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嘴山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12-19 22:27韓麗英丁麗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綠色食品

韓麗英 丁麗

韓麗英,丁 麗.石嘴山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業,2023,17(18):-171.

摘 要 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通過對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工作成效及存在問題的分析,對石嘴山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提出相關建議,包括持續推進綠色食品標準體系與生產基地建設、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加強政策扶持、加大宣傳力度。

關鍵詞 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54

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為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抓龍頭、建基地、帶農戶、拓市場、活流通,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面積逐步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品牌建設穩步推進、科技水平顯著提高,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形成以綠色食品產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1 發展現狀

1.1 基本情況

1)截至目前,石嘴山全市年營業收入百萬元以上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達到111家,總產值達34億元、同比增長16%;產值5 000萬元以上綠色食品加工企業3家、超億元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2家,認定自治區級龍頭企業51家;開展了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評星定級活動,評定四星級綠色食品加工企業3家。2)打響了“珍硒石嘴山”區域公用品牌,培育超娃富硒大米、昊帥富硒大米等富硒單品品牌13個,寧夏實民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寧夏寧羊農牧發展有限公司2家企業的產品(富硒面粉、富硒肉羊)獲得富硒農產品方圓認證。平羅縣高仁樂海山西瓜專業合作社、寧夏嘉禾花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惠農區方歌農莊3家綠色食品企業喜獲“全國四星級休閑農業企業(園區)”稱號。3)丁大頭食用油、通福香大米、周福樂食用油等20個農產品品牌入選寧夏特色優質農產品品牌目錄?!盎蒉r枸杞”“惠農脫水蔬菜”“平羅沙漠西瓜”“石嘴山越夏番茄”“石嘴山架豆種子”等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大武口小公雞”“黃渠橋羊羔肉”“李崗西甜瓜”“沙湖大魚頭”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西夏碧草洲”“馬蘭花”“寧禾谷”“昊帥”農產品榮獲全國金質產品獎和全國優質產品獎;“黃渠橋羊羔肉”、“盈夏紅”西紅柿、“八大莊”葡萄、“寧農紅翔”蔥、“樂海山”沙漠西瓜和“廟廟湖西瓜”等品牌引領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作用明顯增強。培育“兩品一標”農產品46個。4)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和網格化監管模式,主要農產品農(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98%以上,連續多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1.2 主要成效

1.2.1 綠色生產基地初具規模

圍繞國家農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建設,聚焦畜牧、瓜菜、枸杞等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著力提升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農業標準化生產規模和水平明顯提升。1)創建自治區級全域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8個、國家級綠色食品標準化集成示范基地5個、自治區級優質綠色農產品標準化基地5個、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電子合格證試點41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4個及農產品出口標準化基地2個,生產面積達2 013 hm2,總產量19.28萬t,實現經濟收入64 815萬元。2)堅持“有標貫標、缺標補標、低標提標”的原則,完善種養技術標準33個,因地制宜制定大蔥、螺旋藻、枸杞、脫水蔬菜等6個品牌產品標準體系,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普及率逐步提高。3)寧夏超娃米業有限公司、平羅縣高仁樂海山西瓜專業合作社等4家企業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技術體系(CAQS-GAP)試點生產經營主體,為提高全市農業標準化水平和農產品品質,助力農業產業升級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2 綠色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推廣噴灌、滴灌和水肥一體化等節水灌溉技術,實現了農作物產量高、品質優、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推廣“三池兩壩”尾水循環利用、“菜魚共生”“稻漁”“稻蟹”綠色綜合種養等綠色生態養殖模式[1];持續推進“一控兩減三基本”農業清潔生產,全市化肥和農藥利用率分別為40.77%、40.57%,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持續負增長;實施農作物秸稈滅茬、深翻還田等綜合利用項目,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75%,農藥等包裝廢棄物回收率80%以上[1]。

1.2.3 綠色食品品牌不斷增多

推進農產品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培育提升綠色食品品牌,推進農業由銷售初級農產品向銷售深加工特色產品轉變。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持續提升“珍硒石嘴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黃渠橋羊羔肉”等地理標志農產品知名度,著力在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提升產品品牌價值上下功夫,推動標準化與品牌創建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綠色品牌建設進程。認證(定)了綠色農產品品牌52個?;蒉r區燕子墩鄉簡泉村、平羅縣寶豐鎮吳家灣村獲得國家首批天然富硒土地認定,惠農區綠色農產品加工園區被認定為自治區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惠農區李崗村西瓜”“惠農區李崗村甜瓜”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熊十三甜瓜”“熊十三西紅柿”納入全國特質農品名錄,華泰農的遲菜心、西紅柿獲得中國良好農業規范認證,農產品地理標志“黃渠橋羊羔肉”連續2年實施了國家地理保護農產品工程項目。

1.2.4 綠色產品多元化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營養健康食品市場需求不斷增大,石嘴山市具備研發能力的食品加工企業開始探索開發健康安全、營養方便的功能性食品、個性化食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方向越來越寬,呈多元化發展勢頭。全市綠色食品產品結構不斷豐富,種植業產品以面粉、食用油、大米、枸杞、葡萄酒、蔬菜及水果等為主。牛羊肉以生鮮凍品為主,部分分割包裝冷鮮肉依托冷鏈銷售到全國各地。果蔬產品多以預冷保鮮為主,少部分果蔬加工成脫水蔬菜出口國外。遲菜心、芥藍等高品質蔬菜直供港澳?!叭恪奔夹g種植的櫻桃番茄、水果黃瓜直供北上廣一線商超。玫瑰花制成花茶、花餅、花醬、花糖、化妝品,葡萄、枸杞和其他綠色食品制成果干、果汁、果酒及各類休閑食品,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態勢。

1.2.5 綠色食品產業融合發展

實施綠色食品加工產業提升行動,惠農區綠色食品加工科技創業園區成功申報了國家級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項目,爭取到4 000萬元的項目資金。實施10個綠色食品加工重點項目,爭取到13個自治區級農產品加工裝備改造升級項目,實施了東永固村枸杞產業基地擴建等項目,舉辦“粽情端午相約銀河”黃河文化旅游節等鄉村文旅品牌活動,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力[1]。

1.2.6 綠色食品品牌公信力逐步提升

以綠色食品標志為質量證明標志,獲證產品具有了“安全、優質”的特性,讓消費者能夠放心選購。綠色食品已全面建立和實施了以企業年度檢查、產品質量抽檢、標志市場監察、質量安全預警、監管信息通報等5項制度為核心的證后監管制度體系。大力加強對綠色食品的證后監管,對認證有效期內的綠色食品質量開展隨機監督抽檢,抽檢合格率100%。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控制、投入品使用、標準化生產等重點環節及市場上用標規范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及時處理偽造、冒用、超范圍使用農產品認證標志行為,有效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認證產品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逐步提升。

1.2.7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逐步健全

石嘴山市建立了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施從生產、收獲、加工、流通全過程質量監管,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投入品嚴格管控、產地環境和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保證了綠色食品質量安全。全市建成市級農產品檢測中心1個、縣(區)級農產品檢測中心2個、農(獸)藥殘留檢測點60個,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全覆蓋。各縣(區)均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有85家農資經營主體、596個種養基地接入自治區農業投入品在線監管系統。

2 存在的問題

2.1 生產加工脫節,優質原料不足

企業生產標準化體系不完善,在種養基地建設、田間管理、采收、加工等環節沒有統一的標準,致使企業內部及同行業企業之間產品質量參差不齊[2]。與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配套的原料生產或供給基地不足,生產與加工脫節。例如,當地綠色油料作物、糧食作物生產基地很少,油料、糧食加工企業綠色原料訂單難求。

2.2 加工主體規模小,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石嘴山市的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總體規模偏小,多屬于中小企業,加工能力普遍較弱,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3]。雖然優質稻米、枸杞、綠殼雞蛋在外省頻頻獲獎,但是因為產能低不能達到持續供應的目的,也因為產量小而不能占領高端市場。中小企業和家庭作坊多,以初級加工、粗放管理為主,由于企業總體規模偏小,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技術研發能力薄弱,低端同質化產品多,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大部分食品加工企業科研經費投入少、創新能力不足、技術裝備落后,在精深加工方面缺乏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缺乏能夠引領市場消費新潮流的綠色食品[4]。如石嘴山市果蔬產業90%以上以預冷保鮮銷售為主,個性化、保健型加工產品較少。在人才吸引和培養方面政策落實不到位,導致綠色食品深加工、新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的高端人才匱乏。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職工學歷大都在大專及以下,綠色食品品牌策劃和品牌創意滯后,依靠科技研發、品牌效應帶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3 質量監管體系不健全

部分綠色食品管理部門重認證輕監管,放松了對已經獲得綠色食品標志許可生產基地的跟蹤監測、監督檢查和管理。部分企業在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后放松對產品質量的管理,農(獸)藥殘留檢出現象時有發生。受利益驅動,甚至有的企業在認證時間到期后不申請續展而仍使用綠色食品標志、擴大綠色食品標志使用范圍或超期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等,嚴重損害了綠色食品的公信力[5]。

2.4 綠色食品品牌建設缺乏政策等激勵機制

綠色食品生產需要在生產環境、土壤、灌溉水、產品生產方面做好全程質量控制,綠色食品申報到認證也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因此,綠色食品生產成本一般高于普通食品,但是綠色食品一直沒有體現出優質優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綠色食品生產者的積極性。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缺少政策、信貸、稅收等方面的支持。

2.5 公眾對綠色食品的認知度較低

絕大部分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認知停留在“略了解”的層面,不清楚綠色食品到底好在哪里,綠色食品的品質到底如何及自己所生活的地區到底有哪些綠色食品[6]。

3 對策與建議

3.1 持續推進綠色食品標準體系與生產基地建設

完善綠色食品生產技術標準體系,推進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制訂,推廣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充分調動生產者積極性,鼓勵支持生產主體結合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建設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綠色食品標準化集成示范基地、綠色優質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地理標志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良好農業規范生產基地及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綠色食品按標生產、按標上市、按標流通。同時為綠色食品產業提供優質安全的綠色原料,解決綠色食品原料不足問題,夯實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基礎[5]。

3.2 加強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推動農科教、產學研協同創新,鼓勵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為綠色食品加工業提供技術支撐,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研發機制,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組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專家服務團隊,培養專門人才,引導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加快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集成應用,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

3.3 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

建立“以屬地監管為原則、行政監管為主導、行業自律為基礎、社會監督為保障”的綜合監管運行機制,嚴格產品質量檢測管控,有效保證綠色食品的質量。加強農業綜合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和“綠劍護農”專項治理行動,大力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進一步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企業按標生產,開展良好農業規范、綠色食品、有機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名特優新及特質農品等農產品認證,構建綠色食品產、加、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體系,切實提高綠色食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推進證后監管,不斷創新綠色食品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督檢查、風險預警、淘汰退出等監管方式,推進全市綠色食品認證逐步全覆蓋。

3.4 加強政策扶持

鼓勵金融機構圍繞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創新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給予綠色食品加工企業貸款貼息支持。加大對綠色食品產業的政策扶持,支持企業開展綠色食品認證并予以獎補,支持綠色食品企業開展加工技術改造升級、引進高端加工設備等,支持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加強預冷保鮮、烘干倉儲、冷鏈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

3.5 加大宣傳力度

依托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強化品牌建設,利用京東、快手、抖音等線上購物平臺,打造線上線下一體的全新銷售模式。利用媒體、網站、鄉村集市等加大對綠色食品的宣傳力度,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使綠色食品企業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增強自律意識,為綠色食品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7]。

參考文獻:

[1] 李慶華.對山西省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建議[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0(21):13-14.

[2] 楊朝暉,趙欣.綠色食品監管現狀、問題和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7(8):62-64.

[3] 劉志明,唐有榮.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問題機對策探討[J].四川農業科技,2009(6):10-12.

[4] 康潤枝.談高寒山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優勢與不足[J].當代農機,2009(6):73-74.

[5] 雍文龍.石嘴山市全面推動“六特”產業高質量發展[N].中國食品安全報,2023-08-26(3).

[6] 江爽,陳婷,彭方琴,等.新時代大學生綠色食品認知度研究:基于江蘇的調查[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3):27-29.

[7] 綦穎,呂杰,董鳳麗.關于我國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的思考[J].農業經濟,2006(9):23-25.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預包裝標簽常見問題分析及建議
《綠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綠色食品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的建議
綠色食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