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高中學生自主習題講解課程設計與實踐
——以《我愛講高考真題》賽講活動為例

2023-12-21 09:48和春榮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講題真題題干

和春榮

(孝義市第二中學校,山西 孝義 032300)

從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線上課堂到信息化時代“互聯網+課本”的普遍學習模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融合教學成了當今教育的趨勢?!渡轿魇∑胀ǜ咧袣v史學科新課程教學指導與實施建議》(以下簡稱《指導》)指出“要融合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手段多樣化。要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學生的歷史信息源,實施從教的信息化向學的信息化轉變,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和交流。借助信息技術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開放式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前課后開展網絡學習和探討,深入掌握所學習的專題內容,并踴躍交流”。[1]《我愛講高考真題》課程教學設計,正是基于《指導》中的這些要求,以2023年普通高考全國甲卷歷史試題的講解為載體,借助互聯網的技術,使學生課堂講解與課下視頻講解相結合,既講、又看、還有提問和質疑,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了學生視覺、聽覺和學習效果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演欲望,講臺成了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真正實現了“學生中心,從做中學”。

一、課程設計理念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活動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根據外在信息,通過自己的背景知識,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收者,他要對外部的信息進行選擇和加工,建構自己的理解。因此學習過程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翻轉課堂的倡導者認為,教師要改變“以教為主”的傳統理念,由主導變為引導,通過引導和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和完成作業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學習進度。

研習、講解當年的高考真題是每年高三復習備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但現狀是教師1講得累,學生聽得效果差,破解難題成為當務之急。在課時安排緊張的情況下,今年我針對2023年高考歷史全國甲卷12個選擇題的教學,嘗試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采用翻轉課堂2的模式,把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進行了一次積極的探索。其主要方式是:通過設計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依據流程,線上獲取資源、課下準備,線下課堂集中展現,課后反復觀看。依照《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的學科素養要求,我進行如下設計:

(一)明確目標任務

學習目標:通過自主完成2023年高考歷史全國甲卷12個選擇題講解,發現不足,明確方向,提升實戰能力。

學習方式:領取任務單[2],自主學習,參賽講題。

(二)規劃活動流程[3]

歷史微信群發布高考真題學生自主練習作答核對選擇感興趣的題目準備選取喜歡的方式參與活動

領取試題講解清單填相關內容線上講題的同學自行錄制交回主持人、學生評委、錄制人員選定

學生評委宣誓主持人依題號組織習題講評錄制視頻,優者線上分享學習完成講后心得,交回講解清單

(三)設計學習任務單

《我愛講高考真題——習題講解任務單》:由講解意圖、用關鍵詞勾勒題干、史料實證、學生講后心得體會四部分組成。

1.填寫表1——明確講解意圖,可以讓學生養成自主解決學習中問題的意識,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必要的解題步驟和方法,培養學生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表1 講解意圖

2.填寫表2——用關鍵詞勾勒題干,培養學生從題干材料中找準關鍵詞、提煉信息、題干理解完整準確,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表2 用關鍵詞勾勒題干

3.填寫表3——史料實證:讓學生依托材料、已知及教材中的史實,一一判定選項,養成論從史出,史由論來,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理性思維習慣。

表3 史料實證

4.填寫表4——學生講后心得,學生通過比較自己講與別人講,線上講與線下講的不同,找出自身差距,學習借鑒同伴的好辦法,優化自己的解題方式,在研習高考真題的過程中提升解題能力。

表4 學生講后心得

表5 高三年級XXX班學生習題講解評價標準

(四)制定評價標準

二、課程的實施

(一)課程活動前

教師于周五線上發布高考真題,線下動員學生積極參與習題講解活動;周六中午下學前線下發放學習任務單,要求所有講題的學生利用周六、日上網查找資料完成相關習題,選擇線上講題的學生完成視頻的制作并及時交回。課下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整理視頻文件予以編號、同時完成主持人、學生評委、錄制人員的選定工作。

(二)課程活動中

周一歷史線下課堂,由班級主持人郭小毓同學主持,在評委王心如與教師的共同見證下進行了班級《我愛講高考真題》比賽,主持人語言風趣、學生積極參與、比賽氛圍熱烈而有序,在課尾全班學生意猶未盡齊聲背誦了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

(三)課程活動后

依據得分高低選出多條優秀習題講解視頻發布于班級歷史微信群,供同學反復觀看,學生全部交回了學習任務單,從中教師又掌握了更多的學情。習題講解的效果很好,這些題目至今無人問津。

三、課程的反思

《我愛講高考真題》習題講解課程設計是互聯網背景下,一次雙線融合教學實踐的嘗試,既有歷史學科知識與方法的探索,也有育人之路的深耕,凸顯了新課標視野下把課堂還于學生的“學生中心,從做中學”理念,有效提升了學生利用線上資源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嘗試,在課程的設計、實施過程中有許多亮點和改進的地方。

(一)課程設計與實踐中的亮點

1.對學生來說,首先是收到了好的學習效果,提升了自信心。高考真題練過講過不止一套,過段時間總有學生來問,這套題目至今無人問津說明學生真正學會了這些題目。其次在學習任務單驅動下,學生自我研習、自主探索的做法,連接起了學生從知識到素養再能力的橋梁;在學習任務單的指引下,學生找準了關鍵詞、理解了題干意思、排除了錯誤的選項,掌握了做選擇題的方法,提升了學科素養;通過線上查閱資料,拓展了學科知識,開闊了視野;通過制作短視頻,PPT的制作、背景音樂的插入、熟練的知識應用融于一體,以新的面貌出現在課堂上,收獲了同伴和教師贊賞的目光,所以這對學生既是一次習題講解比賽,也是一次精彩的人生亮相,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在班級中的榮譽感。

2.對教師來說,突破了原有教學模式,從主講換成了課堂引領者。習題講解課是高三學習中的常態課,一般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聽與記,本課程設計從主持人、評委、講授、錄制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僅僅是設計了學習任務單,就讓學生學會了12道高考真題,還把做選擇題的方法教給了學生。教師從教書匠變成了觀察者,能更深刻的洞察學情,為后續的精準復習打下了基礎;教師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持續不斷的嘗試才會促成教育的轉型。

3.對學校來說,獲得了可以存儲的、反復觀看使用的視頻課程資源。表面上看,用的時間比較多,但實際上,精心制作的試題講解視頻不僅生動活潑,還有知識的拓展,實用價值很高,通過互聯網能分享給其他學生隨時觀看,從而節約了其他師生的時間,是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的高效方式。

(二)課程設計與實踐中的不足

1.線下與線下講題的學生在習題講解過程中各有不足。

課程設計采用比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求勝欲,因而能在賽前盡其所能,線上自主查閱資料、學習制作視頻,線下相互探討辨析選項努力備講,但從結果上看,學生線上錄制的題目從PPT制作、內容講解、準確度、知識拓展方面遠遠好于線下講題者;而線下講題的學生盡管在同伴互動、課堂氛圍、時間把控方面更勝一籌,但習題呈現形式單一、知識拓展有限是很明顯的。因此應增加習題講解時間、拓展內容方面的規定。

2.課時設計和學生覆蓋面不足。課程設計原計劃一堂課完成的任務,由于講題人數較多、習題講解中有互動、一題多講的普遍存在用了兩節課時間,因此,應設置初選——決賽多個環節,(初選提前完成);其次全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參加了活動,覆蓋面有待進一步擴大。

3.“學習任務單”和“評分標準”的制定會受到教師個人水平和對新課標核心素養解讀能力的制約。表面上看在《我愛講高考真題》課程設計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并不突出,但事實上,“學習任務單”中各項內容的制定,無不滲透著教師個人對于新課標中歷史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貫徹,如填寫“題目的時間、地點”是時空觀念的體現;“簡述這一時期的社會特征”,是唯物史觀的綜合應用;而比賽的評價關鍵“評分標準”內容也比較粗曠,有待進一步細化。

總之,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已成為教育發展的趨勢,多樣化的課程設計與實踐尚需同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猜你喜歡
講題真題題干
數字算式
玩轉高考真題——比較大小問題
玩轉高考真題——集合
玩轉高考真題——幾何圖形中的不等式篇
玩轉高考真題——集合篇
撰寫解題小反思 促進師生共成長——從數學復習課“講題活動”談起
初中數學課堂學生“講題”能力的培育
提綱挈領 撥云見日
公開課
以講促思,以思導學——讓學生在講題中神采飛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