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義引種涪陵榨菜的適宜播期及茬口分析

2023-12-11 01:15古書鴻余玥郿黃富林
中低緯山地氣象 2023年5期
關鍵詞:茬口涪陵區赤水

敖 芹,古書鴻,譚 昊,余玥郿,黃富林

(1.貴州省遵義市氣象局,貴州 遵義 563002;2.貴州省山地環境氣候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2;3.貴州省習水縣氣象局,貴州 習水 564699)

0 引言

涪陵榨菜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是涪陵區乃至重慶市農村經濟中產銷規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輻射帶動力最強的傳統支柱產業、優勢產業[1]。榨菜主要作為加工腌菜,也可以作為蔬菜直接食用,經濟價值比普通蔬菜高。羅小紅等[2]通過研究指出,榨菜作蔬菜直接食用時,最好避開膨大期進行采食;用來制作腌菜則宜在“雨水”節氣前收獲。李舒等[3]通過分析涪陵區極端事件對榨菜生長的影響,得出榨菜播種發芽期的伏旱和開花結實期的極端低溫事件是對榨菜產量影響最大的限制因子。殷明[4-5]、蔡健鷹[6]對早中晚熟不同品種的適宜播期和主要栽培技術做了介紹。劉遠模[7]對重慶市涪陵區免耕連作榨菜栽培技術進行了示范。近幾年涪陵榨菜在遵義有小規?;N,目前在桐梓縣木瓜鎮、習水低熱河谷一帶有規?;N植,種植海拔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主要以合作社承包種植,平均畝產收入達2000元左右,主要為高粱+榨菜種植模式。在海拔800 m播種的榨菜未考慮氣候差異,播期參考涪陵地區播種,導致苗期熱量條件不充足,個頭偏小。湄潭西河種植榨菜133.3 hm2,種植模式為烤煙+榨菜,主要以合作市+農戶種植,2017年曾受低溫凍害導致減產嚴重。匯川區嘗試水稻+榨菜種植,秋季茬口緊張,2018年試引種失敗。榨菜引種能否成功取決于引種地區與原產地區的生態氣候條件差異程度,需要考慮氣候、緯度、海拔、土壤及栽培技術水平等[8-11]的影響。本文主要從氣候角度,分析了涪陵榨菜在遵義種植的氣象條件及氣象災害風險,不同地區不同海拔榨菜的適宜播期、種植模式及茬口時間,以期為榨菜合理安排種植時間及空間布局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來源

通過調研和閱讀文獻[9]得知:涪陵榨菜主要在涪陵區和豐都等海拔800 m以下區域種植,沿江一帶海拔500 m以下為大面積規?;N植;海拔500~800 m為散戶種植不成規模。氣象數據來源于遵義市13個國家氣象站和重慶市涪陵區國家氣象站,1981—2015年榨菜生育期內(8月—次年2月)的逐日氣象數據資料。

1.2 氣象因子的精細化插值方法

溫度界限內積溫能夠反映出積溫在各個溫度范圍內的分布狀況,為開展基于作物三基點溫度范圍的積溫分析提供支撐,對農業生產也具有更加實際的指導意義。溫度界限內積溫表示各個溫度界限范圍內的活動積溫,參考古書鴻等[15]對貴州省積溫結構特征的研究,其計算公式如下:

(1)

本文根據榨菜生育期溫度界限內積溫,采用遵義市13個國家氣象站和重慶市涪陵區1981—2015年逐日氣象數據資料,計算出榨菜全生育期溫度界限內積溫與海拔高度的擬合關系,并推算出不同地區不同海拔的溫度界限內積溫值[15]。計算公式如下:

∑T=A×H+B

(2)

∑T1=A×(H1-H)+∑T

(3)

式中,H為國家站海拔高度,H1為縣域內某地海拔高度值,∑T為國家站溫度界限內積溫,∑T1為縣域內某地溫度界限內積溫推算值,A為回歸系數,B為常數(見表1)。

表1 不同海拔的溫度界限內積溫值推算回歸方程系數值Tab.1 Coefficient value of regression equation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表2 遵義各縣市(區)發生中級以上凝凍概率Tab.2 The occurrence of intermediate and above freezing in Zunyi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2 結果與分析

2.1 榨菜生育期內氣象條件分析

以涪陵國家氣象站為代表,分析沿江一帶海拔500 m以下榨菜主要種植區氣象條件,榨菜最適宜在白露節氣(9月7日)左右播種,在2月中旬即雨水節氣前收獲,因此以涪陵種植時間為準(9月—2月中旬),分析榨菜生育期氣象條件。

2.1.1 播種至冬前苗期 榨菜播種期的適宜溫度為15~25 ℃,涪陵站平均氣溫在9月上旬開始下降至25 ℃左右,當夏季平均氣溫降至25 ℃左右,視為涪陵榨菜播種始期。播種至入冬期為冬前苗期,涪陵站平均氣溫在10~25 ℃之間的時間段為9月上旬—12月上旬,冬前壯苗10~25 ℃溫度界限內活動積溫為1833.9 ℃,降水量為287.3 mm,日照時數為284.9 h。

目前赤水河谷及桐梓木瓜鎮河谷一帶有規模引種榨菜,海拔500 m以下區域以赤水站為代表,由圖1可見,赤水與涪陵站氣溫變化趨勢相近,平均氣溫在10~25 ℃之間的時間段為9月上旬—12月上旬,與涪陵播期一致;海拔在800 m范圍以仁懷站(海拔890.3 m)為代表,仁懷站與涪陵站氣溫變化趨勢有差異,平均氣溫在10~25 ℃之間的時間段為8月中旬—11月中旬,冬前壯苗10~25 ℃溫度界限內活動積溫為1932.9 ℃·d,說明播期應適當提前到8月中旬,才能保障冬前壯苗。因此,在遵義市海拔500~600 m以下地區,常年播種時間為8月下旬—9月上旬,氣溫穩定下降在25 ℃左右視土壤墑情可開展播種育苗;海拔高于600 m以上地區,播種時間可適當提前,才能保障冬前壯苗。

圖1 播種至苗期涪陵、赤水、仁懷站平均氣溫對比變化曲線圖Fig.1 Variation curve of hourly average temperature in Chishui, Fuling and Renhuai from Sowing to Seeding stage

在榨菜播種期,連續高溫干旱會造成榨菜播種發芽困難。統計2000年以來8月中旬—9月降水資料得出,遵義各縣市出現連續的無降水天氣日數在10 d以上的有5~10次,日數最多的為15 d,因此榨菜播種期遇到連晴少雨時,應適當晚播或做好苗床水分管理。

2.1.2 榨菜膨大期 據李舒等[3]研究,涪陵區榨菜膨大期為12月上旬—次年2月中旬,榨菜能正常生長的溫度區間為4~15 ℃,其中適宜溫度為8~15 ℃;若氣溫<4 ℃,榨菜膨大受抑制。由圖2可見,涪陵站榨菜膨大期逐旬平均氣溫在7 ℃以上,最低氣溫在5 ℃以上,最高氣溫在9 ℃以上,未出現0 ℃以下氣溫,膨大至收獲期正常生長溫度(4~10 ℃)界限內活動積溫為693.0 ℃·d。

圖2 膨大期涪陵站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最低氣溫變化曲線圖Fig.2 Variation curve of hourly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in Fuling District during Expansion stage

據調研,2017年湄潭西河因發生冬季凝凍連續3 d以上,榨菜發生凍害影響產量。依據凍害標準,發生凝凍持續2~3 d稱為輕級凝凍,持續4~5 d稱為中級凝凍,持續6~9 d稱為重級凝凍,持續天數≥10 d稱為特重級凝凍。統計遵義市各縣市發生中級以上凝凍概率,習水海拔1180 m發生概率為74.6%,在桐梓和播州海拔近1000 m發生概率為50%以上,綏陽和湄潭海拔800 m左右,發生概率在50%以上,仁懷海拔890 m發生概率不足30%,東北部正安、道真和務川海拔在600~800 m,發生概率為20%~40%,余慶海拔622 m,發生概率為32%,赤水及赤水河谷發生概率為0。因此在市的西部、中部800 m以下、東部600 m左右地區,普遍發生中級以上凝凍概率不足30%,凝凍風險偏低,適宜發展涪陵榨菜,尤其在赤水及赤水流域等河谷地帶種植涪陵榨菜不受凍害;在市的西北部海拔1000 m以上,中東部海拔800 m以上大部地區發生中級以上凝凍概率在50%以上,尤其在西北部1100 m以上海拔在70%以上,凝凍風險高。

2.1.3 榨菜收獲期 據相關文獻記錄[6]:榨菜作蔬菜食用時,最好避開膨大期進行采食。作腌菜用時,以撥開 2~3片心葉可見花蕾時為最佳采收期。在涪陵區一般要在雨水節氣采收,即次年的2月中旬前后采收,最遲在2月末采收完,若不及時采收,容易形成菜心、抽蒼,嚴重影響其品質。涪陵在2月下旬開始氣溫升至10 ℃以上(表3),氣溫回升若榨菜未及時收獲易出現筋皮老化、空心、抽薹等。在遵義市除赤水氣溫在2月中旬穩定回升至10 ℃以上外,其余地區普遍在3月中旬。因此,為了避免因溫度升高導致榨菜空心、抽薹等,赤水等低熱河谷應在2月中旬收獲,其余地區可在3月上旬收獲。綜合分析,遵義市榨菜收獲期春季茬口時間充足。

表3 2月上旬—3月下旬涪陵與遵義市各縣(市、區)旬平均氣溫對比(單位:℃)Tab.3 Comparison of ten-day average temperature between Fuling and Zunyi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from early February to late March(unit:℃)

2.2 榨菜適宜播期及種植模式探討

2.2.1 不同地區不同海拔榨菜適宜播期分析 據調研及相關文獻:在涪陵區,榨菜播期彈性較大,海拔在500 m以下可在9月上旬初—9月中旬播種,在海拔500~800 m地區 ,可提早在8月下旬播種,最早8月上旬開始播種,榨菜播種期的早晚關系到其品質與產量,過早播種可能引起先期抽苔;播種過遲可能引起瘤莖小,產量低[16]。作為腌制深加工的則最適宜在白露節氣(9月7日)左右播種,在2月中旬即雨水節氣前收獲,最遲在2月末采收。結合公式(1)統計推算(見表4),在涪陵海拔500 m以下區域,榨菜從播種到收獲期正常生長溫度(4~25 ℃)界限內活動積溫>2302.7 ℃·d。結合冬前壯苗溫度界限內積溫,以及全生育期溫度界限內活動積溫至少需要2300 ℃·d為標準,推算不同縣(市、區)不同海拔榨菜適宜播期,由表5可知:赤水及赤水流域等低河谷海拔在500 m以下區域,適宜播期為9月上旬;遵義市中部以西(桐梓、赤水、正安、仁懷、播州、綏陽)海拔500~800 m區域,習水及市之東部(道真、務川、湄潭、鳳岡、余慶)海拔在400~700 m地區適宜播期在8月下旬;桐梓、赤水、正安、仁懷、播州和綏陽海拔800~1000 m,其余縣市海拔700~900 m適宜播期在8月中旬;桐梓、赤水、正安、仁懷、播州和綏陽海拔1000 m以上,其余縣市900 m以上地區,在8月中旬播種,榨菜正常生長溫度界限內活動積溫不足2300 ℃·d,熱量條件欠佳將影響榨菜產量。

表4 涪陵區不同海拔榨菜全生育期溫度界限內積溫推算值Tab.4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values within the temperature limits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Preserved Szechuan Pickle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Fuling District

表5 遵義各縣市不同海拔榨菜生育期溫度界限內積溫≥2300 ℃·d的適宜播種期Tab.5 Suitable sowing time for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 2300 ℃·d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Preserved Szechuan Pickle in Zunyi counties (cities, districts)

表6 榨菜種植模式探討Tab.6 Discussion on planting mode of Preserved Szechuan Pickle

2.2.2 種植模式及秋季岔口分析 在市的西部和中部海拔800 m以下地區,高粱、玉米在9月上旬前收獲,榨菜種植時間為8月下旬—9月上旬,種植模式可為玉米+榨菜、高粱+榨菜,茬口時間充足;水稻在9月中下旬收獲,若采用水稻+榨菜,茬口時間正?;蚵跃o張。在市的西北部、中部和南部海拔800~1000 m區域,在8月中旬播種育苗,9月中下旬移栽,次年2月底—3月初收獲,種植模式可為玉米、高粱、烤煙+榨菜,秋季茬口時間正?;蚵跃o張;水稻+榨菜秋季茬口時間緊張不足。

東部海拔600 m以下地區,8月下旬開始播種育苗,可采用水稻+榨菜;在海拔600~900 m區域,可選在8月中旬育苗,9月中下旬移栽,次年2月末收獲,種植模式可為玉米+榨菜、高粱+榨菜,水稻在9月中下旬收獲,水稻+榨菜模式的秋季茬口時間緊張。

3 結論

根據榨菜生育期氣象條件及氣象災害風險分析,再結合秋季茬口得出:市的西部和中部海拔800 m以下地區、東部600 m以下為榨菜氣候種植適宜區,宜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種,種植模式為高粱、玉米、水稻+榨菜等。市的西部海拔在800~1000 m區域,市的中部和東部海拔在600~900 m區域,為榨菜氣候種植次適宜區,適宜播期為8月中旬,盡量保障冬前壯苗,種植模式為高粱、玉米、烤煙+榨菜。在海拔1000 m以上種植榨菜,水稻+榨菜秋季茬口時間緊張,冬季受低溫雪凝災害風險大易導致榨菜減產,引種榨菜需慎重。

4 討論

重慶涪陵區毗鄰遵義市西北部,本文采用涪陵及遵義13個國家站氣象資料,分析了涪陵榨菜種植的氣象條件及氣象災害風險,對榨菜全生育期溫度界限內積溫值進行回歸擬合,得出不同縣域不同海拔種植榨菜的適宜播期,對遵義引種榨菜合理生產種植提供參考,可減少盲目引種帶來的風險。遵義市海拔高差大,根據氣溫可以分為不同的氣候層,立體氣候明顯。本文主要從氣溫、溫度界限內積溫分析不同海拔的常年平均播期,每年氣候有差異,榨菜播期要根據當年氣候變化趨勢靈活掌握具體日期,榨菜播種期遇到連晴少雨,應適當晚播或做好苗床水分管理;遇到涼爽天氣且氣溫變化較為平穩,可以適時早播;遇到強降溫,應盡量避開此時段,否則易出現先期抽苔。

猜你喜歡
茬口涪陵區赤水
施磷水平對不同茬口下冬小麥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涪陵區農學會召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推廣培訓會
眾志成城 迎著困難勇戰疫情
——重慶市涪陵區中醫院戰疫窺斑
蕎麥輪作倒茬對比試驗
赤水丹霞冠華夏——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茬口的熊
玉米‖花生茬口對冬小麥旗葉光化學活性的影響
赤水大瀑布
動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質奇觀
赤水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