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綠化工程中栽植與養護技術探討

2023-11-08 09:34唐晶晶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關鍵詞:養護技術園林綠化

唐晶晶

摘 要:發展城市文明,首先要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堅持園林綠化栽植的整體優先、環境適宜、質高價廉、優化生態配置等基本原則,做好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建設綠色文明城市。

關鍵詞:園林綠化;栽植原則;養護技術

近年來,我國愈加重視城市園林綠化栽植與養護技術,為滿足不同種類喬木對于自然環境的需求,我國城市綠化相關工作人員,深入研究了各類喬木的生長周期和環境特點,加強喬木栽植、養護管理,降低園林施工成本,推動綠色文明城市建設。

1 園林栽植的基本原則

1.1 堅持整體優先原則

隨著綠色文明城市工程的大力推行,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已見基本成效,在園林栽植和養護管理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城市綠化覆蓋面積不斷擴大,綠色文明城市已然具備一定雛形。

綠色園林植物具有獨特的分布規律和生長特點,在進行園林栽植前,城市綠化工作人員應堅持整體性原則,全篇考慮城市的自然環境、建筑分布、地形特點、文化精神等多種因素,以宏觀的角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園林栽植方案,以符合城市規范、適合城市發展、建設綠色城市精神文明的基本準則進行綠化改造[1]。

另外,在進行城市綠化改造過程中,需高度重視對于城市古建筑、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址等地區的保護;在引進外來喬木時,需充分考慮物種的協調性與多樣性,保證各類園林植物與當地自然環境和諧共處,在建設綠色文明城市的同時,保留城市的歷史文化氣息,增加城市的厚重感。

1.2 堅持適宜原則

園林綠化栽植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種類喬木對于土壤肥力、土質結構、環境氣候、水源光照、養護管理等多因素需求,城市綠化相關工作人員需充分了解園林植物的不同生長特點和環境需求,按照絕對的環境適宜原則進行栽植工作,選擇最適合植被生長的地區進行栽植。并且,園林栽植過程中,堅持園林植物與周圍建筑環境相適應的原則,將園林植物完美融于附近建筑群體之中,不至于顯得突兀、奇怪,與周圍自然環境充分融合、互相協調、共同生長,保障園林栽植遵循綠色文明城市建設的基本內涵。

1.3 堅持經濟原則

綠色文明城市建設是惠及整座城市的大工程,覆蓋面積較大,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人員在選擇樹苗時,不僅需考慮該植物對自然環境的生長需求,還需考量其經濟價格,確保城市園林綠化部門的資金足夠支持開展全市綠化工作,在選擇樹苗時堅持“質高價廉”經濟原則,保障綠色文明城市建設工程的合理推進。

若選擇果樹作為園林綠化的主體樹木,看似可以“一舉兩得”,既美化城市,又降低投入成本,但果樹的栽植與養護條件較為苛刻,需要定期進行養護、管理,不適用于公共綠地建設。堅持經濟原則,也可以體現在節約水資源方面,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建設節水型綠色園林,可降低綠色園林投入成本。

2 優化生態配置原則

2.1 生態平衡原則

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在進行綠色園林栽植時,需堅持不破壞該城市原有的自然環境、不打破城市生態平衡、保障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穩定運行的生態平衡原則。

盡量減少外來植物對于城市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影響,高度重視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恢復功能,加強生態平衡保護措施,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對于城市原有綠化和新栽植綠化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為其健康生長提供適宜的自然環境[2]。

2.2 環境安全原則

在進行城市綠化改造過程中,堅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植物適宜生長的自然環境原則,保障生態系統的協調性與穩定性,減少對于城市土壤、水源等自然環境的影響與破壞,消除因園林綠化栽植工作不到位從而導致的生態惡化、環境退化問題,維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環境。

2.3 資源節約原則

堅持節能節水、高效利用、能源循環的資源節約原則,是提高城市綠化工程建設效率、降低園林植物投入成本的有效措施,保證可再生資源的充分利用、重復利用、合理利用,確保該地區自然環境的穩定性,減少園林栽植對于環境的破壞,降低人類活動對于環境的干擾。

2.4 永續發展原則

保證城市綠化園林建設既可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系統平衡的現實需要,又能符合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長遠和諧、發展進化要求,是永續發展原則對于人類園林栽植的核心要求,是建設綠色文明城市、推動生態文明社會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

2.5 進化原則

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應堅持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協調發展、共同進化、互惠互利的原則,以綠色文明城市體現生態文明社會發展進化的本質要求。

3 園林綠化工程養護作業的關鍵

3.1 澆水、施肥處理

在植物栽植完成后,需進行定期澆水處理,及時進行根部澆水,保證新栽種樹木充分吸收水源后,反復澆水灌溉,使樹木的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另外,不同植物對于澆水量的需求并不相同,要充分結合植物的種類、樹齡、生長季節、生長狀況,進行適當、適量的澆水灌溉處理。對于根部積水、水源吸收不徹底的樹木,及時進行排澇處理,定期清理植物根部積水,防止因根系呼吸不暢而出現爛根、死根問題。

選擇適合該植物生長、符合安全生產規范、符合自然環境要求、滿足植物正常生長的肥料進行施肥處理,對于一般灌木叢,可根據樹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選擇適當、適量的復合肥進行施肥,施肥需選擇干施和液施相結合的方式。

3.2 修剪、扶壯管理

定期修剪可幫助植被更好地吸收陽光、水分等自然資源,促進植被健康生長,一般在植被葉芽與花芽分化前進行修剪,修剪原則為保證植被形狀與周邊自然環境相適應,與周邊建筑群相協調。對城市干道旁的樹木修剪,既要保證其美觀自然、通風透氣、整齊透光,還要保證其高度不會影響路燈、電線塔干、指示牌等建筑[3]。確保修剪傷口小而平滑,避免因傷口過長損失樹干,影響樹木的健康生長。對出現葉面發黃、干枯現象的植被,需及時進行扶壯處理,注射保護樹木生長的溶液,檢查土壤和植被根系,剪除死根、爛根,保障植被健康生長。

3.3 土地管理

土地是各類植被生長的關鍵,是保障植被存活和健康生長的核心。園林綠化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對于城市各植被栽植地區的勘察,充分把握各地區土壤的土質結構、土壤肥力等影響植被生長的因素。在進行園林栽植過程中,加強土地利用率,通過灌溉、施肥、翻土等方式,顯著提升土壤肥力,促進各類植被健康生長。

3.4 病蟲害防治

植被病蟲害等問題是影響植物健康生長、阻礙綠色文明城市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完善園林栽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合理解決各類病蟲害問題,是保障植被正常生長的關鍵,是加快城市園林綠化進程的有效措施[4]。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加強對于現代化園林栽植技術的應用,建立動態化管理機制,設立病蟲害實時監測點,充分把握植被的實際生長狀況,完善病蟲害防治系統,為保障植被健康生長提供專業的數據,以此做出針對性科學技術調整,增強樹木對于病蟲害的抵抗力,有效防治病蟲害問題。

結束語:加強綠色文明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程度,促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同步發展,應當實行最嚴格的園林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力求保持生態系統功能和改善生態循環系統服務能力,為公眾提供可持續的生態福利;堅持生態優先與協調發展相結合,栽植技術的可操作性與可持續性相結合,政府主導與全民參與相結合等原則,大力推進園林綠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李琳.園林綠化工程中喬木栽植與養護技術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153+164.

[2] 龐明杰,李巍.園林綠化工程中栽植與養護技術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5,22(07):268.

[3] 李婕.園林綠化工程中栽植與養護技術[J].現代園藝,2015(06):163.

[4] 董躍平.對園林綠化工程中栽植與養護技術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11):3.

猜你喜歡
養護技術園林綠化
園林綠化施工優化探討
論園林綠化種植與養護管理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
論豆科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林業樹木養護管理技術探討
園林綠化苗木栽植和養護技術探究
園林綠化植物種植與養護技術管理
關于公路養護技術的分析
瀝青路面微表處養護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