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黔滇驛道(貴州段)交通運輸防御體系演進簡史

2023-11-24 09:54王東
鄉村地理 2023年3期
關鍵詞:普安驛道西南

作者簡介:王東,貴州理工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博士后,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博士,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文化景觀專業青年學術委員,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湘黔滇驛道始于今湖南常德,溯沅江而上,進貴州,橫穿貴州中部,出盤縣(今盤州市),通昆明。湘黔滇驛道交通線始于戰國莊蹻伐滇路線,崛起于元代修通的湖廣通滇官道,定型于明代國家建設的西南防線,繁榮于清代。在前工業時代中央與地方反復較量,不斷經歷統一、平叛、反抗等多次戰爭,形成云貴高原上重要的交通運輸防御體系。至民國西方交通文化傳入,湘黔滇驛道交通建設向近代轉型。1949年后,隨著三線建設,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貴州經濟高速發展,貴州開啟交通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發軔:戰國莊蹻伐滇路線

戰國后期,楚國為開拓疆域,楚襄王命莊蹻由湘楚往西進軍,略取巴國、黔中郡、滇國,其行軍路線朔沅水而上,攻且蘭(福泉)、滅夜郎(安順),伐宛溫(興義),至滇池。整個路線大致與后來的湘黔滇驛道主驛道重合。莊蹻伐滇路線不僅是湘黔滇驛道的發端,也是關于貴州交通的最早記載。蜀漢時期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位于川蜀,諸葛亮南征后建立了以成都為中心的交通網,貴州與外界的交通主要為南北向的石門道。但莊蹻伐滇路線仍然是貴州東西向的主干道。魏晉至南北朝期間,戰爭頻繁,這條線路時通時斷。晉滅孫吳,東西大道恢復,東晉咸和八年(333)因戰爭中斷,咸康五年(336)復通,并且驛道向西拓展至今云南沾益一帶。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再次中斷,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再次恢復。南宋因抗蒙的需要,貴州中西部地區較為活躍,以戰馬貿易為主的“市馬之路”形成,關于貴州東西干道的記載主要分布于中西部。貴州境內路線由羅甸國(也稱羅氏鬼國,今畢節一帶)、經自杞國(以今云南瀘西為中心相連的興義一帶)至橫山寨(今廣西田東平馬鎮)路線。由此可見,從戰國末至南宋貴州東西干道的興衰沉浮主要由戰事決定。

崛起:元修湖廣通滇官道

元代在“驛政為大”背景下開起了云貴高原官道修建序幕。宋元戰爭中蒙軍采取“迂回西南”的戰術取得成功,使元廷意識到西南穩定關乎全國政權安危,十分重視云貴交通網的經營。為適應元帝國政治中心東移,經濟中心南移的變化,至元二十七年(1290)耶律禿滿答兒奏請:“竊見烏蒙迤北土僚,水道險惡,覆壞船只。黎、雅站道煙瘴生發,所過使臣艱難,人馬死損,本省南接云南所管普安路見立馬站,東建辰、沅、靖周站赤,已嘗令總把孟皋,直抵云南、湖廣兩省立站地界,相視得普安路迤東羅殿,貴州葛龍俱系歸附蠻夷,隸屬四川省管轄??梢园擦⑺恼?,接連湖廣省所轄新添地面,安立一站。至黃平、鎮遠,通辰、沅、靖州,常行站道,以達江陵路”。這條出中慶,經貴陽,途鎮遠,達辰州、常德的交通線路,便是明代著名的“普安道”。普安道修通后,內地通往西南不再繞道四川、廣西,直接從湖廣、貴州、云南通東南亞、南亞諸國,縮短行程2000余里。普安路平直、便捷,沿途設站赤,成為元代鎮壓西南土司、苗蠻叛亂,維護統一的最優路線。元世祖二征緬甸,滅車里(今西雙版納),元順帝三征麓川叛亂皆經過此道。雖然元代國家化力量并未深入云貴腹地,但促成了湘黔滇驛道交通線的形成,極大地提升了以貴州為核心的云貴高原的戰略地位,為明代貴州建省奠定基礎。

定型:明代構建軍事防線

明襲元制,重視湘黔滇驛道戰略地位對維護西南穩定、國家統一的作用。相比元代,明代加大對西南的經營治理,為確保湘黔滇驛道官道的安全,以及固疆、治疆、穩疆的需要,在元代驛道的基礎上增建站、鋪、哨等,“云貴自國初來,站、堡、郵、鋪永編無減,遍置諸驛而選官馳之,著在令典,與他省異者,豈獨柔遠人哉?”為保障湘黔滇驛道官道的暢通,沿線布防了大量的衛所、屯堡軍事聚落。明洪武初年交通建設主要服務于“平滇”物資運輸和大軍調運的需要。普安道“山勢少通,道經平穩,又系出馬去處,比之黎雅、烏蒙驛路捷近二千余里”,以及國家政治、經濟中心東移、南移的趨勢,決定了其必然成為內地通往云貴高原的交通大動脈。普安道的功能復合、多元,不僅是行軍路線與軍需物資運輸的“軍道”,也是政令通行的“官道”,還是商貿往來的“商道”?!肚洝酚涊d“一線路外,即苗穴矣。即苗即賊。不窺吾路,則窺吾城,故圖疆域之遠近,道里之險易,令守路者知其去來之蹤。圖城郭之廣狹,民居之疏密,令守城者曲為平陂之防,庶于彌盜,少有裨乎?”為了保護一線路的暢通,以及城池聚落的安危,從明代起國家不斷的加強防御工事建設,不斷地增加軍事護衛力量,其中以普安道為軸形成一條以貴州為核心的云貴高原上的“交通運輸防御體系”,構成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繁榮:清代軍民交通干線

清代中前期湘黔滇驛道建設仍然以服務軍事為主要目的,到后期隨著官辦企業的興起,形成以服務軍事和經濟建設為主要目的。隨著“改土歸流”“開辟苗疆”的推進,國家力量由湘黔滇驛道向兩側的土司轄地、少數民族腹地滲透,逐漸形成湘黔滇驛道主驛道和連接府州、串聯縣鄉支驛道的驛傳系統。清順治十年(1653),清軍分三路進攻云南,中路沿著湘黔滇驛道主干道取道關嶺,進軍昆明。明末清初持續的戰爭使湘黔滇驛道道途不通,驛舍荒廢,戰后得以重新修通。順治十八年(1661)平定“劉鼎叛變”后建貴陽至廣順大道??滴跛哪辏?665)平定郎岱土司隴安藩反叛后,開辟安南至郎岱大道??涤耗觊g為適應開辟苗疆的需要,新建了五條連接湘黔滇驛道主干道的支驛道。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官辦食鹽運輸、銅鉛運輸、礦物運輸,以及民間遞信、運輸業的興起促進湘黔滇驛道官道向商道轉型,并以湘黔滇驛道商道為主軸串聯起諸多分支商道,如川鹽、粵鹽、滇鹽、淮鹽古驛道。其中淮鹽、滇鹽主要沿著湘黔滇驛道主干道運往貴州各地。鑒于湘黔滇驛道主干道的戰略地位,清代通過裁彎取直、增設驛站,提高了便捷度,有效地解決了因驛運繁重、道路險阻、驛站間過長等導致人乏馬困的困境。如康熙九年在湘黔滇驛道上增建重安江、楊老、黃絲、盤江、江西坡、軟橋坡6站。

轉型:民國時期成為西南抗戰生命線

清末,驛政衰落。1926年貴州始建近代公路,初建了湘黔、滇黔、川黔、黔桂四條干線。湘黔、滇黔干線連接為東西向的湘黔滇公路,東至玉屏,西至勝境關,線路基本以湘黔滇驛道主干線重合。沿湘黔滇公路兩側建成清畢、陸下、貴番、南龍、修文至狗場、平遠哨支線共六條支路。民國時期湘黔滇公路的修通是貴州交通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標志,對紅軍取道貴州,實現戰略轉移發揮重要作用??谷諔馉幈l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云貴高原成為抗日大后方,貴陽也因此成為西南的交通樞紐之一。一方面省外的工業、文教機構,以及各種軍用、民用物資沿著湘黔滇公路運至西南各地,另一方面也為了讓東南亞的援華物資順利運至抗戰前線,國民政府未雨綢繆復修滇緬公路,并與湘黔滇公路連接。湘黔滇公路也成為抗戰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聯系江南半壁江山的生命線。1939年,日軍妄想截斷云貴高原上的抗戰公路,占領南寧,進逼貴陽,威脅西南。以貴州為核心的湘黔滇公路的軍事戰略地位凸顯。為配合抗戰的需要,于貴陽設立“交通部西南公路運輸管理局”統一管理西南主要交通干線。后改為“西南公路管理處”,以加強對抗戰公路的加固修繕,并于重要河流修建鋼桁構橋、渡口。如湘黔滇公路上的重安江鋼桁構橋、盤江吊橋、盤江渡口、施秉河渡口等,晴隆的二十四道拐因“雄、奇、險、峻”,于崇山峻嶺中蜿蜒盤旋而聞名中外,被視為“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標識。

新局:當代西南交通大動脈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系破裂,國家安全面臨威脅,為全面備戰,毛澤東主席于1964年提出“三線建設”。貴州為三線建設的重要省份,鐵路建設成為首要之舉,先后建成貴昆、湘黔鐵路,將湘黔滇三省連為整體。湘黔滇鐵路所經路線基本與元明清湘黔滇驛道主驛道、民國抗戰路線一致。湘黔滇鐵路的修通帶動了沿線的經濟發展,改變了貴州落后的交通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舉全省之力,實施“大交通”戰略,交通建設由量變到質變,由交通閉塞的落后省份一躍成為交通大省、強省,一些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建設成完備的包括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在內的立體化交通網絡系統。2011年,貴州第一條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貴陽至清鎮)建成通車;2014年12月26日,貴州首條高鐵(貴廣鐵路)開通;2015年,實現縣縣通高速;2019年實現組組通硬化路……2023年8月31日貴南鐵路全線貫通運營。修建了諸多如灞陵河大橋、北盤江大橋、天空之橋等世界級大橋?;仡欃F州現代交通建設史,由毛石公路到高速公路,由綠皮火車到高速鐵路,由云貴天塹到高速平原,貴州也逐漸成為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在這個立體的交通網絡中,滬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貴州段與湘黔滇驛道主干線重合,是貴州境內最繁忙的交通線,成為湘黔滇三省交通大動脈之一。(責任編輯/孫晉楠 )

本成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項目(編號:52168001)和貴州省理論創新課題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023-42-1)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普安驛道西南
“潮”就這么說
古絲路驛道上的千里走單騎
海豐古驛道歷史遺存修繕設計的思考
Country Driving
把“普安紅”做成走出國門的亮麗名片
貴茶之貴普安紅
小小茶葉鋪就脫貧路
李將軍古驛道上搗叛賊
一路向西南——然烏湖、米堆冰川
西南絲綢之路及其對西南經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