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井深部大變形巷道注漿加固技術應用

2023-11-10 10:32葉東生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離層大巷漿液

葉東生

(陜西陜煤澄合礦業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4000)

陜煤西固煤業公司-120 m 水平主運輸大巷(以下簡稱大巷)隨礦井開采水平延伸及密集巷道布置、21 采區回采結束等影響下,巷道上部巖層應力重新分布,圍巖結構受到破壞,造成局部巷道底板出現不同程度的底鼓、頂部漿皮大面積離層、巷道變形量難以控制等問題,嚴重影響礦井正常生產及物資運輸效率。針對該大巷350~520 m 段現狀,在原有注漿施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變形巷道上部圍巖的破碎帶范圍后,決定采用深孔注漿加固+錨網支護的組合支護技術。應用表明,該技術順利解決大巷變形量大、影響正常安全生產的問題。

1 工程概況

大巷為礦井主運輸大巷,全長1 095 m,承擔著礦井人員運輸、物料運輸、排水等功能。巷道主要層位為細粒砂巖與泥質砂巖,采用直墻半圓拱斷面,錨網索噴支護形式。巷道規格為:凈寬×凈高=5.6 m×4 m,噴層厚度100 mm,底板基礎深度100 mm,噴砼強度C20。受21 采區回采結束,巷道上部巖層應力重新分布,圍巖結構受到破壞影響,目前350~520 m 段局部巷道頂底板及幫部均出現整體變形收斂,變形量平均500 mm。巷道底鼓及頂部漿皮離層現象普遍,局部離層漿皮直徑達到500~800 mm,造成錨網支護體外露銹蝕,個別錨桿出現端部被巖層錯斷及錨索鎖具脫落等支護體失穩、失效現象。巷道底鼓量達到平均500 mm,局部甚至達到1 200 mm,呈現出“中高兩低”的三角形狀。巷道的整體變形及離層漿皮、失效支護體嚴重威脅著人員安全及礦井運輸、生產組織等工作的正常進行。

2 注漿技術特點

注漿加固技術在井工煤礦及隧道等工程中對巷道圍巖破碎、頂板管理困難、巖壁滲水等施工起到了改善巷道圍巖條件、控制圍巖變形、增強巷道圍巖穩定性及巷道支護強度、減少圍巖裂隙、降低淋水量等作用。主要技術特點有以下三點:

1)充填圍巖縫隙。在漿液充填進巷道圍巖裂隙凝結后,提高破碎圍巖的膠結程度,當巷道圍巖出現變形或應力加大時,漿液固結體的膠結能力和韌性起到支撐作用,調動圍巖體的整體抗壓強度,抑制圍巖應力對支護體的破壞[1-4]。

2)提高主動支護強度。巷道圍巖的破碎巖體經注漿加固后,松散巖體經過漿液的充分填充及膠結,巖體內部裂隙減少、滑移受限,提高巷道圍巖的整體性,進一步增加錨網支護體錨固端錨固面積及長度,進一步增強錨網主動支護的“組合拱”作用,抑制巷道圍巖在應力作用下產生大面積變形,實現巷道支護體穩定、圍巖變形量小的目標。

3)切斷裂隙水聯通。巷道圍巖受裂隙水的長期侵蝕,使巖石的力學性質發生根本性改變,特別是在泥巖、砂質泥巖等具有膨脹性的巖體中,造成巷道圍巖承載能力及整體性變差。通過注漿加固可充分填充圍巖裂隙,切斷水力聯系,降低裂隙水對圍巖的侵蝕及弱化,增加圍巖整體性及支護體系的恒定性。

3 注漿工藝

3.1 注漿材料

注漿采用以水泥漿為主,水泥型號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發現漏漿時采用水泥漿及水玻璃雙液漿。注漿管采用φ25 mm 的一般焊接管加工,注漿管長度3 m,一端車絲長度不小于50 mm,另一端自端頭至1.2 m 范圍打8 個φ14 m 小孔(小孔在管壁環繞中心成螺旋狀均勻布置,小孔間距100 mm)。

3.2 注漿設備

注漿施工采用2TGZ-60/210 型煤礦專用雙液注漿泵,該設備缸徑為60 mm,活塞行程210 mm,注漿泵工作壓強最小值為2 MPa,最大值為8 MPa,活塞往復次數有四個速度,可隨意改變排漿量和注漿壓力,能有效地擴大漿液的充塞半徑。

圖1 2TGZ-60/210 型煤礦專用雙液注漿泵

3.3 施工工藝

本次注漿采取淺孔注漿及深孔注漿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工,施工前首先對注漿區域頂幫漿皮離層處進行處理,確保施工安全后,方可開始注漿施工。

(1)鉆孔施工順序。按照“由下向上、先幫后頂”的原則施工注漿孔。

(2)鉆孔參數。由于巷道圍巖在長期高應力作用下裂隙較為發育,根據施工經驗,漿液擴散半徑取為1 m;注漿孔設計孔徑38 mm、淺孔深度1.5 m、深孔深度4 m,淺孔注漿孔排距2 m、間距2 m,深孔注漿孔排距3 m、間距2 m,淺孔與深孔呈“三花”狀交替布置(遇漿皮離層嚴重或壁后空洞區較大時,可適當調整注漿孔位置),注漿設計斷面如圖2 所示。

圖2 注漿設計斷面

3.4 注漿工序

安裝注漿管→注清水試驗→制漿→注漿→對下一個注漿孔注漿→停機清洗→卸除球閥。其中:

(1)安裝注漿管:注漿管裝入孔后外露長度不超150 mm,不小于50 mm,之后在端頭安裝直徑25 mm 球形截止閥,并在孔口使用麻繩及編織袋配合封孔膠對注漿孔0~0.5 m 進行封堵,眼口四周使用水泥進行摸封,確保注漿時漿液不泄露。

(2)注清水試驗:在攪拌桶內放入適量的水進行試驗,檢查注漿泵、管路連接及球閥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

(3)制漿:開灌漿水灰比采用0.7∶1,當壓力不回升而吸漿量增大時,再進行調整,水玻璃比1∶1~1∶0.5,在攪拌桶中放入定量的水,逐漸加入水泥,攪拌機均勻攪拌10 分鐘即可,并在放漿口處設置過濾網,以防結塊水泥等雜物吸進漿管內,注漿漿液配制比例如表1 所示。

表1 注漿漿液配制比例

(4)注漿:注漿開始后壓力持續上升,淺孔終壓不得大于2 MPa,深孔注漿終壓不得大于4 MPa,單孔達到設計壓力,并持續10 分鐘不吸漿,即可停機開啟泄壓閥后才能換注漿孔。

(5)停機沖洗及拆除球閥:注漿結束后在攪拌器中加入一定量清水沖洗注漿泵及管路,并至少6小時后方可拆除球閥,拆下的閥門要及時沖洗干凈,然后涂抹機油備用。

3.5 工藝要點

(1)注漿時必須觀測孔周圍巷道及井壁變化情況,發現井壁鼓出時要立即停止注漿,發現漏漿時,要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漿液濃度及使用水泥漿、水玻璃雙液漿,如持續漏漿應立即停止注漿查明原因,打開泄漿閥,查明情況,妥善處理。

(2)漿液濃度現場配制,攪拌漿液不早于注漿前20 分鐘。

(3)制作水泥漿液時,必須首先對水泥質量進行檢查,發現失效硬塊水泥不得投入使用,水泥漿必須充分攪拌均勻,符合設計水灰比。

(4)所有注漿管路接頭必須使用標準的U 型卡,高壓管的強度符合要求。

(5)注漿泵必須安裝壓力表,無壓力表監測控制嚴禁注漿。

(6)當達到規定注漿壓力時,持續10 分鐘即停止注漿,等待時間必須超過6 個小時以上方準拆除孔口截止閥。

(7)停機順序為先關閉注漿泵,再關閉注漿管端頭處閥門,然后打開卸壓閥進行卸壓后方可卸下U 型卡,取下注漿管路進行處理。

(8)注漿間歇或注漿結束必須沖洗注漿管路。

(9)注漿期間,作業人員不得少于4 人,并有專人負責詳細記錄注漿孔號及注漿量,并填寫注漿記錄。

4 應用分析

4.1 注漿材料消耗

大巷350~520 m 段注漿加固工程共施工注漿孔345 個,注漿水泥使用量236 t、水玻璃20 t。

4.2 注漿施工分析

(1)注漿前期為掌握漿液在孔內擴散情況,首先施工巷道下幫肩窩位置注漿孔,經過預注試驗發現,在注漿期間漿液向幫部擴散量較小,在壓力達到2 MPa 幷持續3 分鐘后,漿液向巷道頂部擴散;同時,由于巷道頂部巖體離層較為嚴重,導致注漿孔上方1 m 范圍跑漿量大,需采取加大注漿配比至2∶1,調整注漿泵流量,采取注3 分鐘停20 秒的間歇注漿措施,跑漿現象基本得到控制。

(2)在處理巷道漿皮離層、預埋注漿管后,對巷道頂部注漿期間相鄰的注漿孔跑漿嚴重,可判斷位于巷道頂部的相鄰的注漿孔存在裂隙導通,為減少相鄰注漿孔之間跑漿情況,采取處理離層漿皮后,首先對離層范圍進行薄噴、區域性預埋注漿孔,采用分段注漿、交叉換孔的施工方式,跑漿現象才能得到徹底控制。

4.3 礦壓監測分析

通過對大巷350~520 m 段注漿加固后,進行了為期60 d 的表面位移監測,巷道表面位移監測曲線如圖3 所示。對圖3 分析發現,大巷350~520 m段注漿加固60 d 后,頂底板移近量控制在150 mm以下,變化速率在25 d 時達到8 mm/d 后逐步降低,50 d 后趨于穩定; 兩幫移近量控制在230 mm以下,變化速率在7 d 時達到12 mm/d 后逐步降低,30 d 后趨于穩定。表明巷道在注漿加固后,圍巖裂隙得到充分填充,圍巖力學性能得到改善,承載能力明顯增強,證明該注漿加固方案科學有效。

圖3 巷道表面位移監測曲線

5 結語

西固煤業公司大巷采用 “深孔+ 淺孔注漿加固”技術后,巷道圍巖大幅度變形情況得到改善,在注漿60 d 后,巷道頂底板移近量處于150 mm以下,兩幫移近量處于230 mm 以下,圍巖承載能力明顯增強,巷道變形量得到有效控制;應根據圍巖不同巖性及破壞程度,合理選擇注漿參數,主要有水灰比、注漿壓力、注漿時長、驗證漿液擴散半徑等?!吧羁鬃{加固”技術成功應用,充分說明在礦壓影響下巷道圍巖出現松軟、破碎、頂幫離層等現象時,注漿加固效果良好,且具有施工工藝簡單、可靠,現場應用效果顯著、適用性廣等特點。

猜你喜歡
離層大巷漿液
胰腺實性漿液性囊腺瘤1例
脫硫系統用漿液循環泵汽蝕分析
WBY-10型頂板離層儀的優化設計
礦井大巷布置方式
動力災害礦井巷道頂板離層特征研究*
誤診為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1例
采空區下近距離煤層巷道支護設計
濟寧三號煤礦采場頂板離層水對生產的影響
吳四圪堵煤礦橋下大巷安全評價及加固方案研究
電機車防撞系統在平煤八礦井下大巷運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