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楓栽培技術及在園林設計中的運用

2023-11-08 09:34姜琦珺
吉林蔬菜 2023年4期
關鍵詞:園林設計栽培技術

姜琦珺

摘 要:本文主要講述青楓植株栽培技術與園林設計,從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描述技術重點及注意事項。青楓植株葉子接近心形,葉子顏色豐富,可直接栽培也可盆栽,造型多變,觀賞性強。園林設計中可利用青楓的觀賞價值,將植株與其它植株應用在園林綠化,也可將植株盆栽擺放庭院及室內以此改善人居環境,青楓盆栽與文藝器具搭配,可提高場所文化底蘊,營造文化氛圍。

關鍵詞:青楓;栽培技術;園林設計

1 栽培技術

1.1 育苗

青楓植株采集種子時要按照當地的種植規程采集,選擇生長長勢良好、健壯、沒有感染病蟲害的植株作為母株。青楓植株的種子比較小,必要時播種前需要催芽處理,達到一定發芽率才能播種,有時也可進行處理后直接播種。育苗前用40℃溫水浸泡種子,時間長度為24小時。達到時間要求后,可將撈出的種子與河沙攪拌均勻,河沙的重量是種子的兩倍,攪拌均勻后放在貯藏窖中儲藏,播種前半個月即可取出種子。催芽時將種子攤放在背風處晾曬,也可露天催芽,發芽率達到1/3即可播種。

播種前選擇苗床位置,種植地前茬作物是水稻田時,深耕深度達到20厘米后,將種植地清溝排水2~3天后,整地前施基肥,每畝施肥50千克復合肥,添加50千克腐熟餅肥。再將種植地深耕后,表面耙平,大塊土壤打碎,避免影響種子發芽成活率。

苗床應為南北走向,長度10米,寬度1.5米,排水溝深度30厘米,邊溝40厘米。苗床表面覆蓋2厘米厚細土,細土用床面篩過濾。種子撒播在苗床上,每畝播種量1~1.5千克,播種后用細土覆蓋,厚度以蓋住種子為宜,并在細土上覆蓋一層稻草,用重物將覆蓋物壓好,避免讓風吹跑。播種后25天種子開始出苗,大約45天幼苗出齊。待幼苗出齊后,將苗床表面覆蓋物揭開,先揭開一半,揭開時動作要輕,避免傷害幼苗,5天后再揭開剩余部分。

當幼苗生長至3~5厘米時,可選擇間苗或補苗。間苗或補苗時間要選擇陰天或傍晚時間,避免光照過強蒸發速度快,降低成活率。間苗密度每平方米70~80株,若出苗不均勻時,可將間苗出的幼苗補充在稀疏位置。

幼苗揭開表面覆蓋物40天后,根據幼苗生長狀況可第一次追肥,每畝施肥量1.5千克氮肥,濃度小于0.1%。每個月補施一次肥料,補施濃度為0.5%~1%,生長期補施2~3次,補施時間應在傍晚時間,施肥用清水稀釋沖施,可提高幼苗吸收養分,也可防止幼苗出現燒苗現象。多雨時節要及時排出育苗地水分,防止田間積水嚴重,濕度過高造成病蟲害感染或引起爛根現象。

幼苗生長至30厘米時,根部發育良好,可實行中耕除草,條播可用除草劑除草,噴灑除草劑時需要注意不能噴施到植株幼葉或幼莖上,植株間雜草需要人工除草。撒播育苗時只能選擇人工除草,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

1.2 大苗培育

春季植株進入生長期,植株內部樹液開始流動,需要將大苗移栽,調整植株田間種植密度。大苗種植密度以植株樹冠生長空間充足為宜,在保證種植數量的同時,也要考慮田間光照條件。

培養樹形時要先控制大苗的分枝點,并在大苗生長期修剪樹冠形狀。大苗樹形修整要確定好分枝點的高度,植株生長期間要逐年清理基部枝條,當幼苗生長到固定的高度時,可不再修剪基部枝條,基部枝條長度大約為1.5~2.0米。

控制枝條分枝點,可有效控制枝條分布,同時能起到疏枝、剪掉病害枝和弱勢枝的效果。夏季植株生長速度快,可用拉、撐、綁縛、摘心等方法整形,控制植株側枝生長方向以及延伸方向,將多余的嫩芽、幼芽抹掉,長向不適宜的嫩枝也需剪掉。

大苗移植栽培時要選擇生長健壯、姿態優美的植株。起苗時間以每年3月下旬開始,最遲不超過4月上旬。采挖前要提前1~2個月斷根,土坨大小要根據幼苗直徑決定,土坨直徑是幼苗直徑的7~10倍,在土坨環形溝內填充樹葉、雜草等,土壤結凍后可以挖出填充的雜草、樹葉,用草繩等包裝材料包裝好,保證土坨不會散開,并標記出樹冠的位置。

運輸時要防止其它物品擠壓植株根部土坨,避免散開或根部受損,可用木質支架固定好植株,也可保證植株樹冠完整。

1.3 種植技術

定植時的種植穴直徑要大于植株土坨直徑的20%以上,種植前要修剪破損的根部,并修剪植株枝條、將過密枝剪掉。種植時將植株擺放在種植穴中央,對準樹冠位置,回填土壤,并踩實,及時灌水,陰干后覆土,保持土壤濕潤。

大苗栽種后要及時輸液,以清水為主,添加生根粉或磷酸二氫鉀,每升水分別添加0.1克和0.5克,同一種液體最多只能連續輸液15天便需要更換液體。輸液要選擇在生長期進行,輸液方向與基部夾角45°,輸液孔交叉均勻,一般每個體干保留3~5個。種植初期,要用3個支架及時固定,支架高度為樹干高度的2/3,在此處放置塑料或棉布保護樹體不被刮傷,樹冠高大的苗木,可增加1~2個支架,保證植株穩定性。

春季生長期前,可進行整形修剪,將樹冠內過密枝直接剪掉,拉直斜亂枝,調整樹枝生長方向。種植期間要及時中耕除草,促進植株根部發育。根據天氣情況要做好澆灌或排水工作,防止植株缺水長勢衰弱,田間濕度過高出現病害傳染。

1.4 病蟲害防治

青楓植株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漆斑病等,感染這些疾病常見的癥狀有枝葉出現褐色的斑點,不及時治理便出現枯葉、枯枝,出現落葉現象影響觀賞效果。

預防植株病害措施有物理防治和藥物防治,其中物理防治措施為首先挑選抗性強的品種;挑選種子要選擇母株沒有病蟲害的植株上的種子;出現病害的病枝枯葉集中收集,清理出園并集中燒毀或者掩埋,切斷傳播途徑,避免病害傳播更廣。

藥物防治措施在每年5~6月份時,此時是孢子活動期,可噴施稀釋500倍多菌靈水溶液或稀釋500倍波爾多液水溶液等,針對植株連續噴施3~4次,可有效預防植株病害。

青楓植株常見蟲害有天牛、螨類和蚜蟲等,防治蟲害措施有物理防治和藥物防治。其中物理措施有人工誘捕,在害蟲幼蟲期時,可尋找害蟲產卵處,用錐形器具打擊產卵處,起到防治作用,當害蟲生長至成蟲時,可人工捕捉或者引進田地進行誘殺。

藥物防治方法為在春季植株發芽前,使用稀釋100倍機油乳劑水溶液噴施植株樹干,也可用稀釋50~100倍晶體石硫合劑水溶液噴施植株樹干,連續噴施3~4次,可防止蟲害。

1.5 抗寒防凍

青楓植株具有較強的耐寒能力,若是種植在天氣寒冷的北方地區,要做好抗寒防凍工作,避免出現植株凍傷凍死的現象。

常見的保溫防護措施有兩種,其一是樹干涂白,涂白劑的配制使用新鮮的生石灰、粗鹽、硫磺粉、水等,按照6∶2∶1∶24比例進行調制,其中用水20千克,生石灰用量5千克,添加100毫克植物油或動物油,攪拌均勻。在秋季后入冬前植株進入休眠期后將植株樹干涂白,涂白高度為基部向上1~1.2米。第二種方法是綁草繩,秋季后入冬前植株進入休眠期后可用直徑為1厘米的草繩圍繞植株樹干及主要的大枝包裹。

2 青楓栽培技術及在園林設計的運用

青楓的葉子呈心形或掌形,形狀優美,邊緣處有5~7處裂紋,葉子顏色隨季節變化鮮明,枝葉層次分明,整齊有序,植株姿態優美,輕盈灑脫,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青楓植株喜光,耐寒不耐旱,也不耐澇,適于在營養豐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

青楓植株在我國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可在海拔1200米以下山地及丘陵中生長,具有大型培育基地的省份有江西、浙江以及江蘇等。青楓植株在園林設計中可在園林、城鄉以及風景區等位置種植,可起到綠化及凈化空氣的作用,除此之外,楓樹的樹皮及根部還可入藥,具有行氣止疼、祛風驅寒的功效。

2.1 園林綠化

青楓植株的姿態優美,可直接與其他植株搭配露天種植在園林、建筑地或者居民區等位置,如果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擴大種植面積,成行種植,形成規模,看層層楓葉似云朵,十分優美。

青楓植株可以與低矮作物間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彌補了空間上空虛感,優先選用花期長,耐寒,且花朵顏色為紅色或黃色植株,可提高植株與青楓植株視覺上的互補性。將青楓植株種植在水濱旁邊,水中倒影便能映射楓樹的優美身姿,提高植株的觀賞性。將青楓植株種植在居民區的道路旁,可以在夏季為居民遮陽,秋季還可以欣賞落日美景,降低居民生活壓力。

市政道路兩旁可以種植青楓植株,綠色是緩解眼部疲勞的健康色,姿態優美的植株也可讓行走的路人駐足欣賞,既能緩解了司機駕駛室的眼部疲勞,還能為行人提供美麗的風景,是不可多得的市政景觀。

寒冷地方種植青楓植株,需要做好保溫措施,避免溫度過低造成植株凍傷或枯萎,影響觀賞效果。在高大的建筑場所進行綠化,可以與高大的灌木或喬木植株進行搭配,可以提高園林設計的層次感,也能完善綠化結構,提高綠化效果。

2.2 凈化空氣

青楓植株可種植盆栽,在室內環境進行綠化,凈化室內環境的空氣。大多青楓植株可盆栽種植于庭院中,裝飾庭院環境的景色,與翠竹相映生輝,或與其他盆栽植株形成搭配。室內環境可以選擇客廳、餐廳、展廳或者酒店等位置,提高環境內綠化水平。

青楓植株喜光,在室內種植時要定時讓植株接受光照,改善植株在室內生長的通風條件。青楓植株葉子內部葉綠素含量高,光合作用強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室內的二氧化碳氣體,從而有效產生氧氣,提高室內空氣含氧量。若是新裝修的房子,可以搭配綠蘿等植株,放在新房子中吸收裝修器具的甲醛,降低室內甲醛含量,減少對后來居住人的危害。

2.3 提高文化底蘊

青楓植株的顏色清新淡雅,不同品種的植株顏色也有區別,姿態輕盈飄逸,可以應用在園林設計的不同場景。在園林設計中使用青楓植株作為素材,除了可以進行園林綠化,還能凈化場所的空氣,提高空氣質量。將青楓盆栽擺放在展廳、畫廊以及咖啡廳等位置,可以使場所生機盎然,彰顯場所裝飾風格別具一格。使用清新古典的器具搭配,可提高盆景的文化底蘊,營造場所的溫馨雅致的氛圍,與場所裝飾主體融為一體。

3 小結

青楓植株一般使用種子繁殖,繁殖時需要讓種子先催芽再播種,育苗地需將土壤打碎保證發芽率。苗期管理需要做好保溫防雨措施,并及時間苗、松土以及拔草,保證幼苗的生長空間以及營養。移栽時要調整好種植密度,做好規劃,以種植為主,尤其是大苗采挖時,需要保護好植株根部,種植時要保證植株的根部不受損傷,避免降低成活率。

觀賞楓樹對植株的造型要求較高,田間管理時需要做好整形修剪工作,同時加強病蟲害預防措施,防止影響植株的觀賞性。在園林設計中使用青楓植株作為景觀設計的素材,應用在市政道路、公園、居民區以及室內場所,不僅能起到景觀綠化的作用,凈化空氣,提高人居環境質量,還能增強裝飾場所的文化底蘊,與場所環境融為一體,營造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陳惠明.野生青楓移植試驗[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5):14-14,18.

[2] 吳英俊,李大標.野生移植青楓嫁接紅楓繁殖試驗研究[J].林業實用技術,2015(2).DOI:10.13456/j.cnki.lykt.2015.02.016.

[3] 信國彥.紅楓優質壯苗培育技術[J].南方農業(園林花卉版),2008(1):74-75.

猜你喜歡
園林設計栽培技術
園林鋪裝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園林設計與施工協調管理模式的探討
園林設計中的灰空間
略論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
南方園林設計與施工、養護
園林設計中地形的塑造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