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治療濕濁瘀阻型痛風性腎病臨床療效觀察

2023-12-23 10:20李福亮王建偉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2023年5期
關鍵詞:濁法阻型痛風性

沈 悅,李福亮,王建偉*

(1.廊坊市中醫醫院 內分泌科,河北 廊坊 065000;2.廊坊市中醫醫院 腎內科,河北 廊坊 065000)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細胞外液中的UA 或尿酸鹽結晶達到飽和狀態后晶體沉積,從而引發急性反復性發作的晶體性關節炎[1]。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HUA)是痛風的重要生化基礎[2]。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飲食改變,痛風的發生率呈現遞增趨勢,發病也開始趨于年輕化[3]。研究顯示多數HUA 患者早期痛風癥狀不明顯,導致診斷和治療不及時,長期的高尿酸狀態嚴重損害患者的腎功能[4]。痛風性腎病是一組由于機體尿酸飽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臨床綜合征,給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5]。目前臨床中多采用非布他司片進行治療,然而長時間服用會導致患者出現情緒異常、步態障礙等副作用。中醫認為濕熱、風熱、瘀熱阻絡及血分伏熱均為痛風性腎病的發病機制[6],治療應以循辯證施治原則,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腎臟功能,是目前治療痛風性腎病的有效方法[7]。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作為小分子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細胞、血小板以及多核白細胞分泌,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其水平與腎病密切相關[8]。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劑,其在血清中代謝穩定,濃度不易受到患者性別、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9]。因此,本研究擬探討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對患者血清 Cys-C、β2-MG 的影響,從而為治療痛風性腎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 年8 月至2023 年1 月于廊坊市中醫醫院腎臟科門診和住院治療的濕濁瘀阻型痛風性腎病180 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 90)和觀察組(n= 90)。

痛風性腎病診斷標準參照2017 版《中國腎臟疾病高尿酸診治實踐指南》[10]及《2016 中國痛風診療指南》[11]。中醫辨證標準則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2]:中醫證型為濕熱瘀阻證,患者關節出現酸痛且漫腫、舌苔黃膩、脈滑、發紅,且有瘀斑,時常有口干的感覺。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18 歲;②病史≥6 個月。排除標準:①伴隨有急性腎損傷的患者;②伴隨有惡性腫瘤的患者;③伴隨有心臟瓣膜病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療方法

研究組給予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組方:生地黃20 g,生黃芪20 g,山藥15 g,山茱萸15 g,丹參10 g,川芎10 g,紅花10 g,雞血藤10 g,益母草10 g,雞內金10 g,生大黃10 g,每日1 劑。對照組給予非布他司片(北京朗依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057,批號:2107181,規格:40 mg) 40mg /次口服,1 次/d,治療4 個月。

2.2 觀察指標

收集并記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颊呓? ~ 10 h后,空腹抽取靜脈血8 mL,經離心(4 000 r/min,10 min)后收集血清樣本。將樣本送至我院生化室和免疫室檢測血清鈣、血磷、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堿性磷酸酶(ALP)、血清肌酐(Cys-C)、血尿素氮(β2-MG)、尿酸(UA)、血清甲狀旁腺激素(iPTH)等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檢測內中膜厚度(CIMT)。中醫癥候評分參照臨床癥候積分標準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分[9-11]。

2.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與百分數[n(%)]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ORACLE 10 g 工具評價三組患者各指標的隨機行走模型。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年齡、BMI、性別構成比、收縮壓、舒張壓、TG、TC 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 90)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 90)

3.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

治療前,兩組患者β2-MG、Cys-C、UA、ALB、Ca、P、iPTH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β2-MG、Cys-C、UA 明顯降低(P<0.05)。組間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β2-MG、Cys-C、UA 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s, n = 90)Tab.2 Changes of labor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n = 9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s, n = 90)Tab.2 Changes of labor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n = 90)

d±sd t 配對 P β2-MG/(mg/L)指標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63±0.14 2.47±0.29 0.18±0.06 4.712 <0.001對照組 2.64±0.22 2.56±0.26 0.07±0.02 2.228 0.027 t 0.364 2.192 16.500 P 0.716 0.030 <0.001 Cys-C/(mg/L)觀察組 1.68±0.49 1.19±0.30 0.47±0.11 8.091 <0.001對照組 1.69±0.24 1.35±0.17 0.32±0.09 10.967 <0.001 t 0.174 4.402 41.230 P 0.862 <0.001 <0.001 UA/(μmol/L)觀察組 369.05±45.23 275.24±20.99 127.27±18.23 17.848 <0.001對照組 371.26±44.62 309.87±21.46 78.48±11.22 11.763 <0.001 t 0.330 10.944 21.623 P 0.742 <0.001 <0.001 ALB/(g/L)觀察組 43.18±4.42 43.62±4.55 1.07±0.12 0.658 0.511對照組 43.66±4.12 44.33±4.94 1.04±0.11 0.988 0.324 t 0.754 1.003 1.748 P 0.452 0.317 0.082 Ca/(mmol/L)觀察組 2.31±0.14 2.28±0.15 0.08±0.02 1.387 0.167對照組 2.29±0.12 2.26±0.13 0.08±0.03 1.609 0.109 t 1.029 0.956 0.000 P 0.305 0.340 1.000 P/(mmol/L)觀察組 1.31±0.17 1.33±0.11 0.06±0.02 0.937 0.350對照組 1.31±0.15 1.32±0.14 0.06±0.01 0.462 0.644 t 0.000 0.533 0.000 P 1.000 0.595 1.000 iPTH/(pg/mL)觀察組 86.41±15.02 85.21±14.31 2.34±0.18 0.549 0.584對照組 86.89±14.12 85.41±14.54 2.32±0.19 0.693 0.489 t 0.221 0.093 0.725 P 0.825 0.926 0.469

3.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癥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癥候積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組內比較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中醫癥候積分均較治療前均有所降低,其中,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 n = 90)Tab.3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core, ±s, , n = 90)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s, , n = 90)Tab.3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core, ±s, , n = 90)

d±sd t 配對 P觀察組 22.45±2.26 12.14±2.12 10.23±1.56 31.565 <0.001對照組 22.51±2.25 22.02±2.14 1.09±0.12 1.497 0.136 t 0.178 31.116 55.419 P 0.858 <0.001 <0.001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3.4 隨機行走模型評價化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對痛風性腎病患者的保護作用

采用隨機行走模型評價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測指標的改善效果,觀察組患者β2-MG、Cys-C、UA、ALB、Ca、P、iPTH 分 別 有101、100、96、112、104、114、99 次綜合評價記錄,對照組分別有105、103、98、115、107、119、103 次綜合評價記錄,觀察組上述指標改善系數分別為:0.17、0.19、0.23、0.23、0.52、0.32、0.58,對照組分別為:0.10、0.15、0.20、0.12、0.49、0.29、0.43,上述指標每改善1 分,觀察組分別需要行走5.94、5.26、4.36、4.31、1.93、3.08、1.74,對照組分別需要行走10.50、6.87、4.90、8.21、2.06、3.50、2.34。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見表4。

表4 隨機行走模型評價兩組患者各臨床指標改善情況Tab.4 Evaluation of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dex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y random walking model

4 討論

痛風性腎病由痛風累及腎臟所致,起病隱匿、發展緩慢,在發現時已對患者的腎臟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害,轉變為慢性腎病,最終發展為終末期腎臟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3]。中醫認為,痛風性腎臟病為本虛標實證,黑色為水之氣,腎陽虛日久,失溫煦之功,陽虛水泛,其病機以脾腎虧虛為本,治療應以濕濁、淤血及痰飲為標[14]。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組方中的黃芪補氣固表、脫毒排膿,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抗炎及抗動脈硬化的功效;丹參活血化瘀,可以抗血小板聚集和降血脂;雞血藤活血化瘀,在滋陰補腎的同時,配伍山茱萸,陰陽求和,諸藥合用,改善患者血液循環、調節免疫功能、修復腎小球細胞。β2-MG 作為小分子球蛋白,主要是人體淋巴細胞、血小板以及多形核白細胞等有分泌,廣泛存在于血漿、尿液、唾液、初乳及腦脊液中[15]。研究顯示健康人群的血液和尿液中β2-MG 水平較低,與腎小球過濾功能密切相關[16]。當血漿中β2-MG 表達水平上升時,反映GFR 及腎小球過濾功能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腎小球病變及早期腎損傷[17]。本研究顯示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β2-MG 均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更加明顯。

作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C 能夠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過濾和近端小管代謝后釋放至血流中,是反映機體濾過功能的重要指標,并具有不受患者年齡、性別及肌肉質量影響等特點[18]。濕濁瘀阻型痛風性腎病患者腎小球功能受損,Cys-C、水平均可以作為反應腎小球病變的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ys-C、UA 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Cys-C、UA 改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濕濁瘀阻型痛風性腎病患者Cys-C、UA 水平明顯升高,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同時,β2-MG、Cys-C、UA 水平也會明顯的下降,其中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下調的更為明顯,說明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可能是通過下調β2-MG、Cys-C、UA 水平來改善濕濁瘀阻型痛風性腎病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在結合現代醫學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治療前后實驗室檢測指標的變化,建立隨機行走模型,以判斷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對痛風性腎病患者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痛風性腎病提供理論依據。隨機行走模型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綜合指標每改善1 分,觀察組分別需要行走5.94、5.26、4.36、4.31、1.93、3.08、1.74,對 照組分別需要行走10.50、6.87、4.90、8.21、2.06、3.50、2.34。觀察組患者各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馬民凱等[19]在3 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采用通絡散結湯治療,結果顯示通絡散結湯可以通過下調β2-MG、Cys-C,抑制微炎癥反應,從而保護腎功能,與本研究結果類似。

5 結論

散結通絡益腎泄濁法可能通過調控β2-MG、Cys-C、UA 水平改善濕濁瘀阻型痛風性腎病,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然而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納入的樣本數據來自單一中心,增加了選擇偏倚的風險;其次,本研究缺少針對患者行多方案聯合治療的數據分析,若將此作為研究變量納入,分析結果的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提升,可在后續研究中不斷改進。

猜你喜歡
濁法阻型痛風性
健脾化瘀泄濁法對尿酸性腎病患者腎間質纖維化的影響
痛風性關節炎的辨治經驗
蝎芷膏治療濕熱瘀阻型臁瘡的臨床觀察
三伏貼貼敷治療寒濕痹阻型膝骨關節炎的臨床觀察
寒濕痹阻及濕熱痹阻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腕關節MRI表現的相關性研究
痛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光電比濁法血小板聚集儀與流式細胞儀檢測氯吡格雷藥效
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兩種定量試劑檢測D-二聚體的評價
化瘀通絡清熱泄濁法治療糖尿病腎病36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