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

2023-12-12 12:19朱轉麗朱鳳菊甘肅省崇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平涼744200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23年10期
關鍵詞:瓜蔓透光率日光溫室

●朱轉麗 朱鳳菊 郗 青 (甘肅省崇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甘肅 平涼 744200)

黃瓜又名胡瓜、土瓜、青瓜,屬葫蘆科黃瓜屬。黃瓜以其甘甜清脆爽口的風味和較高的營養價值備受消費者的歡迎,在果菜類蔬菜中周年消費居于首位。黃瓜種植比較廣泛,種植方式主要包括設施與露地兩種。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成為近20年以來北方反季節蔬菜生產的主要模式。日光溫室蔬菜產量高、采收期長,目前崇信縣日光溫室蔬菜占蔬菜種植面積的70%以上,以越冬一大茬為主。

1 品種選擇

選擇耐低溫、弱光照、抗病性好的品種。目前崇信縣主栽品種有“津春3號”“津優30號”“甘豐8號”“冬冠2號”等[1]。

2 嫁接育苗

2.1 嫁接砧木的選擇

能夠與黃瓜嫁接的品種比較多,目前廣泛采用的是云南黑籽南瓜。黑籽南瓜是葫蘆科南瓜屬植物,主要特點是根系大,莖圓形,生育期長,分枝力強。與黃瓜嫁接后,能保持黃瓜原來的品質。越冬茬根系比較發達,耐寒性也較強,生長發育良好,抗病性較強。

2.2 黃瓜嫁接育苗技術

2.2.1 育苗缽內靠接法 在溫室或塑料拱棚中育苗,用充分腐熟的豬糞、牛糞或馬糞與肥沃的大田土按4∶6配制,過篩后加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g/m3,充分混合均勻,用直徑8~10 cm的塑料育苗缽,內裝配好的培養土,碼放于苗床中。

黃瓜種子處理:每667 m2用150 g黃瓜種子,用55~70℃溫水浸種15 min左右,不斷攪拌,不然容易將種子燙傷,并不斷添加熱水,添加高溫水時要注意沿著盆兒邊倒下去,不要直接對著種子倒熱水,溫度降低到28~30℃后浸泡6 h左右,淘洗干凈后進行催芽,種子發芽后,在育苗缽內澆透水,每缽點播一粒發芽的黃瓜種子,上覆蓋2~3 cm營養土,育苗缽上再蓋一層塑料膜。黃瓜出土時去掉塑料膜。白天溫度為20~25℃,夜間10~18℃。

南瓜種子處理:每667 m2用種1500 g,用70~80℃熱水加1%雙氧水浸種,期間不停攪動,水溫降到35℃以下后繼續浸泡18~20 h,撈出用清水洗凈,攤于室內桌面晾種18 h,之后在30~35℃環境下催芽,出芽后在黃瓜苗旁邊挖深3 cm的小孔,澆水后點一粒南瓜種子,蓋好營養土。

當黃瓜第1片真葉,半展開時用舌形靠接法嫁接,嫁接時溫度要達到20℃以上。

2.2.2 直播靠接法 溫室內整地蓋好地膜后,在畦面上按27~30 cm孔距開深3 cm的小播種孔,澆滿水后在右邊點播2粒發芽的黃瓜種子,蓋滿培養土,黃瓜出苗后,在左邊開孔點播2粒發芽的南瓜種子,黃瓜第1片真葉半展開時用舌形靠接法嫁接,嫁接11~15 d后,下午捏傷接口下的黃瓜莖,1~3 d后再捏1次,之后斷去黃瓜莖,進入正常管理,秋冬茬黃瓜分別在第1片和第3片真葉期噴150 mg/kg和200 mg/kg的乙稀利溶液。

苗期應加大晝夜溫差,白天溫度20~25℃,夜間溫度10~13℃,定植前夜間溫度可降到5~8℃。

3 日光溫室消毒

定植前7 d閉溫室悶棚,上升到60℃左右的高溫,悶殺大概10 d左右;也可每667 m2用硫黃粉10 kg加鋸末混合,攪拌均勻后,分別放到日光溫室各個部位,暗火點燃后密閉溫室熏蒸12 h;或每667 m2用45%百菌清煙霧劑1 kg進行熏蒸,熏蒸后仍密閉溫室7 d左右消毒滅菌,定植前2 d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另外,還可用福爾馬林400倍液對溫室內各部位進行噴灑消毒,噴灑7 d后打開通風口進行通風,兩周后即可使用。

4 配方施肥

重施基肥,在耕地前每667 m2撒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4000~6000 kg,三元復合肥40 kg。

黃瓜全生育期應多次追肥,以勤追輕施為原則,將速效性的化肥溶解于水中,隨水施入。

5 整地、作畦、覆蓋地膜

定植前結合施肥深翻土壤,整平地面,南北向作畦,畦面寬80 cm,高15~20 cm,畦溝寬40 cm,畦面上鋪設滴管,然后將120~140 cm寬的地膜平鋪在畦面上,再將地膜兩側壓在畦頂向下的2/3~3/4處,用土覆蓋。

6 定植時期、方法和密度

黃瓜嫁接育苗的苗齡一般為25~30 d,秋冬茬在8月定植,越冬茬在10月定植;在蓋好地膜的畦上,按株距27~30 cm,開孔定植,定植后澆好水。定植密度為3700~4400株/667 m2。

7 定植后的管理

7.1 溫度管理

黃瓜是對溫度比較敏感的作物。其生長發育和果實膨大速度都比較快。黃瓜正常生長發育的適溫白天為25~32℃,夜間15~18℃。

黃瓜對地溫的要求較高,最適宜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地溫過低,影響對水分和營養的吸收,植株生長勢減弱,出現“花打頂”現象,葉片由下向上變黃,瓜條由頂端到基部發黃。

7.2 光照管理

日光溫室新棚膜的透光率為80%左右,在使用中膜的透光率會不斷下降,特別是PVC膜,其對塵土的吸附能力很強,在生產中需及時清理灰塵,改善溫室的光照條件。在光照管理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7.2.1 選用透光好的農用膜 目前以PVC無滴長壽膜和EVA復合高保溫膜為好,透光率高于其他膜,光合作用強,膜的導熱率系數小,保溫性能好,早晨結霧時間短或不結霧,黃瓜病害少。

7.2.2 減少膜上水滴、灰塵,增加透光率 據測定無滴膜透光率在76·8%,附有水滴時,平均透光率為52·7%,下降1/3,因此一定要用無滴膜,同時,間隔一定的時間要擦去膜上的塵土,透光率可提高15%~24%。嚴禁覆蓋舊膜。

7.2.3 增加反射光 溫室內后墻面涂白可增加反射光,也可在后墻面掛鍍鋁反光幕,可使其前面1~3 m處地表增加光照19%,60 cm高處增加13·6%,地面溫度提高2℃。

7.3 水分管理

7.3.1 控制空氣濕度 黃瓜適宜生長的空氣濕度為70%~90%,日光溫室中空氣濕度過大植株易感病。陰雨雪天溫室白天濕度大于70%,夜間大于90%,有利于各種病害的發生,所以,溫室黃瓜生產要設法降低濕度。主要措施:白天及時通風排濕,為了防止通風排濕時降溫,可采用間歇通風法,即當溫度升到30℃左右時,打開通風口,通風30 min后關閉風口,溫度再次升到30℃時又打開通風口,這樣反復通風排濕。在溫室的畦溝中撒白灰或干土,降低濕度。

7.3.2 澆水 黃瓜需水較多,生產中要充分供給水分。正常情況下,10~15 d澆水1次,低溫嚴寒季節,陰天多時,20~25 d澆水1次。澆水時在連續晴天上午進行。每次15~20 m3/667 m2。用120~140 cm寬的地膜覆蓋,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7.4 追肥

7.4.1 土壤追肥 結合澆水施尿素10 kg/667 m2、硫酸鉀10 kg/667 m2、磷酸二銨15 kg/667 m2,或三元復合肥20 kg/667 m2?;时仨毺崆霸谒腥芙夂?,隨水澆入。

7.4.2 葉面噴肥 在苗期噴施“云大一120”4000倍液,增加根系數量和抗病性;或“天達2116”,增加植株抗病性和生長勢;或惠滿豐活性液肥500倍液,有利于黃瓜多生雌花。冬季低溫條件下,不提倡葉面追肥,如果坐瓜較多及植株長勢弱時,應適當葉面噴施2~3次白糖100倍液、0·2%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混合液,噴施后要通風;盛果期可依據植株長勢,葉面噴施腐殖酸類葉面肥及微量元素復合葉面肥[3]。

7.5 施用二氧化碳氣肥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溫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常常比大氣低,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在溫室中補充二氧化碳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

晴天上午光照充足時施用二氧化碳,陰天寡照可不施。目前生產上可以用固體二氧化碳肥料,埋于土壤中;或利用強酸和一些堿式鹽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方法。

7.6 植株管理

7.6.1 吊蔓 當黃瓜蔓長至5~6葉時,在每行黃瓜上空2 m處,南北向拉一道12~14#鐵絲,用紅色的再生塑料麻將黃瓜蔓吊起,隨著瓜蔓的生長,不斷的纏繞在吊繩上;當瓜蔓生長到鐵絲附近時,將瓜蔓從吊繩上解開落下,在1·2 m處重新吊起。

7.6.2 摘除病殘老葉、卷須和側蔓 當黃瓜下部葉片老化、黃化后,及時摘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正常條件下,黃瓜主蔓的2~7節易生長側蔓,要及時摘除。瓜蔓上生長的卷須也要及時摘除。

8 采收

一般雌花開后的10 d即可采收,以頂花帶刺、瓜條直順品質最佳,初期每2~3 d采收1次,結瓜盛期每1~2 d采收1次。建議在早晨摘瓜,不建議在下午摘瓜。因下午摘瓜溫度高,果柄傷口失水多,病菌也易從傷口侵入,影響品質。采摘時要輕拿輕放,為防止頂花帶刺的幼果創傷,最好放在裝載規格20~30 kg的竹筐、木箱或塑料箱中,箱周圍墊蒲席和薄膜,方便長途運輸。

猜你喜歡
瓜蔓透光率日光溫室
日光溫室番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模塊化蓄熱墻體日光溫室研究進展
不同透光率果袋對黃冠梨雞爪病發生的影響
光照強度對溫室栽培蒲公英風味品質的影響
金屬光子晶體的可見光光譜特性
北方冬季日光溫室番瓜高產栽培技術
日光溫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術
第一棵上架的瓜蔓
大田冬瓜管理抓點兒緊
一棵絲瓜連兩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