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價值、傳播原則和創新路徑

2023-12-20 10:43吉林動畫學院王聰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21期
關鍵詞:中華群體青少年

■吉林動畫學院:王聰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價值

中華傳統文化伴隨著華夏伊始而出現,對于國家的繁榮、炎黃后人的延續、自身的道德修養以及社會進程的推進都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意義,在中華傳統文化穩步發展的前進路上,有著氣勢磅礴的壯麗史詩,也有著艱苦卓絕的低沉期,但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含義也正因二者的結合變得更加璀璨。

我國的歷史傳承悠久燦爛,傳統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從諸多方面促進著中國社會的高速前進,它是從古至今的先人賢者、勞動人民、廣大的中華兒女的智慧結晶。我們的民族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建立起了同宗同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且在民族面臨危難時刻,中華傳統文化自身所富有的民族精神與強大凝聚力又將華夏兒女的每一個個體緊緊團結在一起,發出了一聲聲鏗鏘有力的民族吶喊,鑄就了剛毅不屈的民族精神,錘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性格。正如鄭燮于《竹石》中所著,中華傳統文化在一代代歷史的演進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時至今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我們精神文明中的寶貴財富,更是面臨具體問題時需要參考的“綱要指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置身于信息爆炸的當下,青少年作為新時代網絡“原住民”群體,擁有巨大的基數與信息化潛力。截至2022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了10.67億,而青少年線上活躍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3.5億。

青少年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力軍”,有能力且有必要充分吸收并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青少年群體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全面認同。形成以篤志正心、弘毅崇德的人格修養,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引導青少年學生明辨是非、遵紀守法、堅韌豁達、奮發向上,培養青少年學生做知榮辱、守誠信、敢創新的中國人[1]。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需要硬實力和軟實力共同發展,因此促進在青少年群體中新媒體環境下傳播傳統文化有助于發展我國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

2. 青少年對媒體話語的接受偏好與需求

當下,考量好面向青少年群體的高效傳播模式是傳播的首要問題,而如何開辟出一條屬于青少年群體自身的傳播路徑則是最為重要的題眼。

2.1 話語內容的需求

詼諧有趣,優質優量,回味無窮是當下青少年對于接收話語內容的主要需求。隨著時代發展,當下將主流文化與青少年中備受歡迎的文化有機結合就成為重要環節,例如于文化類節目《典籍里的中國》更體現了當下青少年對于傳統文化的精神需求,節目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論語》《楚辭》《史記》等,作為主持人的王嘉寧與當代讀書人撒貝寧,攜著當代人對古人的尊崇與好奇,穿越千年的時空帶領屏幕前的觀眾一起品讀經典學習大家,還從此刻在青年人心中種下了一顆了解文化吸收文化的種子。

2.2 接受模式的偏好

不再只愿意被動接受內容的輸入,而是更尋求互聯互通互動的形式是當下青少年群體普遍認同的接受模式?,F如今“彈幕”與“評論區”的出現讓參與節目互動性的能力大大提高,青少年群體在使用彈幕與評論功能跟隨主流文化腳步的同時也在“各抒己見”,其中一些人會在觀摩完視頻內容后抒發自己慷慨的情緒并留下“激昂文字”,而另一些人則會根據自己的所學所思提出更多的觀點見解供其他受眾品鑒,由此形成熱鬧的“意見高地”。與此同時,許多“文化博主”也紛紛進入與觀眾的互動當中,與青少年群體親密接觸。被網友稱為“硬核紀錄片”的《瞬間中國》打破了傳統的紀錄片模式,第四季對短視頻的視覺表達語態展開了再創新,呈現出了更為鮮明的Vlog風,如此風格的輸出方式仿佛讓受眾置身于現場,因此一上線便深受廣大青少年群體的歡迎。

2.3 接收路徑的追求

青少年在當下能主動地、有需求地沖出“信息繭房”,獲得更廣闊視野的接收路徑。在現今社會生活中,青少年群體愈加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多面手,出現了“斜杠青年”一詞。他們希望自身學識淵博,博古通今,飽覽名家圣賢之書,于是乎,目標群體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目的不謀而合。書本的信息傳播效率相較于信息網絡所不足之處正在于網絡媒體的傳達更加迅速便捷和碎片化,大多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于青少年更多是在網絡上獲得,如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引發熱議的博主“歸鄉人山白”——中國竹筷、古法徽墨、傳統毛筆等現代工藝使用傳統手法制作出的“生活器用”“文房四寶”“東方妝容”等內容廣受青年人好評,內容傳播則采用了被網友戲稱為“古法ASMR”的表現形式,全程沒有多余語言及噪音,視頻雖長但許許多多觀眾沉醉于其“古色古香”往往可以觀看完十之八九。

3. 傳統文化面向青少年群體的傳播原則

不同群體喜好不同,話語接受體系相異,身處信息時代,在探尋打造什么樣的傳統文化、如何創新性地面向青少年群體進行文化傳播之前,滿足但不局限于以下幾條原則可以更高效地開展文化傳播工作。以下內容為創新面向青少年群體傳播路徑提供了理論依據。

3.1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貞觀政要》中提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輔相成,互為助力,協調現代與傳統的關系在宣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路徑上不可或缺,如何將傳承與現代文化相結合,首先就要做好傳統文化理論的普及工作。雖深刻腦中,卻不知其意?,F代主流文化要做好傳統文化的載體,深入探索與青年亞文化易于結合之處,實現傳統文化路徑創新。

3.2 趣味與嚴謹相適應

面向青少年群體這類傳播對象,趣味是最簡便,卻也是最難做的方面。在傳播文化的途中,內容的真實性與嚴肅性是不可被磨滅的,但相應的解決之法已經在《典籍里的中國》中身份是當代讀書人的撒貝寧身上有所體現。作為親臨“古人”身邊的當代青年讀書人,撒貝寧以其幽默風趣的口才與控場能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出古人對于自身趣事與難處的敘述演繹,深深抓住了屏幕前觀眾的心。通過這波折起伏的敘事演繹節奏,廣大的青少年觀眾也在嬉笑與揪心的過程中對古人古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

3.3 理性與感性相融匯

馬克思提出:“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兩者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备行哉J識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第一手資料,其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如何繼續將感性認識深化為內在的理性認同是面對青少年傳播的關鍵所在。

提及詩詞時總提出“希望以后登高望遠時可以吟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不是只有一句無力地慨嘆‘好高’”。此問題的根源或許并不在于簡單的“不識不知”而已,試想當下真登上泰山之巔,若無三兩知音密友相伴,豈能觸景生情即刻便吟誦佳篇?感性以“尷尬”二字束縛著理性,對于青少年群體更是如此。深化過程中普遍的問題出現在對感性認識的不理解,不認同,或者遺忘,此時所產出的感性認識便不能隨當下碎片化淺薄內容趨勢的大流,如此這樣只會重蹈覆轍。解決之法在于——傳播內容于今日之青少年,傳播路徑的表達應為“雅俗共賞”,雅不單指高雅的內容,更是基于感性認識之后升華的理性認識。而俗與之對應的是基礎感性認識,是當下青少年所喜聞樂見的青年亞文化。既“接地氣”與青少年相親密,更“抬望眼”促青年思想之升華,可謂之“理性與感性”相融匯。

4. 面向青少年群體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創新路徑

4.1 更新傳播方式手段

傳統文化要結合現代傳媒數字技術,通過傳媒技術革新手段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表達。數字技術中的三維技術,增強現實(AR)技術已經深入應用到了傳統文化領域。例如,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歷經四次考古發掘,在原址上建立博物館。遺址之上,巨型幕布打造沉浸空間,模擬還原宮殿的建造過程,而走進遺跡,AR透明屏幕再現古代生活。在《中國考古大會》這檔節目中通過數字媒介技術手段,將演播室打造成裸眼3D考古現場,在傳承保護收藏在博物館里的萬千文物的同時讓文物“說話”,講述出屬于它們自己的故事,讓游客更直觀地讀懂遺址,感受文化所承載的文化之美。

4.2 創新優質傳播內容

不論傳播路徑的如何創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內容才是實打實讓青少年喜愛的關鍵所在。上海美術電影廠于1960年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其中的動畫形象皆來自齊白石筆下,而2023年開年爆款破圈的動畫作品是同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參與出品的原創網絡動畫短片合集,每一集的動畫形式皆有不同——京劇臉譜、水墨丹青、剪紙皮影等元素成為我國動畫電影豐富的創作題材,廣受青少年觀眾用戶的好評。2018年大型文化類節目《上新了,故宮》上線,其中有專家分析道:“隨著相關影視綜藝的走紅以及近年來火遍全網的故宮文創產品,故宮的品牌形象在古韻古美中增添了古色古香,越來越迎合年輕游客的需求,與此同時也不斷拉近著皇宮與百姓之間的距離?!闭嬲尮蕦m文化走進萬千尋常百姓家的是故宮文化創意產品,也就是“故宮文創”。從故宮國風膠帶、千里江山圖,到紫禁城太平有象書簽、脊獸鑰匙扣等。推出的故宮國寶色口紅從色號還是包裝均從后妃服飾上汲取設計靈感,極具宮廷特色,一上線便深受廣大女性消費者群體的喜愛。各種獨特的故宮文創扎根于中華五千年歷史的脈絡,塑造了別具一格的“故宮文創IP”。

4.3 增強傳播互動意識

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的重要性。要想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得到有效傳播,首先需要提高社會傳播文化的積極性,從傳者與受者兩者的關系中建立好良性循環。在目前我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政策有需,廣大青少年群體有求,已經打好了基礎,并且借助當下傳播媒介的數字化,傳播過程的交互性使得構建媒體話語權的意見領袖與受眾的關系越來越近,使得傳統文化日趨生活化,而在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輔助作用下,當下的視頻取向可以對用戶群體進行精準定位從而為其推送相應的傳統文化信息,以此提升傳統文化的傳播效果。作為接收端的青少年群體則熱衷于分享自己對于傳統文化內容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主動學習道德高尚、趣味高雅、契合主流價值觀的優秀傳統文化,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正面的參觀的同時,也渴望主流文化對于他們自身的進步屬性給予認可,共同發展。

5. 青少年與傳統文化“雙向奔赴”

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理應有國家情懷,同樣要有人文關懷,讓青少年群體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雙向奔赴”?,F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穿起了古人的華服,修花養鳥陶冶情操,朋友聚會的據點也由娛樂場所改換為了家中圍爐煮茶的那方小天地。近年來興起的自制短視頻中不乏看到以傳統戲曲藝術作為背景音樂的例子,同樣他們也喜歡重游歷史文化古都名城,在旅途中重新感悟詩詞古韻。由于優秀傳統文化影響著當下青少年群體的交往思維與交往方式,對該群體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青少年開始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奔赴。與此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通過青少年群體制作的種種文藝作品、文創產品和各類文化衍生品等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在向著青少年群體奔赴的過程中被傳承、傳播并發揚光大。新時代的青少年做好文化傳承,就需要將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現代文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汲取養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文化的同時也得到了進一步傳播,由此實現青少年與傳統文化的“雙向奔赴”。

6. 結束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前人留下的一杯美酒,香醇而清冽,是我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滋養著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代代中國人。傳承并發揚其中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使之煥發新的活力,成為當今社會的共同財富。

中華新時代青少年做好文化傳承,本質上也是青年向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奔走的過程,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深刻久遠的,越是如此,越需要耳濡目染,綿延不絕。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發展的道路上做到行穩致遠,而有著文化自信的青少年群體才能不迷茫、不隨波逐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人物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在青少年群體中愈加受到青睞,正說明青少年群體于傳統文化之中有著一定的文化認同,獲得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孔孟綿延至今的禮儀、唐宋繽彩紛呈的詩詞歌賦、載入史冊的文人風骨,更是激勵新時代青年堅定文化自信、做好文化傳承的底氣。新時代青少年的文化將愈加堅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將獲得更好地傳承,做到發揚光大、走向世界。

猜你喜歡
中華群體青少年
青少年發明家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讓雷鋒精神點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
關愛特殊群體不畏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