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困境及突破探賾

2023-12-13 13:58皮郁郁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關鍵詞:課程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樹人

摘要:文章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基本情況出發,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困境,如學生心理狀態形勢嚴峻、被課程性質格于成例、師資隊伍問題復雜、條件保障不到位等,并提出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具體路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優化課程教學模式,準確定位培養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資金資源保障到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多元考核評價。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高職院校;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2-0045-04

基金項目:2023年貴州省理論創新課題(聯合課題)“新時代貴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難點與對策研究”(項目責任人:皮郁郁,項目編號:GZLCLH-2023-163);2023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貴州省家校社‘四位一體’大學生心理育人協同創新機制研究”(項目責任人:皮郁郁);2022年貴州省職業教育“技能貴州”行動計劃項目“園藝技術專業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黔教函〔2022〕108號)

根據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以下簡稱《要求》)與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兩個文件的規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公共必修課,應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1][2]。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程定位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3]。課程任務主要是推進知識教育、開展宣傳活動、強化咨詢服務、加強預防干預。課程性質是集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行為訓練于一體,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自我認知與調節三個層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規范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義和利、群和己、成和敗、得和失,培育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協調發展”[4]。

1.學生心理狀態形勢嚴峻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復雜多變,加之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受成長背景,東西部差異、區域差異、城鄉差異,網絡自媒體的影響,剛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會遇到很多現實問題,容易產生適應性問題、發展性問題與障礙性心理問題。遵義職業技術學院自2017年起就利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系統”開展學生心理測評工作,在2022年也針對新生實施了心理健康測評。根據測評概況來看,2022級新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較多。其中,嚴重心理危機學生556人,占13.0%。一般心理問題學生788人,占18.4%。潛在心理困擾學生768人,占18.0%。無心理問題的學生2163人,占50.6%。在本測試中,嚴重心理危機主要指可能存在幻覺、妄想癥狀、自殺意圖等心理問題。一般心理問題指可能存在焦慮、抑郁、自卑、強迫、敵對攻擊、依賴、網絡成癮、睡眠困擾與進食等心理問題。潛在心理困擾指可能存在適應困難、人際關系困擾、學業就業壓力和戀愛困擾等心理問題。

2.被課程性質格于成例

課程目標包含知識層面、技能層面、自我認知與體驗層面。知識層面指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技能層面指掌握維護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與技能技巧,具備常見心理問題的識別能力、基本的自控和調節能力,能自助與助人;自我認知與體驗層面指正確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客觀評價自己的身心狀況、行為能力等,能尋求幫助,能適應環境、學習、心理與人際的變化。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僅重視知識傳授,未重視技能與自我認知層面的訓練。

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導論、心理咨詢、心理困惑及異常心理、自我意識與培養、人格發展與心理健康、大學期間生涯規劃及能力發展、學習心理、情緒管理、人際交往、性心理及戀愛心理、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梢钥闯?,課程內容缺乏應有的核心、層次和各模塊之間的有機聯系[5]。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度重視對教材內容的講解,未依據學生現實情況增刪教材內容。

課程特點是培養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因此課程教學應該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較少使用體驗、案例、項目等教學方法,且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時仍然采用考試法,未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未采用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評價效果不夠科學準確。

課程性質是集知識傳授、心理體驗和行為訓練為一體,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知識傳授、心理體驗、行為與技能訓練并重,即知情意行并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并重。這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特色,也是實現的難點[6]。

課程授課對象是全體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學情、人才培養方案、職業要求與崗位需求等,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但在教學中照顧到每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是很難實現的。

受傳統心理學的影響,部分教師更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側重修補功能,忽視課程在培養全體學生良好心理健康狀態方面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部分教師未對問題做出積極解釋,未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激發人的活力,塑造人的優秀品格,幫助學生構建更完滿的、更有意義的生活[7]。

3.師資隊伍問題復雜

一是師資資質問題?!毒V要》規定本課程教師“要具有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學歷和專業資質”。但部分教師是教育學、心理學專業之外的其他專業背景的教師,如文學、經濟學等。另外,一些高職院校所配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缺乏專業資質。

二是師資管理問題。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職稱評審與歸屬上存在問題。在職稱評審方面,有的屬于思政專業,有的屬于公共基礎課,甚至有的屬于師范專業。在所屬部門方面,有的屬于學生處(學工部),有的屬于基礎教學部,有的屬于各教學院系。

三是師資數量問題。部分高職院校師資配備雖然達到了1∶4000的比例,可是實際上課的教師數量不夠。部分高職院校采取合班的形式上課,教師所面對的學生人數太多,這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四是師資的水平與能力問題。第一,在心理學專業知識背景上,部分教師并不是心理學專業出身,對系統的心理學知識掌握不夠。第二,心理咨詢實踐經驗不足。部分教師做咨詢時僅能利用自身經歷開解學生,不能利用專業的咨詢技術為學生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第三,教學水平不夠。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夠新;不會根據學情增刪、整合教材內容;不會根據學情與教學內容變革教學方法。第四,信息素養不高。部分教師不能利用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提升自身教學水平,革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評價模式等。

4.條件保障不到位

一是經費投入不足。各高職院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同,部分高職院校按照《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范中心建設標準》的要求,生均經費達到了每年15元,但部分高職院校生均經費遠遠不到15元。

二是部分高職院校未設立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雖然一些高職院校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但存在規模不大、場地不夠、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并未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

三是部分高職院校未建設校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拓展基地。素質拓展基地可以用于學生心理素質訓練,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心理健康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措施。但部分高職院校還未建立校內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拓展基地,無法使學生在行為與技能方面得到充分的訓練。

1.結合學生生活實際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僅要教授學生心理健康知識,還要結合學生的現實需要、生活實際、心理特征、成長規律等開展相關體驗活動、素質拓展活動、主題教育活動,使學生既能掌握理論知識,又能鍛煉技術技能,還能體驗各種場合下自己與別人的心路歷程,進而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擁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2.優化課程教學模式

本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師應以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為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識別預防干預能力為目標,以引導學生挖掘自身潛能、充分認識與悅納自我、完善人格、提高心理調適能力為核心,以學生的成長與生涯為立足點,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講—聽—讀—記—練”教學模式,整合教材內容,適時融入思政教育、職業教育、生命教育、勞動教育,采用課前啟化、課中內化、課后強化有效銜接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采用線上線下雙軌教學、翻轉課堂、項目式、主題式、模塊化等教學方式,應用講授、案例、討論、體驗、探究、協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3.準確定位培養目標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不僅應結合人才培養、課程標準、教學目標,還應結合學生專業創設相應的工作情境,使教學內容與學生職業、崗位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掌握知識、體驗心理、訓練技能與行為。首先,應使學生理解心理問題就像感冒一樣正常,消除其對心理問題的病恥感。其次,應幫助學生快速適應環境,提升適應能力,培養學生對常見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預防干預能力。再次,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提升自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其全面發展。最后,應幫助學生提升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情緒管理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使其感受幸福、珍惜生命,提高心理素質,優化心理品質。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動力,教師應著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教學狀態,還可以組織學生玩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課中,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體驗活動、行為訓練、情景劇等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理論知識,更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問題識別、預防與干預能力。課后,教師可以利用學習通發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任務讓學生進行延伸性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作業中將課堂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課外,教師可以組織素質拓展活動,讓學生參與團體體驗,加強行為演練,體驗朋輩互助。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自主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和能力。

5.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理想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是尊師愛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諧親密,共享共創、教學相長。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和諧的師生關系必不可少。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成長規律、準確定位課程目標、積累大學生心理健康事例、熟悉所使用的教材、掌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節與營造課堂氛圍,還應與大學生做朋友,取得其信任,能推心置腹地與學生交流、共情,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這樣,才能為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好基礎,為提高學生校園學習生活質量做好鋪墊[8]。為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自身對學生的態度、領導方式、智慧與人格等因素,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必須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必須努力提高自身修養。

6.資金資源保障到位

高職院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參照《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范中心建設標準》的要求安排生均經費,并將其納入學校預算,??顚S?,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房和場地,擁有完備的測評軟件,以及相關圖書、期刊、音像等資料,并能不斷補充更新。如建立校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級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拓展基地,與當地醫院和其他心理咨詢機構建立校企合作與轉診機制,各院系建立二級心理輔導站等,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7.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擔負著推進知識教育、開展宣傳活動、強化咨詢服務、加強預防干預四個任務,高職院校應從準入、入職輔導、在職培訓、組建教師共同體、教師自我教育五個方面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心理健康教師的準入條件,首先是應具備心理學、教育學專業背景,具有專業任職資格,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做到客觀認識自我、悅納自我、提升自我,對自己的情緒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調節能力,在教育教學崗位上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并獲得滿足感。開展入職培訓時,應使新入職教師了解自己的工作環境、學生心理狀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性。開展在職培訓時,應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師心理咨詢的技能水平,還應組建教師共同體,以協同創新為理念,改變教師教育單一主體模式,形成多主體參與、共同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提升的教師教育新模式[9]。教師在共同體中,可以相互借鑒學習,迅速成長。教師自我教育是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成為一名教育觀念新、改革意識強、師德高尚、有較高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的“雙師”素質的優秀教師。

8.注重多元考核評價

教學評價意義重大。特別是對于學生來說,教學評價可以使其及時得到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從而揚長避短。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充分利用學習通、智慧課堂等平臺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專業性、客觀性。遵義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采用學生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學生課堂參與度、課前實踐任務、課堂匯報、環節測驗、談學習體會與感受、隨堂測驗、課后作業、課后延學、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細化量分,遵循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并重的評價原則。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對促進高職院校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關系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高職院校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針對當前學生心理狀態形勢嚴峻、被課程性質格于成例、師資隊伍問題復雜、條件保障不到位等課程建設所面臨的困境,從針對學生實際需求、改革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師生溝通、提供資源保障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2011-05-28)[2023-03-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 020/201105/t20110528_120774.html.

[2][3][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18-07-06)[2023-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 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5]張引鳳.以愛為核心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體系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09):48-50.

[6]李忠艷,雒文虎,胡菊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的困境及突破[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39(12):145-149.

[7]覃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3-5.

[8]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52-153.

[9]程茹.美國教師教育協同創新模式及其中國化改造[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5):97-106.

Explora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i Yuyu

(Zuny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Province, Zunyi 563000,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sever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the unconventional 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complex problems with the teaching staff, and inadequate guarantee of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article proposes a specific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life of students, optimize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accurately locat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build a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nsure sufficient financial resourc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and pay attention to diversifi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歡
課程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樹人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滲透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