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流行語的發展歷程與生成邏輯
——評《網絡流行語嬗變與審視》

2023-10-30 12:58李云科
傳媒 2023年19期
關鍵詞:流行語媒介階段

文/李云科

書名:網絡流行語嬗變與審視作者:于鵬亮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2月定價:59.00元

網絡流行語自誕生至今,已走過了二十余年的風雨歷程。其發展過程中的跌宕起伏,既折射了中國網絡媒體變革的軌跡,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傳媒業格局的變化以及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谶@一背景,由于鵬亮所著的《網絡流行語嬗變與審視》一書,對網絡流行語的發展歷程做出總結,并將其置于整個傳媒環境和社會環境中予以觀照,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

系統梳理,填補網絡流行語的研究空白。雖然網絡流行語的發展已有二十余年的時間跨度,但縱觀學界現有研究,仍然缺乏從歷史縱向角度對其進行整體性回顧與總結。為填補這一空白,本書全面回顧了網絡流行語從誕生到現在的歷史進程,結合從BBS、博客到微博的發展,歸納概括為萌芽期(1994—2002年)、發展期(2003—2007年)和高漲期(2008—2013年)這三大階段,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具有歷史縱貫性的視角。同時,本書詳細闡述了每個階段之內所體現的變化,將萌芽期進一步劃分為啟蒙階段、普及階段和娛樂化階段;用現實、娛樂、現實和娛樂融合來概括發展期的特征;把高漲期的網絡流行語分為轉折期、高潮期和平穩發展期三個時期來分別闡述,由此豐富了網絡流行語發展的知識圖譜。

點面結合,歸納網絡流行語的階段特征?;趯A烤W絡流行語所進行的文本分析,本書對不同階段網絡流行語所呈現出的不同特征進行了總結與歸納。采用點面結合的方式,把具有代表意義的語料作為“點”,通過對“點”的分析,進而全方位總結歸納“面”上的特征。萌芽期的網絡流行語多用于展現個性或網絡交際,以借用和惡搞的方式來進行自我表達和自娛自樂。平穩發展階段,隨著大眾公民意識的覺醒,人們對社會熱點事件和自身的生存狀況產生了關注,進而對話語權力有了更加強烈的要求,網絡流行語的輿論監督功能也開始顯現。而在互聯網平臺不斷革新的過程中,網絡流行語也逐步進入了全面發展和多元共生的時期,其社會功能、娛樂功能與生活化特征進一步凸顯。

多元視角,研究網絡流行語背后的傳播動力。本書的研究對象是網絡流行語,但在研究中并不僅局限于流行語的文本內容,而是廣泛借鑒語言學、傳播學、社會學等多學科框架與研究成果,對網絡流行語進行交叉學科的學理研究。本書認為,在語言學層面,語言的趨同原則是驅動網絡流行語不斷變化發展的內在原因,其構成方式體現了語言經濟學里的“省力原則”。在傳播學層面,本書應用了拉斯韋爾的5W框架,對網絡流行語的傳播者(who)、受眾(to whom)、內容(says what)、媒介(in which channel)和傳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進行分析,為理解網絡流行語的傳播邏輯提供系統性視角。在社會學層面,求簡心理、求新和求異心理、模仿與從眾心理,折射了網絡流行語傳受雙方的社會心態。

深入探索,分析網絡流行語的文化土壤。一方面,網絡流行語作為一種網絡文化現象,與大眾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本書從抵制性、標準化與偽個性化、作為社會粘合劑等三個方面分析網絡流行語的大眾文化特征。另一方面,網絡流行語對山寨文化、草根文化、惡搞文化等次生文化的吸收和接納,亦展現出典型的亞文化特征。與此同時,書中指出以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體系對亞文化中網絡流行語的接納,也將成為發展的一大趨勢。比如刊登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給力”等詞,既使得民眾的話語權得到滿足與尊重,又使得主流輿論的文化主導權得以鞏固,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前沿視角,探索網絡流行語所處的媒介環境。本書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之前的中國網絡流行語,但其結論的提出并未囿于這一時間跨度的限制。書中分析了媒體融合互動效應對網絡流行語傳播的影響,體現了作者前瞻性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一方面,互聯網的交互特點賦權受眾,改變其被動角色,形成“傳受者合一”的局面;另一方面,傳統媒介和互聯網的相互彌補與合作共進,成為網絡流行語傳播和擴散的助推力量。當下,媒體融合已經進入縱深發展階段,而本書對2013年之前媒介環境的論述,比如對傳受雙方共創的思考、對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平臺的攜手共進的展望等依然具有價值??v然媒介環境日新月異,但本書研討的結論仍然可以為研究“變化背后的不變”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流行語媒介階段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流行語大盤點
看古人如何玩轉流行語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大學流行語考察
巧借 流行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