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遠雞呼吸道疾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

2023-12-19 22:27吳春建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9期
關鍵詞:呼吸道疾病流行特征發病原因

吳春建.清遠雞呼吸道疾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J].南方農業,2023,17(18):-183.

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及市場需求量擴大的背景下,清遠雞養殖逐步向規?;?、產業化方向發展,在帶動本地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在具體養殖過程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雞呼吸道疾病在雞群中流行,給清遠雞養殖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制約了清遠雞產業的發展。為提高清遠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力度和水平,推動清遠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從流行特征、臨床癥狀、發病原因、診斷要點及防控措施等角度,對清遠雞呼吸道疾病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清遠雞;呼吸道疾??;流行特征;臨床癥狀;發病原因;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58

清遠雞作為廣東省四大名雞之一,具有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等特點,深受廣大食客的喜愛,市場需求量在不斷加大[1]。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支持下,清遠雞產業發展突飛猛進。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省清遠市出欄清遠雞超1.36億只,總產值約達68億元。尤其是清遠市的山區鄉鎮,清遠雞產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清遠雞生產量低、飼養期長,對飼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清遠雞養殖過程中,由于山區鄉鎮養殖環境較差、飼養管理不力、免疫保護較弱等因素,清遠雞呼吸道疾病流行較廣,給清遠雞產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為此,本文結合當地此病的流行特征,對清遠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措施進行如下分析和探究。

1 流行特征

該病發病率較高,多流行于冬春交替之間,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傳播速度快,1~2 d便可迅速蔓延整個養殖場。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傳染來源,健康雞與之接觸亦可感染此病。該病感染無明顯日齡差異,各日齡均能感染,其中28~56日齡的雛雞為易感雞群。多繼發或并發于其他疾病,通常與雞法氏囊、雞新城疫、大腸桿菌等疾病混合感染,其中與雞法氏囊、雞新城疫等疾病混合感染的死亡率較高,而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死亡率較低[2]。如果在清遠雞感染初期,立即采取加強飼養管理、免疫保護、藥物預防及科學對癥治療等防控措施,能有效提高該病的治愈率。但如果出現繼發感染,則會提高死亡率,給清遠雞產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2 臨床癥狀

通常情況下,該病潛伏期較短,一般為4~12 d。3~5日齡的雛雞自身免疫力較差,因此感染該病后臨床癥狀比較明顯,如無繼發感染或并發癥,初期癥狀表現為張口呼吸、閉目縮頸、打噴嚏、流出流漿液性或黏液性鼻液,部分雞只出現呼吸困難、眼瞼粘連,眼角有泡沫樣漿液或黏液等分泌物流出。2~3 d 后,支氣管出現炎癥,癥狀表現為咳嗽、食欲減退、有明顯的呼吸啰音。隨著病情發展,后期癥狀主要表現為面部腫脹,部分病雞眼瞼出現粘連且腫脹,甚至失明。如果繼發感染大腸桿菌病,則會延長病程,主要癥狀表現為腹瀉,排出黃白稀糞,甚至出現未被完全消化的飼料,病雞明顯脫水、消瘦。日齡稍大的青年雞體重明顯下降,產蛋雞無明顯呼吸道癥狀,但蛋產量明顯減少。當病雞繼發感染,臨床癥狀表現較為復雜,死亡率也高于未發生繼發感染的病雞。

3 發病原因

清遠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病原菌因素。病原菌是引發清遠雞呼吸道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清遠市地處東南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溫熱多雨,氣候濕潤,尤其是每年4—9月,溫度較高,降水量較大,為各類病原滋生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常見的病原菌有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非典型新城疫病毒、大腸桿菌病毒等,通過水平或垂直的傳播方式導致清遠雞感染呼吸道疾病[3]。從上述該病的流行特征和臨床癥狀來看,清遠雞體內或養殖環境中存在各種致病菌,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突變,就會降低雞只的免疫力,同時刺激自身體內的致病菌快速生長繁殖,進而引發呼吸道疾病。

2)管理因素。飼養環境較差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清遠市屬于粵北山區,缺乏豐富的飼養管理經驗及完善的飼養管理制度,導致飼養管理相對粗放。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未能及時清理雞舍,導致舍內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超標,損害雞的呼吸道黏膜;雞舍中溫濕度調節、通風系統不合理,尤其是冬春等氣候變化比較明顯的季節,容易降低雞只的免疫力,進而誘發呼吸道疾??;消毒制度不健全,未能及時殺菌消毒,導致病原菌滋生,降低雞自身的免疫力,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飼料品種單一,導致雞只營養缺乏,降低雞群免疫力。

3)疫苗接種因素。清遠雞在養殖過程中,通常會進行疫苗接種,使雞只產生抗體,降低疾病感染風險。但是,在疫苗接種中,由于疾病防控意識薄弱,導致疫苗接種程序不合理、接種劣質疫苗等現象比較常見,病菌感染情況時有發生,降低了雞群免疫力。而不合理的疫苗接種,會使雞只產生耐藥性,從而無法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4 診斷要點

可根據該病的臨床癥狀對該病進行初步診斷,觀察雞只是否出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如明顯的呼吸啰音,眼瞼腫脹且發炎,眼角流出有泡沫樣漿液或黏液等分泌物,鼻腔內流出流漿液性或黏液狀分泌物等。并通過剖檢病死雞,檢查其是否存在腹腔有大量泡沫樣黏液,氣囊混濁,囊壁增厚,并附有黃色泡沫樣液體的情況。若存在上述情況,基本可判斷病雞為呼吸道疾病。但是,由于該病常與雞法氏囊、雞新城疫、大腸桿菌等疾病發生混合感染,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還應注意與這幾類疾病的區別。

5 防控措施

5.1 加強飼養管理

1)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定期清理雞舍的污染物,防止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在舍內過度發酵,給雞群生活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減少環境應激引起的呼吸道疾??;2)保持舍內適宜的溫濕度,溫濕度對雞群的體溫調節、采食量及飼料利用率等都有較大影響,而粵北山區冬春季節晝夜溫差大,因此,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舍內的溫濕度,尤其是雛雞雞舍的溫度;3)加強通風外排,除了溫濕度控制外,加強舍內通風也很關鍵,尤其是夏季有害氣體超標時,加強通風可及時將舍內的有害氣體排出雞舍,保持舍內空氣清新,提高雞只自身抗病能力;4)提供充足的營養,根據雞群不同日齡階段,選用蛋白質含量不同的全價顆粒飼料,滿足不同日齡階段雞群生長的營養需要,激發雞群生長潛能,在飼料喂養過程中,可適當補充維生素添加劑,尤其是天氣變化時,可在飼料中添加魚肝油、維生素C、維生素E等;還應合理控制光照,定期飲用電解多維或抗菌肽,提高雞群抗病能力,在呼吸道疾病預防方面具有明顯的效果。

5.2 完善生物安全體系

1)嚴格把控引種關。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如需引種,應選擇到正規防疫健全的大型孵化場引種,確保種雞群健康,沒有攜帶垂直傳播性病原,通過建立無病雞群,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傳染率。

2)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從上述流行特征可以看出,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此,必須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切斷病原菌的傳播途徑。①所有進入雞場的人員及車輛經消毒通道入場,工作人員必須更換工作服、鞋帽后,方可進入工作區,嚴禁無關人員隨意進出雞舍,避免出現交叉感染。②場內消毒,定期對雞舍內外環境、用具、籠具、運動場及衛生死角等進行全面消毒,一般選用殺菌力強、消毒成本低的消毒劑,如漂白粉、生石灰、過氧乙酸等,每7 d消毒1~2 次,建議消毒劑交叉使用,或進行熏蒸消毒,避免病原菌產生抗性,以提高殺菌效果[4]。③帶雞消毒,根據日齡大小,選用不同濃度的廣譜消毒劑,如戊二醛癸甲溴銨溶液、二氯異氰尿酸鈉等,每天2~3 次。

3)加強雞舍巡查。為了解雞群狀態,及時發現疫病,應加強雞舍巡查,每天巡查雞舍不少于3次,重點觀察雞群的采食、飲水、呼吸及精神狀態等。在巡查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并根據病因進行科學治療。對于同欄雞群,在飲用水中添加抗菌、抗病毒藥物或中草藥制劑,對疫病進行預防,避免大面積感染。

4)及時隔離傳染源。為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傳播,應及時隔離病雞并清理病死雞,切斷疾病傳染源。在病死雞剖檢完成后,第一時間進行無害化處理,如發現烈性傳染病特征,應及時上報并采取緊急免疫措施,對雞場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防止疫病擴散。

5.3 加強免疫保護

在清遠雞養殖過程中,要科學規范地開展雞呼吸道疾病的免疫接種工作,避免因為免疫應激過大或接種程序不合理導致免疫失敗。清遠雞的養殖周期一般為130~160 d,在此過程中,應結合清遠市雞呼吸道疾病流行情況,針對不同日齡的雞群,采用不同的接種方法和接種劑量,制定科學完善的免疫接種程序。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疫苗,結合規范的免疫程序,對雞群加強免疫保護,并結合疫苗免疫有效期特點,適時對雞群進行強化免疫或補免。需要注意的是,在免疫接種前后,及時補充多維添加劑,能有效減輕免疫應激,提高免疫效果。此外,還應做好法氏囊、新城疫等疾病的疫苗接種工作,防止發生繼發混合感染。疫苗接種后,還可定期對雞群進行抗體水平監測,及時了解雞群的健康情況,以防出現免疫失敗。

5.4 科學用藥治療

對于已經發病的雞群,應科學用藥治療,提升治療效果。應及時對患病雞進行診斷,確診疫病感染的類型和病原菌。

如果是細菌感染,經過藥敏試驗后選擇適合養殖場的抗菌藥物,或直接選用廣譜抗菌藥進行治療,如土霉素、恩諾沙星、氧氟沙星、泰樂菌素等。治療經驗表明,清遠雞呼吸道疾病對恩諾沙星、泰樂菌素等藥物較為敏感,可輪換使用,提高治療效果。用量:將20~25 mg泰樂菌素兌入1 L飲水中,1次·d-1,連續用藥5 d;或將0.01~0.05 g恩諾沙星兌入1 L飲水中,1次·d-1,連續用藥3~5 d;或采取中草藥輔助治療,50羽雞用量:30 g甘草、30 g黃芩、30 g半夏、30 g生姜、30 g葶藶子、30 g辛夷、40 g桔梗、40 g白芷、40 g防風、40 g烏梅、40 g益母草、40 g澤瀉及40 g豬苓,充分混合研磨,摻入病雞的飼料,3 d內用完,連續用藥2~3劑,效果甚佳[5]。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可在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來調節患病雞的生理機能,提高病雞免疫力,縮短病程。

如果是病毒感染,對于該類感染的患病雞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采取疫苗接種的方法進行預防,配合對癥治療方法,可縮短病程,同時能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對癥治療以改善病雞癥狀為主,針對咳嗽和氣喘的病雞,可在飲水中添加0.3%氯化銨,或在病雞飼料中摻入150 g石膏、30 g麻黃、30 g甘草、30 g杏仁等,充分混合研磨,連續用藥5~7 d,能有效改善咳喘癥狀;針對食欲不振的病雞,可在飼料中拌入2%~5%發酵飼料,以減輕發病癥狀。

5.5 日常預防用藥

與藥物治療相比,藥物預防效果好、成本低,是防控呼吸道疾病的關鍵。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可通過藥物預防來提高雞群的免疫力,尤其在冬春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能有效降低疾病感染率。7日齡可在飼料、飲水中添加水溶性多維、魚肝油粉等,連續預防5 d,提高雞群自身免疫力;30 日齡可采用氟苯尼考、復方阿莫西林、恩諾沙星等廣譜抗生素,連續預防3 d,能有效控制大腸桿菌細菌性病原體,降低激發感染;如果育雛環境衛生較差,可在飲用水中添加500 mL·t-1濃度10%替米考星溶液和1 000 mL·t-1黃芪多糖口服液,提高雞群自身免疫力。

6 結語

清遠雞呼吸道病防控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綜合性工作。在防控工作中,需結合該病的流行特征及臨床癥狀,堅持“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如加強飼養管理、完善生物安全體系、加強免疫保護、科學用藥治療以及日常預防用藥等,減少清遠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提高清遠雞養殖經濟效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從而實現鄉村振興目標。

參考文獻:

[1] 聶影,呂勃.鄉村振興背景下清遠雞物聯網+區塊鏈智慧農業路徑探究[J].南方農機,2021,52(20):101-102.

[2] 崔雨葳.雞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病學及診斷防控[J].飼料博覽,2020(4):66.

[3] 吳靜.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臨床癥狀、治療及預防措施[J].現代畜牧科技,2020(11):100-101.

[4] 張雪芹.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及防治技術[J].中國動物保健,2020,22(9):40.

[5] 李曉香.辨證治療雞呼吸道疾病的研究[J].吉林畜牧獸醫,2022,43(6):42-43.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呼吸道疾病流行特征發病原因
2008—2015年漳州市詔安縣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水稻稻瘟病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天津市武清區成人亞臨床甲減的篩查分析
蝴蝶蘭軟腐病的防治
9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與臨床分析
2008~2012年龍城區細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瀉病流行特征對比分析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檢驗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