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路徑研究

2023-10-29 15:57沈勝剛
教育科學論壇 2023年31期
關鍵詞:紅色育人思政

●沈勝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盵1]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進一步指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深厚力量?!盵2]由此可見,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一個統一體,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而紅色文化中“紅色”是底蘊,“文化”為“根脈”。紅色文化包含著營養豐富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濃縮了歷代革命先烈浴血奮斗、不屈不撓、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求大求強、崇尚真理的精神內涵,是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生動教材”。

一、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必要性

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是升華思政教育成效的催化劑和助推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

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質,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教師座談會上曾多次強調,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要注重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因此,要通過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素材,緊緊圍繞育人目標,不斷深化大中小學生的愛國情懷,厚植為國為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大中小思政課育人目標與紅色文化挖潛的契合度,把大中小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引向深處[3]。

(二)提高思政課綜合育人實效的需要

近年來,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教改工作不斷深入,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綜合提高一體化整體成效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要破解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遇到的這些難題,我們就要加強紅色文化育人作用,不斷豐富大中小思政課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促進區域紅色文化、紅色人物、紅色事跡融入思政課堂,提升思政課育人實效。

(三)狠抓思政課“搶占育人主陣地、高唱育人主旋律”意識形態領導工作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要牢牢攥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手中?!贝笾行∷颊n一體化建設要狠抓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只有通過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才能不斷推進大中小學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兩個維護”“四個自信”“八個確立”“十四個堅持”為根本遵循,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立場,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引領。同時,加強紅色文化在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的育人作用,能推進大中小學生的政治認同和文化引領作用,將國家層面意識形態工作植根于大中小學生心中,以此推動國家長治久安,促進社會和諧穩定[4]。

二、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困境

紅色文化在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過程中面臨著紅色資源文化挖掘不夠充分,缺乏體制機制保駕護航,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和共享平臺搭建滯后等困境。

(一)紅色資源文化挖掘不夠充分

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對紅色資源、紅色文化主動挖掘、挖潛的力度不夠。尤其是在中小學思政教育過程中,思政教師往往局限于課本,難以主動挖掘紅色文化背后深層次的教育思想、信仰哲理、真諦信念。很多教師根據中小學考試要求“畫重點”背誦,生硬地將紅色思政文化知識傳遞給學生,導致一些中小學生逃避思想政治理論課。

而教師往往缺少時間和精力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素材,其思政課教育只能在應試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與中小學素質教育初衷南轅北轍、背道而馳[5]。

(二)缺乏紅色文化融入的有效機制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很多重要場合和會議上重申要不斷挖掘紅色文化,并將紅色文化的精神品質貫穿到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教育教學中。但截至目前,一些大中小思政課教師、地方教育管理部門還在“摸著石頭過河”,這個探索預估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而當前制度化和體系化的紅色文化融入建設還非常缺乏,相應的融入機制有待確立。

(三)教師隊伍建設和共享平臺搭建滯后

從現實狀況來看,一些中小學由于思政課教師師資不足,短期內又很難招聘到專業對口的思政課教師,于是出現了數學老師、科學老師、行政后勤崗老師兼任思政課教師的情況。但由于專業差異、學科背景不同,導致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育的實效大打折扣。

一些中小學校為了升學率和應試成績,將紅色文化和思政課教育割裂開來,思政課教育只關注“考試重難點”,紅色文化學習往往流于形式,更難以搭建二者融合發展的平臺,嚴重削弱了大中小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成效[6]。

三、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路徑

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強化頂層設計,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實踐路徑。

(一)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強化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的頂層設計

第一,幼兒園宣傳學習“榜樣人物”。幼兒園可以通過董存瑞、邱少云、雷鋒、賴寧、張海迪等英雄或先進人物,以漫畫、游戲、腳本、短視頻等形式,推進紅色文化資源植根于幼兒思政教育。

第二,小學崇尚“事跡典型”。小學生的思政課主要以“事跡典型”講故事的形式進行,例如小學語文課本里的《王二小》《金色的魚鉤》等課文具有極強愛國主義教育意蘊,這些課文的教學可以用“事跡典型”的故事形式來推進,讓小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厚植愛國情懷。

第三,初中知悉“歷史征程”。初中階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拔穗期”,這個階段需要結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引導教育學生反思紅色文化歷史,總結經驗教訓,激發學生奮發有為和奉獻祖國的激情。

第四,高中洞察“精神品質”。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紅色文化挖潛對青年學生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高中階段青少年身心素質進一步發展,也是青少年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將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課教育,使其懂得真、善、美,促進學生充分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并深化于心[7]。

第五,大學牢記“使命初心”,挖潛紅色文化資源,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推動紅色基因更好地進課程、進教材、進頭腦。

(二)創新紅色文化的融入途徑與方法,推進融合的體制機制建設

首先,大中小思政課教師是思政課教育一線的實踐者,他們充分了解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教育的基層前沿真實狀況,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思政課教師長期處于教學一線,熟悉思政課教育規律,更能清楚洞悉當前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問題的關鍵癥結所在。例如,某校曾探索“微課”“慕課”“網絡評論員文章”“紅色話劇演繹”“紅色文化有獎知識競猜”“實地考察學習紅色圣地”等各種活動,升華了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成效[8]。

其次,地方教育管理部門要多深入基層,了解基層一線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真實情況,要多與一線思政課教師交流溝通,學會聆聽一線思政課教師的心聲、訴求,收集一線思政教師專業化合理意見建議。同時要創造一線思政教師與地方教育管理者面對面交流機會,定期積極組織大中小思政課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不斷學習最前沿科學理論,營造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良性氛圍。

(三)加強大中小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搭建融合發展的共享平臺

其一,從大中小思政教師隊伍建設來看,要注重打造和培養一批具有“紅色文化”意識和教學能力的教師,解決思政教師不足的狀況。而且要在培養質量上嚴控把關,培養一批政治立場堅定、真懂真用、真信真守、視野開闊、年富力強、兢兢業業的青年人才充實到思政課教師隊伍中[9]。

其二,搭建紅色文化融合發展和共享的有效平臺。大中小學??梢栽诰W絡上建立師資共享平臺、內容共享平臺,切實解決大中小學生思政教育中的疑難困惑問題。各高校、中小學還可以邀請本校名師專門開設并制作大中小思政育人示范課、微課短視頻、慕課視頻、社會熱點視頻等,實現師資共享、內容共享[10]。

其三,推進紅色文化融入思政一體化建設的實踐共享。大中小學校通過組織開展實踐活動,現場實地考察學習,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熏陶,其經驗可以共享推廣。

其四,推進紅色文化融入的成果共享。自黨的二十大以來,一些大中小學校為認真貫宣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進社區、進基層,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宣講成果展示,推動了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成果共建共享。通過成果共享,將黨的前沿理論、正能量的社會實踐成就在第一時間傳播到廣大學生中,第一時間內搶占思政育人的主陣地,高唱思政育人的主旋律。

猜你喜歡
紅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紅色是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追憶紅色浪漫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