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香時節賽燈忙

2023-12-17 17:50趙章才曹興瑞
荷城文藝 2023年4期
關鍵詞:姚安縣姚安戲劇

趙章才 曹興瑞

秋高氣爽,萬物爭榮。河清海晏,時和歲豐。又到一個豐收之季,

又是一個稻花飄香的時節!

正當全縣上下激情滿懷,認真扎實地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并不斷取得累累碩果的時候,2023?年 10?月 15?日,姚安縣首屆農民戲劇曲藝展演大賽暨個人才藝擂臺賽隆重開幕了。一場文化盛宴伴隨著稻花的清香又呈現在了姚安各族人民的面前。

姚安縣首屆農民戲劇曲藝展演大賽暨個人才藝擂臺賽是在州縣宣傳文化主管部門領導下,由姚安縣文化館和縣農戲協會主辦的一次大型文藝交流活動。從 10?月 15?日開幕至 22日閉幕,歷時 8?天。共有來自姚安、楚雄、祿豐、大姚、元謀等 5?個縣市的 41?支演出團隊和 52 名個人參加了本次展演大賽。其間,共演出劇目 21?場,節目 214?個,受眾超過 3 萬人次,為廣大人民群眾奉送了一場藝術的盛宴大餐!

這次姚安縣首屆農民戲劇曲藝展演大賽暨個人才藝擂臺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并結合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開展,精選參賽內容,嚴格把關,保證了活動主題的鮮明和大賽節目內容的積極健康向上。在形式上,采用比較接地氣、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深入宣傳和闡釋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選材上,立足當下,立足農村,立足身邊,大力謳歌了欣欣向榮的新時代,反映了新農村、新變化、新風尚。同時,這次大賽還高度重視活動參與的廣泛性。參賽團隊眾多,演出人員廣泛,既有老中青,也有年輕一代。整個演出緊鑼密鼓,氣氛熱烈,唱出了時代新聲,歌頌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農村變化, 謳歌了當下的新農村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的喜人局面。參賽節目的內容和質量不僅得到了省州專家的高度肯定,同時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大賽期間,共有 31 家省、州、縣新聞宣傳媒體報道了活動盛況, 線上點擊量達到 62 萬人次。云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吳衛民、昆明市政協原副主席汪葉菊、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系教師柴雨青, 以及云南省文旅廳原藝術處處長吳思明等專家親臨現場,對大賽活動進行了指導。

在 10 月 15?日的活動開幕式上,中共姚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黎明光致開幕詞,代表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姚安縣首屆農民戲劇曲藝展演大賽暨個人才藝擂臺賽的順利舉辦表示祝賀,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外縣參賽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活動期間,還組織相關專家學者與廣大文藝工作者一道,結合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地方“非遺”保護傳承和弘揚等相關專題進行了學習探討。云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吳衛民闡述了戲劇對于社會教育的重要性。他說,一個民族的根是什么,它就是自己的本土文化。梅葛、花燈、壩子腔、蓮花落等優秀“非遺”資源就是姚安文化的根。姚安農民戲劇協會是全省的唯一說農民、唱農民的戲劇組織。多年來,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用農民聽得懂、農民愛看的戲曲演農村,說農民。用自己特有的藝術,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聚人心,感黨恩,讓千里萬里之外的人們,緊緊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挺起中國脊梁,這就是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的最好詮釋,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層、在農村煥發出閃耀光輝的最好詮釋。

昆明市政協原副主席汪葉菊曾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從民進云南省委到姚安縣掛職副縣長。與姚安文化結下了深情厚誼。她為農戲組從過去不到幾十人發展到如今的四百余人而高興。勉勵大家要深入學習和領會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振興姚安花燈,傳承民間藝術的目標,繼續創作,發揚成績,克難奮進。云南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系教師柴雨青表示,只要姚安戲劇文化建設發展有需要,就一定會盡力支持幫助。云南省文旅廳原藝術處處長吳思明說,在戲劇舞臺上,花了錢,辦不好事的情況和例子有的是,但像姚安農戲協會這種花小錢,辦大事的,少之又少。大家都付出了非常多的辛苦和努力。作為“非遺”的傳承保護,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根本。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本唧w到姚安的“非遺”傳承,就是要在戲劇上多唱姚安花燈,盡量創作姚安音樂文化,不要亂搬外地的,否則忘記了自己的根本,還會失去自己的特色。

舉辦姚安縣首屆農民戲劇曲藝展演大賽暨個人才藝擂臺賽的誘因是姚安豐富的曲藝文化資源。姚安唱花燈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新中國成立以后,廣大窮苦人民從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水深火熱中走了出來,他們渴望新生, 更渴望歡樂,花燈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期,由四個農民倡導成立了農民戲劇創作組。至 2023年,她已堅持活動四十個春秋,會員發展到418 人,成了名副其實的花燈之鄉。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之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傳承弘揚和發展好優秀民族民間文化。2023年 7?月,姚安縣正式提出了打造“中國戲曲之鄉——姚安”的構想。經過三個多月的精心籌備而組織完成的這次姚安縣首屆農民戲劇曲藝展演大賽暨個人才藝擂臺賽,就是打造“中國戲曲之鄉——姚安”所邁出的第一步。

活動期間,現任姚安縣農民戲劇家協會黨支部書記、主席趙章才同志還從三個方面向前來參觀學習的相關來賓介紹了四十多年來姚安曲藝事業的發展情況。特別是近年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各項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首先是介紹了從 1983?年由初正龍、任寶福、駱朝富、周祐國四人籌備的“戲曲組”到 1984?年正式定名為姚安縣文聯下屬的農民戲曲創作小組,會員發展到 10?人,到30?人再到今天省級會員 11?人、州級會員 72人、縣級會員 418?人的規模,隊伍逐漸壯大的戲劇創作組的產生與發展情況。其次是介紹了在發展歷程中,農戲協會為了創作,采取以文會友、輪流接待形式組織活動的情況。在相當一段時間,當時的農戲協會活動是農閑時每月一次,農忙倆月一次,每年不少于六次?;顒訒r間在上次活動時統一安排好,如有臨時更改由組長提前十天發函通知?;顒拥攸c多以到組員家中以農村簡樸生活為接待方式。大家共同進步、相互學習、親密無間、切磋技藝、開心亮懷、無私幫助,先后創作了大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為繁榮社會主義城鄉群眾文化生活作出了貢獻。第三是介紹了農戲協會近年來的發展情況。姚安縣農戲協協會組建四十年來,始終堅持奉獻精神,自編自導自演、創作排演了大量優秀劇目,為姚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戲協會不斷學習和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堅持守正創新,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了累累碩果,使協會的發展再次邁上了新臺階。目前,協會已有直屬團隊 4 個(農戲協會藝術團、曲藝家協會藝術團、老年戲劇協會藝術團、農戲協會樂隊),隊員 80人;下屬團隊 28?個,有演職人員 317 人。會員中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2?名,省級傳承人3?名,州級傳承人 2?名,縣級傳承人 88?名。協會有劇目編導 8 人,戲劇創作人員 38 人,音樂創作人員 12?人。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靈活多樣的創作手法,創作各類戲劇作品2274?個。先后排演和推出了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掃黑除惡、普法宣傳、脫貧攻堅、黨史學習教育和鄉村振興等多個專場,走遍了姚安的山山水水進行巡回演出,實現全縣9?個鄉鎮 77?個村(居)委會的宣傳演出全覆蓋。宣傳演出3974 場次,受眾達204.5?萬人次, 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既廣泛宣傳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又傳承和弘揚了姚安優秀傳統文化。

這次活動,主辦方嚴格遵守大賽規則, 熱情提供相關服務,保證了活動的圓滿成功。經過節目審查、初賽、半決賽、總決賽到優秀劇目展演等環節,通過激烈比賽,大賽組委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參賽的集體優秀示范獎六名、一等獎三名、二等獎四名、三等獎六名、優秀表演獎五名和大賽展演獎七名, 以及個人一等獎二名、二等獎五名、三等獎九名、優秀獎七名等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揚獎勵。

猜你喜歡
姚安縣姚安戲劇
有趣的戲劇課
新世紀20年新主流電影發展景觀
媽媽“糊涂”了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姚安縣總工會:舉辦主題演講比賽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戲劇類
張雪梅國畫作品欣賞
孫家成書法作品賞析
一個人遠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