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思政課”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研究

2023-12-04 07:38杜佳榮林宏彬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應用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

杜佳榮 林宏彬

[摘 要]“大思政課”為構建新時代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提供了科學的價值指引,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思政課的高質量發展在先進思想、科學方法指導的同時,離不開豐富的教育資源滋養。北京教育資源得天獨厚,“大思政課”應因勢而新,教育資源也應隨之因事而變,從而推動北京教育資源因時而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迫切之需。北京聯合大學作為應用型高校,積極探索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大思政課”育人模式,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了新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大思政課;教育資源;應用型大學

[中圖分類號]G 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310(2023)06-0012-07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Beijing Education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aking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U Jiarong, LIN Hongbin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a new requirement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atter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guided by advanced ideas and scientific methods, while also being nurtured by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As the capital city, Beijing has uniqu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hould be updat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ould also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us promoting the urgent need for Beijing’s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advance according to the tim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As a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is dutifully shouldering the educational banner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actively exploring the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ducation model of integrating Beijing’s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ducational resource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0 引言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3·18”重要講話)以來,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改革創新在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醫藥衛生教育界委員時強調:“‘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薄按笏颊n”重要育人理念的提出,為構建新時代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提供了科學的價值指引。地處首都城市圈,秉持建設高水平應用型高校的北京聯合大學,堅持扎根京華大地豐富實踐,面向應用、面向社會、面向需求,牢牢把握首都“四個中心”戰略規劃、學科專業建設、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高水平“雙師型”師資隊伍、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建設等關鍵環節,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思政課教學措施,系統推動應用型大學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點上,學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把握其精神實質,積極探索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的教學模式,守好思政課“主陣地”,勇擔應用型高校建設“排頭兵”,力爭在首都區域打造具有“北京味道、聯大特色”的高校思政課。

1 深刻把握“大思政課”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育人新格局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秉h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不僅為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大思政課”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發展方向?!按笏颊n”內涵豐富、立意深遠,對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高校必須將“大思政課”的豐富內涵在新時代育人新格局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并“善用之”。

“大思政課”的核心要義是不斷探索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內在邏輯和實踐規律,通過社會大課堂和思政小課堂的有效融通促進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按笏颊n”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是以改革創新思政課為主要任務,且調動全社會資源的一種“大格局”“大課堂”“大平臺”的高質量育人新模式。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思政課”這一重要育人理念以來,各界學者深入研討何為“大思政課”,為何要善用“大思政課”,如何善用“大思政課”,以及教育資源如何融入思政課教學等。有學者認為:“‘大思政課’是面向全黨全社會提出的一項明確要求,波瀾壯闊、橫無際涯,蘊含著豐厚的理論之源、信念之基、是非之度、情懷之根,把握其精髓才能推動新時代思政課在守正創新中更好地鑄魂育人?!庇袑W者認為:“善用‘大思政課’,要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著力實現學校與社會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方式改革,著力實現學校課堂與社會課堂緊密結合的教學方式創新等,構建有利于‘大思政課’的機制體制?!庇袑W者認為:“‘大思政課’的邏輯起點是現實社會生活元素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注入、滲透和支撐,而社會教育資源能否轉化為思政課課程資源是樞紐環節。針對阻礙教育資源有效轉化的問題,就要善用‘大思政課’?!庇袑W者認為:“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黨的創新理論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豐富精神滋養。新時代新征程,高校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不斷開辟‘大思政課’的新境界、完善工作格局,深化建設內涵?!边€有學者認為:“思政課不僅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引人以大道、啟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人生大課。必須扎根社會實踐,堅持問題導向,善于從豐富的社會實踐中汲取營養,充分彰顯思政課教學的實踐品格和現實關懷?!?/p>

本文認為,高校在高站位理解“大思政課”內涵的同時,要從“大思政課”所處新時期面臨的時代重任、歷史背景、機遇挑戰出發,特別是在黨的二十大精神號召下,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出發,深刻把握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的內涵。這有利于高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精準定位、合理運用本地資源,扎根京華大地講好“大思政課”,辦好讓人民更滿意的教育。同時,用好北京教育資源有助于以首善標準實現高質量立德樹人;有助于增強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提升育人效果;有助于思政小課堂連接社會大課堂,在教育資源滋養的同時,激勵青年奮發有為。新時代以來首都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把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不僅深化了高校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持續推進思政課推陳出新,而且思政課堂越來越“活”,首都特色不斷凸顯,“北京味道”越來越濃。因此,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是探索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思政課程“金課堂”、課程思政“全課堂”、善用社會“大課堂”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徑,打造了“大思政課”全員育人的新格局,構建起將京華大地生動實踐融入思政課的全過程育人新模式。

2 “大思政課”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性2.1 因勢而新:新時代“大思政課”的價值之維

思想政治理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二十大重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不僅要牢記這一重要教育使命,還應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好“大思政課”。

“勢”是趨勢和態勢,“新”則是創新和革新。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交匯點上,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高校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新時代“大思政課”所面臨的發展機遇,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不斷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高校需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首先,面對全球革新的新趨勢,新時代“大思政課”因勢而新是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必然選擇。當前世界局勢動蕩變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各個領域圍追堵截,打壓社會主義國家,但“東升西降”的趨勢不可阻擋。百年之變,需要百年英才,需要思想之變,需要未雨綢繆,需要新時代的“大思政課”。其次,面對國家發展的新形勢,新時代“大思政課”因勢而新是接續完成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強大支撐。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同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過程。實現催人奮進的目標和遠大夢想,必須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凝聚起團結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偉力,這些都需要思想精神的指引,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不斷與時俱進,需要新時代的“大思政課”。最后,面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時代“大思政課”因勢而新是加強和改進思政課改革的應有之義。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為思政課在新的起點上,更好地在高校部署實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推動了“大思政課”因勢而新育人新格局在高校創新性發展,不斷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始終聽黨話、跟黨走。

2.2 因事而變:善用活用北京教育資源的豐富之基

北京不僅是千年古都,也是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中心,有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類教育資源。各高校要深入挖掘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紅色資源,以及校情校史資源。進入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首都發展改革實踐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高校要將這一成就轉化為思政課教學的生動教學資源。這既落實了北京高校思政課改革的重要任務,又是持續推進黨的最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必然要求,更是善用活用北京教育資源融入“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的現實選擇。北京教育資源既是靜止的又是充滿活力的,高校如何善用活用之,是因事而變進一步探究的主要問題。

“事”一般指的是事情和事件,“變”往往是變化、變通和轉變。因事而變需要“大思政課”以“事”為抓手和契機,將蘊含在千年古都北京的教育資源“變”為善用活用的思政課教育元素。北京在黨的百年光輝照耀下,于歷史長河中鑄就了五四精神、“一二·九”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等寶貴的精神財富,各大革命紀念館、博物館、科技館,歷史遺跡、紅色遺存等彌足珍貴,真正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書寫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壯美篇章。從北大紅樓到香山紀念館,從盧溝橋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從密云水庫到首鋼工業基地,是中國共產黨在京華大地上拋頭顱灑熱血和艱苦奮斗的真實寫照。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將首都在新時代以來發生巨變中的“變”,用敘事和講故事的方式,把“事”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回應環境之變、時代之變,鑄牢育人理念之“不變”、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不變”?!扒嗄甑拿\,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币虼?,在新時代“大思政課”價值之維的視域下,因事而變,善用活用北京教育資源,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更好地激發青年學生將強國志和愛國情踐行到新征程的砥礪奮進中。

2.3 因時而進: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迫切之需

從字面理解,“時”通常指時機、時期和時代等,“進”則是進取和前進。在“大思政課”視域下,將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是因時而進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具體表現,這就要求思政課必須立足于“大時代”“大格局”“大視野”“大主題”“大目標”。新時代十年的成就和變革為進一步實現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提供了強大的底氣與自信。習近平總書記說,“辦好思政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看待?!睆膰鴥瓤?,百年櫛風沐雨、百年砥礪奮進,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繼續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態勢不可阻擋;從國際看,全球格局正經歷著深刻調整。因此,思政課教師需要把握時代的本質特征、國內外嚴峻的局勢,以及開闊的視野和歷史縱深感,將鮮明的時代主題與現實需求緊密結合,因時而進地融入思政教學全過程中,不斷創新和豐富思政課的時代使命、核心目標、內容載體等。

北京擁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和紅色資源,各高校思政課教學可以有機地融入青年學生熟悉且具有親近感的本土資源,這不僅有利于教師進一步理解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具體教學措施,還有助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增進學生“知北京、愛北京、榮北京”的情懷。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在因勢而新價值之維和因事而變豐富之基的基礎上,因時而進的重點落在“進”上。當前,高校有信心上好思政課,且擁有上好思政課的育人環境和教學條件,這是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所賦予的,也是新起點上建設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因此,高校迫切需要把北京豐富而優質的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

3 善用活用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實踐探索——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

“大思政課”的教育模式突破了傳統觀念,拓寬了思政課教學的視野和路徑。近年來,北京眾多高校依托本地豐富的紅色資源,推動思政課教學育人新格局的建設,并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借鑒的教學案例和實踐模式,取得了顯著成效。各高校辦學定位、治校文化及學生特點等方面的差異,決定了“大思政課”在實施過程中應各具特色,不能千校一律、同一面孔。北京聯合大學作為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充分利用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并將這一優勢融入思政課教學,以高站位的目標辦好“深挖資源、聯大特色、北京味道、教育強國”的思政課,組織學界專家共同探討新時代“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的建設路徑。學校通過舉辦“大思政課”善用之系列展覽活動,促進高校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學習,深刻認識“大思政課”的時代新要求和新任務;學校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多渠道的教學方式,積極開展從實到細、從單一到系統的“大思政課”育人模式,守正創新,深化探索。學校充分挖掘北京的教育資源,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提供了新的實踐路徑。

3.1 充分發揮黨委主體責任,為聚合教育資源建好“大思政課”保駕護航

高校黨委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為聚合教育資源建設好“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提供了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3·18”重要講話中強調:“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边@不僅明確了黨在思政課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也強化了高校黨委的主體責任?!皩W校黨委書記、校長要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北本┞摵洗髮W黨委貫徹落實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學校、家庭、社會要緊密合作、同向發力,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實踐,共同辦好教育強國事業?!睂W校黨委書記帶隊赴北京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型社區——昌平區回天地區開展實地調研,不斷挖掘蘊藏在新時代北京社區治理經驗中的鮮活教育資源,融入學校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體系。2021年3月,學校黨委在全市率先制定出臺了《北京紅色教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開啟了紅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大思政課”實踐探索,學校黨委牽頭,教師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將思政課搬進北大紅樓、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地,把具有“北京味道”鮮明特色的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形成了體驗式、互動式、專題式的教學模式;11月,學校黨委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大思政課”的實施意見(2021—2022)》,全面加強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12月,學?!按笏颊n”善用之展覽廳建成??傊?,學校黨委以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高站位,為聚合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育人新格局提供了堅實保障。

3.2 堅持高點站位,高位謀劃,大力推動應用型高校思政課守正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從事的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闭驹凇皟蓚€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點上,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斗目標這一偉大事業,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校應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北京聯合大學在校黨委的全面領導下,構建思政課、課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請進來、走出去”的工作格局,推動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育人新格局守正創新發展,不斷為上好思政課探索新思路,開辟新路徑。例如: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和北京市轄區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結對,展示“共上一堂思政課,同建育人大格局”同頻共振的場域;旅游學院利用北京豐富的教育資源,在門頭溝區下清水村“清水花谷”舉辦學生勞動教育社會實踐課;藝術學院的“溯源紅色”、應用文理學院的“課程+文化”等課程思政精品課,都充分挖掘了蘊藏在京華大地中各學科專業領域的教育資源和育人元素,形成了“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創新育人模式。因此,堅持高點站位、高位謀劃,從實踐維度統籌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是把思政元素融匯于課程思政和社會實踐中,貫通于學科、教學、教材和管理體系等多方面,并不斷推動京華大地豐富的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守正創新。

3.3 善用活用教育資源,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高效結合

推進思政課守正創新,關鍵在于善用活用教育資源。在“大思政課”視域下,將社會大課堂與思政小課堂高效結合至關重要。社會大課堂是思政小課堂的延伸與擴展,將思政小課堂的場域拓展至廣袤的實踐大地,能獲取豐厚的教育資源滋養;思政小課堂是社會大課堂的檢驗與證實,把社會大課堂中的資源、素材帶回思政小課堂,以此檢驗和證實教學的內容,二者遙相呼應、前后相合。沒有扎實的思政小課堂,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教學就會陷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尷尬境地。北京聯合大學將社會大課堂與思政小課堂高效結合,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學院緊緊抓住建黨百年的歷史契機,組織近3 000名學生在60多位思政課教師的帶領下開展北京紅色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基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大紅樓、香山革命紀念地、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現場教學打造了4個示范課堂,取得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得益彰的良好教學效果?!豆饷魅請蟆贰侗本┤請蟆贰吨袊逃龍蟆?、新華網、人民網等權威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另一方面,學校大力推進黨的最新理論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如:堅持和強化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四個中心”功能定位,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12345”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的實踐,北京榜樣人物群的張榜宣傳等,一幅幅生動的首都之變畫面展現在聯大學子的課堂上。入學季,學校組織本???、研究生新生實地參觀校史館,全方位了解校史校情,激勵青年學子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踐行學以致用的校訓。

3.4 以“數字馬院”為主要平臺,構建全媒體、線上線下結合的育人新模式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資源,構建全媒體、線上線下結合的育人新模式。習近平總書記說:“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種辦法都可以用?!北本┞摵洗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數字馬院”項目為典型案例,不僅有效擺脫了思政課以往“照本宣科”式的教學困境,還展示了如何利用全媒體網絡技術構建思政課育人新格局。通過“數字馬院”平臺,學校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京華大地的生動實踐、北京紅色文化資源、校史等融入思政課,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同時,學院還全面啟動思政課在線課程資源建設,開發了多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課在線課堂,利用全媒體、線上線下育人新模式開展教學。此外,學校還承建了全國首家“大思政課”建設專題網站人民公開課,為“數字馬院”更好地整合北京教育資源提供了大數據云平臺。經過 3 年多的建設,學校的“數字馬院”已取得了顯著成果,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講深講透講活“大思政課”的重要舉措,也為持續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向縱深發展提供了創新型平臺。這一案例表明,我國高校在充分利用各方面教育資源構建全媒體、線上線下的育人新模式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3.5 加強建構校內校外、專兼結合的優秀“雙師型”隊伍,打造多元協同共建的“思政金課”

立德樹人,必先立己。在“大思政課”視域下,將優質而豐富的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離不開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校內校外專兼結合的思政課教師隊伍。高校必須緊緊圍繞問題意識導向,緊緊抓住壯大教師隊伍“主力軍”建設,破解思政教師想講講不深、怕講講不透、會講講不活等問題。北京聯合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講授好思政課的同時,還邀請校外知名專家學者、先進事跡模范人物和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員對思政課進行針對性講授。通過以知名專家學者為指導、全國優秀教師和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帶頭、馬院青年骨干教師為主的“大思政課”教師人才隊伍建設,學校成功地打造了一支充滿活力、專業素質過硬的“雙師型”隊伍。此外,學校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感召下,由校領導帶領,組織學生到香山革命紀念館進行現場教學,使青年學生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提出“兩個務必”的時代內涵和“進京趕考”的偉大精神。在課堂上,思政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情景設計,與實踐基地負責人進行交流互動,構建思政課教學新模式,為建設“雙師型”隊伍提供了新途徑。這種行之有效的思政“雙師型”隊伍建設,不僅豐富了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也為學校打造更多“學生聽起來能‘解渴’、學起來引‘共鳴’、品起來增‘回味’的精品課”提供了不竭的強大動力。

3.6 打好資源“組合拳”,激勵新時代青年立遠大鴻鵠志、做敢想敢為奮斗者

“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是在“大思政課”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北京聯合大學深入挖掘北京地方教育資源,啟動了“思政課北京地方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建設項目,提出以“一條主線、三個層面、五大主體”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思政規范化建設標準,全覆蓋學校、職能部門、學院、系(部)、教師5大課程思政建設主體,打好聚合教育資源“組合拳”,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發展,探索出可供高校學習借鑒的模式,以此構建新時代“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

說到底,“大思政課”建設的落腳點是培養學生樹立遠大鴻鵠志、做敢想敢為的時代奮斗者。聚合優質而豐富的北京教育資源,有助于青年全面而深刻地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資源融入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意識、思想層面,更需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樣才能引導青年走出理論的“桃花源”,邁向實踐的“奮斗場”。習近平總書記說:“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睍r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青年要徹底打消“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贏”的念頭,將昨日苦難輝煌和今朝使命擔當相結合,進而感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在新時代,青年應肩負起明日之偉大夢想,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以青春無邊敢想敢為、砥礪前行奮斗以成的姿態,譜寫新時代最美的青春贊歌。

4 結束語

北京聯合大學在“‘大思政課’善用之”方面的每一項成果,見證了學校以“大思政課”為抓手,不斷推進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新征程的每一個堅實足跡。自實施思政課改革創新育人模式以來,學校吸引了全國200余所高校、上千名專家學者等到校參觀交流學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治理體系的主體框架下,學校將繼續充分挖掘京華大地的教育資源,用于思政課建設。通過“大思政課”統籌思政課、課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將波瀾壯闊、生動鮮活的實踐融入課堂,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指示精神的要求上來,始終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心全意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方面下功夫,確?!按笏颊n”建設走深走實,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N].人民日報,2021-03-07(3).

[2]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3]沈壯海.“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考與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3):26-30.

[4]趙春玲,逄錦聚.“大思政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要方向和著力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8):97-102.

[5]董雅華.善用“大思政課”促進教育資源轉化:意涵、問題與進路[J].思想理論教育,2022,(4):19-24.

[6]楚國清.“大思政課”善用之[J].北京教育(高教),2023(3):6-21.

[7]馮秀軍.善用“大思政課”的三個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8):103-109.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27.

[9]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11]曲青山.從五個維度認識把握“兩個確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38.

[1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3]宋志強.彰顯北京味道 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針對性——北京教育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0(Z1):140-144.

[14]孫昭,張澤一.應用型高校善用“大思政課”的路徑探索[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2,36(3):15-20.

[15]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N].人民日報,2023-05-30(1).

[16]楚國清,王勇.“大思政課”格局下統籌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蝴蝶結模式[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20(3):10-15.

[17]田麗,趙婀娜,黃超,等.大思政課,總書記心中的一件大事[N].人民日報,2022-05-22(2).

[18]楚國清.以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為導向的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20(4):1-7.

(責任編輯 齊蓉暉;責任校對 白麗媛)

[收稿日期]2023-05-22

[基金項目]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教學研究”(19JDSZK056),北京聯合大學2022年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大思政課’視域下北京教育資源融入思政課教學研究——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JK202218)。

[作者簡介]杜佳榮(1998—),男,貴州黔西人,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通訊作者]林宏彬(1975—),女,回族,河北平泉人,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北京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E-mail:linhongbin868@sohu.com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應用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正確把握善用“大思政課”的精神實質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應用型大學視域下大學生誠信問題研究
應用型大學《會計信息系統》校企合作課程研究與實踐
應用型大學背景下建筑學導師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機制下的應用型大學的多媒體應用技術課程改革與實施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藝術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