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影響機理與效應研究

2023-11-14 13:46周謙ZHOUQian
價值工程 2023年30期
關鍵詞:專精特新密集度專精

周謙 ZHOU Qian

(廣東白云學院,廣州 510900)

0 引言

2022 年“專精特新”企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皩>匦隆敝行∑髽I已成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載體,成為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來源。

1 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

現有學者對于管理會計研究中企業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的相關影響理論表明,當企業銷售量下降時,管理者會延遲或避免削減相關成本和費用,從而產生成本粘性。制造業成本粘性會廣泛高于其他行業,抑制企業績效的整體水平,對企業盈利真實性和準確性預測也會造成較大影響。

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本應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企業研發活動中。由于企業研發投資存在顯著的順周期效應,其研發投資會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下行而縮減,且部分“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隨著科技創新的日新月異,正處于公司發展的成長期,企業投資活動較為頻繁,更易加重成本粘性度。為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國內學者大多認為內部治理機制的健全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從已有文獻對公司治理作用于成本粘性與企業績效影響的研究可知,公司良好的治理機制對代理成本的減少及成本粘性的下降會產生積極作用,能使公司價值顯著上升。耿云江和王麗瓊(2019)認為成本粘性及反成本粘性均會加大公司風險,尤其是加大公司的投資風險,而內部控制質量的提高則會弱化成本粘性對公司績效所帶來的負面作用。雷嘯(2020)通過對會計信息可比性的研究發現,提高企業會計信息可比性,增強會計信息外溢效益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成本粘性給企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緩解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代理問題的矛盾,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績效。具體而言,要避免管理層的上述自利行為必須給其帶上“金手銬”。同時必須有效增加研發投入。從近兩年國家統計局數據上看,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在全球“專精特新”中小快速擴散與應用推動下,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而先進制造業資本密集度較大,會形成大量的研發投入。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粘性對于企業績效存在顯著抑制效應。

假設2:“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成本粘性與研發投入的共同作用加劇了企業績效的負面效應。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

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成本粘性雖普遍存在,不同行業不同時期其粘性大小不同,而制造業企業具有較高的成本粘性水平。本文根據上述原則選取2012-2019 年“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企業數據為樣本,數據來源于銳思數據庫,并手工收集整理了數據庫中缺失的部分數據;本文使用EXCEL2010 和Stata16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2 變量定義

2.2.1 被解釋變量

本文選取企業績效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分析。不同企業由于計算方法的不同導致指標不具有較高可比性。而總資產收益率(ROA)反映了企業的盈利水平及發展能力,凈資產收益率(ROE)上述兩項指標分別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和所有者資產的收益水平,兩項指標中凈利潤均為分子,包含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此類指標易受到操控。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指標中,其投入資本包括股東投入和負債投入,由于不同行業對投入資本的變動影響較大,因此,本文最終選取該指標作為被解釋變量衡量企業短期績效。

2.2.2 解釋變量與控制變量

本文選取成本費用的粘性作為解釋變量。依據現有文獻結果,選取了以下相關變量,包括:企業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資本密集度(Cap)、勞動密集度(Human)、企業成長性(Growth)及宏觀經濟增長(GDP)及企業總資產周轉率(Turn)。

2.3 模型設計

本文假設“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成本存在粘性,根據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有可能產生的影響,設計具體模型如公式(1)所示。

其中:EPS 是指第L 期的每股收益,表示企業績效;Sticky 代表企業成本粘性,Eco-Var 為影響企業績效的經濟特征因素,R&D 為影響企業績效的研發投入特征因素。為檢驗企業績效與成本粘性關系,筆者將重點考察該模型中|Sticky|的系數α1,若α1為負值,表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本費用粘性對于企業績效具有反向效應,對企業績效起抑制作用。

為檢驗公司治理水平對企業績效的主要影響作用,筆者在上文中五項指標的基礎上,通過主成分分析,按照對公司治理水平影響度的高低構建模型。

為檢驗公司治理水平對上述關系的影響程度,模型中將重點考察公司治理特征指標的系數。進一步地,驗證公司治理水平對于成本粘性與企業績效關系的異質性問題,本文根據內部控制及激勵措施兩層次來衡量公司治理水平。

3 實證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

3.1.1 總體樣本統計分析

本文對45 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相關變量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企業總體樣本每股收益均值為0.259 元,Sticky 成本費用粘性均值為-0.192,可看出“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企業整體企業績效參差不齊,經營成果相差較大。且公司的成本費用粘性最大值為6.231,最小值為-5.729,中位數為-0.10,接近較小值,且粘性值中位值為負數,說明企業存在成本粘性,而其最大值為正值,說明企業也存在反成本粘性。上述指標表明企業整體成本費用粘性水平處于較低的位置。根據以上數據,說明“專精特新”中小公司整體上成本粘性與反粘性同時存在。

資產負債率的平均值為39.37%,其均值小于50%,財務杠桿水平整體而言較為合理,能對企業績效起到合理的促進作用??傎Y產周轉率的平均值為0.625,從數值上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資產周轉率較服務等其他行業周轉率明顯較低,不利于企業績效的提高。公司規模從上述指標可知基本保持在較為均衡的水平,對于成本粘性程度影響適度。公司成長性的平均值為27.6%,說明大部分樣本公司在成本費用存在粘性的前提下,企業成長性較好。但由于樣本標準差較大,說明公司個體之間成長率差異極大。企業勞動密集度指標和資本密集度整體穩定且幅度變動不大。研發投入比例為6.85%,公司個體間差異較大。

3.1.2 不同年度成本粘性統計結果分析

本文為考察不同年度的成本粘性,將Sticky 取絕對值后進行了逐年統計分析,分析結果如表3 所示,成本費用粘性|Sticky|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由于我國2012-2019 年間,國民經濟增長率由2012 年最高值7.86%下降至2019年的6.11%,整體經濟下行趨勢明顯,對企業經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結合上述成本粘性相關指標可知,宏觀經濟形勢的一直下行也影響著企業粘性程度的不斷增加。

3.2 相關性分析

本文根據Stata16 進行了主要變量指標的相關性檢驗,為方便進行指標的回歸分析和進一步解釋,本文選用了成本粘性指標Sticky 的絕對值進行相關性分析。整體而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每股收益績效指標與成本粘性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281,且顯著負相關,可進一步進行回歸分析。且企業總資本周轉率、公司成長性、資產負債率、公司規模、宏觀經濟形勢、勞動密集度、資本密集度均與企業績效EPS 呈現顯著相關關系。

3.3 實證分析結果

3.3.1 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本文利用模型檢驗成本粘性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分析。且經過F 檢驗,模型中企業成本費用粘性、資產負債率、宏觀經濟指標、企業成長性、員工密集度和資本密集度、總資產周轉率以及企業規模等指標均能可靠估計企業績效。為方便進行指標的回歸分析和進一步解釋,本文在進行成本粘性回歸時選用了成本粘性指標Sticky 的絕對值進行固定效應模型的回歸分析,在進一步分析中,為檢驗不同規模的企業特征對成本粘性產生的影響,本文以企業規模中位數為基準,按照不小于中位數的企業劃分為規模較大企業;小于中位數的企業為規模較小企業進行分組,顯示:成本粘性絕對值|Sticky|與企業績效系數為-0.145,與企業績效EPS 在1%的水平上顯著負相關,說明企業成本費用粘性水平對企業績效增長起抑制作用。從回歸分析結果第一列數據可以得知,企業總資產周轉率、企業規模與企業績效顯著正相關,說明企業總資產周轉率越高企業運營狀況良好,從而能進一步提升企業績效;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績效。而資產負債率、資本密集度與企業績效顯著負相關,說明企業由于負債率的提升會使企業風險加大從而影響企業績效,而固定資本所帶來的內部調整成本越多,對企業所帶來的風險也越大,導致企業績效下降。具體回歸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指標回歸分析結果

3.3.2 研發投入、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程度分析

本文利用模型檢驗研發投入對成本粘性與企業績效的調節作用。在進一步分析中,為檢驗研發投入、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程度,觀察成本粘性回歸系數、研發投入回歸系數、研發投入與成本粘性交互項系數可知,三者系數分別為:-0.145、-0.021、0.020,分別呈負向顯著、負向顯著、正向顯著。根據調節因素作用原理,研發投入與成本粘性交互項與成本粘性系數相反,本應表明研發投入對成本粘性具有負向調節作用,但由于研發投入自身系數與成本粘性系數同號,說明研發投入與成本粘性兩者具有替代效應,不能反映其與成本粘性共同作用加速抑制企業績效的增長,拒絕假設2。

4 結論與啟示

本文從“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考察了成本粘性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機理,通過對深滬A 股上市的“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2012-2019 年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結論:一是“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企業成本粘性對于提升企業績效存在抑制效應;二是科技企業日益增長的研發投入與成本粘性兩者具有替代效應,并不會同時使企業績效大幅下降;三是“專精特新”中小制造業治理水平的提升能減緩成本粘性給企業績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不僅為增加制造業會計盈余預測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提供理論支撐,而且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嚴重影響的非常態環境下對我國先進制造業成本費用管理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做出有益探討。

基于上述結論,由于制造業成本粘性的不可避免性,應盡可能減低其粘性對績效的負面效應,筆者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建立健全先進制造業統一執行的行業標準以增強財務信息可比性以及提升信息披露質量,緩解不同股權性質企業管理者與投資者由于信息不對稱風險所帶來的高成本,降低成本粘性。第二,對于負有政策導向且社會負擔較重的企業而言應做好頂層設計制度安排,提高股權制衡度,實現內外部治理協同發展以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從而實現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而對于公司治理水平不高及內部控制較弱的一些企業應加強外部監督審計,通過重視經理人建設規范公司運作從而緩解成本粘性所產生的負面效應。第三,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風險分析數據庫及信用評價體系,幫助企業化解流動性風險的同時使其降本增效。

猜你喜歡
專精特新密集度專精
山西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企業744戶
“專精特新”軸承企業之檢測與試驗初探
一圖讀懂“專精特新”
某大口徑火炮系列殺爆彈地面密集度影響因素回歸分析
武器彈藥密集度試驗分組的蒙特卡洛模擬研究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實踐及建議
帶彈序的彈幕武器立靶密集度測試
累積海冰密集度及其在認識北極海冰快速變化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