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采工作面端面破碎頂板聯合支護技術應用

2023-11-10 10:32魏秋玉
江西煤炭科技 2023年4期
關鍵詞:管棚端面斷層

魏秋玉

(山西潞安集團左權阜生煤業有限公司,山西 晉中 032600)

綜采工作面受地質構造影響,過構造帶時煤壁片幫嚴重、端面距加大,造成端面頂板破碎、冒漏,工作面推進速度慢[1-3],嚴重制約著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綜采工作面主要采用液壓支架進行頂板支護,但是當頂板出現破碎后,支架初撐力、工作阻力達不到設計值,不僅達不到預期支護效果,而且很容易造成支架頂梁“鏤空”現象,導致支架倒架、歪架等事故。因此,對工作面過斷層區采取合理有效的圍巖控制技術,對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阜生煤礦1208 工作面為工程背景,擬通過分析工作面過斷層期間端面頂板破碎原因,以選取合理有效的圍巖支護技術。

1 工作面概況

山西潞安集團左權阜生煤業有限公司1208工作面(以下簡稱工作面)北部為二采區大巷,南部為井田邊界,西部為井田三采區邊界,東部為1206 工作面采空區。

工作面共設有運輸順槽、回風順槽、切眼、底板消突巷、高抽巷等5 條巷道。其中運輸順槽長度為865.1 m,回風順槽長度為846 m,工作面可采長度為741 m,切眼長度為146 m。工作面使用MG750/1940-WD 型采煤機進行回采,采高為6.0 m,使用ZY12000/29/64 支架支護頂板。工作面回采至660 m 處在17#支架前方煤壁揭露一條F5正斷層,斷層落差為1.7 m,傾角為57°,斷層向端頭延伸,并在工作面前方48 m 處運輸順槽揭露,斷層對工作面回采影響長度為48 m。工作面揭露斷層后從17#支架向1#支架推進過程中出現嚴重煤壁片幫現象,導致架前端面距達1.7 m,通刀割煤完成后從頭向尾依次拉架,當工作面推進至670 m 處時再拉14#、15#、16#、17#支架時,端面頂板出現嚴重破碎,且伴隨著局部冒漏,工作面揭露斷層后回采速度降低至1.4 m/d。

1208 工作面開采的15#煤層, 平均厚度為6.0 m,煤層整體穩定性好、結構簡單,頂板及底板巖性如表1 所示。

表1 1208 工作面回采的15#煤層頂底板巖性

2 端面頂板破碎分析

2.1 構造影響

斷層侵入回采煤層后破壞了斷層兩側煤柱力學結構,造成斷層區圍巖破碎嚴重,在構造應力作用下出現煤壁片幫、垮落,頂板破碎等[4]。

2.2 煤層賦存條件影響

工作面回采的15#層內含多層以炭質泥巖為主的夾矸,煤層在夾矸作用下破壞了連續穩定結構,在回采過程中受回采應力、構造應力等集中應力作用下[5],煤體出現擴張破壞作用,造成煤體裂隙發育且破碎垮落。

2.3 回采工藝影響

工作面采用一次性采全高回采工藝,工作面回采時采煤高度大,回采后煤柱支撐強度不足,在應力作用下很容易造成因煤壁垮落導致頂板承載強度低,出現頂板斷裂、破碎現象。

2.4 端面距超限

工作面回采煤柱在剝離破壞作用下產生片幫現象,造成端面距加大,最大端面距達1.7 m,工作面采用順序拉架方式,導致工作面端面頂板空頂時間長、支護不及時,從而導致超前端面頂板破碎、冒漏等。

2.5 頂板承載強度低

工作面直接頂為灰褐色泥巖,巖體內部含植物化石,巖體脆性大抗壓強度低[6-7],單軸抗壓強度不足15 MPa,巖體成層狀結構,承載強度低,工作面回采時在支架頂梁切頂作用下出現斷裂、破碎現象。

3 端面頂板聯合支護

為了控制工作面斷層區端面頂板破碎現象,保證工作面安全快速推進,決定對裂隙巖體采取注漿填充、加固,對煤柱施工超前管棚控制超前應力破壞作用,對空頂端面頂板施工梯形梁棚進行控制維護。

3.1 注漿加固支護

(1)注漿加固技術。圍巖在斷層應力作用下內部出現裂隙帶,隨著工作面推進,裂隙區范圍擴大,從而破壞了圍巖整體完整性,通過對頂板圍巖施工注漿鉆孔,并注入有機或無機注漿材料,注漿材料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及粘接性能,注漿液能夠滲透至圍巖裂隙內,對裂隙帶進行填充并起到粘接作用,漿液凝固后的凝固體具有很強的抗壓強度,漿液在圍巖內形成網絡骨架起到承載作用,從而大大提高破碎圍巖抗應力強度,起到破碎圍巖二次重組作用。

(2)注漿材料。工作面破碎煤體采用聚氨酯有機化學材料作為注漿材料,該注漿材料主要由A、B 兩種組分組成,其中A 組分為反應劑主要由聚醚多元醇、催化劑、阻燃劑等部分組成,B 組分為催化劑主要由多亞甲基多苯基異氰酸酯組成,A、B組分以配比1∶1 混合。注漿材料滲透至圍巖裂隙中不僅本身材料發生化學反應,材料中異氰酸酯基團能夠吸收圍巖裂隙中水分并進行反應,從而避免出現因圍巖含水率高導致注漿材料粘接效果差的現象。

(3)注漿工序。注漿鉆孔布置在斷層區前方煤壁上,每回采4.0 m 為一個循環,布置一排注漿鉆孔。鉆孔布置在距頂板1.5 m 處的煤壁上,且以45°上仰角布置,鉆孔有效深度為5.0 m,采用42 mm 合金鋼鉆頭鉆進,鉆進后孔徑為45 mm。鉆孔中心間距為3.0 m,注漿區每布置10 個鉆孔為一個注漿循環,如圖1 所示。鉆孔施工后在其內部安裝注漿鋼管,在孔口處采用止漿塞進行封孔,將外露注漿鋼管通過注漿軟管與注漿泵連接。注漿時注漿壓力控制在5.0 MPa 范圍內,注漿期間隨時觀察鉆孔附近煤壁注漿液滲透情況,發現漿液滲透時立即停止注漿。

圖1 1208 工作面端面破碎頂板聯合支護

3.2 JW 型錨棚支護

工作面回采期間當架前端面距在1.0 m 以上時,為了防止端面頂板出現破碎垮落現象,對空頂端面頂板施工JW 型梁棚支護。JW 型鋼梁采用厚度為8 mm 鋼板軋制而成,長度為3.5 m,寬度為0.28 m,鋼梁橫截面成“JW”型。鋼梁上布置兩個錨索支護孔,孔間距為1.75 m(支架寬度),錨索長度為4.5 m,直徑為21.8 mm。JW 型錨索吊棚布置在1#~17#支架前方,與支架前探梁平行布置,第一排鋼棚平行布置在前探梁前方0.5 m 處,每兩架支架布置一架鋼棚,布置排距為1.0 m。

3.3 超前管棚支護

為了防止煤壁出現超前破碎現象,回采前在設計頂板位置施工一排垂直煤壁超前管棚支護。管棚支護體采用直徑為30 mm,長度為3.0 m 的無縫中空鋼管,管棚支護體下端頭為銷尖狀便于插入煤體內,上端頭為絲扣結構,鋼棚支護體管壁均勻布置三排卸壓小孔。超前管棚支護施工在1#~17#支架前方煤壁上,管棚支護鉆孔深度為2.5 m,直徑為32 mm,鉆孔布置間距為1.0 m,且以3°仰角布置。鉆孔施工完后插入超前管棚支護體,超前管棚支護施工完后工作面繼續回采,在斷層區優化移架方式,采用分段式超前移架,即工作面從20#支架斜切進刀,三角煤柱回采后及時對1#~20#支架進行超前移架。若圍巖破碎嚴重,可將超前管棚兼做注漿孔,將注漿管與管棚體連接進行注漿施工,實現管棚與注漿協同支護。

4 應用效果

1)支護效果。1208 工作面2021 年4 月17 日,工作面揭露F5斷層,19 日開始對斷層區圍巖采取聯合支護技術,27 日早班工作面完全過斷層區。采取聯合支護技術后,工作面在后期回采過程中通過現場觀察,取得了如下效果:①控制了圍巖破碎現象。采取聯合控制技術后煤壁片幫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通過現場觀察發現工作面煤壁片幫深度由原來的1.9 m 減小至0.5 m,最大片幫長度由原來的14 m 減小至3.5 m,端面距由原來的1.7 m 減小至0.4 m,未出現頂板大面積破碎以及冒漏現象。②提高圍巖抗壓強度。受斷層影響斷層區圍巖單軸抗壓強度不足15 MPa,注漿后圍巖單軸抗壓強度提高至45 MPa。通過窺視孔觀察發現,注漿區圍巖膠結穩定性好,注漿后結矸率提高了75%,大大提高了圍巖抗壓強度。③保證了支架支護強度。對端面破碎頂板采取梯形錨棚、超前管棚支護后,控制了端面頂板破碎現象,支架在后期移架時未出現倒架、歪架現象,且支架在斷層區初撐力、工作阻力提高至95%以上,保證了支架支護效果。

2)經濟效益。工作面過斷層前期平均回采速度為1.4 m/d(2 刀),斷層區采取聯合控制技術后工作面回采速度提高至4.2 m/d(6 刀),采煤機每刀割煤量為300 t,按噸煤利潤為350 元,每天可增加經濟效益為42 萬元,月經濟效益達1 260 萬元,經濟效益可觀。

5 結語

通過分析1208 工作面斷層區端面破碎原因,決定對斷層區圍巖采用注漿加固、超前管棚以及梯形錨棚等聯合支護技術。該技術應用結果表明,聯合支護技術抑制了1208 工作面斷層區圍巖應力破壞現象,解決了工作面過斷層期間圍巖破碎嚴重、回采效率低、支架支護難度大等技術難題,取得了顯著成效。

猜你喜歡
管棚端面斷層
暗挖隧道與基坑交界處的管棚拆除技術研究
KDF3E成型機濾棒端面觸頭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銅基合金襯套端面鍍鉻質量的改善
老舊端面磨齒機故障處理
曲線地段超長大管棚施工工藝探討
貫通軸端面花鍵拉床的設計
斷層破碎帶壓裂注漿加固技術
關于錨注技術在煤巷掘進過斷層的應用思考
鋁土礦山平巷施工中的管棚超前支護
斷層帶常用鉆進施工工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