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評價與提升路徑研究

2023-11-23 03:59徐晨曦許振華
河北地質 2023年2期
關鍵詞:涉海科研機構省市

徐晨曦 許振華

(河北才匯土地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石家莊 050024)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海洋科技創新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經濟與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當今世界,許多海洋國家相繼制定了面向 21世紀的海洋科技發展戰略,把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作為新技術革命重要的內容來對待,大幅度增加海洋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發展海洋科技和海洋產業。中國是海洋大國,實施海洋科技創新戰略,抓住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提高海洋產業的競爭力,加快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當前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

河北省海岸線較短,其海洋科學技術發展與其它沿海省市還有一定差距,重大創新成果較少,但河北省以唯一的內?!澈橐劳?擁有得天獨厚的經濟發展條件,應積極探索海洋創新的途徑,實現海洋科技與經濟發展相輔相成,推進經濟更好發展。

1 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方法

1.1 指標體系構建

在國內外對海洋科技創新能力研究的基礎上,參考國家海洋創新指數和中國海洋科技發展指數指標體系[1],從海洋科技投入條件和海洋科技創新產出兩個方面,選取8個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充分利用量化數據綜合評價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表1)。

表1 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1.2 數據來源

根據構建的指標體系,選取與河北省相鄰的遼寧省、天津市、山東省作為比較分析對象。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數據來源于2010年、2015年以及2020年《中國海洋統計年鑒》以及四省市經濟統計公報。

2 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評價

2.1 海洋科技創新投入

(1)海洋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

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海洋研究機構共計9個,從業人員1515人,從事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1125人。其中,博士畢業216人、碩士畢業434人,研究生以上學歷占57.78%。2009~2014年,河北省海洋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發展處于停滯階段,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表2)。

表2 河北省海洋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變化情況表

在海洋科技人才數量方面,河北省在四個省市中人數最少,但近年來增幅最大,2019年較2009年增長了116.35%(圖1)。在人員學歷結構方面,河北省碩士以上學歷所占比例較其他省份較低,遼寧省和山東省均突破了70%,天津市在60%以上,而河北省不足60%(圖2)。

圖1 四省市海洋科技人才增長情況

圖2 四省市R&D人員學歷結構對比(2019年)

(2)海洋科研機構課題及經費投入

海洋科研機構課題:2009年以來,河北省海洋科研機構課題數量呈上升趨勢。其中,2009年為57項、2014年為90項、2019年為183項。2019年與2009年相比,漲幅達221.05%,但是與其他三個省市相比,海洋科研項目數量較少,創新動力不足(表3)。

表3 四省市海洋研究與開發機構R&D課題(2019年)

海洋科研機構經費投入:與其他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19年河北省在四省市中投入資金最少,難以支撐高速發展的海洋經濟(圖3)。且資金來源較為單一,絕大部分來自于政府資金,占比達99.92%,而其他三省市政府資金占比分別為山東省89.49%、遼寧市61.61%、天津市83.27%,相比于河北省,資金來源相對較廣(圖4)。

圖3 海洋科研機構經費投入情況

圖4 海洋科研機構經費來源結構對比(2019年)

2.2 海洋科技創新產出

近年來,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在出版科技著作數量、發表論文以及有效專利發明上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長。其中,在出版科技著作數量方面,2019年較2009年增長了15.79%;在發表論文方面增長36.94%;在有效專利發明上更是從2009年2件增加到2019年77件(表4)。

表4 河北省海洋科技論文、論著和專利情況

與其他三省市相比,2019年河北省在出版科技著作數量和發表論文方面都超過了遼寧省和天津市,但與山東省還有一定差距,這與山東省擁有眾多科研機構和科研人才有較大關系。但有效專利發明數量遠落后于其他三省市,可見河北省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亟待加強(表5)。

表5 海洋研究與開發機構R&D課題(2019年)

3 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存在問題分析

經過近年來發展,河北省雖然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海洋科學學科體系,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但與海洋科技相對發達的其他沿海省市相比,總體發展水平滯后[2]。面對環渤海地區建設加速崛起的機遇,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3.1 海洋科技管理滯后,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目前,河北省內眾多行政部門牽涉到海洋科技的規劃、項目申報、監督、評估、成果轉化、資金、統計等各方面的工作,未能有效整合,省與縣市層面也沒有很好地有機接軌,社會化的科技服務體系不完善,海洋科技信息咨詢服務落后,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困難。傳統的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研究所和大學之間缺乏有效的協作,致使相互之間各自為政、重復開發,不能有效地整合資源,造成人力、才力的極大浪費[3]。缺乏有效地海洋科技成果推廣、轉化機制,許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未形成社會化的科技服務體系,使海洋科技成果不能盡快地向生產力轉化。

3.2 海洋科技投資渠道單一,經費投入不足

海洋科技研究與開發方面投入資金的多寡,是決定海洋科技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河北省海洋科技投資來源主要依靠國家的財政撥款,企業自籌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入有限,投入總量遠未能滿足海洋科技不斷發展的需要。2019年全國海洋機構經費總額為2190316萬元,而河北省海洋機構經費額為62287萬元,僅占全國經費總額的2.84%,遠低于上海和廣東等海洋經濟優勢區,并且支出資金幾乎全部來源于政府。

3.3 海洋科技創新成果與海洋經濟發展不對稱

當前,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存在,海洋經濟發展布局有待優化。河北是海洋科技弱省,海洋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發展不對稱,海洋科研機構大多游離于企業之外,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長、效率低,未能充分發揮海洋科技的優勢,海洋科技創新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仍較低,對于優化海洋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海洋產業,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及提升海洋經濟整體競爭力尚未發揮應有的作用。

3.4 海洋科技人才培養能力發展滯后

河北省海洋高等教育歷史悠久,但發展相對滯后,同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河北省近年來對海洋科技雖有很大投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相對落后,特別是在海洋科技教育方面,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嚴重制約了海洋經濟發展。截至2019年,全國有海洋專業博士點139個,而河北在這方面是空缺的;海洋專業碩士點全國有312個,河北僅有6個,占比1.92%。由此可見,河北省在海洋高等教育方面與其他沿海省份差距較大,科研和教學力量不能滿足培養高層次人才需要。

4 河北省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路徑

4.1 制定海洋科技創新發展戰略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向海則興,背海則衰”。黨的二十大提出了“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進一步突出了海洋事業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4]。河北省應依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優勢,制定海洋研究和創新戰略,提高自主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明確河北省海洋研究與開發的總體目標,加強海洋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同時,要按照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海洋技術產業化的要求,根據情況變化適時對海洋科技發展戰略進行調整和修改,以保證戰略規劃的彈性與有效性,指導海洋科學技術健康發展。

4.2 發展多元化融資模式

加大對海洋科技的投入力度,充分吸收周邊地區多種渠道的投、融資,探索建立面向中小微涉海企業的專業金融機構,加強與國內外及周邊地區涉海金融機構業務協作和股權合作,壯大涉海金融服務主體,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增加省和市一級的經費投入,在財政預算中設立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用于重點工程、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發展。健全風險投融資機制,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基金,利用擔保、貼息、發行企業債券等金融工具,培育適應高新技術創新需求的資本市場。實施積極的稅收優惠政策,采取稅前抵扣、稅收減免和加速折舊等多種方式降低自主研發開支,推動海洋科技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4.3 構建新型企業創新體系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要壯大海洋經濟、培育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就要充分發揮企業在海洋科技創新、研發投入、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加快海洋科技、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向涉海企業集聚。通過差異化政策扶持,積極引導涉海企業加大對海洋科技的投入,扶持發展一批創新能力強的涉海龍頭企業,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大力培育細分市場占有率高、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的專精特新涉海中小企業。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校企合作,支持涉海企業牽頭組建海洋科研團隊,承擔國家、省重大海洋科技項目。加大科技、金融等支持涉海企業創新力度,激發涉海企業創新活力。

4.4 建立海洋經濟人才培養體制機制

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強化海洋經濟的人才支撐[5]。堅持以海洋經濟區建設和海洋科技創新需求為導向,增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合理開設海洋學科專業,大力發展與海洋產業密切相關的高新技術類專業和海洋領域應用型專業,開展產學研教育,培養海洋創新型專業人才,盡快引入培養準入制度和專業教育評估制度,引導海洋專業人才培養,保證海洋科技創新人才的長期需求。積極加強與國內外海洋科技力量的聯合協作,引進、聘用海洋科技專家,參與到海洋科技創新建設工作中。加快海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緊密結合重大項目和關鍵技術攻關,引導推動海洋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加強多層次、跨行業、跨專業的海洋人才培養,支持組建海洋科技創新團隊。落實涉??蒲腥藛T離崗創業政策,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健全海洋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機制,引導和鼓勵涉海企業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和股權激勵制度,支持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分享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提升海洋產業人才信息服務,促進海洋人才資源合理發展。

猜你喜歡
涉海科研機構省市
涉海翻譯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現狀與問題研究①
戰略管理導向下涉海企業全面預算審計體系研究
基于管理創新涉海企業投資審計運行機制研究
省市大報頭版頭條
省市大報頭版頭條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市大報頭版頭條
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規?;D化模式研究
企業-科研機構合作創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霍尼韋爾新型制冷劑獲歐盟科研機構認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