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亞區域實驗室運行機制比較研究*

2023-12-10 12:01謝雨欣莫松怡張聯盟
關鍵詞:實驗室機制評估

謝雨欣, 莫松怡, 孫 一, 沈 強, 張聯盟

(1.武漢理工大學 經濟學院,武漢 430070;2.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70;3.武漢理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 430070)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中長期態勢也在發生重大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國都在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合作。在這場全球的科技競爭中,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無疑是最主要的參與者,而其他新興科技強國也逐漸嶄露頭角。

在百年大變局的背景下,全球科技競爭呈現出多元化和多層次的特點,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見圖1),概述了未來3-5年內有望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技術。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成為了各國關注的焦點,同時,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倫理和社會責任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各國都在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尋求合作與競爭的平衡點,確??萍純瀯?。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下的國際科技競爭不僅關乎技術前沿和產業鏈高端發展,更關乎國家的未來和人類的命運。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各國都需要掌握科技主動權,共同面對激烈競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圖1 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

一、 歐美亞區域實驗室的基礎性地位和發展戰略比較

歐美亞地區的區域實驗室在科技創新和發展等方面都具有基礎性地位,但由于地區差異和綜合國力等因素的影響,其發展戰略存在一些差異。下文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韓國工業技術研究院(KITECH)、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比利時法蘭德斯技術研究院(VITO)為例,比較歐美亞區域實驗室在基礎性地位和發展戰略上的差異。

(一) 歐美亞區域實驗室簡介

國家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AIST,下文同)是日本最大的公共研究機構之一,它專注于打造和應用對日本產業和社會有益的技術,同時消除創新技術與商業化之間的差距[1]。作為公共研究機構,AIST在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引導產業結構轉型;第二,立足于地方研究基地的研發活動,為地方注入發展動力;第三,提出技術政策導向,輸出新型產業技術以支持企業發展;第四,積極構建全球網絡,與世界各地的主要研究機構簽署綜合研究合作備忘錄。AIST聚焦于科學發現的應用化和商業化,重視各學科間的研究和發展,它的發展戰略主要集中在工業尖端研究、推進長期性政策的研究以及基礎科學研究。

韓國工業技術研究院(KITECH)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制造業的核心根基技術、環保清潔生產系統技術,以及開創新產業的融復合生產技術行業的實用化技術等[2]。實驗室的使命是引領中小企業的成長,通過支持生產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及培育全球中小企業,努力為韓國的工業發展做出貢獻。

英國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其設立的宗旨在于探尋自然奧秘——無論研究成果多寡,只要具備前所未見的特質,均被其認定為創新性發現,皆在其探索的范圍之內。實驗室的首要任務包括提供理論研究的實驗支持、揭示自然現象與法則、制作科學研究所需器材,并供理論驗證所用。此外,該實驗室還兼具研究和教學的性質和功能。實驗室教職人員因此承擔雙重使命,只不過在具體做法上有所側重。當研究人員處在科學研究的創造性巔峰時,鼓勵其專注于研究,而處在其科研創造力低谷時,就轉而強調研究人員的教育和系統化知識學習,深化對概念與理論的探究[3-4]。

比利時的法蘭德斯技術研究院(VITO)早已在世界科研界嶄露頭角,成為國際研究和咨詢領域的引領者。該機構的使命旨在通過綜合跨學科研究和大規模試點裝置的運用,減輕企業創新的風險,同時增進法蘭德斯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結構的穩固。這一實驗室積極展望未來,旨在推動法蘭德斯以及全球朝著競爭激烈、清潔可靠的能源系統邁進,同時倡導引入循環經濟的理念,在世界各地打造可持續的循環經濟生態系統,顯著降低法蘭德地區的化學工業對化石原料和能源的依賴?;跍y量儀器和數據的應用,該機構還致力于激發醫療保健和預防性醫療的創新,并推動“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的發展。此外,它還積極參與空間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涉及領域包括健康、農業等多個方面[5]。

VITO的研究議程聚焦于當今社會面臨的主要挑戰,如氣候變化、糧食供應的安全性、原材料的稀缺性、可持續能源供應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近年來,為更好地滿足中歐產業發展需求,促進中歐科技深度創新合作,VITO在中國建立了多個研究機構。該實驗室通過破除長期以來傳統的技術買賣和技術授權合作模式,將國有研發機構作為主體,直接向中國提供開放性的“技術投資”和“前沿技術共享”。這一舉措加速了一批國際前沿技術的產業化和規?;?既有助于中國的發展,也實現了與歐盟的互利共贏局面。近年來,VITO的收入不斷呈上升趨勢,這為實驗室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來源(如圖2所示)。

圖2 2013-2022年VITO的收入

(二) 歐美亞實驗室基礎性地位比較

綜合上述概況,歐美亞區域實驗室主要存在著兩大差異,而首先就是在基礎地位上的差異。如下表1所示,歐洲國家注重跨國合作,建立了許多國際性研究機構和聯盟,如歐洲科學基金會、歐洲空間局等。這些機構在推動跨國科技合作、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一直是科技創新的領導者之一,擁有眾多世界一流的研究大學、國家實驗室和創新企業。這些實驗室在國防、能源、醫藥等領域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與產業界的緊密合作也推動了科技成果的商業化。亞洲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科技創新成就,尤其是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地。這些國家投資大力度發展高科技產業,建立了一系列實驗室和科研中心,有力地推動了技術領域的發展。

表1 歐美亞實驗室基礎性地位比較

(三) 歐美亞實驗室發展戰略比較

其次是發展戰略上的差異(如表2所示)。歐洲注重跨國合作,通過歐盟框架在研究、創新和教育領域推動整合,還強調可持續發展、數字化轉型等戰略,鼓勵實驗室在這些領域發揮作用。美國實驗室的發展戰略則側重于強調自由市場、企業創新和大規模投資,國家實驗室通常與大學、企業和政府合作,致力于解決國家級的科技問題,如國防、能源安全等。亞洲國家在實驗室發展方面注重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通過投資、政策支持和合作來推動科技產業升級。例如,中國強調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前沿領域,日本注重機器人、綠色能源等,韓國關注5G、半導體等。

表2 歐美亞實驗室發展戰略比較

總體而言,歐美亞地區的區域實驗室都具有重要地位,其發展戰略都受到了地區特點、政府政策和產業需求的影響。無論是跨國合作、自由市場競爭還是技術創新,這些實驗室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各地區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二、 歐美國家實驗室靈活的人才引育政策和柔性的運行管理機制

歐美國家的國家實驗室是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持國家實驗室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優勢,歐美國家在人才引育政策和運行管理機制方面都采取了一些靈活和柔性的措施,以適應科技發展的需求和挑戰。

(一) 人才引育政策

1.面向全球招攬人才。歐美國家通過提供各種獎學金、補助金、簽證便利、就業機會等方式,吸引全球優秀的留學生、青年學者、科研人才到其國家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例如,2022年5月英國推出了高潛力人才簽證計劃,面向英國以外50所頂尖大學過去5年的畢業生,不設出生地限制也無需公司擔保,以吸引全球頂尖大學學生赴英國工作。美國則通過設立國家獎學金和實習項目、提高人才簽證額度等方式,確保半導體領域的應用人才供應。

2.重視跨學科交叉融合。歐美國家認識到基礎學科交叉融合產生新學科體系的趨勢,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強調跨學科背景和能力的培養。例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跨學科研究和教育計劃,目標就是培養具備跨學科背景的博士生,自1998年以來該計劃已經支持超過200個研究項目,培養了包括10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在內的近萬名跨學科博士。

3.采用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歐美國家通過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來保持對國家實驗室人才的正向激勵作用,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例如,美國國家實驗室普遍采用績效預算的管理辦法,根據研究成果和影響來確定下一個預算周期中績效撥款的額度。還采用市場化的薪酬制度,根據市場定價和談判來確定研究人員的薪酬水平。

(二) 運行管理機制

1.立法保障國家實驗室運行管理。歐美國家通過立法來規范和保障國家實驗室的運行管理,明確其定位、職責、監管、評估等方面的內容。例如,美國通過《聯邦政府采購條例》建立了高技術研發機構——國家實驗室,并陸續通過了一系列補充條文,規定了國家實驗室相關重大事務。英國通過《工作健康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來規范和保障實驗室安全[6]。

2.國有托管體制促進融通創新。歐美國家大多采用“政府擁有、委托承包商運營”的管理模式,政府負責國家實驗室的戰略指導和宏觀調控,承包商負責國家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和運營,實驗室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和獨立性,這種管理模式使資源配置更加靈活,對廣泛、多樣的創新需求可以快速響應。例如,美國國家實驗室采用國有托管體制(government-owned,contractor-operated,GOCO),由大學、企業、非政府組織等第三方機構托管,通過長期資助協議來規范和保證國家實驗室的發展。

3.財政撥款和績效評估體系共同支撐自由探索。歐美國家通過財政撥款和績效評估體系來保證國家實驗室的經費來源和使用效率,支持國家實驗室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研究。例如,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費絕大部分來源于聯邦財政非競爭性的直接撥款,實行預算管理。每個預算周期結束后,由美國審計署對國家實驗室的績效進行外部評估,并根據績效評估的結果來確定下一個預算周期中績效撥款的額度[7]。

4.依托科研裝備一體化發展并吸引全球人才。歐美國家通過建設一流的科研裝備和設施,提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時也吸引了全球優秀的科研人員到其國家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為全球數千名物理學家提供了開展高能物理研究的平臺[8]。

5.產學研協同創新。歐美國家通過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促進國家實驗室與產業界、高校等其他創新主體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例如,美國通過《拜杜法案》,規定了國有托管體制運行的國家實驗室的技術成果轉化,允許聯邦資助單位將其資助項目所產生的專利權許可給私營部門或非盈利組織[9]。

6.開放、共享、自主性環境。歐美實驗室鼓勵團隊的自主性。每個團隊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標,自主選擇項目和分配資源。這種自主性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激發了團隊的創新精神。為了促進團隊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歐美實驗室提供了開放和共享的實驗環境。各個團隊可以共享設備和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 歐美國家實驗室特色機制比較

在全球科研領域,歐美實驗室無疑占據了領先地位。這背后的成功,除了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其獨特的人才引育政策和柔性的運行管理機制。這兩者為實驗室提供了持續的動力,推動其在科研領域不斷創新。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諸多實驗室相互吸納較好的人才管理政策與運行機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同時一些實驗室也擁有創新性的特色機制,保留著個性。例如,大多數歐美實驗室擁有著開放的胸懷,面向全球招攬人才、重視跨學科交融以及完善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等等。個別實驗室則推陳出新探索出個性化運行管理機制,例如多元化薪酬構成、靈活自主的團隊建設以及透明的反饋與評估機制,等等(如圖3所示)。

圖3 人才政策和運行管理機制的共性與個性

總之,歐美國家實驗室在人才引育政策和運行管理機制方面都展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和柔性,其有利于激發國家實驗室的創新活力和競爭優勢,歐美國家實驗室的這些做法為中國國家實驗室的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三、 日韓國家實驗室“供血、造血”可持續發展機制比較

(一) 日本國家實驗室可持續發展機制

1.法律保障。為了最大程度地激發日本各個領域的人才和資源,以完成政府設定的科學技術發展目標和計劃,日本政府積極推進在創新領域的產官學合作。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別制定了《產業活力再生特別措施法》以及《產業技術力強化法》。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建立了國家級技術開發項目體系,以促進工業、醫療、環境等領域的科技發展。舉例而言,政府支持大型工業技術研究開發項目、產業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項目、醫療福祉機械研究開發項目、地球環境產業技術研究開發項目等多個領域。

2.薪酬發放。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支配自主權,這有利于改善整個研究機構的研究氛圍,吸引更多頂尖科學家的加入(每年實驗室人事費用占全部項目費用的近30%,與直接研究費用相當)。此外,該實驗室還將研究經費的預算管理制度改為決算制度。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方便研究計劃的靈活規劃和調整,有利于將資金集中用于關鍵研究計劃的推進。這些舉措提高了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從而促進科研工作的高效進行,加速科技領域的進步。這一制度改革也體現了日本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先進性和靈活性,值得我國科研機構借鑒和學習。

3.實驗室經費來源。日本政府提供的公共科研資助分為兩大主要類別,即穩定的運營交付金(事業運行費)和競爭性資金。前者占絕大多數比例,盡管后者的份額逐年增加,但在過去5年中一直保持在大約11%左右。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為例,該研究機構不僅獲得政府按計劃撥款的大部分資金,還通過與產業界的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獲得額外資金,并通過技術轉移機構進行的技術許可來獲取企業的財務支持。政府撥款的管理由理事長負責,以確保重要的研究計劃能夠得以實施,這些撥款向實驗室內的所有研究人員開放,他們可以根據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提交課題申請,通過競爭獲得資金。研究人員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參與外部競爭,爭取獲得研究經費。這種多元化的經費來源為實驗室的可持續運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促進科研項目的多樣性和創新性,為科技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4.建立分支機構。日本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不僅設有東京總部和筑波總部,還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多個研究中心,包括北海道研究中心、東北研究中心、中部研究中心、關西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中心、四國研究中心和九州研究中心。這一分布網絡的建立使得實驗室能夠更好地覆蓋國內各個地區,充分利用地區特色和資源,促進科研合作與創新。各個分支機構都在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推動了當地的科技發展,同時也有助于加強實驗室內部的合作與交流,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共享與轉化。這種多中心的組織結構有助于提高實驗室的科研效率和創新能力。

5.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實驗室積極開展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聘用國外的研究人員。這一靈活的用人機制對于促進研究交流、技術創新以及培養年輕的高級研究人才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與國際上的科研精英合作,實驗室能夠借鑒世界各地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從而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同時,對年輕高級研究人才的培養也是實驗室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與國內外的科研專家合作,年輕研究人員能夠接觸到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和研究機會,有助于他們的成長和發展(如圖4所示)。

圖4 日本國家實驗室可持續發展機制

(二) 韓國國家實驗室可持續發展機制

1.法律保障。韓國的區域國家級實驗室和研究實驗基地的設立遵循《關于政府資助研究機構等的設立、運營及育成法》。該法明確規定了這些機構的組織結構、人員編制、科研活動和成果分配等方面的事項。采用這種混合方式,為研究機構的運營和研究活動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和彈性,使這些機構能夠回避國立機構必須遵守的剛性預算會計法和公務員任用規定,從而在人事管理等方面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這不僅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權,還有助于最大程度地發揮研究成果。這一法律框架的建立為韓國科學研究提供了更為靈活和高效的管理機制。

2.薪酬發放。以韓國工業技術研究院為例,基本工資和薪金的增長機制主要包括兩種方式:(1)年終評價機制,它側重于定量評價(占50%)和領導評價(占50%),根據綜合評價結果來決定增長標準;(2)工作年限評價,要求在本單位或本系統工作滿10年才有資格參與此類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包括領導評價、同僚評價以及服務保障部門評價。

對于可變薪酬,它與獎金直接相關。一般來說,從研究課題所得利潤中劃撥出30%至50%的資金作為獎金在課題組內進行分配。具體的分配方案則在與勞動組合協商后確定,以確保公平和透明性。這種薪酬制度的靈活性和公正性有助于維護員工的積極性,推動科研課題的高質量完成,為研究機構的長期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實驗室經費來源。近年來,韓國政府已經實施了一項重要的改革,將其資助的研究經費體制從過去的“一次性撥款制度”轉向了全新的“基于項目管理制度”。這個改革的實質性變化在于,研究部門的管理責任由研究項目負責人承擔,而不再是整個部門。項目負責人在項目的方方面面擁有更大的自主權,包括項目申請、組織、實施、研究經費分配以及確定項目研究團隊成員和各自的職責等方面。此外,引入了合同制度以聘用外部研究人員,實行了人員結構的靈活調整等措施[10]。

韓國國家級實驗室和研究實驗基地的經費來源相當多元,絕大部分來自公共財政資金,而來自民間的研究委托費僅占總經費的4%到5%,主要包括政府資助金、自身收入、基金和其他收入。政府資助金的主要來源是國務總理室,這一部分資金主要用于維持研究機構的日常運作,大約占國家科技預算的3/4。政府其他部門也提供了小部分的資金支持[11]。自身收入的主要來源包括來自科技部委托的國家研究開發項目的撥款,以及企業委托研究費和技術轉讓收入的一部分?;鸷推渌杖氲拇蟛糠忠瞾碜钥萍疾?。

政府對實驗室的財政撥款分為兩個主要部分:資助金和政策研究費。前者由國務總理室撥發,后者則由政府相關部門提供?;鹳Y助包括基礎研究資助和研究基地資助兩個部分?;鹳Y助體現了政府對科研的長期承諾,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以便他們能夠專注于重要的研究工作。此外,政府還通過政策研究費來支持研究開發項目,確保了研究機構在具體領域的研究活動得以持續進行。這一多層次的經費體系有助于保持科研的多樣性和深度,為科技領域的不斷創新提供了堅實的財務支持。

4.實驗室分支機構。韓國生產技術研究院(KITECH)在韓國的仁川、安山和天安市分別設立了三個關鍵研究領域的研究所。這些戰略性位置的選擇旨在為附近的中小企業提供便捷的支持。此外,KITECH還在光州、大邱、釜山、江陵、蔚山、全州和濟州等地設立了區域部門,以進一步加強與地方產業的合作與支持。這一多層次的合作網絡促進了科研成果的傳播和技術的轉移,對于韓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緊密的合作關系有助于實驗室與國際和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科技發展和創新。KITECH與高校的合作涵蓋了德國、俄羅斯、美國、中國、日本等眾多國家和地區,這為實驗室運行提供了豐富的國際人才支持,具體機制如圖5所示。

圖5 韓國實驗室可持續發展機制

(三) 日韓實驗室運行可持續發展機制對比

日本和韓國在科研和實驗室方面都有著強大的基礎和一定的實力,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它們在可持續發展機制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1.政策和法規上,日本和韓國都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規,以促進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這些政策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在投資和資金分配上,日本在科研方面投資巨大,有著豐富的科研經費,支持實驗室的發展。韓國也在提高科研經費,但可能相對較少。在人才培養上,兩國都重視人才培養,鼓勵年輕人從事科學研究。日本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享有國際聲譽,吸引了許多國際學生和研究人員,而韓國也在培養國內外的科研人才。在經費上,日本在科研經費方面一直投入大量資源。日本政府、企業和大學都在科研領域投入了相當可觀的經費。這一切使得日本在許多科學領域都能夠保持領先地位。韓國也在增加科研經費,韓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對科研的經費投入,以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2.在創新方面,日本的實驗室有以下幾個特點:(1) 長期研究的穩定性。日本的研究實驗室通常以長期的研究項目為特點,注重基礎研究和長期的科學探索。這種穩定性有助于在科學領域取得長期和深遠的成果。(2) 跨學科研究。日本的實驗室鼓勵跨學科研究,將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術相結合,以應對復雜的科學挑戰。這有助于推動創新。(3) 國際合作。日本的科研實驗室經常與國際合作伙伴合作,共同開展研究項目,這有助于分享知識和資源,推動創新。而韓國的區域實驗室有以下幾個特點:(1) 創業和技術轉移。韓國在實驗室創新方面強調技術轉移和商業化,許多實驗室致力于開發創新技術,并將其轉化為商業機會,從而推動經濟增長。(2) 政府支持。韓國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和資金支持科研創新,鼓勵企業與實驗室合作,以推動創新項目的發展。

總的來說,日本和韓國都在實驗室運行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和特點。日本強調長期研究和跨學科合作,而韓國強調技術商業化和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這兩個國家的區域實驗室都對科學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 歐美亞區域實驗室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的比較分析

區域實驗室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圍內,由多個國家或地區共同建設和運營的大型科研設施,在我國多指省實驗室,旨在促進區域內的科技合作和創新,解決共同面臨的科技挑戰和社會問題。區域實驗室通常涉及高端技術、巨額投資、復雜管理等特點,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以保證區域實驗室的高效運行和持續發展。

(一) 歐洲區域實驗室

歐洲是區域實驗室的先驅和領導者,擁有多個世界知名的區域實驗室,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歐洲南方天文臺(ESO)、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等。歐洲區域實驗室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歐洲科研評估體系如圖6所示)。

1.以定期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歐洲區域實驗室通常采用定期評估的方式來考核區域實驗室的運行狀況和科研成果,評估周期一般為3-5年,評估內容包括區域實驗室的戰略規劃、科研方向、項目管理、資源利用、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等方面。評估結果一般由專家委員會或第三方機構提交給理事會或執行機構,并作為區域實驗室的改進和發展的依據。例如,EMBL每五年進行一次全面的外部評估,由一個國際評估委員會負責,評估結果由總干事向理事會報告。

2.兼顧科研考核和管理運營雙重指標??己藦膬蓚€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對科學和技術(S&T)成就的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使命成就,研究設施的設計、制作、施工和運行以及科學技術項目管理;另一方面是對管理和運營(M&O)的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綜合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商業系統,設備和基礎設施資產組合的獲取、制造、運行、維護和更新,綜合防護和安全管理以及應急事務管理系統??冃Э荚u的結果直接與財政撥款相關,科學和技術(S&T)成就的考評結果決定了能獲得的績效酬金的上限,管理和運營的考評結果決定了最終酬金乘數,兩者共同決定了承包商最終獲取的績效酬金。

3.評估結果與影響。大多數歐洲國家將科研評估結果納入到科研經費撥款的計算中,直接影響了科研組織和科研質量。其中,英國大學的研究評價——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通過REF結果有選擇地向高等教育機構分配研究經費、提供基準信息并建立研究機構的聲譽、研究公共投資提供問責制。其評估結果能夠有效提高研究質量、開拓經費來源、增加環境和研究設施管理的靈活性、提高研究訓練水平和研究效益等。而德國馬普學會評估小組的評估結果一般會影響到研究所有無必要存在、研究所的研究計劃、研究基金的增加或減少、研究人員的薪酬等。而其他大學或研究機構的評估結果一般都會影響到研究人員的薪水與晉升等情況。但影響方式一般不是懲罰方式,而是待遇相對降低的方式。

4.以退出機制為最終淘汰機制。歐洲區域實驗室通常設有退出機制,允許成員國或地區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退出區域實驗室的成員資格,終止其在區域實驗室的權利和義務。退出機制是區域實驗室的最終淘汰機制,一般只在極端的情況下使用,如成員國或地區與區域實驗室發生嚴重分歧或沖突,或者成員國或地區自身發生重大變化等。例如,英國曾于2012年退出了EMBL,但于2019年重新加入。

圖6 歐洲科研評估體系概述

(二) 美國區域實驗室

美國也有一些區域性的科研設施,如北美合作氫實驗研究裝置(NACER)、北美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設施(FELIX)等,但這些設施相對較小,影響力有限,不具備歐洲區域實驗室那樣的規模和地位。因此,該部分將以美國國家實驗室為代表,分析美國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美國國家實驗室是指由美國聯邦政府投資建設和管理的大型科研設施,主要從事基礎科學、能源、環境、國防等領域的研究。目前,美國有17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10個國防部國家實驗室,以及其他部門的一些國家實驗室。美國科技機構評估體系如圖7所示,圖示參考了曹詩嘉、孫占輝等學者的已有研究[14]。

美國國家實驗室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財政撥款和績效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經費絕大部分來源于聯邦財政非競爭性的直接撥款,實行預算管理。每個預算周期結束后,由美國審計署對國家實驗室的績效進行外部評估,并根據績效評估的結果來確定下一個預算周期中績效撥款的額度。此外,美國還通過設立專門的評估機構或委員會,對國家實驗室的科研方向、項目、成果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內部或外部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獎勵或懲罰。

2.同行評議機制。以一定期限為周期,針對研究人員或研究課題,或針對國家實驗室及其科學部(所)進行評議。對國家實驗室的同行評議一般分為對實驗室科學技術的評議和對運作管理成績的評議。評估委員會成員大多為本國和外國同行領域中的學術界、工業界、政府機構及其他國家實驗室高水平的科學家或專家,包括部分實驗技術專家、財務管理專家等。對于研究成果或研究項目的同行評議,一般采用預期同行評議和后期成果評議(或稱跟蹤評議)。預期同行評議運用于研究項目、研究設備研制及購買的競爭性立項;通過優勢評估,從一批研究建議書中擇優立項。跟蹤評議主要針對研究成果及實施中或新近完成的研究項目的評估。美國一些國家實驗室注意到,同行評議有時不適用于某些原創性的探索研究,如某些新的研究方向和邊緣科學研究不宜應用同行評議制。

3.國家實驗室的績效評估機制。美國能源部體系管理的國家實驗室的績效評估機制具有較強代表性。從評估主體來看,美國能源部作為評估發起單位,對托管機構在履行托管合同、達成實驗室建設目標等方面進行評估。從評估標準來看,主要包括科學技術評價與實驗室運營管理兩大方面:科學技術評價主要包括實驗室的戰略計劃和科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特別是評價其在促進科學探索和學術自由方面的努力和效果;實驗室運營管理主要是評價實驗室的運作和管理成績,注重突出實驗室運營管理特別是用戶服務工作的導向。從評估過程來看,評估工作通常采取同行評議和托管單位自評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被評估的國家實驗室要向能源部提交自評報告,并接受能源部的最終審查。

4.以競爭性承包為最終淘汰機制。美國國家實驗室采用競爭性承包的方式來淘汰不合格或低效的承包商,即在承包期滿時,由政府重新公開招標,選擇最優秀的承包商來接管國家實驗室的管理和運營。這種方式既保證了承包商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又保證了承包商的競爭性和創新性。例如,2006年,能源部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的管理權從加州大學轉讓給了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安全公司(LANS),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將核武器研發機構的管理權轉讓給私營部門。

(三) 亞洲區域實驗室

亞洲是區域實驗室的后起之秀,近年來也建立了一些具有影響力的區域實驗室,如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亞洲同步輻射光源(ASIA)、東南亞核子研究中心(SEANRC)等。圖8為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科技機構評估體系,圖示參考了曹詩嘉、孫占輝等學者的已有研究[14]。

亞洲區域實驗室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以自愿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亞洲區域實驗室通常采用自愿評估的方式來考核區域實驗室的運行狀況和科研成果,評估周期一般為3-5年,評估內容包括區域實驗室的戰略規劃、科研方向、項目管理、資源利用、成果轉化、國際合作等方面。評估結果一般由專家委員會或第三方機構提交給理事會或執行機構,并作為區域實驗室的改進和發展的依據。例如,ASIA每五年進行一次自愿評估,由一個國際評估委員會負責,評估結果由總干事向理事會報告。

2.以專家委員會為重要咨詢機構。亞洲區域實驗室通常設有專家委員會作為重要咨詢機構,由各領域的知名專家組成,負責對區域實驗室的科研方向、項目、成果等進行評審和建議,并向理事會或執行機構提供專業意見。例如,APSCO設有技術委員會、教育培訓委員會、數據共享委員會等多個專家委員會。

3.以退出機制為最終淘汰機制。亞洲區域實驗室通常設有退出機制,允許成員國或地區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退出區域實驗室的成員資格,終止其在區域實驗室的權利和義務。退出機制是區域實驗室的最終淘汰機制,一般只在極端情況下使用,如成員國或地區與區域實驗室發生嚴重分歧或沖突,或者成員國或地區自身發生重大變化等。例如,APSCO允許任何成員國在提前12個月通知秘書處后退出組織。

(四) 歐美亞區域實驗室評估機制比較

綜合來看,歐美亞區域實驗室在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如表3所示),但也面臨著各自的挑戰和問題。歐洲區域實驗室以定期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兼顧科研考核和管理運營雙重指標,以退出機制為最終淘汰機制,其優勢在于其法律地位的穩固性、組織結構的合理性、評估方式的規范性、退出機制的靈活性,但也存在著成員國或地區利益分歧的可能性、評估結果的執行力度的不足性、退出機制的濫用性等問題。美國國家實驗室以財政撥款和績效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擁有完善的同行評議機制,以競爭性承包為最終淘汰機制,其優勢在于其管理模式的靈活性、考核方式的激勵性、淘汰機制的競爭性,但也存在著政府干預的可能性、考核方式的單一性、淘汰機制的不公平性等問題。亞洲區域實驗室以自愿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以專家委員會為重要咨詢機構,以退出機制為最終淘汰機制。其優勢在于其法律依據的靈活性、決策機構的民主性、考核方式的自主性、退出機制的自由性,但也存在著法律依據的薄弱性、決策機構的低效性、考核方式的缺乏性、退出機制的頻繁性等問題。

表3 歐美亞區域實驗室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比較

目前我國區域實驗室由省級政府統籌規劃、地方政府牽頭組建、高校企業參與共建,對區域科技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共享。各省各地區積極響應,經過3-5年積極探索與建設發展,區域型實驗室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呈百花齊放式發展。截至2022年9月,各省市布局建設的“區域型實驗室”已有100多家。在區域實驗室繁榮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隨之浮現,由于目前各個實驗室建設進度不一致,發展程度大相徑庭,未來戰略方向南轅北轍,并且還未有適用于所有區域實驗室的績效評估體系,只能在原有計劃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績效評估和考察體系,完善實驗室長效激勵機制、淘汰機制。通過分析歐美亞區域實驗室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對我國區域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借鑒和啟示意義。

其中歐洲區域實驗室最值得借鑒的是擁有完美兼顧科研考核和管理運營的雙重指標,結合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的評價體系,能夠適用于我國各地實驗室發展程度和規模差異大等實際情況。而美國實驗室值得借鑒的在于擁有多方評價機構,內部評估、外部評估與第三方評估并行,能夠對實驗室運行的整體情況進行客觀、公平、完整的評價,我國第三方評價機構缺乏規范性,并未納入評價體系。亞洲區域實驗室作為后起之秀,同樣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日本、韓國等區域實驗室擁有完善的評估標準分級分類機制,在運行管理中擁有靈活性、民主性、自由性、自主性。盡管我國的實驗室也具備相似的特點,但由于財政支持和發展背景的不同,實驗室的自主性和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因此,亟需加強我國科研評估指標的體系建設,以促進科技評估指標的更加合理化演進。這包括對實驗室的經費分配、科研成果評價、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的評估指標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進,以適應我國科技發展的實際需求。這一過程將有助于提高我國實驗室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質量,推動科技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國家的科技需求和挑戰。這也是我國科研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競爭力。

五、 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 研究結論

在百年大變局下,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歐美與亞洲地區的實驗室在基礎性地位和發展戰略上存在顯著差異。歐美實驗室采用了靈活的人才培育政策和運行管理機制,為其在競爭中保持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支持。而日本和韓國的實驗室則依賴一種可持續的“供血、造血”發展機制,確保了長期穩定的運行和發展。此外,值得比較分析的是歐美和亞洲地區實驗室的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歐洲區域實驗室以定期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兼顧科研考核和管理運營雙重指標,以退出機制為最終淘汰機制。美國國家實驗室以財政撥款和績效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擁有完善的同行評議機制,以競爭性承包為最終淘汰機制。亞洲區域實驗室以自愿評估為主要考核方式,以專家委員會為重要咨詢機構,以退出機制為最終淘汰機制。

(二) 對我國的政策啟示

1.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實驗室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歐美亞的政府在不同程度上為實驗室提供了資金、政策激勵和法律支持,這為實驗室的研究活動和技術轉移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政府應當繼續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鼓勵創新投資、科研合作和知識產權保護,為實驗室的長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2.加強人才培養。歐美亞實驗室通過培訓、教育和人才培養,為地區輸送了大量的科技創新人才。這提示我們,實驗室除了解決科技攻關問題,還需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廣泛吸引各國優秀的研究人員加入,同時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機會和支持,培養出更多科技創新領袖,為徹底解決我國的“卡脖子”問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國之重器”提供人才支撐。

3.與產業界的緊密合作。這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也提高了實驗室的社會影響力。這種合作模式強調實驗室不僅僅是純粹的科研機構,更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引擎。實驗室需要進一步深化與產業界的合作,增強“造血”功能,鼓勵技術創新、商業化和市場應用,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4.建立多元化的合作伙伴關系。無論是與大學、研究機構、產業界還是政府,實驗室的合作伙伴關系都扮演著推動科技創新的關鍵角色。這表明實驗室的成功不僅僅取決于內部的研究能力,更需要廣泛的外部支持和合作。在未來的發展中,實驗室應該進一步加強與不同合作伙伴的聯系,共同解決復雜的科技問題,推動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猜你喜歡
實驗室機制評估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評估依據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