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臥龍大熊貓國家公園的縮影

2023-12-05 09:30文圖何曉安
綠色天府 2023年10期
關鍵詞:臥龍雪豹高山

○文圖/何曉安

巴郎山

四川臥龍片區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核心區域。這里匯聚了原始森林、河流、高寒濕地、高山灌叢、高山草甸、裸巖稀疏植被地帶和綿延的雪峰等多樣的自然生境,在這個高山“寢室”的“高低床”上,雪豹如同“睡在大熊貓上鋪的兄弟”。在兩“兄弟”的庇護下,這里注定與別處不同。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地帶,它集聚著原始森林、河流、高寒濕地、高山灌叢、高山草甸、裸巖稀疏植被地帶和綿延的雪峰等自然生境,轄區面積2000 平方千米。這是我國建立最早、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至今已經走過了近60 年歷程。四川省汶川臥龍特別行政區于1983年成立,是中國第一個以自然資源保護管理為重任的特別行政區,它與保護區管理局緊密攜手走過了“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的40 年風雨。卓有成效的資源保護和民生發展,使得它擁有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兩項桂冠。被譽為中國西南山地的“熊貓王國”“雪豹樂園”“雉類天堂”和“蘭花秘境”。

在四川臥龍,最為神奇的是,“竹林隱士”大熊貓和“雪山之王”雪豹在臥龍比鄰而居,和平共處。雪豹習慣活動在海拔4000 米至5700 米的林線之上和雪線之中,棲息在開闊的高山草甸與險峻的流石灘上。大熊貓則習慣生活在海拔3500米林線之下,常棲于植被茂盛、竹林生長良好且環境隱蔽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中。在這個高山“寢室”里的“高低床”上,雪豹如同“睡在大熊貓上鋪的兄弟”。

2017年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四川臥龍開創了“大熊貓+雪豹”雙旗艦物種生態系統保護研究及棲息地精細化管理。從大熊貓棲息的中低山森林生態系統到以雪豹為代表的高山生態系統,實現了生物多樣保護與研究的全覆蓋和“立體化”。擁有149只野生大熊貓和26只雪豹的四川臥龍,不僅見證了中國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的艱辛歷程,而且書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篇章。

深山峽谷 自然秘境

四川臥龍位于四川盆地西緣山地,大橫斷山脈北段邛崍山的東南麓,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以大熊貓保護聞名于世,屬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保護區1963 年建立時面積為200 平方千米,1975 年擴展為2000 平方千米;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遞減,東西長52公里,西北部山峰最高海拔6250米;南北寬62公里,東南部地勢相對平緩,最低海拔1150米。極大的海拔落差形成非常明顯的氣候和植被垂直帶譜。這里屬典型的亞熱帶內陸山地氣候,特點是年溫差較小、干濕季節分明,給境內帶來豐富的降水。

熊貓的王國 雪豹的家園

中國的大熊貓野外科學研究、棲息地保護、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在四川臥龍率先起步。20 世紀70 年代,中外科學家們在海拔2520 米的“五一棚”建立了全球第一個大熊貓生態觀察站,我國第一代大熊貓專家胡錦矗教授在觀察站開展了一系列針對大熊貓的保護與研究,先后出版了影響至今的大熊貓專著和論文。第二代專家張和民教授放棄美國愛達荷大學的高薪毅然回國帶領科研團隊接續研究大熊貓物種保護,率先破解了大熊貓人工繁育的“發情難”“配種受孕難”“育幼成活難”三大世界性難題,逐步壯大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遺傳多樣性最豐富的大熊貓人工圈養種群。

臥龍自2016 年在全國率先開始給野外大熊貓“上戶口”,對1164 平方千米的野生大熊貓棲息地開展動態監測,人工收集野生大熊貓新鮮糞便、毛發等可提取DNA的材料,通過分子水平分析識別個體,獲得野生大熊貓群體的個體數量、性別比例等科學數據。通過遺傳多樣性分析、親子鑒定和種群遺傳結構評估,四川臥龍DNA個體識別野生大熊貓有149只,是全國大熊貓分布密度最高的保護區之一。數據顯示,野生大熊貓主要活動在保護區海拔2000-3000米之間,生境選擇的主要植被類型為針葉林與針闊混交林,占空間利用面積的90.23% ;生境利用率最高的竹林類型為冷箭竹林,利用率達到51.63% ;而生境選擇的主要竹林類型為拐棍竹和冷箭竹,二者占空間利用面積的95.20%。四川臥龍分布的大熊貓種群屬邛崍山種群,其棲息地是大熊貓邛崍山種群分布的核心區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保護價值。

2019 年4月,科研人員安裝的1臺紅外觸發相機記錄到全球首例白色野生大熊貓。與人們常見的野生大熊貓黑白兩色相間的毛色不同,這只野生白色大熊貓的毛發通體呈白色,耳朵、爪子也是白色,眼睛為紅色。照片記錄到,它正穿行在郁郁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中。專家根據照片上的這些外部特征分析,判斷該大熊貓是一只極為罕見的“白化”個體。又從其體型判斷,這是一只年齡大概在1-2 歲的亞成體大熊貓,也就是說它還是一個“白衣少年”。它失去了賴以賣萌的標志性的黑眼圈,粗看上去更像是一只北極熊,可是細瞧身形,再觀察周圍的環境,便知它還是一只“褪色”的野生大熊貓,大熊貓本來就是稀有的動物,而如此白色的大熊貓更是罕見。生活在四川臥龍的野生大熊貓種群中,白化突變基因是否會進一步傳遞下去,還需要保護區科研人員持續不斷的野外監測,通過紅外觸發相機的記錄,甚至撿拾大熊貓的新鮮糞便和毛發做DNA分析等進行深入研究。

2020 年2月白色大熊貓活動的畫面和視頻又被安裝在野外的3臺紅外觸發相機記錄下來。專家通過這些異常珍貴的影像資料分析,這只白色大熊貓從2019 年4月到2020年2月下旬期間,個子長大了不少,體格壯實。相較于小時候的通體白色,它在成年后四肢的毛發還顯出淡淡的金色。在兩次記錄中,這只白色大熊貓都是單獨活動,專家推算它目前已3歲左右,可能已離開媽媽,自立“門戶”了。北京大學李晟研究員介紹,在2020 年2月獲得的照片和視頻中,這只白色大熊貓步伐穩健,身體壯實,毛色光亮,可以看出是一只健康的野生大熊貓。除了毛色變化外,白色大熊貓的白化突變是否會對其生理和健康帶來其他附帶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持續深入研究這一問題,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人類對大熊貓這一古老物種的認知,并科學評估白化突變基因對大熊貓野外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影響。

2009 年,生活在四川臥龍雪山之巔的雪豹被科研人員安放的紅外線觸發相機首次記錄下來。雪豹是我國珍稀瀕危野生保護動物,是高海拔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這一發現證實了四川臥龍頂級食肉動物的存在,雪豹這樣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能有效調控食草動物的數量,維護高山生態系統的平衡,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講這非常重要。它不僅填補了中國野生雪豹分布區東南邊緣的空白,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四川臥龍擁有健康、平衡的高山生態系統,也證明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堅持不懈的自然資源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臥龍中國國家公園保護是卓有成效的。2017年11月舉辦的“首屆橫斷山雪豹保護行動研討會”上,四川臥龍首次提出了“大熊貓+雪豹”雙旗艦物種立體保護的理念,雪豹的保護被提到重要高度。

為了對雪豹開展全面、系統的野外監測,科研人員對境內海拔3500 米以上、約438平方千米的范圍進行了紅外自動觸發相機的網格化布控,覆蓋8個雪豹棲息地及潛在棲息地,獲得了大量珍貴資料和數據。2017年,保護區紅外自動觸發相機首次拍到了一只雪豹媽媽帶著3只雪豹幼仔外出活動的“同框照”。近11年的調查數據顯示,保護區中雪豹棲息地面積為352.18平方千米,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7.61%,雪豹數量不少于26只,種群密度極高,位列全國保護區首位。食物資源充足是雪豹分布密度極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與大熊貓一起共享自然恩賜的密林伙伴

四川臥龍是野生大熊貓的原生棲息地,也是與它相伴生活的眾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人們在保護野生大熊貓的同時,也給整個棲息地的生態環境撐開了保護傘。這里森林生態系統完整而原始,林麝、川金絲猴、小熊貓、毛冠鹿、扭角羚(四川羚牛)、斑羚等動物也與大熊貓共享著這片健康森林帶來的恩賜。

林麝因其雄性分泌麝香而聞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在國內,林麝主要分布于西北、西南的山區,但因人為捕獵等原因,林麝在許多原分布區已經絕跡。在四川臥龍,林麝主要棲于針闊混交林,也適于在針葉林和郁閉度較差的闊葉林生活,棲息地海拔高度可達2000-3800 米,但在低海拔環境也能生存。林麝通常要在生態環境非常好、人為活動非常少的情況下才能生存。它們生性膽小、機警,主要的生存技能就是躲避天敵,能登上傾斜的樹干,站立于樹枝上,屬半樹棲動物。與野生大熊貓和小熊貓一樣,林麝有時也會取食鮮嫩的竹葉。

2.定干。對于截干移植的苗木,待萌條長到15—30厘米高時,選留一個健壯直立的萌條作為主干,其余的全部除掉。

川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靈長類動物。四川臥龍的川金絲猴分布的海拔范圍是2280-3340 米。川金絲猴長相可愛,鼻孔向上仰,面部為藍色,全身覆蓋著柔軟的金色長毛,最長的可達十幾厘米。金色長毛披散下來,它們仿佛穿著一件件耀眼奪目的金黃色的絲狀“披風”或“外衣”。川金絲猴有著超強的彈跳能力,能夠在樹上穿梭自如。

小熊貓擁有鮮艷亮麗的紅色毛發、長長的九道環尾巴、圓圓的臉蛋,還有極具個性的耳毛。它是食肉目動物中的素食者,在千萬年的進化中,它們與大熊貓一樣,偏離了祖先肉食的習性,以取食竹類為生。作為第四紀冰期的孑遺動物,它們是喜馬拉雅山脈至橫斷山脈一線特有的、喜溫濕而又比較耐高寒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在四川臥龍,小熊貓的分布區基本與大熊貓重疊。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動物學家的物種描述中,小熊貓最早的名稱叫“熊貓”。

川西斑羚躍動在山地森林間,身體大小如同山羊,長有一對小而纖細的向后彎曲的角,然而,它們沒有山羊那樣的“胡子”。當地人習慣稱之為“青羊”或者“野山羊”。然而,動物學分類上,川西斑羚屬于獸類偶蹄目??瓢吡鐚傥髂蟻喎N。也就是說,它們不是羊,而是牛。因喉部毛色為淺白色,這一大片的斑塊與體毛顏色形成明顯的反差,由此得名“斑羚”。川西斑羚喜歡棲息在海拔200-3800 米的落葉闊葉混交林和高山針葉林區域,以喬木和灌木的嫩枝葉及青草等為食。它們尤其喜歡在樹木稀少、多草的山脊和陡峭巖石坡的地帶活動,矯健靈活,如履平地。白天,它們大部分時間都躺著休息,其具有偽裝性的毛色能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秋季的晚上,斑羚常外出覓食,以便補充能量抵抗即將來臨的嚴寒冬季。

毛冠鹿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鹿,頭短、淚窩特別大,雄鹿那一對淺淺的角隱藏得看不見。在四川臥龍,海拔1300米以上都有毛冠鹿的分布,最高可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灌叢。它們白天常常在林下灌叢或竹林中休息,在凌晨和黃昏的時候出來,在視野比較開闊的區域活動、覓食。

萌點滿滿而行動敏捷的香鼬,常年在巴郎山的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灘中穿梭活動,捕食高原松田鼠等小型嚙齒動物。每當聽到周圍有異常的動靜,香鼬就會突然停下,謹慎地觀察四周。香鼬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小型嚙齒動物對高寒區域植被的過度依賴和破壞,降低了高山草甸沙化的風險和趨勢。

川西斑羚

毛冠鹿

豹貓是一種小型的夜行性貓科動物,因身體外表的花紋斑點類似豹紋、體型類似家貓而得名。與家貓相比,豹貓體型更瘦長而苗條,擁有更長的腿和小巧的頭部。與絕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豹貓也是森林里天生的捕獵能手,那些小型的嚙齒類、兩棲類、爬行類、雉類和大型獸類的幼崽等都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獵物。它們是典型的野生大熊貓伴生動物,也是野生大熊貓幼崽潛在的天敵之一。因為豹貓習慣夜晚外出捕獵,人們白天極少發現它的蹤跡。

跟雪豹斗智斗勇的高山食草動物

雪豹是四川臥龍的雪山之王,它們的捕獵對象主要有巖羊、四川羚牛、喜馬拉雅旱獺、藏鼠兔等食草動物,偶爾也會捕食藏雪雞、雪鶉等高原雉類,正是這種“一物降一物”的食物鏈關系維持著高寒區域的生態平衡。春夏交替時節,高海拔地區的野草剛剛返青,巖羊習慣成群地在高山裸巖地帶活動覓食。為了逃避雪豹的追殺,巖羊練就了一身攀巖的好本領。

藏鼠兔作為食物鏈底層的生物,不僅是雪豹的食物,也是其他食肉動物和猛禽的食物。四川羚牛為大型偶蹄類動物,是食草類動物的優勢物種。它們喜歡集群生活在海拔1400-4300 米的高山森林和高山灌叢中,少則3-5頭一群,一般為10-45頭一群。當地人將它們叫作“野?!薄傲缗!被蛘摺氨P羊”,人們總會被四川羚牛臃腫的軀體、蹣跚的步態迷惑,以為它們笨拙。其實,面對勁敵,它們尖而銳利的角就是最有力的武器,并且會集群達到共同御敵的目的。遭遇危險時,它們還能躍過兩米多高的枝頭,或者用前腿、胸膛去橫掃擋在行進道路上的粗壯樹干,使之彎曲直至折斷。在人們無法攀登和行走的陡峭山崖上,四川羚牛都可以行走自如。

叢林間的美麗飛羽

四川臥龍鳥類資源豐富,至今記錄到的390 余種鳥類是整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維護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和維持生態功能有著重要作用。根據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地區標志鳥類的數據分析綠尾虹雉、紅喉雉鶉、斑尾榛雞、四川旋木雀、林沙錐、紅腹山雀、銀臉長尾山雀、麗色噪鹛、三趾鴉雀、斑背噪鹛、黑喉歌鴝和藍鹀等12種鳥類是生活在四川臥龍的標志鳥類。同時,四川省內有記錄的雉雞類有25種,臥龍記錄有13 種,其中10 種是四川省特有種。也就是說,四川省一半的雉類可以在臥龍自然保護區范圍內見到。

綠尾虹雉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大型雉類,體長可達80 厘米,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 米以上的寒濕型草甸、灌叢和裸巖地帶,尤其喜好多陡崖、灌叢茂密的環境。春季,氣溫日漸回暖,食物愈加豐富,綠尾虹雉也進入了繁殖期。綠尾虹雉雄鳥總是在晨曦微露的時候就站到高高的懸崖上,伴著初升的太陽,用中氣十足而又婉轉悠遠、響徹山谷的歌聲向異性宣告自己的情意。晨光中,綠尾虹雉雄鳥的羽色熠熠發光,宛如遠山迷霧中的彩虹。一旦發現有雌鳥在附近活動,綠尾虹雉雄鳥便立刻滑翔過去,在灌叢空地上圍著雌鳥扇動翅膀、翹動尾巴,急促而賣力地跳一段華麗的舞蹈,以期獲得雌鳥的青睞。當氣溫逐漸升高,猛禽準備翱翔高空覓食的時候,綠尾虹雉就悄無聲息地躲回灌叢里覓食。待太陽西下,猛禽歸巢后,綠尾虹雉再從灌叢中走出來,站上巖石縱身一躍,滑翔回到森林里過夜。在雨霧綿延的陰天,綠尾虹雉雄鳥會充分利用霧氣的掩護持續鳴叫求偶,一旦有雌鳥回應就會滑翔過去,開始又一場求愛的舞蹈。

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吸引著遷徙途中的鳥兒在此小憩。2016 年3月,春雪彌漫,作者在巴郎山海拔3300米的貝母坪觀鳥時,意外拍攝到黑胸麻雀,成為四川省境內鳥類記錄的新分布種。

猛禽是掠食性鳥類,擁有強大而尖銳的喙和腳爪,敏銳的視覺和聽力,強大的飛行能力。在四川臥龍的天空上,猛禽個體數量較其他鳥類少,但它們處于食物鏈頂層,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藍天下,展翅高飛的草原雕正在搜尋食物。一只鳳頭鷹正在樹枝上歇息,它常單獨活動,主要以兩棲爬行動物、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領鵂鹠為中國最小的鸮類,晝夜多棲息于高大的喬木上,夜行性,由突出的棲木上出獵捕食,飛行時振翼極快。

盛開在幽谷和雪山的花朵

在四川臥龍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形和生長環境中,生長著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和草甸、流石灘植被和冰緣植物等,豐富的植物群落構成了景象獨特的山地風光,而多姿多彩的高山花卉則是這旖旎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當開花季節,無論是遼闊的山野、茫茫的草甸,還是雪山冰緣,美麗迷人的高山野花都彰顯著無限生機。

雪蓮因其黃白色半透明的苞片形似蓮花、且生長在雪山之上而得名。四川臥龍高山流石灘稀疏植被帶就生長著4種雪蓮,其中巴朗山雪蓮是近年科學命名的新發現物種,它的分布地域十分狹小,僅分布在巴郎山埡口附近海拔約4400米的高山流石灘方圓10 平方千米以內,其發現者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生物多樣性研究組的張亞洲博士表示,“成熟個體小于100 株,保守估計植株數量少于500株”,可見巴朗山雪蓮的珍稀程度。

蘭科植物是世界上被子植物中種類最多的科之一,四川臥龍蘭科植物種類較為豐富,目前發現有32屬74種,其中巴郎山杓蘭、臥龍斑葉蘭、臥龍玉鳳花等3 種是臥龍模式種。豐富的特有類群反映了四川臥龍不僅是第三紀植物區系的“避難所”,而且也是溫帶植物區系分化、發展和集散的重要地區之一。巴郎山杓蘭是中國特有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之一。臥龍斑葉蘭的葉片蓮座狀,總狀花序,具12-20朵花,花直徑為5-6 毫米。植株極為纖細的臥龍斑葉蘭,喜歡生長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岷江冷杉森林下的苔蘚環境中。報春花是開得較早的花。它們精致艷麗,在春寒料峭的時節傳遞著春的消息,成為春天的信使。紫花雪山報春生長于臥龍保護區高海拔地帶的高山草甸、灌叢和流石灘中。盛夏時節,四川臥龍高山之巔最美麗、最耀眼的植物當屬各種綠絨蒿了。在高寒嚴苛的環境中,它昂首綻放,迎風搖曳,讓人為之驚嘆。詩人眼里,它是“藍色妖姬”,植物學家眼里它是“植物界的藏羚”,西方人稱它為“藍罌粟”,它是這樣讓人一見傾心。

山川縱橫的生態畫廊

四川臥龍是距離千萬人口大都市四川省會成都僅僅120多公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橫穿保護區的國道350 線被譽為“中國熊貓大道”。巴郎山、四姑娘山山體高大,景色壯麗,森林植被保存了良好的原生性,山中古樹參天,山谷中流水潺潺、清澈透明,是不可多得的高山自然景觀資源。四川臥龍最典型的景觀是高山峽谷中的秋季彩林、鄧生溝的溪流森林、巴郎山的四季朝霞和云海、國道350 沿線的雪凇霧凇、熊貓王國之巔的星空、高山草甸的夏季花海,這些都已經成為自然教育和青少年研學的經典素材。

這片高山峽谷森林雪峰的真實魅力與生態價值不可估量,各種動植物與大熊貓共同享受著自然的恩惠,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關系。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正式成立,四川臥龍正在肩負著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供示范和引領的歷史使命,為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新的貢獻。

猜你喜歡
臥龍雪豹高山
臥龍記憶
有只雪豹叫迷糊
中國人首次領銜保護雪豹
“雪豹”飛馳撼大地
雪豹這只貓
高山從何而來?
臥龍灣的夏天
高山生態扶貧搬遷
高山臺防雷實踐
臥龍電氣擬收購南陽防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