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出口產品質量效應
——微觀機理與實證檢驗

2023-11-29 07:13劉宏楠閆玉科楊景院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產品質量出口系數

劉宏楠,閆玉科,楊景院

(廣東海洋大學 經濟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一、引言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持續擴大,中國目前已經穩居世界最大貿易國的位置。但中國出口產品的“質”與“量”卻沒有得到均衡發展。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同時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力成本顯現出競爭優勢,意味著中國不能繼續依靠勞動力資源稟賦實現高質量發展。在這一背景下,提高產品質量成為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的重要途徑。既有文獻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出口產品質量整體上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能夠降低資源錯配進而促進產品質量升級[1]。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報告指出要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把高質量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目前正處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的攻堅期,工業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其出口產品質量是“質量強國”和“貿易強國”戰略的重要突破點。

目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階段,因此,制度背景是分析出口產品質量升級問題時不容忽視的因素。既有經驗表明,市場能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最有效的作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促進我國工業經濟供給和需求形成內循環的重保障。2022 年4 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 發布,表明打破市場分割、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然而,在中國實際的資源配置過程中,政府過度干預導致的市場分割對企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市場分割看似為當地政府和企業帶來了經濟利益,實則造成了地區間的割裂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嚴重阻礙了市場化進程,還會為此付出規模不經濟的代價。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過程中,市場分割對于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究竟如何?是促進還是抑制?市場分割是通過何種途徑來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在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背景下,解答這些問題對于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實現質量強國、貿易強國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鮮有文獻考慮到中國市場化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內部結構失衡也是制約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升級的重要因素。具體而言,文章的邊際貢獻在于:第一,文章考慮中國市場化進程中獨特的制度背景,將市場分割納入異質性產品質量分析模型中,研究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是對現有關于出口產品質量升級方面研究的豐富與擴展。第二,文章分別利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工資指數和資本價格指數構建商品市場分割指數、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和資本品市場分割指數,并基于此構建總體市場分割指數。第三,在內生性問題上,文章選取地形起伏度和公路密度作為市場分割的工具變量,進一步證明研究結果的穩健性。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 市場分割與出口產品質量的非線性關系

文章在Stiglitz&Dixit(1977)[2]的CES 效應函數基礎上構建關于產品質量的CES 效應函數。并在Hallak&Sivadasan(2013)[3]的模型基礎上進行融合和擴展,引入市場分割因素,建立企業基本供給模型,從理論上推導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

(1) 消費者效用函數

在一個壟斷競爭市場中,假定產品質量ηw會對消費者效用產生影響。對于連續型產品w,令w的取值范圍為[0,1],則代表消費者的差異化產品CES 效應函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ηw表示產品質量,qw表示消費量,σ 表示產品間的替代彈性,并滿足σ>1。

(2) 需求函數

當市場存在分割時,要素價格會隨之發生改變。市場分割發生后,會引起產品在邊際成本、生產率、研發投入以及價格、需求、利潤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最終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

假設消費者的收到大小為E的預算約束,則其預算約束方程可以表示為:

結合效用函數和預算方程可以得出,消費者對產品w的消費量為:

市場層面的理想價格指數為對同一行業內的所有企業產品的價格按產品質量進行調整后的綜合價格指數,如下所示:

由于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每個企業都不會影響到該指數,因此,可以認為該價格指數是恒定的。

(3) 產品生產

假定產品w的生產過程中需要投入生產成本和質量成本兩種成本。市場分割會影響企業的產品質量選擇,假設生產成本是產品質量和市場分割的函數。則產品w的生產成本函數和質量升級成本分別可以表示為Cf和Cq,則總成本函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α,β(α>0,β>0)為產品質量系數,系數越大,意味著產品質量升級難度越大;γ 為市場分割指數;F和f為固定成本;k產品研發所投入的研發成本。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市場分割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途徑來影響企業生產成本:一方面,市場分割直接影響企業固定成本和研發成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市場分割通過影響企業的質量選擇來間接影響企業生產成本。市場分割對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主要取決于α 和β 的數值大小。

由此,可以得到利潤函數為:

在壟斷競爭市場上,根據利潤最大化的定價條件,可以得到:

為了簡潔起見,令:

為了考察市場分割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方向,將式(7)對市場分割求一階導數,可以得:

由上式很容易看出,一階導數的正負號與ρ 的密切相關,當α>(1-β)(σ-1)>0 時,ρ>0,產品質量對市場分割的一階導數大于0;當0<α<(1-β)(σ-1)時,產品質量對市場分割的一階導數小于0。即市場分割與產品質量之間的關系可能是非線性的。

為了進一步驗證市場分割與產品質量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繼續對市場分割指數求二階導數得:

可以看出,當ρ<0 或ρ>1 時,二階導數大于0,此時產品質量隨市場分割的增加而得到提升;當0<ρ<1 時,二階導數小于0,此時隨著市場分割程度的擴大,產品質量將逐漸降低。因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1:市場分割對產品質量具有雙重效應,體現為倒“U”型的非線性關系。

2. 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機制

理論分析表明市場分割與出口產品質量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主要在于市場分割對本地企業產品質量提升具有兩種相反的影響。原因在于,各地方政府通過行政手段阻礙地區間的要素流動,對生產要素進行人為分配,并對本地企業進行資金、資源、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使得本地企業在短時間內得以迅速發展,導致“以鄰為壑”式的市場分割現象層出不窮, 大大增加了本地企業跨區經營成本。進一步地,文章從創新效應、企業成本效應和生產率效應三方面深入分析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機制。

(1) 創新效應

創新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來自政府的選擇性補貼和競爭性補貼,可以緩解企業面臨的生產、研發資金短缺問題[4]。特別是對于那些剛剛起步的新興中小企業而言,來自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以及政策保護能夠有效地幫助他們渡過艱難的研發初期。而當市場分割繼續加劇時,會導致一些企業的危機意識減弱,認為在當地的“小圈子”內可以安穩發展,大大削減了企業進行研發創新以及參與市場競爭的積極性。此外,考慮到技術和知識傳播的渠道,來自地區間的阻礙,大大削弱了創新的溢出效應[5]。其中,政府依據其發展偏好對企業進行補貼,來自政府的選擇性補貼具有很強的主觀性,符合政府偏好的企業較容易就獲得大量補貼資金從而產生“惰性”,而真正需要研發資金的企業卻因得不到政府的幫組而導致研發停滯[6];競爭性補貼則不容易受政府主觀偏好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企業尋租行為而導致的腐敗現象發生。因此,政府提供的競爭性補貼將為那些真正有能力進行研發創新的企業提供助力,大大降低企業的研發風險,進而促進企業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2:市場分割通過倒“U”型關系作用于企業創新,進而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促成市場分割與出口產品質量的倒“U”型關系。

(2) 成本效應

由于體制性壁壘或行政性壁壘的存在,一方面會導致外來新企業進入時會面臨許可證、核發執照、原材料等多重管制;另一方面會使得地區內已經適應這種體制壁壘的行業或企業產生政策依賴,進而難以形成以市場競爭為導向的行業良性發展局面,導致規模經濟、客戶忠誠度、絕對成本優勢、產品差別化等都無從體現。此外,要素配置扭曲會對行業及市場發展產生深遠影響[7],在市場分割初期,地方政府通過財政補貼、政策優惠等方式對本地企業進行扶持,并通過限制外地企業入駐以及要素外流,為本地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也避免了來自其他地區競爭對手的挑戰。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需要不斷的擴大其發展規模,而來自當地的生產要素則愈發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市場分割所造成的要素配置受阻的弊端也開始逐步顯現。要素流通受阻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增加,會使得企業不得不削減在產品質量上的投入,進而抑制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因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3:市場分割通過“U”型曲線效應影響企業生產成本,進而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促成市場分割與出口產品質量的倒“U”型關系。

(3) 生產率效應

與市場壁壘相對應的就是行業壟斷,行業壟斷的存在導致以提升效率為主導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8]。作為新貿易理論的開山之作,Melitz(2003)[9]關于異質性企業貿易的模型表明生產率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進而獲取利潤的重要因素,而生產率也成為提升產品質量的關鍵。國內學者關于市場分割與生產率的研究結論也不盡相同。從宏觀層面,黃賾琳、姚婷婷(2020)運用省級面板數據,研究發現商品市場分割與地區生產率之間呈倒“U”型關系[10]。從微觀層面,徐保昌、謝建國(2016)運用微觀企業數據,研究發現市場分割與企業生產率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11]。事實上,在經濟發展初期,各國政府均采取不同手段,實施差異化政策優先發展某一地區,并在短期內取得了顯著經濟效果。但長期發展而言,統一的大市場經濟才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市場分割雖然短期內提高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但長期而言,由于缺乏公平競爭的大環境,是不利于企業持續發展的。依據Melitz(2003)[9]的異質性理論可以推論,市場分割通過間接影響企業的生產率進而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產生影響。因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H4:市場分割通過倒“U”型曲線效應影響企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而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促成市場分割與出口產品質量的倒“U”型關系。

三、研究設計

1. 基準模型

基于上文的分析,文章構建了包含市場分割及其二次項的基準模型來考察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

其中,i表示企業,t表示年份,Stdqualityit為企業層面的產品質量,Segit為市場分割指數。Xit為控制變量,ηi和ωt分別為行業固定效應和時間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擾動項。

2. 變量選取

(1) 被解釋變量

出口產品質量(Stdquality)由于缺少關于產品質量的直接數據,文章參考施炳展(2014)[12]的方法,根據出口產品價格和數量來估計產品的質量。根據公式(3)可得:

其中,q和η 分別表示出口產品數量和產品質量,p為價格,P是加總的價格指數,E表示總支出,i、h、j、t分別表示企業、HS 六位數編碼、出口目的國和出口時間。對上式兩邊取對數整理得:

其中,θjt=lnEjt-(1-σ)lnPjt是一個隨出口目的國和時間變化的虛擬變量,作為固定效應處理;ωihjt=(σ-1)lnηihjt表示包含產品質量的殘差項。

對式(13)進行OLS 回歸,并由殘差項可以求得產品質量為:

對上式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獲得在每一種產品上每個企業、每個年度在每個市場上的準化質量指標:

將得到的產品層面標準化指標按企業貿易額進行加總,即可得到企業層面的產品質量:

其中,weight表示產品出口額占企業出口總額的比例。借鑒Fan 等(2015)[13]的做法,文章中σ 分別選取5 和10 進行估計。

(2) 核心解釋變量

市場分割指數(Seg),目前各種商品和要素價格指數的統計數據已經非常詳實,價格指數已經能夠反映市場經濟的方方面面。因此,文章運用“冰川成本”模型,以相對價格法來測算中國地區間的市場分割程度[14]。具體而言,先利用價格指數可以計算得到相鄰地區的相對價格,并對其取絕對值,以考察相對水平:

其中,m,n分別代表兩個相鄰的地區,k表示某一類商品或要素,t表示年份。進一步,采用去均值法以消除商品自身特性帶來的系統性偏差,具體做法為:

將上式進行OLS 回歸,可以求得每兩個相鄰地區間相對價格波動的方差再將所得的方差取組內均值,即可得到文章所需的市場分割指數。如上海的市場分割指數就是上海與江蘇、上海與浙江之間各類價格波動方差的均值。

(3) 其他控制變量

為了實證結果的穩健性,文章加入了如下控制變量:勞動生產率(Labtfp)、企業規模(Size)、企業存續時間(Exist)、資本密集度(Capital)、薪資水平(Salary)、行業競爭度(HHI)。

3. 數據說明

文章借鑒Brandt 等(2012)[15]的做法,對工業企業數據進行清洗,然后根據電話和郵編等信息與海關數據匹配。文章測算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海關數據庫,測算市場分割的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所使用的數據年限為2000—2013 年。主要變量的定義及描述性統計如表1 所示。

表1 變量定義與描述性統計

四、計量估計結果

1. 基準回歸結果

總體市場分割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基準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具體而言,在列(1)和列(2)中將整體市場分割指數對出口產品質量單獨回歸,結果顯著為正;在列(3)和列(4)中加入市場分割的二次項后,市場分割一次項的系數仍顯著為正,而二次項系數顯著為負。這一結果說明,在市場分割初期,來自市場分割帶來的“專項”保護將使企業更好地進入成熟期,進而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市場分割帶來保護的同時也阻斷了本地企業與外地之間的競爭,導致企業安于現狀,喪失進取精神。隨著市場分割的繼續加劇,地區間的要素流通嚴重受阻,企業跨區經營成本增加,進而抑制產品質量提升。當市場分割度足夠大,負面影響將超過正面影響,進一步從整體上抑制了產品質量提升,假設H1 得以驗證。

表2 整體市場回歸結果

文章還計算了綜合市場分割指數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由正轉負的拐點。由表2 列(3)可以算出不加控制變量時市場分割的閾值為0.519;由列(4)可以算出加入所以控制變量時市場分割的閾值為0.532 。也就是說,當整體市場分割程度低于0.532時,市場分割將會促進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當整體市場分割程度高于0.532 時,將會顯著抑制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升級。

2. 三大市場分割回歸結果

進一步,文章將市場分割細分為商品市場分割、勞動品市場分割和資本品市場分割,進而檢驗不同市場類型分割對于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貧w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三大市場分割回歸結果

具體而言,商品市場分割的一次項系數顯著為正,二次項系數不顯著,說明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會隨著商品市場分割度的提升而不斷提高。商品市場分割有利于企業更加專注于自身產品的研發和設計,形成更專業的生產工藝,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勞動品市場分割的一次項系數顯著為正,二次項系數顯著為負。這一結果說明,在勞動力市場分割初期,來自地方政府的保護,促進了本地勞動就業率的提升,為企業初期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保證。而長期而言,缺乏高技術人才和先進技術的引進,企業將難以實現由“量”到“質”的飛越。因此,勞動力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呈現倒“U”型的關系。資本品市場分割一次項的系數顯著為負,二次項的系數不顯著,表明資本品市場分割抑制了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需要擴大生產規模和增加研發投入來獲取規模報酬,資本品市場分割阻礙了這一過程的形成。

3. 穩健性檢驗

為了進一步檢驗研究結論的可靠性,文章首先運用Heckman 兩步法解決基于樣本選擇偏誤帶來的系統偏誤,其次運用指標變換以及工具變量法來檢驗研究結論的穩健性。

(1) 樣本選擇偏誤

為了避免由于樣本選擇偏誤帶來的穩健性問題,文章采用Heckman 兩步法對研究模型進行再次估計。從表4 列(2)的估計結果可以看出,逆米爾斯比率(invmillsss)的回歸結果顯著為正,即存在樣本選擇偏誤。Heckman 兩步法的估計結果與前文基準回歸結果一致,市場分割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一次項系數顯著為正,二次項系數顯著為負,進一步驗證了文章的結論。

表4 穩健性檢驗

(2) 指標變換

作為市場分割的對立面,市場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應市場分割的大小,市場化指數越高的地區,市場分割越低。因此,文章選取樊綱、王小魯等人編著的《中國市場化指數》中的綜合指數作為市場分割的替代變量,回歸結果如表4 列(3)所示,其中市場化指數的一次項的系數顯著為負,二次項系數顯著為正,即市場化進程與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呈“U”型的關系。在市場化改革初期,推行市場化改革將難免會遇到來自各方面的阻力與困難,并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起到抑制作用;當市場化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將會顯著促進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升級。這一結果從反面驗證了文章市場分割與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之間倒“U”型的關系,也證實了中國目前推行市場化轉型政策的科學性與重要性。

(3) 工具變量

為了進一步克服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而導致的研究偏誤,文章采用地形起伏度(rdls)作為市場分割的工具變量。地形起伏度作為一種天然的地理客觀因素,可以認為該指標不會對出口產品質量產生直接影響。但中國“以鄰為壑”的市場分割的形成與地形起伏有著緊密聯系,地形起伏度會影響地區間人口和勞動力分布產,是地區間分割的天然屏障,會對市場分割度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把地形起伏度作為市場分割的工具變量是合理的。此外,文章選取公路密度作為市場分割的第二個工具變量。公路作為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視為外生性因素,不會對企業產品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地區間的割裂,促進要素、資源的流通,進而對市場分割產影響。地形起伏度和公路密度工具變量回歸的結果見表4 列(4)和列(5)。工具變量一階段的F 檢驗值均大于10%水平的臨界水平,說明不存在弱工具變量問題。從工具變量的回歸結果看出,地形起伏度和公路密度作為工具變量時一次項系數均顯著為正,二次項系數均顯著為負,再次驗證了市場分割與出口產品質量之間的倒“U”型關系。說明在克服了模型內生性問題后,市場分割與企業出口產品的關系具有較強的穩健性。

4. 異質性分析

(1) 企業所有制差異

文章分別依據注冊登記類型和實收資本將企業劃分為民營企業、國有企業、港澳臺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從表5 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無論是依據注冊登記類型劃分,還是依據實收資本劃分,市場分割對國有企業的回歸結果均不顯著。這一結果表明,由于行政壟斷和歷史沿革的因素,國有企業獲得雄厚的發展基礎,其在國內產業鏈上也相對處于較上游的位置,因此市場分割對國有企業的影響很小。市場分割對港澳臺資企業、民營企業的影響均呈現倒“U”型的關系,即較低水平的市場分割促進了這些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而當市場分割超過一定程度時,對企業產生的負向效應將遠超正向效應,進而抑制了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具體而言,港澳臺資企業受影響最嚴重,國家一直致力于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地區的發展,因此各地政府也給予港澳臺資企業巨大的優惠待遇,大大促進了港澳臺資企業的發展和產品質量的提升;但由于港澳臺資企業的本土親和性不強,當其想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時,更容易受到市場分割的制約。民營企業受到的待遇較港澳臺資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相差較大,因此初期市場分割對民營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促進作用最弱,而市場分割繼續加劇時,由于民營企業具有本地地緣優勢,其受市場分割的負面影響也相對較小。

表5 異質性檢驗:所有制差異

(2) 企業貿易方式差異

文章根據海關數據的劃分,將企業貿易方式分為混合貿易、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改革開放40 余年來,得益于中國勞動力資源稟賦和人口紅利,中國的加工貿易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巨大轉變?;貧w結果顯示(篇幅有限,留存備索),市場分割對加工貿易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作用最強,其次是混合貿易和一般貿易。主要是因為加工貿易其生產原材料來自國外,國內加工貿易企業主要受勞動力資源的影響,中國勞動力資源稟賦成為當地政府實行市場分割的重要手段,短期內市場分割有效促進了加工貿易企業出口的提升;當本地人口紅利消失,加工貿易企業將因為市場分割的加劇而難以獲得來自外地的人力資源和生產技術。而從事一般貿易的企業需要承擔出口產品原料采購、研發設計、生產、包裝以及銷售等全部生產流程,影響其出口產品質量的因素較多,因此來自地方政府的“援助”之手對其的影響可能較弱。

(3) 分地區差異

分地區結果顯示,東部、中部地區市場分割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影響呈倒“U”型的關系,而西部地區的影響不顯著。且市場分割對東部地區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要大于中部地區。究其原因,跟我國地區間發展不平衡有很大關系。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企業可以從政府獲取更多的資金、資源、技術引進等方面的援助,從而在短期內,市場分割可以顯著促進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隨著市場分割的加劇,一方面會造成眾多本地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另一方面,市場分割的加劇限制了優秀企業發展的舞臺。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備,從事出口的企業也較少。來自地方政府的“援助之手”,也較難為西部地區企業的發展吸引到更多的技術、人才以及企業的入駐。因此,西部地區的發展,不僅需要市場的不斷整合發展,更需要全國的共同努力。

五、進一步分析:影響機制檢驗

結合前文的分析,文章選擇創新激勵、企業成本平以及企業生產率作為中介變量。為了檢驗市場分割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影響的非線性關系,文章借鑒陳旭等(2019)[16]關于非線性中介效應的思路,構建如下的中介效應模型:

其中,Mit表示中介變量,具體包括創新激勵水平(RD),文章用新產品值占總產值的比重表示;企業成本(Cost),采用主營成本與主營收入的比值表示;企業生產率,文章用LP 和OP 兩種方法計算得到的TFP表示,由于工業企業數據庫2008 年以后的關鍵指標數據缺失,因此這里計算的企業生產率為2000—2007 年的數據。模型(19)用來檢驗市場分割對中介變量的非線性影響關系;模型(20)將市場分割與兩個中介變量的交互項分別引入模型,觀察交互估計結果;模型(21)將模型(19)中介變量的擬合值Mit_Hat引入基準模型中,驗證中介效應。

1. 創新激勵效應

從表6 的列(1)可以看出,市場分割對于企業研發的一次項系數顯著為正,二次項系數顯著為負,表明市場分割與企業研發之間呈倒“U”型的關系,與市場分割與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升級的關系相呼應。列(2)的結果表明,市場分割與企業研發的交互項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說明市場分割可以通過創新激勵效應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產生顯著促進作用。列(3)結果顯示,市場分割一次項和二次項的系數與基準回歸一致,RD_Hat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表明企業研發投入在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中發揮部分中介效應。研發投入的增加,可以形成創新激勵效應,緩解企業因市場分割加劇造成的不利影響,驗證了假設H2。

表6 影響機制檢驗:創新激勵和企業成本效應

2. 企業成本效應

從表6 的列(4)可以看出,市場分割對于企業成本的一次項系數顯著為負,二次項系數顯著為正,表明市場分割與企業研發之間呈“U”型的關系,即初期的市場分割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成本收益,但隨著市場分割的加劇,大大增加了企業長期成本。列(5)的結果表明,市場分割與企業成本的交互項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市場分割會增加企業成本負擔,不利于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列(6)結果顯示,市場分割一次項和二次項的系數與基準回歸一致,Cost_Hat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表明企業研發投入在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中發揮部分中介效應。即渡過發展期的企業要獲得進一步發展,就需要更多的資源,擴大生產規模。而市場分割程度的持續加深,大大增加了企業跨區經營的成本負擔,不利于出口產品質量提升,驗證了假設H3。

3. 企業生產率效應

表7 報告了兩種方法計算的TFP作為中介變量的回歸結果。從列(1)、列(4)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市場分割一次項系數均顯著為正,二次項系數顯著為負,表明市場分割與企業生產率之間存在倒“U”型的關系。列(2)、列(5)交互項的系數分別在1%和5%水平上顯著,表明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擴大了市場分割對出口產品質量升級的促進作用。列(3)、列(6)全要素生產率的擬合值的系數分別在10%和5%水平上顯著為正,再次說明中介效應的存在,假設H4 得以驗證。

表7 影響機制檢驗:企業生產率效應

六、結論與啟示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高質量發展的追求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中國對于“質”的重視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提升出口產品質量、提高中國的貿易競爭力,是新時代貿易環境下的重要話題。文章利用微觀層面的企業數據,通過將市場分割引入企業出口決策模型中,分析了市場分割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第一,市場分割與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之間存在倒“U”型的關系,在市場分割水平較低時,市場分割能有效促進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而當市場分割繼續加劇時,則會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通過Heckman 兩步法、變換指標以及工具變量法等穩健性檢驗后,研究結論依然穩健。第二,異質性檢驗發現,市場分割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存在企業所有制、貿易方式以及地區差異。市場分割對國有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最小,而對港澳臺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影響最大,且也呈現倒“U”型關系;分貿易類型的研究結果表示,市場分割對混合貿易、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均呈倒“U”型,其中市場分割對于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影響最大,其次是混合貿易和一般貿易;分地區而言,市場分割對東部、中部地區企業出口產品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的倒“U”型影響,且對東部地區的影響大于中部地區,而對西部地區的影響不顯著。第三,影響渠道的檢驗發現,市場分割通過研發、成本、資源配置等方面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產生影響。一方面,市場分割通過增加研發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來促進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場分割會導致成本的上升進而抑制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提升。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如下幾方面的政策啟示:首先,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效率,讓不同類型、不同貿易方式的企業都能最大限度發揮其規模效率。其次,要減少地區間的發展差距,通過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促進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東部發展較好的地區帶動西部發展較落后的地區,實現經濟的全面發展。最后,產品質量升級是培育企業出口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國家和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路徑,通過國家—地方政府—微觀企業三個層面的努力,為實現我國質量強國、貿易強國目標而奮斗。

猜你喜歡
產品質量出口系數
上半年我國農產品出口3031億元,同比增長21.7%
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本質與拓展
加強PPE流通領域產品質量監督
這些待定系數你能確定嗎?
打雪仗
“望聞問切”在產品質量鑒定工作中的應用
過年啦
一只鷹,卡在春天的出口
產品質量好 認證不能少
兩張圖弄懂照明中的“系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