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來襲,媒體如何“出圈”

2023-12-22 09:08文_林
傳媒評論 2023年7期
關鍵詞:出圈人工智能智能

文_林 丹

隨著人工智能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的轉變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量樣本的學習和訓練需求催生出大模型的快速崛起。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最受關注的當屬各類互聯網科技企業推出的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華為的盤古、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等,共有30 余款大模型集中亮相。大模型對于媒體行業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傳統媒體又該如何把握機會,實現出圈出位?

AI+新聞,并不新鮮

大模型又叫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主要基于深度學習模型來開發,它的“大”體現在參數的龐大。早在2017年,基于Transformer結構的深度學習模型的參數就已超過1億,爆火的ChatGPT參數量高達1750 億。這為技術應用帶來了巨大潛力,打通了人工智能與垂直行業相融相生的鏈路。在應用層面,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是最直觀的體現。ChatGPT對話機器人的本質,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在文字生成領域的一次教科書式的“秀肌肉”。除卻文字,生成式AI還可在圖像、音視頻等基本內容元素以及游戲、數字人等場景化內容元素的“生成”當中大顯身手,生成各種內容。

在傳媒行業,AIGC 正被應用于多種工作職能中。比如美國新媒體巨頭公司Buzzfeed 宣布將用ChatGPT輔助內容創作,以提升內容生產效率和豐富度。再如與視頻類AIGC集成,基于文字合成、剪輯視頻以及生成虛擬場景等,可以關鍵詞讓AI直接生成畫作,也可以用AI 智能生成文案后,智能匹配畫面。今年3 月22 日,光線傳媒就正式宣布AI 將深度參與《去你的島》動畫電影的開發和制作。

作為身處科技變革浪潮前端的創新行業,海內外媒體早已率先擁抱AI技術,進入了一個以大數據和算法主導的智能媒體時代。2014年7月,美聯社宣布將采用AI 公司開發的WordSmith 程序進行公司財報類新聞的寫作。WordSmith是一個寫作類人工智能,也是最早應用到新聞寫作中的人工智能之一。原來美聯社每個季度只能寫300 篇簡報,采用Wordsmith后,每季度產生簡報數量上升至4400個,速度幾乎是人工的14 倍。2019 年開始,雅虎體育已嘗試用Wordsmith寫球賽簡報。2015年,騰訊財經開發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 開始啟用,根據算法在第一時間自動生成稿件,瞬時輸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鐘內將重要資訊和解讀送達用戶。

此外,《華盛頓郵報》在使用“Truth Teller”核實新聞的準確性;《洛杉磯時報》設計了智能系統,專注處理地震突發新聞;路透社利用名為Open Calais 的智能解決方案幫編輯審稿;《衛報》則利用機器人篩選網絡熱文,生成實驗性紙媒產品;《紐約時報》的機器人編輯Blossomblot 也在輔助編輯挑選出潛在熱文,以達到推送文章被病毒式傳播的效果。

近幾年在算法驅動下,AI 與國內媒體結合,也有不少成功的嘗試:科技媒體今日頭條就是基于大數據和算法實現內容定制化推送而取得極大成功;一些媒體機構采用機器人寫稿進行大型體育賽事報道和股票播報,如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崗的AI 合成播報員;在傳統媒體中,也已經有嘗試利用機器人寫手、算法生成的新聞稿、海報圖等內容制作的先行者,如2016年12月,微軟“小冰”就曾入職《錢江晚報》擔當該報的人工智能記者,為晚報挑選熱門新聞并進行報道撰寫。

AI+智能傳播時代的媒體打法

2023 年5 月,浙報集團旗下的傳播大腦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上線“傳播大模型”內測版,包括多款媒體內容生產類AIGC 應用,在浙報集團新聞生產發布平臺“媒立方”開展內部測試。傳播大腦公眾號文章顯示,“傳播大模型”內測版目前供潮新聞記者和編輯試用,并將在不遠的將來發布至公司媒體深度融合生態開放平臺“天目藍云”。用戶進入AI 創作頁面,可以采用以文生圖、以圖生文、以圖生圖的方式開展創意設計;在對話框中提出要求或提供關鍵詞,可以實現想標題、寫提綱、寫作輔助等11項需求,具備總結大綱、生成摘要、提取關鍵詞、情感分析、寫演講稿、寫郵件等14 項功能。這算是國內科技公司推出的最早一批基于ChatGPT 理念設計的內嵌式AI寫作平臺。

筆者在實際應用中則發現,現有的功能實現得益于浙報集團多年來持之以恒的數字化改革,比如擁有一個用AI對話功能檢索得到的報刊資料庫。

浙報集團多年來一直對融合采編系統中簽發后的成品稿件、成品圖片、成品音視頻等資源進行入庫,同時對互聯網采集數據、客戶端社區數據、浙江省圖片庫數據審核通過的資源入庫歸檔,及對掃描的歷史圖片及各類素材資源結構化處理和多特征標注,這些巨量數據內容覆蓋面廣、可重復利用,結構化標簽及內容文本標注信息完整,平臺目前媒資數據已過億條,包括《浙江日報》自1949 年創刊以來的所有數字報數字內容,客戶端、網站渠道稿件,以及浙江在線、潮新聞、浙江新聞等新媒體產品上線運營以來的所有資源。上億級的數據資源對媒體融合生產提供了內容智能算法精準推薦的依據。

雖然,在初級版大模型檢索得到的報刊資料精準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AI響應的速度也需要進一步提高,但是使用過該產品的多名記者編輯表示,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希望未來產品成熟時,能和內容生產界面,例如編稿頁面進一步融合,方便使用。作為以生產內容為使命的媒體人,這種強大的技術令人憂喜參半。身處人工智能大潮之中,只有迎著浪潮而上,發揮優勢,用好算法,才能勇立潮頭。在筆者看來,算法驅動下的傳統媒體,可以更多發現自身優勢讓技術成為賦能,成為助力。

首先,在大模型時代要進一步關注IP價值。擁有優質IP 的媒體,可以讓自帶流量的IP 可視化,實現更為順暢的變現道路。比如,“AI 孫燕姿”的爆火,就體現出藝人IP的價值。而在媒體領域,以AI作為支持系統的優質IP仍具有探索空間。

其次,激活存量用戶,關注AI+流量入口的機會。AI 對用戶需求的理解更加深入、精準,用戶對任務完成的思考方式或發生變化,媒體通過提升APP的入口吸引力,配合AI 推薦,通過精準推薦承載更多用戶選擇,使互聯網時代的價值鏈分配或隨之重構。比如字節跳動,正是依托海量優質流量入口,通過廣告、游戲等方式變現,其旗下營銷服務品牌巨量引擎,整合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懂車帝等產品的營銷能力,受到80%以上在投廣告主的青睞。

最后,人工智能加持下,可以更關注第三方內容審核市場,開拓新的商業模式。目前互聯網創作內容市場蓬勃發展,整個原創內容市場合計規模保守估計超過1000 億,并且如短視頻等原創內容市場規模和其衍生產業鏈如MCN等電商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預計未來對于互聯網內容審核需求將進一步打開。從人民網公開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到,2018年憑借在內容領域的獨特優勢,其第三方內容審核業務即開始快速發展,收入同比增幅達166%。業績背后,正是得益于人民網建設的“內容審核云平臺”。在目前網絡原創內容大規??焖侔l展的背景下,人工已經難以單獨承擔并完成網絡內容審核的工作,借助大數據、智能算法等技術,配合巨大的數據庫支持,可以令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效率和精準度大大提升。

猜你喜歡
出圈人工智能智能
“出圈”的美術館,助力非一線城市文旅發展
萌囧動物出圈記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層邏輯
“國潮”出圈之旅: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與就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