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芙蓉山自然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區系分析

2023-12-25 02:26肖地秀焦庚英黃志強
自然保護地 2023年4期
關鍵詞:屬數分布區種數

肖地秀 饒 軍 焦庚英 黃志強*

(1. 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南昌 330013;2. 東華理工大學自然保護地規劃研究院, 南昌 330013;3. 東華理工大學師范學院, 南昌 330013;4.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 南昌 330013)

植物區系是某一特定地區生長著的全部植物種類,是植物科、屬、種的自然綜合體[1-2]。調查分析自然保護區的植物區系成分,不僅有助于認識其植物區系來源、演化過程、植被性質,也有助于了解其自然歷史過程和人為影響情況,同時為開展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的科學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3]。

江西芙蓉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芙蓉山保護區)始建于2009年12月,2015年6月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江西省南城縣林業局組織開展過芙蓉山古樹名木(2007年)和野生動植物基礎調查工作(2014年),但因缺乏專業人員和工作經費,調查工作粗略簡單,未能全面掌握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本底情況。保護區劃建至今,一直未開展過系統的高等植物專項調查,也未見保護區野生動植物方面文獻報道。

組織開展系統的專項調查,查清芙蓉山保護區高等植物本底資源十分迫切重要,是加強芙蓉山保護區自然資源,尤其是植物多樣性保護的最基礎工作,也是開展芙蓉山保護區植物資源的科學研究和合理利用的科學依據。

1 研究區概況

芙蓉山保護區位于江西省東部,武夷山脈中段,地處南城縣境中南部的株良鎮,規劃總面積3 820.45 hm2,地理坐標范圍為東經116°27′37″~116°33′42″,北緯27°27′04″~27°30′43″。保護區地勢東西高,最高點芙蓉山主峰海拔1 176 m。保護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7.8 ℃;年總降雨量1 642 mm,日照1 807 h,無霜期277 d左右(南城縣志)。區內土壤多為沖積土和紅黏土,土質肥沃。芙蓉山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以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森林覆蓋率高達92.6%,保存了較大面積中亞熱帶典型的低海拔常綠闊葉林,還分布有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竹林、灌木林和疏林草地等多種植被類型,多類型的森林植被和微地形生境為芙蓉山保護區動植物繁衍提供了重要保障。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方法

芙蓉山保護區高等植物專項調查工作主要開展于2018年5-9月,并于2023年4-6月作了補充調查。根據保護區地形地貌、水系和植被類型分布,調查布局了7條主要樣線和22個主要樣方(圖1),綜合了水平空間、垂直空間和主要植被類型的代表性。其中,樣方1~10為闊葉林樣方,11~13為灌木林樣方,14~19為針闊混交林樣方,20~22為針葉林樣方。

圖1 芙蓉山保護區高等植物專項調查樣線(樣方)布局Fig. 1 Layout of transect lines (quadrat) for special survey of higher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調查記錄了植物種類、生態特征、分布生境及樣地群落等信息[4],并拍攝照片留檔,且對部分現場難以識別的物種采集實物標本,帶回室內鑒定[5]。標本鑒定主要參考《中國植物志》[6]和《江西植物志》[7-8],其中裸子植物分類按照鄭萬鈞系統[9],被子植物分類采用哈欽松系統[10-11]。

2.2 區系分析

在開展實地調查基礎上,參考芙蓉山保護區相關歷史資料,對芙蓉山保護區的種子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分析[12],整理了《江西芙蓉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名錄》,進而對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區系作了分析研究。

分析主要以《種子植物分布區類型及其起源和分化》和《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為依據[13-16],并參考葉鶴等[17]、楊智等[18]學者的植物區系研究方法,對芙蓉山保護區的野生種子植物進行區系成分的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種子植物區系多樣性分析

3.1.1 植物區系的基本組成

據調查統計,芙蓉山保護區有野生種子植物153科538屬1 073種(含種下等級,下同),其中裸子植物5科7屬8種,分別占芙蓉山保護區總科數、總屬數、總種數的3.23%,1.26%和0.72%。被子植物148科531屬1 065種,其中雙子葉植物125科427屬869種,分別占芙蓉山保護區總科數、總屬數和總種數的80.65%,76.94%和78.36%;單子葉植物23科104屬196種,分別占芙蓉山保護區總科數、總屬數和總種數的14.84%,18.74%和17.68%。芙蓉山保護區每百公頃野生種子植物種類數量達28種,單位面積種類密度高于周邊地區的井岡山(10種)、武夷山(福建片區)(3種)、武夷山(江西片區)(14種)、陽際峰(13種)、馬頭山(14種)、銅鈸山(18種)、閩江源(17種)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

3.1.2 植物區系的科屬構成

1)科含屬數

對芙蓉山保護區分布的野生種子植物科按照所含屬數的多少進行統計,并依照數量大小進行排序,結果見表1。

表1 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科內屬的組成統計Table 1 Genera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familie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從表1可知,芙蓉山保護區分布的153科野生種子植物,共有538屬。依據這153科所含屬數的多少可劃分為4個等級,其中:含屬數10個以上的科有9個,主要有禾本科(Gramineae)(41屬)、菊科(Compositae)(40屬)、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24屬)等,占總科數的5.88%,所含屬數共186個,占總屬數的34.57%;含屬數在5~9個的科有22個,占總科數的14.38%,所含屬數共131屬,占總屬數的24.35%;含屬數在2~4個的科有60個,占總科數的39.22%,所含屬數共159個,占總屬數的29.55%;僅含1屬的單屬科最多,有62個,占總科數的40.52%,所含屬數共62個,占總屬數的11.53%(表1)。

2)科含種數

對芙蓉山保護區分布的野生種子植物科按照所含種數的多少進行統計,并依照數量大小進行排序,結果見表2。

表2 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科內種的組成統計Table 2 Species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familie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從表2可知,芙蓉山保護區分布的153科野生種子植物中,共含有1 073種植物。依據所含種數的多少可劃分為6個等級,其中含種類50種以上的科有4個:禾本科73種、菊科65種、薔薇科(Rosaceae)52種、蝶形花科50種,這4科均為世界廣布科,共含240種,占總種數的22.37%;含20~49種的科有9個:樟科(Laurac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等,共含228種,占總種數的21.25%;含10~19種的科有16個,共含203種,占總種數的18.92%。以上29個科共有植物671種,占芙蓉山保護區內野生種子植物總種數的62.54%,是組成芙蓉山保護區植被的主要成分。另外還有:含5~9種的科有34個,共含226種,占總種數的21.25%;含2~4種的科有55個,共含141種,占總種數的13.14%;僅含1種的單種科有35個,共含35種,占總種數的3.26%(表2)。

3)屬含種數

對芙蓉山保護區分布的野生種子植物屬按照所含種數的多少進行統計,并依照數量大小進行排序,結果見表3。

表3 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屬的組成統計Table 3 Composition statistics of wild seed plant genera in Furongshan Reserve

從表3可知,芙蓉山保護區內共有野生種子植物538屬,共含有1 073種植物。依據所含種數的多少可劃分為4個等級,其中:含10種以上的屬有6個:懸鉤子屬(Rubus)(18種)、蓼屬(Polygonum)(15種)、堇菜屬(Viola)(12種)、山胡椒屬(Lindera)(11種)、薹草屬(Carex)(10種)、冬青屬(Ilex)(10種),共含76種,占總種數的7.08%;含5~9種的屬有40個,共含246種,占總種數的22.93%;含2~4種的屬有170個,共含429種,占總種數的39.98%;僅含1種的單種屬有322個,共含322種,占總種數的30.01%。

3.2 種子植物區系成分分析

3.2.1 科的區系成分分析

按照吳征鎰(2003)的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的劃分原則[13-14],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的153科538屬1 073種植物,可劃分為11個分布區類型(表4)。各類型具體分析如下:

表4 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Table 4 The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family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1)廣布(世界廣布,Widespread = Cosmopolitan)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50科,占全國同類型科的79.37%,主要科有禾本科、菊科和蝶形花科等,此類型科所包含種類多為草本,其中不少為水生或濕生草本。此分布區類型對全區系的種數貢獻率很大,包含種數計570種,區系中大科和中等科皆屬這一類型[19]。

2)泛熱帶(熱帶廣布Pantropic)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51科,占非廣布科的49.51%,占全國同類型科的47.22%,主要有大戟科(Euphorbiaceae)、葡萄科(Vit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等。

本類型所含的51科中:一部分包含不少溫帶性質的屬種,如葡萄科的葡萄屬(Vitis)、天南星科(Araceae)的天南星屬(Arisaema)等;而另一部分科確實包含著相當數量的熱帶、亞熱帶分布的屬種,如苧麻屬(Boehmeria)和樓梯草屬(Elatostema)等。這些現象表明,該區系的發生與熱帶區系有著重要的淵源。

3)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Trop. & Subtr. E. Asia & ( S. ) Trop. Amer. disjuncted)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五加科(Araliace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和安息香科(Styracaceae)等,共計10科,占非廣布科的9.72%,占全國同類型科的41.67%。

4)舊世界熱帶(Old World Tropics= OW Trop. )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4科,占非廣布科的3.88%,占全國同類型科的26.27%,分別是八角楓科(Alangiaceae)、芭蕉科(Musaceae)、海桐科(Pittosporaceae)和姜科(Zingiberaceae)。

5)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Trop. Asia to Trop. Australasia Ocean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僅有1科,為虎皮楠科(Daphniphyllaceae),占非廣布科的0.97%,占全國同類型科的8.33%。

6)熱帶亞洲(即熱帶東南亞至印度-馬來, 太平洋諸島) (Trop. Asia= Trop. SE. Asia+Indo-Malaya+Trop. S. & SW. Pacific Isl. )

芙蓉山保護區內沒有該分布區類型分布,僅有2個變型,也只有2個科,占非廣布科的1.94%。

①越南(或中南半島)至華南或西南分布:僅有1科為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占全國同類型科的50.00%;

②全分布區東達新幾內亞:僅有1科為清風藤科(Sabiaceae),占全國同類型科的16.67%。

7)北溫帶(N. Temp. )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24科,占非廣布科的23.30%,占全國同類型科的50.00%。主要有大麻科(Cannab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和百合科(Liliaceae)等。

8)東亞及北美洲間斷(E. Asia & N. Amer.disjuncted)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6科,占非廣布科的5.83%,分別為八角科(Illici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和藍果樹科(Nyssaceae)等,占全國同類型科的33.33%。

9)舊世界溫帶(Old World Temp. = Temp.Eur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僅有1科為菱科(Trapaceae),占非廣布科的0.97%,占全國同類型科的25.00%。

10)東亞(E. 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3科,占非廣布科的2.91%,分別為獼猴桃科(Actinidiace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和旌節花科(Stachyuraceae),占全國同類型科的50.00%。

11)南半球熱帶以外間斷或星散分布(Extratropical S. Hemisphere disjuncted or dispersed)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僅有1科為鼠刺科(Escalloniaceae),占非廣布科的0.97%,占全國同類型科的11.11%。

芙蓉山保護區的153科野生種子植物中,剔除世界廣布的50科,剩余的103科中熱帶性質的科有68科,占非廣布科的66.02%,溫帶性質的科有35科,占非廣布的33.98%,科的熱帶性質是相當明顯的。

3.2.2 屬的區系成分分析

按照吳征鎰關于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劃分原則[15-16],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的538個屬可劃分為14個分布區類型(表5):

表5 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Table 5 The distribution type of the genus of wild seed plants in Furongshan Reserve

1)廣布(世界廣布,Widespread = Cosmopolitan)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61屬,占全國同類型屬的58.65%,主要有蒿屬(Artemisia)、鐵線蓮屬(Clematis)和莎草屬(Cyperus)等,主要隸屬于菊科、禾本科等世界廣布的大科。這些屬多為中生的草本或半灌木,如金絲桃屬(Hypericum)和蒼耳屬(Xanthium)等,它們常為林下或林緣成分;也有一些常見濕地植物,如浮萍屬(Lemna)和紫萍屬(Spirodela)等。木本植物很少,只有鼠李屬(Rhamnus)和槐屬(Sophora)等。由于從這些世界廣布屬中不能看出保護區植物區系的特點,所以在各分布區類型的統計比較中扣除。

2)泛熱帶(熱帶廣布Pantropic)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114屬,占非廣布屬的23.90%,占全國同類型屬的31.49%,為保護區最大的分布區類型。主要有薯蕷屬(Dioscorea)、畫眉草屬(Eragrostis)和飄拂草屬(Fimbristylis)等。

3)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Trop. & Subtr. E. Asia & ( S. ) Trop. Amer.disjuncted)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14屬,占非廣布屬的2.93%,占全國同類型屬的22.58%。主要有樟屬(Cinnamomum)、樹參屬(Dendropanax)和木姜子屬(Litsea)等。

4)舊世界熱帶(Old World Tropics= OW Trop. )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35屬,占非廣布屬的7.34%,占全國同類型屬的19.77%。主要有八角楓屬(Alangium)、牛膝屬(Achyranthes)和黃金茅屬(Eulalia)等。

5)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Trop. Asia toTrop. Australasia Ocean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23屬,占非廣布屬的4.82%,占全國同類型屬的15.54%。主要是蘭屬(Cymbidium)、杜英屬(Elaeocarpus)和通泉草屬(Mazus)等。

6)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Trop. Asia to Trop.Afric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8屬,占非廣布屬的1.68%,占全國同類型屬的4.88%。主要有白接骨屬(Asystasiella)、野茼蒿屬(Crassocephalum)和香茶菜屬(Isodon)等。

7)熱帶亞洲(即熱帶東南亞至印度-馬來, 太平洋諸島) (Trop. Asia= Trop. SE. Asia+Indo-Malaya+Trop. S. & SW. Pacific Isl. )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44屬,占非廣布屬的9.23%,占全國同類型屬的7.20%,為保護區第二大熱帶分布區類型,富有古老的單種屬和寡種屬。主要有構屬(Broussonetia)、山茶屬(Camellia)和金粟蘭屬(Chloranthus)等。

以上2~7是熱帶分布區類型,共238屬,占非廣布屬的50.53%。

8)北溫帶(N. Temp. )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78屬,占非廣布屬的16.35%,占全國同類型屬的25.83%,主要有細辛屬(Asarum)、薊屬(Cirsium)和黃精屬(Polygonatum)等。

9)東亞及北美間斷(E. Asia & N. Amer.disjuncted)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43屬,占非廣布屬的9.00%,占全國同類型屬的34.68%。主要有蛇葡萄屬(Ampelopsis)、楤木屬(Aralia)和錐屬(Castanopsis)等。

10)舊世界溫帶(Old World Temp. = Temp.Eur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38屬,占非廣布屬的7.97%,占全國同類型屬的23.17%。主要有沙參屬(Adenophora)、鵝絨藤屬(Cynanchum)和蕎麥屬(Fagopyrum)等。

11)溫帶亞洲(Temp. 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5屬,占非廣布屬的1.05%,占全國同類型屬的9.09%。主要有馬蘭屬(Kalimeris)、楓楊屬(Pterocarya)和虎杖屬(Reynoutria)等。

12)地中海區、西亞至中亞(Medit. , W. to C.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沒有該分布區類型分布,僅有2個變型,也只有2個屬,占非廣布屬的0.42%,占全國同類型屬的1.17%。

①地中海區至西亞或中亞和墨西哥或古巴間斷:僅有1個單型屬為黃連木屬(Pistacia);

②地中海區至溫帶-熱帶亞洲,大洋洲和/或北美南部至南美洲間斷:僅有1個單型屬為常春藤屬(Hedera)。

13)中亞(C. 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沒有該分布區類型分布。

14)東亞(E. Asi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67屬,占非廣布屬的14.05%,占全國同類型屬的22.41%。本類型由于特征科屬和古老類型而聞名,主要有五加屬(Acanthopanax)、獼猴桃屬(Actinidia)和水團花屬(Adina)等。

以上8~14是溫帶分布區類型,共233屬,占非廣布屬的49.47%,略少于熱帶類型。熱帶屬與溫帶屬數量之比(Gr/Gw)為1.02。

15)中國特有(Endemic to China)

芙蓉山保護區內該分布區類型有6屬,占非廣布屬的1.26%,占全國同類型屬的2.33%。主要有喜樹屬(Camptotheca)、杉屬(Cunninghamia)和血水草屬(Eomecon)等。

3.3 與周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植物區系比較分析

為分析芙蓉山保護區在中國植物區系中的意義和特殊性,選取具有代表性且與其緯度相近的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的植物區系進行比較分析[20-24]。用屬的分布區類型占該區系總屬數(除世界廣布屬)的百分比來刻畫其性質,從類型2~15(順序見表5)的百分比分別以a1、a2……a14表示,再加熱帶性屬的百分比a15和溫帶性屬的百分比a16,共16個因子(表6),然后用主成分分析(PCA)進行排序。結果表明:前2維主成分含信息63.97%,前3維則達79.46%,降維明顯。以第1主成分為x軸,第2主成分為y軸作圖(圖2)顯示,芙蓉山區系與武夷山(江西片區)、井岡山、銅鈸山屬一類,且與武夷山(江西片區)聯系最緊密,這與芙蓉山比鄰武夷山的地理位置相契合。

表6 芙蓉山保護區與周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屬的分布區類型比較統計Table 6 Comparative statistics of genus distribution types between Furongshan Reserve and surround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 (National Parks)

圖2 芙蓉山保護區與周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種子植物區系的PCA分析散點圖Fig. 2 PCA scatter plots of seed plant flora in Furongshan Reserve and surround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s(National Parks)

3.4 中國特有植物

芙蓉山保護區未發現保護區特有植物,但分布有中國特有植物共19種,如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毛花獼猴桃(A. eriantha)、長葉獼猴桃(A. hemsleyana)、小葉獼猴桃(A. lanceolata)、鉤距蝦脊蘭(Calanthe graciliflora)、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i)、黃山木蘭(Magnoliacylindrica)、乳源木蓮(Manglietiayuyuan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maudiae)、黑殼楠(Linderamegaphylla)、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sinensis)和閩楠(Phoebe bournei)等。其中,中華獼猴桃、毛花獼猴桃在保護區最為常見,在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乃至常綠灌叢群落中均發現有分布;其余特有物種主要分布在保護區溪谷闊葉林中,豹皮樟、閩楠較為常見,三尖杉、鉤距蝦脊蘭偶見。

3.5 外來入侵植物

芙蓉山保護區內含有外來入侵植物共37種,較為常見的有喜旱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鬼針草(Bidenspilosa)、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土荊芥(Dysphaniaambrosioides)、鳳眼藍(Eichhorniacrassipes)、一年蓬(Erigeronannuus)、小蓬草(Erigeroncana-densis)、北美獨行菜(Lepidiumvirginicum)、垂序商陸(Phytolaccaamericana)等。這些外來入侵植物來源于美洲、非洲、歐洲及亞洲其他地區,多數屬于人為原因造成,如作為飼料引入的喜旱蓮子草,作為藥用植物引入的垂序商陸和土荊芥等。但以上入侵種絕大部分位于保護區邊緣的人為活動區或廢棄農田邊,對芙蓉山保護區生態安全影響十分有限。

4 結論

通過調查分析,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區系有如下特點:

1)種子植物種類豐富。芙蓉山保護區內共有野生種子植物153科538屬1 073種。根據《江西種子植物名錄》[25]記載,江西共有野生種子植物185科1 054屬4 057種。據此,芙蓉山保護區內野生種子植物總科數占江西全部科數的82.70%,總屬數占江西全部屬數的51.04%,總種數占江西全部種數的26.45%??频牡燃壣蠈饺厣奖Wo區野生種子植物屬數貢獻最大的10個科是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茜草科、薔薇科、百合科、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傘形科(Umbelliferae)和大戟科,上述10個科計含有195屬,貢獻了屬數的36.25%。對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種數貢獻最大的10個科是禾本科、菊科、薔薇科、蝶形花科、樟科、莎草科、茜草科、大戟科、葡萄科和玄參科,計含有384種,貢獻了種數的35.79%。屬的組成相對較為分散,寡種屬和單種屬占總屬數的91.45%。屬的等級上對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種數貢獻最大的10個屬是懸鉤子屬、蓼屬、堇菜屬、山胡椒屬、薹草屬、冬青屬、蒿屬、榕屬(Ficus)、山礬屬(Symplocos)和胡枝子屬(Lespedeza),計含有112種,貢獻了種數的10.44%。

2)區系成分復雜多樣。芙蓉山保護區的153科野生種子植物可劃分為11個分布區類型,即:世界廣布、泛熱帶、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舊世界熱帶、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熱帶亞洲(即熱帶東南亞至印度-馬來,太平洋諸島)變型、北溫帶、東亞及北美間斷、舊世界溫帶、東亞和南半球熱帶以外間斷或星散分布,擁有吳征鎰等[13-14]所劃分的國產15種科的分布區類型的66.67%(南半球熱帶以外間斷或星散分布不屬于國產科的分布區類型,故不計入占比)。芙蓉山保護區的538屬野生種子植物可劃分為14個類型,即:世界廣布、泛熱帶、東亞(熱帶、亞熱帶)及熱帶南美間斷、舊世界熱帶、熱帶亞洲至熱帶大洋洲、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熱帶亞洲(即熱帶東南亞至印度-馬來,太平洋諸島)、北溫帶、東亞及北美間斷、舊世界溫帶、溫帶亞洲、地中海區、西亞至中亞、東亞及中國特有。在吳征鎰[15]所劃分的15種中國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中,僅中亞分布這一種類型沒有在保護區出現,芙蓉山保護區屬的分布區類型占全部分布區類型的93.33%。

3)與世界地區聯系廣泛。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與世界多地區存在交流聯系,如糙葉樹屬(Aphananthe)、石胡荽屬(Centipeda)、藍花參屬(Wahlenbergia)等與熱帶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墨西哥),糯米團屬(Gonostegia)與熱帶亞洲、非洲和南美洲,藿香薊屬(Ageratum)、榿葉樹屬(Clethra)等與熱帶美洲,臭椿屬(Ailanthus)、鏈珠藤屬(Alyxia)、白接骨屬等與熱帶大洋洲,紅淡比屬(Cleyera)、馬蘭屬與東非或馬達加斯加存在交流聯系,等等。尤其是芙蓉山保護區擁有熱帶亞洲分布區類型的5種變型中的2種,即7-1爪哇(或蘇門答臘),喜馬拉雅間斷或華南、西南星散分布,7-4越南(或中南半島)至華南或西南分布,更表明了保護區與熱帶亞洲的較深淵源。

與周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進行比較,芙蓉山區系與武夷山(江西片區)、井岡山、銅鈸山聯系密切,尤其與武夷山(江西片區)聯系最緊密,是完整的武夷山區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區系熱帶性質較為明顯。從科和屬的水平均顯示芙蓉山保護區的植物區系具有比較強的熱帶性質。芙蓉山保護區的153科538屬1 073種野生種子植物中,在科的水平上,剔除世界廣布的50科,剩余的103科中,熱帶性質的科有68科,占非廣布科的66.02%,溫帶性質的科有35科,占非廣布的33.98%,科的熱帶性質相當明顯。在屬的水平上,剔除世界分布與中國特有分布,剩余的471屬中,熱帶分布類型的屬有238屬,占總屬數的50.53%,溫帶分布類型的屬有233屬,占總屬數的49.47%,略少于熱帶類型。熱帶屬與溫帶屬數量之比(Gr/Gw)為1.02。

筆者系統調查分析了芙蓉山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區系的多樣性和主要特點,對保護區開展植物資源保護和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芙蓉山保護區應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專項組織開展珍稀瀕危植物調查,進一步查清珍稀瀕危植物的種群特征和生境特點,長期監測其資源動態變化,建立健全相關數據檔案,調查研究其受威脅因素和致瀕危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必要的就地保護、擴繁復壯、科普宣傳等工作,切實加強保護區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維護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安全。

猜你喜歡
屬數分布區種數
安溪縣野生木質藤本植物資源調查
恩平市植物組成及區系特征研究
廣東地區夾竹桃科植物區系分析
云南省紅河縣種子植物區系研究
湖南河洑國家森林公園植物區系組成分析
物種分布區特征及其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意義
請“球”入“盒”問題八例
請“球”入“盒”問題八例
斜紋夜蛾(Spodopteralitura)在我國的時空分布概述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草本植物區系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