的導學案。除了導學案之外,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一開始學生的不適應與個別學生的抵觸情緒。已經習慣了聽老師講,現在忽然要對著教材預習,肯定會感到諸多不適。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一方面指導學生如何更有效地預習,另一方面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學生不僅逐步適應了“先學后教”,而且“聰明勁兒”似乎回來了,講的難題也能聽懂了。后來的高考成績驗證了“先學后教”的成功,創下了歷年新高。

二、 不斷發現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教師可以不搞教育科研,但我相信,絕大多數教師不會對課堂教學所面臨的困境無動于衷,至少不會在付出努力之前聽之任之。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一般會作出一些改變,會想辦法去解決。其實,問題解決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教育科研的過程,只不過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臨時性、碎片化的隱性研究。這與專業化、系統化的具有顯性成果的研究相比,差距甚遠。但無論怎么說,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是教師出于職業本能的最樸實的研究,它是正式研究的根基。

當縣里的專家認為我們“先學后教”的教學改革就是一種課題研究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在做課題。專家肯定了我們所取得的成果,還建議我把實踐的過程以課題報告的形式呈現出來,直接參評當年的縣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我從來沒有寫過課題報告,也不知道課題報告長什么樣子,經過幾個星期的搜腸刮肚,最后寫出的所謂“課題報告”就像小學生的記敘文。幸好專家沒有計較文本的格式,他們更看重的還是實踐的成效,給了我們一個縣一等獎,還讓我在表彰大會上做經驗介紹。從那一刻起,我終于認識到:課題研究并不神秘,它其實就是平時教學的一部分。

此后,我開始留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把其中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提取出來,上升為研究的課題。

“數學寫作”是我主動研究的第一個課題。在“先學后教”的課堂中,學生不敢講、講不來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盡管很多時候,學生心里是清楚的,但就是無法有邏輯地表達出來。直到看到了一篇有關小學生“數學日記”的論文,我突然想到:既然學生不會“說數學”,能否先讓學生嘗試把數學寫出來,然后再照著說?這樣會不會更容易一些?本著以寫促說的想法,我協同組里的幾個年輕教師申報了第一個市級課題——“高中數學寫作教學的實踐研究”。為了做好這個課題,我請教了縣里的專家,也做了很多功課,基本搞清楚了課題研究的流程,也知道了結題報告的文本格式。經歷了艱難的“學中做,做中學”的摸索過程,課題不僅成功結題并獲獎,還收獲了大量的學生作品。數學是代碼,是詩歌,是謎語,是口訣,是伙伴……每個學生都用文字盡情地表達自己眼中的數學,訴說著對數學的“愛恨情仇”。原來,在學生心里,數學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體。我一邊閱讀學生的作品,一邊也對每篇作品進行點評與反饋。不知不覺中,數學寫作成為教師診斷學情的工具與師生情感溝通的橋梁。

數學寫作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人教A版高中數學教材新開辟的《文獻閱讀與數學寫作》拓展欄目就是最好的例證。在學生的眼中,數學是如此的形象生動,為什么教師卻無法在課堂上把數學生動的一面呈現給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所展現的更多是枯燥、冰冷的數學:當概念及其性質教好后,接下去就是無休止的練習與“刷題”。有沒有什么途徑來提升教師對數學的認知?課題“高中數學概念溯源教學的探索”應運而生。在研究過程中,我對高中數學教材進行了系統梳理,同時也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圍繞生活、歷史、學科等多個維度,對高中數學的核心概念進行溯源,不僅厘清了數學概念的來龍去脈,還通過嚴密考證、合情推理,揭示了數學中不為人知的一些事實與真相,比如基本不等式為何“基本”、自然對數為何“自然”、三角函數與圓究竟有什么關系、為何用ca來定義離心率等。本課題的研究在拓展自己數學視野的同時,也為構建生動課堂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當一個問題解決后,我們又會發現新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課題研究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循環。我發現在預習環節,部分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導,課前導學案完成的質量不高,就開始嘗試用微課幫助學生自學。逐漸發現微課的功能遠不止于此,于是,我申報了省級課題“高中數學系列微課開發的研究”,成立了跨區域的校際微課開發聯盟,開發了各類微課600余個,建立了免費的微課網絡學習空間。這個課題最后獲得了省一等獎,開創了學校課題研究的先河。微課短小精悍的風格深受學生喜歡,于是我又想:除了微課以外,能否引進更多與“微”相關的教學手段與媒介,以實現分解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高中數學微教學的實踐研究”正式開啟,通過把微課、微信、微專題、微練習等時代產物有機融合在一起,最終實現化整為零、統合綜效的實踐效果。而當我第一次接觸到由崔允漷教授提出的“學歷案”時,我馬上認識到傳統的導學案需要升級,于是“學歷案”又成了我后續的研究對象……從已有的課題中發現不足,不僅可以使已有的研究成果得到完善,還能衍生出新的研究對象,這就是“課題生課題”。

三、 在教學實踐中捕捉論文寫作的靈感

相比于課題研究,論文寫作是不是更容易些?實際上并非如此。課題報告只要把做法寫清楚,基本上就能達標,而論文撰寫還要兼顧發表的要求,比如,選題要新,立意要高。我也經歷過論文寫作的痛苦,看著別人發表的文章,似乎覺得自己也能寫,但真正動起筆來,卻一個晚上也憋不出幾句。自以為滿意的文章,投出去也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慶幸的是自己不乏“屢敗屢戰”的精神。

2008年初,我的一篇題為《本不該發生的意外》的教學案例文章居然在《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發表了。文章講述的是我參加優質課比賽的經歷:由于在備課時考慮不周,學生“意外”的提問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好在我隨機應變,圓滿化解。這篇文章的發表讓我覺得只要不放棄,論文寫作也并非無法跨越的鴻溝。自此,開啟了我教學案例寫作的生涯。

教學案例文章一般由教學背景、教學片段、教學反思三部分組成,說白了就是講教學故事,因此可以寫得非常生動。但也存在難度,那就是如何從一節課中截取值得寫的教學片段,這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課堂觀察與分析能力。為了能夠寫出好的教學案例文章,我改變了以往那種“看熱鬧”式的聽課習慣,把注意力放在教學細節的抓取上,同時也不斷思考“這節課有什么亮點與不足”“教材處理是否得當”“學生學得怎么樣”“如果我去上,會上成怎么樣”……帶著問題聽課,讓我成長為一個課堂觀察者,把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悟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一篇教學案例文章。隨著課堂細節分析能力與文字表達技巧的嫻熟,我基本上做到了每聽一節課就能寫出一篇教學案例文章,也寫出了《一題多解要見機行事》 《心動、生情、鐘愛——分離參數法教學情感三步曲》《同課同構:給教學注入工匠精神》《牽著走,還是讓學生自己走?》等一批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在我發表的文章中,這類文章足足占了6成以上。教學案例文章的撰寫不僅讓我的文章屢屢出現在《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核心期刊上,而且促進了我對課堂教學的認知,我的教學設計能力也隨之得到了提高。

有了教學案例寫作的經歷,寫起理論性較強的文章也變得容易了。我還寫了一些關于如何寫論文的文章,與廣大教師分享寫作心得。除了基于聽評課撰寫文章外,我還圍繞研究的課題撰寫相關論文。比如,在“數學寫作”課題研究中,發表了相關論文5篇;在“微教學”課題研究中,發表的論文更是有10余篇。課題研究為論文的撰寫提供了方向與主題,解決了“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不僅確保了寫作靈感不會枯竭,而且有助于實現論文寫作主題化、系列化,進而使教師個人成為這一領域的引領者。

四、 用科研的力量促進反思

曾經不止一個人問我:你寫這么多文章有什么用?你做這么多課題累不累?說實話,幾篇論文、一兩個課題對普通教師評職評優已經足夠。但我要說的是,我之所以不斷地寫論文、研究課題,是為了使自己時刻保持反思。都說“經驗+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公式,但反思的路徑有很多,可以在自己心里默默地反思,也可以在教案后面寫教學反思,但我認為,無論哪種反思都比不過教育科研的反思。在我看來,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科研行為本質上就是一種高層次的教學反思,正所謂一課一論文、一文一反思。所以,擅長教育科研的教師,專業成長的速度也會更快。

善于反思的教師在教學中也會更加冷靜與睿智。比如,數學教師一般喜歡“一題多解”,恨不得把所有好的方法都呈現給學生。但你會發現,盡管你賣力地講了很多方法,學生最后只會掌握一種他認為最好用的方法。有教師會把原因歸結為學生缺乏求知欲,但真正的原因恰恰出在教師教學的理念與講解的時機上。試想一下:當原先的方法有效時,誰還會愿意學習新的方法?正如讓一個用慣了蘋果手機的用戶改用安卓手機一樣,出現抵觸情緒原本就是人之常情,除非安卓手機有蘋果手機不具有的新功能。學生學習也是一樣,教師要讓學生接受并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前提是讓學生覺得原先的知識不夠用了,即通過制造認知沖突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又如,很多教師糾結于數學公式的推導方法,拿余弦定理與正弦定理來說,其推導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構造直角三角,也可以借助單位圓,還可以通過向量數量積運算來推導。那么到底選擇哪種方法?有些教師可能會認為,推導的方法越多越好,這樣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其實不然,正確的處理方式取決于知識內容所在的教學單元。在以前的教材中,余弦定理與正弦定理被安排在三角函數這個單元中,為了凸顯“三角函數是圓函數”的單元思想,借助單位圓模型來推導公式是比較理性的選擇;而在新教材中,這兩個公式被放在“平面向量應用”這一節中,目的是體現向量的工具作用,因此,選擇用向量的方法來推導公式是比較合理的。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不能僅僅考慮方法的多樣性,而要立足單元教學的視角進行綜合考量,“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是對單元教學理念最恰當的回應。

五、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2010年,我順利評上高級職稱,也承擔了學校教科室主任的職責,專門負責教師的課題研究、論文撰寫以及培訓工作。當時,我只是發表過3篇論文、做過一個課題而已,對教育科研也非常陌生。出于對教育科研的熱愛,我在邊學習邊成長的同時,也盡心盡力地幫助其他教師修改論文、開展課題研究。在我的示范引領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教育科研,學校的教研隊伍日漸壯大。對大家來說,課題不再高不可攀,論文也不再是專業晉級的“攔路虎”。在縣論文評比中,學校論文的獲獎數量曾一度比全縣其他普通高中獲獎數量的總和還要多;課題研究成果更是在全縣普通高中首屈一指。學校也因此獲得了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甬派教育科研培育基地等殊榮。作為一所基礎薄弱的農村高中,從教育科研“小白”迅速成長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教育科研強校,學校涌現了一批跟我一樣的教師,通過教育科研實現了專業發展的“彎道超車”。

正如前文所講的,教育科研的本質就是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一種有效路徑,是對教學內容的反思,也是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現象的反思。其最大的價值并不是“寫多少篇論文,做多少個課題”,而在于讓教師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識。教育科研的意識會讓教師的教育心態趨向平和,面對教學困境不會沮喪;教育科研的意識會讓教師的教育思維更加理性,遭遇教學難題會想辦法克服;教育科研的意識會讓教師遠離職業倦怠,始終對教育滿懷熱情。

(呂增鋒,浙江省象山縣教育局教科研中心,正高級教師。寧波大學兼職教授。浙江省春蠶獎獲得者、浙江省教科研先進個人、浙派名師培養對象、寧波市領軍拔尖人才、寧波市名師、寧波市德育先進個人、甬城教育名家培養對象。主持國家級、省市級課題10余項,多項課題獲得省市級獎項。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16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著有《數學論文寫作背后的教學故事》《高中數學教學新思考》《每周一講——新課標高中數學》等。)

猜你喜歡
論文寫作教育科研課題研究
探索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學術寫作能力培養模式
課題研究與答辯評價機制科學化研究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歌曲表演唱應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思考
對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認識與思考
精英領航 集體突圍
淺析高校教師教育科研中的不正之風
工商管理學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調查與思考
史學理論意義探析
網絡教研,農村小學教師成長新途徑
適合需要的,才是有效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