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研究生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協調性研究

2023-12-15 07:18豐碩王濤
中國市場 2023年36期
關鍵詞:協調性經濟發展

豐碩 王濤

摘?要:面對當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研究生人才資源增多的現狀,廣西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發展經濟。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文章對廣西高校畢業生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剖析,探討了提高兩者適配性的途徑,為促進廣西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人才結構;經濟發展;協調性

中圖分類號:F1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36-0034-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6.034

1?廣西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現狀

1.1?人才結構的概念

在《易經》之中最早出現了?“人才”這個詞語,“三才之道”,即孔子及孔門弟子的《易傳》講:“《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苯Y構是指構成事物的各種要素之間的組合排列方式及其相互關系。所謂人才組織,就是一種由各種要素所構成的整體,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所構成的一種關系。人才結構是指人才系統的組成形式,是指人才在組織系統中的分配和配置,以及人才系統中各元素的排列組合方式。

1.2?廣西研究生層次人才培養現狀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發布的《2022年高校畢業生年度就業質量分析報告》顯示,2022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高校畢業生總數為38.3萬人,與去年相比新增了8.21萬人,給廣西地區帶來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其中,研究生14400人,占到總比重的4.8%。隨著廣西產業經濟的發展,對各行各業研究生人才的需求量都急劇增強,特別是近幾年新興的高新技術產業,不難看出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

近些年,廣西各大高校為適應經濟發展的各項需要,對研究生招生人數也進行了適當的擴招,當前廣西在校研究生人數約為6.41萬人,從表1的數據來看,廣西地區2023年各院校的專業碩士生所占的比重將超過一般的學術碩士生所占的比重,較2022年有顯著提高。2023年,廣西各類高等院校只招收832名博士生,這說明廣西高等人才的數量還很少,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從各學科就業情況來看,研究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前三位的學科為工學、管理學、理學,此為目前研究生的就業去向[5]。

1.3?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最近公布了一項新的數據,在國內范圍內,本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GDP為2630萬7700元,按成本率2.9%,較上年同期增長2.9%。就工業而言,第一產業的增加值為4269.8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5%。第一產業增加值為88387750億元,增長3.2%。第三部門的利潤為1392.4億元,增長2.0%。從全國范圍內目前經濟發展形勢來看,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迅速,新興能源主導地位增強,廣西也是如此。

一是在這些行業中,高新技術行業的產值同比上升13.9%。二是對高科技產業的投資狀況良好。三是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發展了“綠色經濟”??衫盟?、風能、核電。與一年前相比,新能源發電,如太陽能發電,增長11.8%。

2?廣西研究生人才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探析

2.1?廣西研究生人才與經濟發展協調性現實分析

廣西以“以人為本”為核心,不斷開拓發展新的空間,不斷創造新的發展動力和新的優勢。一套新的扶持政策已經出臺。除此之外,廣西各大高校也積極發揮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攻關重大科研項目,創新推出人才高地及科研成果轉化中心的合理舉措。

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為例,學校致力于建造桂林智慧產業園區,該園區位于桂林高速鐵路工業園內,桂林智慧園將整合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面的優勢,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經濟”為核心,以“三合一”為核心的“三位一體”戰略布局為目標,打造“三個面向”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經濟”;打造集“智慧人居”和“科工貿”于一身及“人工智能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的“智能工業”產業鏈。

廣西師范大學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有所建樹,其中廣西師范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尤為突出,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全國重點馬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黨管人才,引領人才隊伍建設。

廣西大學也積極進行校企合作,廣西大學與廣西奕安泰藥業有限公司舉行校企合作,周產學結合、校企合作是學校、學院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反哺學校、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融合優勢資源,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產教學研用”的全功能平臺,為廣西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人才。

2.2?廣西研究生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需求間的矛盾

2.2.1?廣西研究生人才總量無法滿足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目前廣西正處在一個重大的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和新的挑戰,其發展所面臨的機遇比所面臨的困難更多。我國的“南向,北向,東向融合”的格局已初步成型;我國經濟社會迎來粵港澳、北部灣一體化發展、“RCEP”背景下中國(廣西)FTA、加快西部大開發、面向東盟的國際金融通道等重大戰略機遇,我國經濟社會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為滿足“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廣西“十四五”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主要預期指標要求在2025年全區研究生人數達到7.5萬,當前廣西在校研究生人數約為6.41萬[6],距離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仍有差距;廣西研究生人才數量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無法滿足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2.2.2?廣西人才引進政策無法滿足廣西人才流動的需要

從廣西2023年區域和高校的人才引進政策來看,政府和高校都對研究生人才給予不同程度的經濟補貼和科研支持,但是與周邊省份或者相同經濟體量省份相比,不存在明顯的優勢。部分地區,不具有當地戶口或沒有取得居住證的人才,連與當地居民一樣的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都不能享受。在一些地區,對已經引進的人才,設置各種限制和壁壘,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一種保護,但在實質上,這是對人才合理流動的一種阻礙。

2.2.3?廣西研究生層次人才結構不完善無法提升經濟競爭力

《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中表示要提高新興產業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全區經濟發展的參與比重,增強產業競爭力,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該報告中,戰略新興產業作為一種能夠拉動和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同時也是一種能夠在新一輪的經濟與科技發展中占據優勢的關鍵工具。南寧市與欽州市都發布生態環境局與生態環境中心緊急招聘公告,不難看出生物科技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急需大量人才,而廣西目前缺少此專業的研究生人才,無法較好滿足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得廣西經濟缺乏一定的競爭力。

2.3?廣西研究生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需求間的矛盾成因

2.3.1?現行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影響研究生人才發展

由于我國現行的人事管理體制的束縛,使得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流動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建立廣西地區內部的人才選拔、分配和獎勵機制;在人才流動機制、人才管理機制、人才引進機制、人才保障機制等方面,依然存在著較為僵化的計劃體系,這些看上去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依然很難實現,這對人才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同時也很難將人才留下來。人才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尚處在起步階段,高級人才、國有企業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等還未進入市場,戶籍制度尚存較大壁壘,人才市場的法制與社會保障體制尚不完善,這些因素都制約著人才的流動。?

2.3.2?廣西各大高校重點產業人才供給不足,創新驅動乏力

廣西有色金屬及礦物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其工業結構仍然是以傳統的工業為主導,現有的糖業、冶金、有色金屬及化工等都是一些效率較低的資源型、能耗較大的行業,而且還存在著各行業的產值及人力資本水平的差距。廣西全區近些年綠色動能產業異軍突起,然而后續發展卻略顯薄弱。

以地區研發經費內部支出看,2022年,全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達到199.5億元,全國排名第21位,西部排名第5位,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6.2億元??蒲信c實驗發展(R&D)資金的投資密度(占地區總產值的比例)為0.81%,在我國的排名是第27,在西部的排名是第9,較2021年增加了0.03個百分點。廣西全區科技發展成效顯著,但實力相較全國偏弱,仍需努力。

2.4?全國其他省份的研究生人才政策對比

2.4.1?山西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

山西目前存在著人才總量偏小、高層次人才缺乏等問題。在全國各地都爭奪人才的情況下,山西高素質人才的引進既昂貴又困難。山西近幾年雖然也出現了一批高層次的人才引進現象,但存在著數量少、結構不合理、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山西為解決以上問題,以項目為引,引進了急需的人才。圍繞產業和科技發展的要求,山西通過“項目+人才”的方式,對急需的科技創新領導人才及其團隊、科技創業投資人員、高級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以及高技術領導人才進行有計劃的精準引進。

2.4.2?貴州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

貴州近幾年大力推進“百千萬”工程,通過“平臺引才”“才引才”和政府引導下的“柔性引才”等方式,為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豐厚的經費支持。給予人才公寓保障,人才只需繳納較低租金便可拎包入住,直到人才離開貴州、在貴州購房或退休,要切實解決好“人才住房”的難題。貴州實施的人才引進工程,通過對各項政策的最優組合,激發了人才的創新活力,有效地助推貴州的經濟和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2.4.3?黑龍江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

黑龍江出臺了《人才新政30條》,為廣大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創業政策,減少生活費用,為他們在哈爾濱生活、購房等提供更多的關懷和照顧,提高他們留哈爾濱的比例,為拓展人才群體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實行經費補貼,以吸引一大批高層次、高水平、高素質的緊缺人才。

3?提升廣西全區研究生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適配性的途徑

3.1?加強人才需求預測,優化人才結構

廣西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與第二產業經濟發展水平的匹配程度較低,說明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廣西區域內的發展仍將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階段,這就要求我國加大對廣西區域的發展趨勢的穩定預測,把發展的重心放在二次產業的科技人才和科研團隊上。要建立一種合理的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機制,突破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人才流動障礙,使第二三產業之間的人力、物力等要素向技術要素轉化。當地政府應根據廣西行業的發展趨勢,建立一種順暢的人才市場流動機制。重點是加強第二產業的人才培養與儲備,同時提高第三產業的人才利用效率,且鼓勵第三產業的人才向第一與第二產業流動,將現有的人才利用效率最大化,“培、移、引”同時進行,這樣才能避免浪費人才資源,促使人才的價值最大化。

3.2?人才的培養與產業結構的匹配

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同時注重產業結構與資源的匹配。根據廣西當前大力發展的幾個行業,在吸引人才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潛力,要與當地高校、研究機構等合作,為不同行業培養相應的專門技術人員。

一是以互聯網為基礎,以新媒體為核心,構建大數據平臺,推動“智能校園”建設;二是要構建一個長期的穩健性發展的保障體系,建設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測試站等基礎設施。

3.3?高校增設新興專業,擴大對口專業研究生招生規模

由于我國高校的辦學規模、招生指標都是由國家確定并下達的,所以高校各個專業所需的畢業生的數量主要由政府決定,并且受到了政府資源配置的限制。但是,從當前的研究生人才供需狀況來看,由于政府對本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勢認識不足,無法對畢業生的需求做出精準的預估,導致大學有關專業的招生與行業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在此基礎上,結合區域分布特征、行業特征,科學地預測廣西戰略新興產業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總量與結構,并結合高校與行業特征,調整現有專業。

3.4?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復合型研究生人才培養與引進模式

目前,廣西區域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創新型的高層次和高素質的人才需求巨大,而復合型和高科技領域的領導型人才卻較為匱乏。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各個企業所要求的人才,除了要對醫療衛生、綠色環保、材料成型技術等本領域內的相關專業知識有所了解之外,還需要對企業管理和營銷宣傳有所了解。對技術條件成熟的復合型人才,應加強跨行業、跨區域的流動與交流,注重技術水平的評定與職稱評定。廣西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園區和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利用自己的工業優勢,發展高新技術;引進高層次的高技術人員和具有創造性的隊伍。同時,要加強對重點學科帶頭人和國外專家的引進,建立長期的人才工作機制。

參考文獻:

[1]?鄧莎莎.地方經濟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路徑[J].國際公關,2022(22):44-46.

[2]?豐碩,李華巖.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視域下研究生人才需求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2(6):154-156.

[3]?黃符燕.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高校復合型法律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2(1):182-184.

[4] 王俏,湯檬.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人才經濟發展的相互影響[J].稅務與經濟,2021(5):108-112.

[5]?玉歡爽.?廣西人才結構與經濟發展協調性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21.

[6]劉雅君.人才集聚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雙重效應分析——基于2007—2017年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3):86-97.

[7]?肖敏.廣西區域經濟發展的本土化外語人才培養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11):139-141.

[8]?秦茵.山西經濟發展對高校英語復合型人才需求及培養模式的研究[J].經濟師,2014(10):190,192.

[9]?譚春枝,范祚軍,滕莉莉,等.基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金融人才培養創新及實踐——以廣西大學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3(3):26-30.

[10]?黃海濱.廣西高校碩士研究生就業的供需情況分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445-449.

猜你喜歡
協調性經濟發展
博物館擴建設計的環境協調性
陜西省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性實證研究
一種基于非協調性跳頻通信的高效密鑰協商方法
中西醫聯合治療頭位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36例
運用集對分析法評價煙葉化學成分協調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