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與對策探究

2023-11-18 16:22□王
人才資源開發 2023年17期
關鍵詞:高技能人才隊伍職業技能

□王 靜

當前,河南經濟發展已經邁進高質量發展階段,現代化河南建設,聚焦錨定“兩個確?!?、實施“十大戰略”,需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在河南發展一大批先進制造業。而要想發展這些先進制造業,不僅需要高層次創新人才,也需要高技能人才做支撐。加強河南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可以有效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推動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通過深入持續推進“技能河南”建設,河南省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數量顯著增加,但從經濟發展需求和人才結構來看,在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河南的高技能人才在總量、結構等方面還不能滿足需求。從河南實際出發,解決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問題,關系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目標的實現。

一、河南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高技能人才總量及結構無法滿足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求

根據調查,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僅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水平,也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河南省高技能人才目前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而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高,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也越來越大。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地域分布較為集中,鄭州、洛陽等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聚集地。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及結構不合理對提升企業競爭力、產業轉型升級、緩解河南省結構性就業矛盾等造成不利影響。

(二)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河南省高技能人才評價以考試為主,與崗位實踐操作脫節。職業資格的技能鑒定是以理論知識考試、技能考核以及綜合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踐考試主要是在模擬操作平臺上進行,模擬平臺與實踐操作流程有較大差距。職業技能等級實行社會化認定,技能人才由政府認定改為企業和第三方機構認定,加大了企業對于技能人才管理的自主性,有利于穩定員工、降低技能人才流失率。但是由于評價等級的標準由企業和第三方機構自主把握,出現技能等級與實際技能明顯不符的問題,不能保證這些技能證書的含金量,社會的認可度不高。

(三)高技能人才培養主體缺位,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作用發揮欠缺

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主體的企業出于利益的考慮忽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人技能水平的提升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踐操作與經驗積累,導致高技能人才培養周期較長,且高技能人才具有較強的流動性,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擔心耗時費力培養成長起來的人才流失,寧愿選擇重金去引進高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另一重要陣地,但是目前職業院校的教學內容缺少一定的前瞻性和適應性,“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不能滿足高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專業技術更新較慢,教學設備落后,授課內容與企業生產實踐出現一定脫節,導致高職院校培養能力相對不足。

(四)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社會氛圍不足

近年來,河南省積極推動“技能成才”觀念深入人心,鼓勵大家樹立正確的求學觀、職業觀、成才觀,但傳統思想觀念仍然深刻影響整個社會,不愿走技能成才之路的思想依舊存在。社會中“唯學歷”的現象還十分普遍,學生在升學擇校時如果成績尚可,很少有人主動選擇技工院校和高職院校,導致這些學校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在企業內部,除極少數頂尖的高級技能人才外,高技能人才與管理人員在收入、地位等各個方面都有差距,在對人才進行評價時,學歷和專業技術職稱是主要的考查因素,一些高技能人才在成長起來后也會選擇轉崗到管理崗位,這也影響了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充分發揮。

二、推動河南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一)聚焦產業發展,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

以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河南省“十大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大力培養各產業發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制定緊缺行業專業高技能人才供需目錄,開展訂單式、項目式培訓,緩解先進制造業、信息產業等新興行業領域高技能人才缺口,全面提升高級能人才培養的精準度。引導行業開展高技能人才需求預測,使高技能人才培養更具前瞻性。開展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引導技能人才向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工匠轉型升級,形成高技能人才培育與產業機構升級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良性互動格局。建立高技能人才引進機制,為引進的高技能人才提供相應的薪酬、福利、生活保障和職業發展的空間,吸引更多優秀高技能人才來河南發展、建設河南。

(二)多元主體參與,夯實高技能人才培養基礎

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意識,把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作為重要工作任務來抓,與院校合作,結合企業實際和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共同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在企業內部開展高效的技能培訓。依托中華技能大師等高技能領軍人才,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充分發揮他們在技術創新、技能攻關、技藝交流和絕技絕活傳承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技工、職業技能院校也要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主力軍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明確辦學定位和方向,積極與企業對接,掌握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各級政府加快建設一批公益性、綜合性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面向社會提供技能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服務。

(三)完善評價機制,進一步優化高技能人才成才環境

構建和完善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突出工作業績和職業道德,以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關鍵問題能力為考核重點的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加快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與專業技術職稱的互通互認,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之間的職業發展壁壘。全力推進技能人才評價機構建設,各級人社部門做好各類技能人才評價機構申報指導、技術評估和備案工作,擴大社會機構評價的職業(工種)覆蓋面。鼓勵技能人才較多的規上企業建設技能等級評價機構,自主開展技能崗位人員全員定級、晉級評價。完善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政策,支持院校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督促評價機構嚴格執行政策、職業技能標準和工作方案,嚴格履行工作程序,做好資格審核、信息公示等重要環節,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優化全省各地評價機構結構和布局,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和當地實際,服務區域主導產業發展,服務人力資源品牌建設。

(四)創新人才理念,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積極宣傳優秀高技能人才的成長故事和先進事跡,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使“技能成才”觀念成為社會共識。積極有序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加大競賽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競賽的引領作用。邀請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能講座、技能展示等活動,弘揚“工匠精神”,推動技能的普及和傳承,讓優秀高技能人才成為廣大青年的榜樣和奮斗目標,幫助青年塑造“技能成才”“技能致富”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政府部門通過各種媒介加大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宣講,使整個社會感受到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營造高技能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結語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才資源已經成為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人才資源也逐漸成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作為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贏得競爭的核心人力資源,是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支撐,是促進經濟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力量。高技能人才在研發、設計、制造等各個環節中擁有獨特的技術和知識優勢,能夠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提高企業和國家的競爭力。

猜你喜歡
高技能人才隊伍職業技能
關于培養新時期青年人才隊伍的思考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趕超越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現代學徒制培養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與實踐
人才隊伍:發展機制待完善
人才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