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雙高”院??冃гu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2023-11-13 05:47盧躍茹
上海教育評估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質量指標雙高績效評價

盧躍茹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數字經貿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0)

在歷經國家示范校、骨干校、優質校的建設后,“雙高計劃”的實施標志著高職院校從單純規模擴張階段進入內涵質量發展新階段?!半p高計劃”以結果為導向,旨在通過設置“一加強四打造五提升”的具體建設任務,以任務績效考核結果持續推動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1]

從規模擴張走向內涵建設,“雙高計劃”的實施充分彰顯了高職院校實施績效評價管理、構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性。一方面,這有利于“雙高”院校針對性地開展績效自評工作,促進“雙高”院校標志性成果建設,引導院校形成從成果數量考核到成果質量考核的轉變;另一方面,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可作為“雙高計劃”期滿考核、財政資金分配以及后續遴選的重要依據,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財政經費使用效率,促進高職院??沙掷m推進高質量建設工作。

已有的關于“雙高”院??冃гu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側重于績效評價指標構建依據、績效評價指標分類等方面。如劉斌、鄒吉權根據“雙高計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特點,對其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進行了具體的內涵分析。[2]例如葛曉波基于科學性、創新性、實踐性原則,構建了包括黨建質量、人才培養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服務、國際化辦學、學校治理六大模塊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3]然而,如何構建包容性強、客觀可操作、細化可衡量的績效評價體系仍是“雙高”院??冃Ч芾斫ㄔO的難點,也是指導“雙高”院校順利完成績效目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一、“雙高”院??冃гu價指標設置的政策遵循

“雙高計劃”建設和相關績效管理文件,明確了“雙高”建設的基本任務和績效評價目標,為“雙高”院校提供了基礎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1.“雙高”院??冃гu價的總體目標

“雙高”院??冃гu價的目標主要圍繞達到“高質量”產出和效果展開。其績效目標主要對接高職院校標志性成果,緊盯“引領”、強化“支撐”、凸顯“高”、彰顯“強”、體現“特”??冃繕酥攸c考察“雙高”院校建設任務的完成效果和其在引領職教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支撐區域發展、完善政策標準等方面的貢獻度,旨在通過績效評價,使“雙高”院校具備“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示范作用。

2.“雙高”院??冃гu價的政策指標框架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印發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績效管理暫行辦法》中的“數據與信息采集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由三級指標組成。一級指標有三項,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二級指標有六項,分別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社會效益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和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三級指標中,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對標“雙高計劃”建設的九大核心任務。社會效益指標涵蓋“引領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人才培養,支撐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形成一批國家層面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三個貢獻度,充分體現“雙高”院校辦學效果和社會貢獻。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包括以在校生、畢業生、教職工、用人單位、家長為主體的五項滿意度指標,展現相關利益主體對“雙高”院校辦學績效的認可度。[2]

“雙高”院校中期績效評價工作在上述績效評價指標框架的基礎上,在一級指標中加入了管理與執行指標,并進一步對其一、二級評價指標設置了權重,三級指標權重由各省結合情況自行確定。其中,產出指標占比50%,效益指標占比30%,滿意度指標、管理與執行指標各占比10%。具體政策參考指標體系與權重如圖1。

圖1 “雙高”院??冃гu價的政策指標框架

二、“雙高”院??冃гu價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首先,在績效評價體系構建主體方面,應把握內部與外部多主體協同評價原則,注重“雙高”院院校評價主體的上下貫通。一方面,加強“雙高”院校和專業群自評機制的完善;另一方面,應強調省級教育管理部門對“雙高”院校的評價,同時注重對省級管理部門在管理上的評價,發揮省級教育管理部門的指導職責,形成內外部協同的績效評價管理機制。[4]

其次,在績效評價指標選取上,一方面應堅持全面性和針對性相結合的原則。指標選取應涵蓋“雙高”院校建設任務的過程及成果,充分考察“雙高”院校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建設成效,使其績效評價具有院?!肮残浴?;同時也要展現“雙高”院校辦學基礎和發展現狀差異,考慮其區域化、類型化和特色化發展的多維需求,體現其“個性”。另一方面,應堅持績效評價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和代表性。指標設置應對標核心績效目標,選取體現引領性、支撐性、高水平成果的指標,評價導向更加注重結構、效率、社會效益、滿意度評價等質量性指標。最后,出于對績效分析結果準確性和可比性的考慮,績效指標的選取應堅持數據可獲得性和可行性原則,選取的指標應可量化。

再次,在績效評價方法選取上,應注意績效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創新性?!半p高”院校建設績效評價是衡量學校辦學成效的綜合性評價,除了可量化的產出指標外,還應考慮其社會效益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等較難準確量化的評價指標,適宜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產出指標中的數量指標、質量指標等適宜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投入—產出法、數據包絡分析等;而對于部分難以量化的效益指標,如可持續影響指標、學校內部治理水平等,則可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專家判斷法、德爾菲法等。

最后,應注重績效評價結果的可監測性和持續優化。為了增強評價結果的應用性,應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其指標數據進行全程監測;同時,應建立完善的績效周期評價制度,對績效年度自評、中期自評、省級機構評價、期滿績效考核等數據進行動態監測,精準分析其橫向和縱向數據差異,以促進績效結果的持續優化。

三、“雙高”院??冃гu價指標體系的設置

“雙高”院校制定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包括如下內容。

1.產出指標

產出指標主要包括數量指標、質量指標和時效指標。其中,時效指標根據任務完成進度進行評估打分;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下三級指標的細化設置應精準對標“四打造”“五提升”九大建設任務?;趦群l展要求,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應片面地只構建達成高質量的數量測評指標體系,[5]數量指標應更側重學校高質量辦學要素和條件;質量指標應對標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成果。

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指標應注重考查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成效。其規模指標可用初次就業率、畢業生留本地就業率表示;質量指標則用代表學生培育質量的學生競賽國賽獲獎數、學生獲高質量證書比例等指標表示。

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指標的內涵應表現為學校的相關創新建設。其規模指標包括創新團隊數、科研經費到款額、專利申請數、發明專利申請數;質量指標包括省級以上創新服務平臺數、省級以上研發平臺數、省級以上創新團隊數、省級以上就業創業典型、省部級以上教研科研項目數、省級以上科學進步獎數、專利授權數、發明專利授權數、專利成果轉化數。

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指標下,代表專業建設的規模指標主要包括專業及專業群數、1+X 證書制度試點項目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項目數;質量指標包括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獲獎等級及數量、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數、國家級重點與骨干專業數、省級以上“課程思政”項目數。

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指標應注重考查院?!半p師”隊伍的建設成效。其規模指標主要包括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任教師比例、兼職教師校內課時量;質量指標則包括省級以上技能大師或工作室數、省級以上“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數、省級以上教學團隊數、省級以上教學名師或優秀教師數、全國黃大年式教學團隊數、全國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獲獎數。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指標應側重考查校企合作的緊密度和深度。規模指標包括訂單班數、產業學院數、校企合作開發課程數、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數、教師企業實踐基地數、校企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數、校企共建研究院和研發中心數、生產性實訓基地數;質量指標包括省級以上產教融合項目數、省級以上產教融合基地數、國家級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數、是否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

提升服務發展水平指標側重考查學校提供社會服務的規模和效益。其規模指標包括非學歷培訓規模、非學歷培訓時間、公益性培訓服務時間;質量指標為橫向技術服務產生的經濟效益、技術交易到款額、非學歷培訓到賬經費。

提升學校治理水平指標側重于考查學校的制度建設和管理水平。其規模指標主要包括學校規章制度數、教學管理制度數、科研管理與激勵制度數、是否建立內部層級治理制度;質量指標主要包括制度創新數、是否建立專業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評價制度、是否建立內部管理與控制機制、是否編制教育質量年報、是否建立績效評價改革制度和內部層級績效獎懲制度。

提升信息化水平指標主要考核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水平。其代表性規模指標包括在線課程開放數、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數;代表性質量指標包括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開設數、是否為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是否建設教學診斷與改進數據采集與分析平臺。

提升國際化水平指標考查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其規模指標包括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人數、非全日制國(境)外人員培訓量、在校生服務“走出去”企業國(境)外實習時間、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在國(境)外組織擔任職務的專任教師人數;質量指標包括開發并被國(境)外采用的專業教學標準數和課程標準數、學生和教師國(境)外技能大賽獲獎數量、國際合作科研平臺數、開辦海外學院數。具體產出指標設置情況參見表1。

表1 “雙高”院??冃гu價產出指標

2.效益指標

效益指標包括社會效益指標和可持續影響指標。前者包括引領職教改革和人才培養、支撐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推動職教制度標準改革三維度。其代表性指標包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方案推廣數、教師社會服務培訓時長、社會服務培訓基地數、區域性職教集團和應用技術服務聯盟數、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推廣數、職業教育高地建設方案、四年制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試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后者主要考察項目標志性成果可持續影響的時間、學校影響力、服務貢獻度的提升情況等。[6]

3.滿意度指標

滿意度指標可參照政策指標框架,體現服務對象的滿意度,具體評價主體包括在校生、畢業生、教職工、用人單位和家長。后續可考慮加入由第三方教育機構評價的社會辦學滿意度指標。

4.管理與執行指標

管理與執行指標主要包括資金管理指標和項目管理指標。前者主要考核資金到位率、資金預算執行率等;后者考察項目目標指標完成率。

四、“雙高”院??冃гu價體系運行的保障機制

基于構建的“雙高”院??冃гu價體系,仍需進一步的配套保障機制,保障績效評價順利執行。

1.健全上下貫通的績效評價管理機制

當前“雙高”院校實行以“雙高”單位自評為基礎、省級評價為重點、教育部和財政部兩部評價為引導,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績效評價機制。在后續評價工作中,建設單位應進一步完善內部自評機制,出臺學校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制定專業—專業群—院系—學校的績效評價機制。從頂層設計中對績效評價指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基層單位的責任和進度,確保核心建設任務執行效果。省級教育管理部門應結合本地實際,不斷完善“雙高計劃”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和評價指標政策參考體系,對當前政策指標體系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進一步細化、優化,提高指標體系的系統系、科學性和統一性,同時加強對學校自評指標填寫的指導和說明工作,明確定義部分核心績效指標的范圍,加強院校數據填報的規范性和可比性。教育部和財政部應加強對省級教育管理部門在績效管理和建設中的監督和引導作用,進一步推進省級各政府部門多主體配合參與“雙高”院??冃гu價工作,逐步形成上下貫通、多部門協同的“雙高計劃”績效管理機制。

2.科學設置各級績效評價指標的權重

“雙高”院校中期績效考評已對一、二級績效指標設置了權重。由于“雙高計劃”的高質量指向以及職業教育類型化發展的要求,后期考核中應考慮逐步加重產出指標中質量指標的權重以及社會效益指標的權重。另一方面,應不斷探索更優的“雙高”院??冃гu價工具和方法,在考核中更加注重量化分析的科學性。當前“雙高”院??冃гu價多采用層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德爾菲法、結構熵權法等指標權重賦權方法,后續可考慮將主觀賦權和客觀賦權方法做有機結合和優化,提高各級績效評價指標權重設置的合理性。

3.持續監測和利用院??冃гu價結果

績效評價結果是各“雙高”院校發現自身短板、進行建設整改、提高發展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后續財政資源分配和后續遴選“雙高”院校的重要參考。因此,充分重視“雙高”院??冃гu價結果、對其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動態監測和充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現今采用的自評分析報告結合績效信息與數據采集表的評價方式也迎合了這一取向。為此,應將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應用于“雙高”院??冃гu價中,建立統一的績效評價數據庫,對數據進行有效收集、處理和分析,將各校的績效評價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動態分析和展現各“雙高”院??冃гu價結果變化和差異,實現以“雙高”院校高質量發展推進績效評價改革,以高效的績效評價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

4.進一步完善院校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雙高計劃”績效評價需要對預算資金的使用與執行效果進行考評,同時,健全的預算績效管理有利于推動“雙高”院校落實建設目標和確保財政專項資金的合規使用。然而,當前“雙高計劃”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預算績效目標設置不合理、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不科學、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充分等問題,[7]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雙高”院??冃Ч芾砗唾Y金使用的效率。今后應加強完善“雙高”院??冃ьA算評價機制的工作,對標“雙高”院校核心績效建設目標,設置合理的中短期預算目標,有序安排預算執行進度,同時依據“雙高”院??冃гu價體系構建具體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以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監督和促進“雙高”院??冃Ч芾砉ぷ鞯某掷m推進。

猜你喜歡
質量指標雙高績效評價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茶葉籽油精煉工藝條件對其質量指標的影響
臨床檢驗檢驗前質量指標的一致化
基于BSC的KPI績效評價體系探析
非營利組織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氣象部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初探
基于巖體質量指標分類法的采場穩定性分級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