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

2023-11-22 22:16喬偉隋旺華孫如華賀虎
高教學刊 2023年32期
關鍵詞:工程地質課程教學水文地質

喬偉 隋旺華 孫如華 賀虎

摘? 要:專業課程教學是大學生接受專業知識和培養專業素質的基礎性環節,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方面。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是中國礦業大學地質工程專業學科最基礎的課程之一,特色鮮明,在礦業類高校中普遍開設;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的發展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科專業內涵的科學與人文精神可以很好地應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為礦業類高校最早開設的課程,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肩負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職責和使命,該文探索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的結合點,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探索立德樹人的思政實例,以期達到良好的教書育人效果。

關鍵詞:煤礦;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思政教育;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2-0048-04

Abstract: Major course teaching is the base for undergraduates to recei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ultivate quality,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oral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al Mine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course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It is widely offered in m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its distinctive features.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and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discipline can be well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earliest course offered by m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al Mine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and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amples of moral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teaching and education effects.

Keywords: coal mine; engineering geology; hydroge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teaching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2020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2],把課程思政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而如何科學合理地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已成為高校各類專業課教師亟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課題[3-7]。本文擬以中國礦業大學(以下簡稱“我?!保槔?,對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思政教學加以探索,即探討如何充分挖掘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內在的思政元素,并使之與礦業工程、地球科學專業知識有機融合,從而達到“成風化人、潤物無聲”的效果。

一?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簡述

1983年,在煤炭系統第一屆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本科生教學中,我校開設了煤礦工程地質學、礦床水文地質學等課程。1994年,我校出版了《煤礦工程地質學》?;谥按蛳碌幕A,我校2016版人才培養方案中,將煤礦工程地質學和礦床水文地質學等課程融合為煤礦工程與水文地質學課程。2020年,煤礦工程與水文地質學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培育課程。2021年,煤礦工程與水文地質學課程被評為江蘇省一流本科課程。2023年,煤礦工程與水文地質學課程被評為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按照教學大綱,目前煤礦工程與水文地質學課程名稱改為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開設40年,一直是地質工程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重點講授煤田勘探、建設、生產及關閉的煤礦生產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問題,是工程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巖體力學、工程學和采礦學等的交叉融合[8]。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煤礦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安全地質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而優則用、學而優則創”的能力。

二?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思政教學的要求

對于我校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思政教學來說,應該將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公序良俗、愛黨愛國、家國情懷和奮斗精神等內容納入課程思政,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具有采礦工程、地球科學與環境科學的多重屬性,是工程地質學與水文地質學在煤礦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體現。因此,課程思政教學中應體現“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的社會主義生態觀[6],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國情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作為課程思政的核心內容,牢記工程師的技術職責和社會使命[7]。此外,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工程問題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精神、表達溝通能力。而課程思政要求中,將針對學生專業思想,進行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的塑造。為了解決學生的專業思想以及生態、安全等教育薄弱的問題,密切結合課程內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發展、生態文明和宜居地球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做到潤物無聲。

三?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要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懷和工匠精神等[9-12],而這些核心內容在我校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中均有所體現。

(一)? 我國煤炭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中國是世界上煤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較早發現和利用煤炭的國家之一。幾千年來,煤炭為我國的社會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煤炭產量增至2022年的45億t,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降至0.054,新時代、新變化還沒有改變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中的主體地位,煤炭在經濟運行中的壓艙石作用越來越重要。同時,煤炭行業也是艱苦行業之一,由于我國煤礦山絕大多數為井工開采,工程技術人員工作環境大多為地下采掘空間,所以應該激發學生不怕吃苦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深刻理解我國煤礦產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創新和提升煤礦產業技術升級,在智慧礦山中發揮作用,引領新時代煤礦現代化進程,樹立愛國情懷和行業自信。

(二)?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在煤炭開發中的作用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與災害是研究與人類工程活動相關的工程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問題的科學,礦山生產是目前對地質環境擾動較為劇烈的人類工程活動之一。2021年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煤炭、電力供需持續偏緊,凸顯煤炭的“壓艙石”作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不斷改善,煤炭比重仍高達60%。實現煤炭資源安全協調開發,構建綠色可持續的煤炭資源開發模式是必經之路。我國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復雜,2010—2020年全國共發生煤礦水害事故188起,死亡人數845人;強涌水導致煤礦區地下水資源流失嚴重。這些問題難以遏制的原因在于對復雜地質條件下采動災變機理認識不清,災害治理與地質環境保護協同機制不明,缺乏有效的預測預報方法,難以實現有效防控和保護。煤礦生產面臨軟巖、高地應力、高溫、水害、瓦斯和沖擊礦壓等眾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發展與煤層所賦存的地質環境息息相關。我國煤田賦存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極其復雜,各類災害頻發,但是依然保證了較低的死亡率和煤炭產量世界第一的水平。

(三)? 課程思政的教學思路

在授課中,應激發學生敢于向自然和災害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建立科技自信,奠定勇于創新的心態。煤礦生產面臨的諸多問題,需要從地質、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開采條件入手,應做到“抽絲剝繭”和“有的放矢”,對待復雜的地質條件和采礦條件,要明確“整體-局部”“森林-樹木”“現象-本質”的關系,否則災害問題一觸即發。正確的思路源于實踐,而研究的成果又必須回到實踐中經受檢驗,因此課程學習中必須堅持“實踐-理論-再實踐”的完整過程可以少走彎路,避免鉆牛角尖。一個人的思維往往是不完整的,而集體的討論能彌補不足,對科技的追求更應該做到“精益求精”“團隊合作”和“謙虛謹慎”,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

煤礦生產的全生命周期涵蓋了普查、勘探、詳勘、建井、生產、補勘、閉井及生態修復等一系列過程,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工作貫穿煤礦全生命周期。探索一條煤炭行業安全、高效、綠色的發展之路是重中之重,所以應激發學生的能源夢和強國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在今后能源行業工作中深入領會“兩山論”精神,思考如何在煤礦這一高強度地質體破壞的工程作用下,保護好生態地質環境。

四? 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思政教學的實踐

(一)? 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

課程在立德樹人、人文情懷和家國情懷等方面的育人典型案例,見表1。介紹我國煤炭工業的優秀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比如我國著名采礦專家錢鳴高院士,在其70余年的煤炭事業奮斗過程中的研究歷程。闡述科學家們嚴謹的治學過程和治學精神。介紹煤炭行業大國工匠、優秀礦工等先進事跡。闡述苦干實干、精益求精的地質精神和采礦精神。

(二)? 科學興趣和舉一反三

采動巖體破斷的“O-X”破斷理論,在實際生產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由“O-X”破斷形態引出最小網絡的費馬點數學問題,進而闡述數學、生物學、力學、幾何學和拓撲學的問題,原來覆巖破斷也遵循最小能量原理,并引出蜜蜂蜂巢形狀、玄武巖柱狀節理、干旱土地的龜裂和鳥巢建筑網格形狀,萬事萬物有相通的遵循原理。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發散聯想,多視角正確認識自我價值等。

(三)? 理論結合實踐

我國煤礦山主采石炭二疊系(C-P)煤層和侏羅系(J)煤層。東部華北型煤礦區深部石炭二疊紀煤層開采高承壓/超高承壓奧陶系石灰巖巖溶水害和西北侏羅紀煤田侏羅紀煤層開采覆巖高壓強富水巨厚白堊系砂礫巖水害,是制約我國煤炭資源安全高效開發的主要因素之一。煤礦區巖體天然工程地質特性及地應力場研究是礦山采動巖體災害防控的基礎,揭示煤層覆巖采動巖體結構-滲流演化過程及致災機理,對于災害模式,災害預測、預報、預警及防控至關重要。應激發學生通過長期野外調查與工程實踐,總結發現科學問題的能力,形成系統的災害防控學術和實踐思路。

(四)? 行業認同和價值體現

介紹老師的科學技術成果,激發學生的使命擔當。比如本課程教學團隊在超高壓奧灰水上采煤水害預測項目取得突破,某礦區深部煤層資源儲量1.47億t,底板奧灰水壓為國內之最,該成果不僅對華北型煤礦區深部煤層開采底板高承壓巖溶水防治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也為國內類似條件礦區煤層安全開采水害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依此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本專業在行業和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鼓勵學生未來投入廣闊的工程實踐工作中。

(五)? 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環境污染事件多與采礦和冶煉有關,我國煤礦開采主要分為井工開采(地采)和露天開采(露采)兩種方式,不管是地采還是露采,均對生態地質環境有較大破壞。煤礦生產的全生命周期中,各勘探和生產階段均會對地質環境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建立綠色開采的理念,從煤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將生態地質環境、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貫穿煤礦生產的各階段,引導學生建立國家可持續發展意識、環保意識、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

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保護決心,樹立文化自信、科學自信和家國情懷。課程思政要素和內容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潤物細無聲”地穿插于教學內容中,加強學生互動和討論,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對課程的熱愛、對專業的熱愛與愛黨愛國的信念和情懷,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自身專業科技領域的嚴謹性、規范性和科學性,以及科學研究背后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等。

五? 結束語

我校煤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學課程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在課程的講授中,教師要結合課程的特點,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潛移默化影響學生,以便使課程思政育人與專業知識教學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達到良好的教書育人效果,從而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1-08-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 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孫海濤,王貴文,鐘大康.在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開展“課程思政”的研究[J].中國地質教育,2019(1):37-39.

[4] 張瀟竹.高校思政課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有效教學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D].武漢:中國地質大學,2017.

[5] 高德毅,宗愛東.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6] 周立斌,王希艷,曹佳琪.高?!罢n程思政”建設規律、原則與要點探索[J].高教學刊,2020(25):180-182.

[7]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 喬偉,李文平,孫如華,等.“煤礦工程與水文地質學”教學課程體系和工程地質內涵[J].教育教學論壇,2019(10):150-151.

[9] 謝強.堅持“立德樹人”理念,創新高校創業教育課程建設[J].中國培訓,2017(5):35-36.

[10] 張威.高校自然科學課程體現思政價值的意蘊及路徑探索[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6):56-61.

[11] 肖麗華.對高?!罢n程思政”立德樹人機制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9(24):158-159.

[12] 張元亮.“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實驗”課程教學的現狀及改進措施——以青海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2,8(10):160-162.

猜你喜歡
工程地質課程教學水文地質
基于抽水試驗計算水文地質參數的分析與確定
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
基于GPRS實現自動化水文地質抽水試驗
基于轉移概率的三維水文地質結構劃分
水文地質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有效應用
ABAQUS軟件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應用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