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繪本組織科探活動

2023-12-13 06:41馮雅靜
小學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幼小銜接策略研究繪本

馮雅靜

〔摘? ? 要〕? 科學類繪本能夠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地將抽象的科學原理、現象、知識等傳遞給幼兒,具有直觀性、趣味性、激發幼兒探究欲等特點,是支持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資源,也是助力幼小銜接的重要載體。但是目前幼兒園中存在對科學類繪本價值認識不足、繪本篩選難度大、教師自身科學素養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利用科學類繪本開展幼兒科探活動。筆者提出建立科學類繪本資源庫、組織科學探究活動教研、提升教師科學教育能力三方面策略,提高教師對科學繪本價值的認識,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支持教師運用科學繪本指導幼兒科探活動。

〔關鍵詞〕? 幼小銜接;繪本;科學探究活動;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1? ? 115-117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表達了對幼兒探究能力發展的重視。幼兒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就基本上擁有了探索未來、尋找答案以及內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具備了主動學習和獨立學習的能力,也就為進入小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趣味性、體驗性、操作性是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特點。這就要求幼兒園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從環境創設、資源利用和材料投放上做到適切性和充分性。但是由于教育資源和操作材料的限制,教師無法在活動中讓幼兒直接體驗和感知科學現象,這時教師可以將繪本與科學探究活動結合,以幼兒喜歡的繪本激發他們對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在活動中體驗探索科學的樂趣。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適當地運用繪本,可以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為幼兒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持,從而促進幼兒科學素養的提升。

一、繪本對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價值

繪本種類繁多,對于幼兒園科學教育而言,我們可以將之分為科學類繪本和非科學類繪本兩大類。在研究繪本對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價值時,這里的“繪本”特指“科學類繪本”,國外學者Pappas將其定義為圍繞某一科學知識主題的帶插圖的圖書,Duck則定義為傳遞和表現自然世界和社會世界的知識為目的,并用圖文配合來實現這一目的的圖書。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適當地運用繪本,能夠實現以下幾點特殊的功能和價值。

(一)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富有趣味性

對于幼兒而言,繪本可能是他們接觸最早的書籍類型。優良的繪本無論是畫面布局、文字編排、內容構思、閱讀方式等都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進行科學設計的,飽含趣味性。由于這一特點,繪本已經成為幼兒園里重要的課程資源和教育載體,符合幼兒成長的需要。

(二)增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探究欲

繪本在生活中常見,也是幼兒園里經常購買的書籍,內容豐富多彩,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可以成為鏈接幼兒、生活、科學探究活動三者之間的紐帶。幼兒可以從繪本中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認識很多科學現象,明白很多科學原理,并能運用到科學探究活動中,遷移到日常生活實際中,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促進幼兒科學認知發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質。

(三)生動形象地說明抽象科學,具有直觀性

科學類繪本將抽象的科學知識、原理、規律等巧妙地蘊含于繪本故事情節、畫面設計中,能夠做到寓教于樂、直觀易懂,吸引幼兒閱讀,更好地獲得科學知識,從而支持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四)助力幼小銜接,具有適宜性

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要以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法、活動法等為主,輔之以小學常用的講授法、討論法等。而靈活運用科學類繪本就能很好地綜合這些方法,創設生動的情境,吸引幼兒參與其中,從而為幼兒營造一種支持性的心理氛圍,讓其在活動中真正經歷探究、體驗探究和發現的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內化科學知識,從而實現幼小銜接中的學習準備。

二、幼兒園借助繪本組織科學探究活動出現的問題

筆者深度訪談了所在幼教集團五個園區30位教師,了解當前幼兒園教師利用繪本開展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現狀,并分析其中的影響因素。這30位教師均為具有兩年以上任教經歷的主班教師,其中既有公辦幼兒園教師,也有民辦幼兒園教師;既有城市幼兒園教師,也有鄉村幼兒園教師。

通過訪談了解到,當前幼兒園多數教師在語言、社會、藝術領域活動中運用繪本較多,而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運用較少。但是訪談中教師們都認為利用繪本開展幼兒科學探究活動是可行的,繪本能夠為科學探究活動提供情境導入、實驗說明、原理結構、拓展延伸等功能。深入訪談后,筆者了解到影響幼兒園教師利用繪本組織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對繪本科學教育的價值認識不足

繪本由于其配圖豐富、配文簡短、生動有趣等特點,深受幼兒歡迎,是幼兒拓寬視野、豐富精神、鏈接世界的重要途徑。類型多樣的繪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價值,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多將繪本運用到語言、藝術、社會等領域的活動中,而較少在科學活動中使用繪本。這是因為繪本與語言、藝術、社會領域聯系緊密,該類型的繪本數量較多,故事性更強。而科學類繪本在多數幼兒園投放占比相對較小,教師對其價值認識不足,因此在科學活動中運用較少。

(二)科學類繪本篩選工作難度大

繪本是開展幼兒園課程的重要資源,合適的繪本能夠支持師幼積極互動和幼兒深度學習。但是繪本種類繁多,科學類繪本內容更是參差不齊,要挑選適宜且準確的科學類繪本需要教師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同時,挑選繪本不僅耗時耗力,并且需要花費一定的經濟代價,只靠教師個人去完成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壓力。

(三)教師自身專業能力不強

組織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要求幼兒教師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部分教師認為自身科學素質不夠,不能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提供較好的鷹架支持,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從而導致幼兒很難理解活動內容,沒有辦法正確操作材料、有效獲得科學經驗。因此,部分教師對于組織和支持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會產生畏難心理,不愿意主動開展。

(四)科學探究活動材料的準備困難

科探活動非常注重幼兒的體驗性和操作性,對材料的種類數量和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幼兒園班額普遍在30人左右,少數民辦幼兒園班額可以在15人左右,科探活動的材料準備要做到人手一份存在一定的困難。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分組操作,但是這樣只有部分幼兒能真正參與操作,一部分幼兒只能觀望,并且有些材料和操作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些都成了教師組織開展科探活動的障礙。

三、借助繪本組織幼兒科學探究活動

(一)建立科學類繪本資源庫,支持教師運用繪本組織幼兒科探活動

繪本的篩選工作非常煩瑣,靠教師個人完成任務重,且多為零敲碎打不系統。這需要幼兒園組織一批教師共同完成,通過篩選建立可供全體幼兒園教師使用的繪本資源庫。

首先要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科學領域要求,研究中外關于幼兒階段科學核心素養的文獻,建立一套園本的幼兒科學核心經驗體系,再分析近幾年幼兒園科學領域課程和活動,梳理出幼兒園階段常見的科學內容(如氣候變化、物理化學現象、生活中的物體和材料等類別),最后依據各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發展需要、生活經驗等,選擇適宜的科學類繪本。

在篩選繪本建立資源庫的過程中,還要遵循發展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三個原則。首先,所選的繪本應該符合幼兒年齡特點,適合幼兒的發展需要;其次,應該圖文并茂,生動有趣,易于幼兒理解,內容在科學性的基礎上要兼具趣味性;最后,科學類繪本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傳遞的科學知識要正確,要能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二)組織科學探究活動教研,提高教師對科學繪本價值的認識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繪本的教育價值,利用繪本開展各領域的教育活動,但是很少有人將繪本與科學探究活動相結合,這說明了幼兒園教師還沒有充分地認識和發掘繪本中的科學教育價值。并且,幼兒園教師利用繪本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形式也較為單一,多為集體觀察和閱讀,功能也是情境導入或者知識講解居多,而在具體的材料探究、技術運用和實驗操作中使用繪本較少??茖W類繪本蘊含豐富有趣的科學現象和知識,通過畫面和文字的結合傳遞科學,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科學素質,幼兒園可以組織利用繪本進行科探活動的系列教研活動,幫助教師發掘繪本中的科學教育價值,從而拓寬利用繪本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途徑和方法。例如,可以研究討論利用繪本開展科探活動的具體流程:首先可以利用繪本開始部分情境創設,吸引幼兒或者提出任務;然后讓幼兒大膽猜想,開始第一次嘗試;接著可以通過完整閱讀科學繪本,了解相關科學知識,修改自己的探究方案或計劃;再進行第二次探究嘗試;最后可以結合繪本對自己的探究活動進行回顧,討論交流。整個過程幼兒持續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狀態,對活動非常感興趣,對科學現象和科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較好。

(三)提升教師科學教育能力,促進專業成長

對各類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設計是教師科學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其中挖掘科學類繪本,將之與幼兒科學探究活動進行有機融合,更是教師科學教育能力水平的體現。教師要尊重幼兒在科探活動中的主體性,科學探究活動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為目的。教師需要深入分析科學探究活動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對繪本進行篩選,為幼兒選擇適宜的繪本,將繪本與科學探究活動相結合,設計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興趣和需要的活動方案。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后的評價與反思也有助于提升教學水平,促進其專業成長。

隨著對運用繪本支持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幼教人士意識到科學類繪本的教育價值:繪本在給幼兒帶來美的體驗的同時,也傳遞了大量的科學知識,成了教師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豐富教學資源,更是助力幼小銜接的有效載體,以科學繪本作為媒介的科探活動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喚醒幼兒的生活經驗,促進幼兒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實現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上的幼小銜接。當然,目前運用繪本支持幼兒科探活動的實踐還存在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立足實際開展研究,從教研活動、資源建設、教師專業發展等維度出發,提高教師對科學類繪本價值的認識,深入開發科學繪本的運用策略,促進幼兒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豐富多樣的繪本給幼兒的科學之路打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也給幼兒探索實踐提供了一個平臺。

參考文獻

[1]胡鈺皎,卓進.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和培養[J].基礎教育研究.2022(3):85-88.

[2]張蕾.激發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對自然的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9):55-57.

[3]胡辰.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園大班科學集體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4]王津,周兢.知識類圖畫書的概念、價值及其閱讀指導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5(5):62-66.

[5]黃梅.精心設計情境,培養幼兒科學素養[J].學前教育研究,2009(1):63-65

猜你喜歡
幼小銜接策略研究繪本
繪本
繪本
繪本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重視“幼小銜接”幼兒教育更出彩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論角度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