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插圖,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2023-11-29 08:18陶鴦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9期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陶鴦

[摘 要]插圖是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多重優勢和價值。教師要重視教材及教材之外的插圖資源,通過插圖篩選、插圖拆分、插圖排序、插圖演繹和插圖拓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關鍵詞]插圖資源;教學策略;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27-0072-03

插圖是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資源,能夠給學生提供諸多信息。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材中,插圖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資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插圖具有多重優勢和價值,它能夠吸引學生對教材文本的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多重信息,快速啟動學生的學習思維,促使學生投入英語學習之中。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忽視了插圖的教學價值,認為學生自己能看懂插圖,就不用過多干預;甚至有的教師認為插圖會分散學生對文本的注意力,故而無視插圖的存在。其實,插圖是學生思維認知的啟動器,也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重要抓手。教師要關注插圖這一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圍繞英語課堂展開多元設計,通過插圖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目標。

一、插圖篩選,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編者設計了豐富的插圖。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將插圖一股腦兒地展示出來,讓學生觀察、感知、表達。這樣的設計看似給學生帶來了視覺沖擊,但其實作用不大,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觀察插圖,導致插圖的作用和價值無法凸顯,甚至會讓學生覺得觀察插圖是一種學習負擔。顯然,這樣的插圖展示方式是低效的。要想高效利用插圖資源,教師就要先了解教材中每幅插圖的含義、作用和價值,有效篩選不同教學環節所使用的插圖,以充分發揮插圖的助學效果,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時,教材中有許多動物插圖,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在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教師抓住有利的導學時機,展示教材中的動物圖片(見圖1),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教學過程】

T:Look at the picture. Let’s have a vote.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教師整合教材中的插圖,舉辦投票活動,每個學生擁有兩張選票,用來投給自己最喜歡的兩個小動物;經過一輪投票,學生心中最喜歡的動物排名順序呈現了出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對應的插圖,調動已學知識去描述該動物的外貌特征,或說明自己喜愛這個小動物的原因)

T:What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

S1:I like the cat best. It’s the most clever animal. The kitten has soft fur that feels very comfortable.

S2:I like the elephant best. The elephant is very huge, but it has a gentle personality.

S3:I like the panda the most. The panda have round and cute appearance.

...

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暢所欲言,積極調動所學的知識去表達,課堂氛圍十分融洽。教師從插圖中尋找切入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動能性的激發有積極作用。

面對教材中豐富的插圖資源,教師要有篩選、整合與創新意識,精準把握插圖的內容和作用,再結合學科屬性,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去展示插圖,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發揮插圖的助學價值。

二、插圖拆分,激活學生學習思維

譯林版英語教材中的插圖的特點之一是內容豐富。但在學習某些知識點時,豐富的插圖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得課堂教學難以順利推進。因此,對插圖進行科學有效地拆分十分有必要。以詞匯教學來說,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是錘煉學生多元思維、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基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是從詞匯學習開始的。但是,單純學習詞匯是枯燥、乏味、無趣的,難以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不妨從插圖著手,對插圖內容進行拆分,讓學生在觀察插圖的過程中尋找詞匯信息,再圍繞插圖進行英語表達。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教師選取“Story time”板塊中的一幅插圖進行拆分(見圖2),讓學生在趣味對話中學習和鞏固本單元的重點單詞。

T:Which fruit do you see at first glance in this photo?

(教師提示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說出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水果)

S1:The first fruit I see is pineapple, because it is the largest fruit in the picture.

S2:The first fruit I see is apples, because there are two apples in the picture.

...

在學生表述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學生提到的水果逐一呈現出來,同時讓學生在草稿上畫出多媒體上出示的水果,并在旁邊拼寫相應的單詞,如“葡萄grape”“橙子orange”“香蕉banana”……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這節課的重點單詞有了更精準的把握,學習思維得到激活。

插圖在激活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拆分插圖的過程中,學生對詞匯有了整體把握,詞匯學習變得簡單而有趣。教師借助插圖拆分的形式給學生以認知指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觀察、感知中學習單詞,再借助形象的圖片,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

三、插圖排序,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鍛煉才能提升的。英語口語表達訓練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驗。插圖是直觀知識的呈現載體,其中蘊含的信息資源十分豐富。借助插圖展開英語口語表達訓練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將插圖的順序打亂,把亂序的插圖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拼組插圖的過程中感悟文本的語言邏輯,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3 How many?時,教師利用“Cartoon time”板塊的插圖,對學生進行指向邏輯思維能力的英語口語表達訓練。這個板塊的插圖內容為小貓Sam和小老鼠Bobby圍繞“球”進行對話。教師將插圖中的對話內容隱藏起來,讓學生根據插圖內容來推斷插圖的順序,并猜測Sam和Bobby之間進行了怎樣的對話。融入排序活動看似只是將口語訓練增加了一步,但其實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考驗,因為排序的過程也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在學生對插圖進行排序與表達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進行適當提示,以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插圖能夠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是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重要素材。在教學設計時應如何應用插圖,需要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實際進行綜合考量。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亂序的插圖進行教學,讓學生基于自己的認知梳理插圖順序。學生只有先解決了排序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知識的整合與優化,用更精準的語言進行系統表達,從而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四、插圖演繹,豐富學生認知體驗

插圖的內涵是豐富的,但倘若缺乏語言文字的支撐,插圖就會顯得單薄。因此,在利用插圖資源進行教學時,教師不能將教學內容局限于平面化的插圖中。教師可以開展插圖演繹活動,讓學生主動探索并積極演繹插圖內容,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學生的認知體驗。

需要注意的是,開展插圖演繹活動需要關注學生的學情實際和年齡特點,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選擇恰當的、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演繹形式。如在小學低學段開展插圖演繹活動時,學生對演繹活動不甚了解,他們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有待加強,因此需要教師全程指導;在中高學段開展插圖演繹活動時,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組織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規劃演繹活動。學生在插圖的指引下全身心投入演繹活動中,知識掌握、語言運用、能力升級自然水到渠成。

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時,單元主題涉及學生很喜歡的運動項目——籃球。教師抓住教學契機,用籃球作為教學道具,讓學生進行現場示范。聽說要打籃球,學生躍躍欲試。教師讓一個男生進行表演,要求其他學生對該男生的籃球表演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自己的表述比較匱乏,對籃球表演的夸獎只停留在“wow”“good”等簡單詞匯上,不能給出更詳細的評價和表述。學生已然意識到自己語言的匱乏,就會積極主動閱讀文本,積累相關的詞匯和句型。教師選出三個學生,讓他們按照教材的插圖和文本內容進行對話表演,并鼓勵他們根據表達需要適當增加內容。在趣味化的插圖演繹活動中,學生內化了知識,豐富了認知體驗。

插圖演繹活動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就要關注演繹主體,即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表現力強,對演繹活動的參與積極性高。教師抓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讓他們自由討論,主動參與到演繹活動中,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認知體驗,還提升了學生積累與運用知識的能力。

五、插圖拓展,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教材中的插圖數量有限。教師要具備開闊的教學視野,在利用教材插圖優化知識呈現、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基礎上,有效拓展插圖資源,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推動學生內化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教師要加強對插圖資源的發掘、整理,在鞏固訓練、總結提升等課堂教學環節,引領學生借助插圖探尋英語知識的應用方法及應用語境??磮D說話、看圖寫作等,是運用插圖資源進行拓展訓練的有效方式。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合理設置拓展訓練的考察范圍和任務難度,基于插圖內容展開拓展訓練,實現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上冊Unit 8 Dolls中,編者圍繞“hair”“eye”“nose”“mouth”“ear”等名詞和“big”“small”“long”“short”“fat”“thin”等形容詞,編排了多組輔助性插圖。新知授課階段,教師利用教材提供的多組插圖,引導學生正確識記詞匯知識,夯實學生的學習認知基礎。為了避免學生陷入死記硬背的低效學習狀態,教師拓展插圖教學資源,以單元標題“Dolls”為主題,引入具有不同特點的玩偶圖片,引導學生用“看圖說話”的形式,逐一描述圖片中的玩偶形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思維隨“看圖說話”活動進程的推進而不斷深入,便不再簡單地停留在單詞的識記、拼讀上,而是將名詞和形容詞融合到一起,完成“His/Her nose is big”“His/Her eyes are small”等句型的應用。

教師緊密圍繞單元教學的主題特點和知識要素,做好拓展性插圖素材的發掘與整合,借助形象特點明顯的插圖,引導學生調動所學知識進行表達與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資源,只要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動性,就是有效的資源。教師要注重對教材以及教材之外的插圖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和運用,通過插圖篩選、插圖拆分、插圖排序、插圖演繹和插圖拓展等方式,讓學生在感知、體驗、運用中吸收知識,將知識轉化為語言表達,切實發揮插圖的功能,為英語課堂注入活力,讓英語學習活動因插圖更加精彩。

[ 參 考 文 獻 ]

[1] 張玲.基于思維品質之“三式九維”話插圖[J].教學與管理,2021(17):40-43.

[2] 沙朝艷.小插圖 大用處:初探小學英語教材中插圖的應用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21(15):55-56.

[3] 竺明俐.再構文本 精彩含“續”[J].小學教學研究,2021(10):88-90.

(責編 韋於坊 杜 華)

猜你喜歡
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