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熱點及展望

2023-12-25 08:59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隊伍輔導員育人

郭 旗

(1.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吉林 長春 130024;2.吉林財經大學亞泰工商管理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一定程度上講,近年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一方面,源于外部環境、相關政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喚和推動;另一方面,源于輔導員隊伍建設及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職責的自覺與倒逼。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最基層的力量,同時也是極具廣泛影響力的力量,加強和改進輔導員隊伍建設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1]為更好把握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脈絡,基于CiteSpace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從整體上把握近10 年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態勢及規律,以期為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后續研究、實踐提供參考。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處理

本研究以CiteSpace為分析工具,采用文獻計量法、內容分析法和信息可視化法對目標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把握近10 年來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的整體情況、研究熱點及未來研究趨勢。鑒于對數據來源質量的把控,本文以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為數據采集來源,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為采集目標。進行主題檢索時,選擇以“‘輔導員’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進行檢索,檢索時間為2010-2020 年(6 月20 日),檢索得到文獻793 篇,為保證CiteSpace分析的各項指標的精確度,對檢索結果逐個進行文獻數據篩選,把不符合要求的論文(如少先隊輔導員、相關單位介紹、國際經驗類文章等)進行剔除,最終,得到750 篇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的核心文獻,導入CiteSpace 軟件中,得到“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詞共現知識圖譜,并進行可視化分析。

二、研究概況

1.學術關注度分析

研究發現,2010 年以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在數量上呈現高位波動、總體平緩趨降的特點(見圖1)。整個研究過程具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快速發展期(2010-2015 年),這幾年共有文獻535 篇,平均每年發表89 篇,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10 年之前國務院、教育部等出臺的相關政策,激發并提升了學者們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理論和實踐的關注度。第二階段是凝練提升期(2016-2020 年),盡管這階段發表在CSSCI 的學術論文量較前幾年有所減少,但數量仍處于較高位,學者們對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問題的關注度仍居高不下。該階段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等文件的相繼出臺,再加上新形勢下諸如“三全育人”“協同育人”以及“課程思政”等問題的提出,該階段學者們集中更多精力用于對新形勢、新文件、新問題的再思考,凝練、提升新形勢下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理論。

圖1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的年度分布(2010-2020年)

2.核心研究機構分析

核心作者是推動學術創新與學科發展的骨干力量,同時也是提升期刊學術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文以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為采集目標,有效地控制了論文質量因素對統計核心機構結果的干擾,因此,從發文量角度反映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的活躍度極具現實意義。通過對發文作者所在機構的可視化分析可以得出2010-2020 年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核心機構統計圖(如圖2)。通過分析可知,現階段有關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經涌現出了一批學術實力雄厚的核心科研機構。根據普賴斯定律從發文量角度統計核心機構,即核心機構的發文量下限為,M 為發表最低論文數的核心機構,N max為最高產核心機構發表論文數。已知發文量最多的機構為21 篇,代入普賴斯定律得出M≈11.78,取整數12,即發文量在12 篇以上的機構可以被稱為核心發文機構。經過對一級單位整合,有關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機構分別為北京師范大學(21 篇)、華中師范大學(20 篇)、東北師范大學(14篇)、北京郵電大學(12 篇)。此外,武漢大學(9 篇)、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7篇)、安徽師范大學(6篇)、上海交通大學(5 篇)等單位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發文量較多。整體上看,首先,核心研究機構分布廣泛,且一級單位間合作較少。其次,師范大學(尤其是部屬師范大學)和部分“雙一流”綜合性大學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問題研究的中堅力量,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現實中高校有關“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專門機構的建立,諸如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部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東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同時,各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部、黨委等機構對相關問題的研究也做了大量工作。

圖2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核心機構統計圖(2010-2020 年)

三、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

(一)研究熱點分析

1.關鍵詞詞頻分析

本研究選取的時間年限是2010-2020 年,時間切片是1 年,節點類型選擇關鍵詞,在節點閾值中,節點數據分別選擇Top 50 per slice 和Top 10.0%per slice,節點出現頻次(C)、節點共現頻次(CC)和余弦相關系數(CCV)的閾值分別為2、2、20;4、3、20;1、1、20;被引頻次區間為5-10,運行后得到關鍵詞共現的知識圖譜。共得到關鍵詞節點428 個,連線1012條,網絡密度為0.0111。較低的網絡密度體現出現有研究內容相對分散,共現詞之間的關系還不夠緊密,在篩選出的750 篇文獻中,出現的2 次及以下頻率的關鍵詞有349 個之多,研究的分散化程度可見一斑。在知識圖譜中,關鍵詞用圓形的節點標識,其頻次用圓環大小標識,某個關鍵詞出現的次數越多,它的節點越大,也就說明它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3]為增強可視化知識圖譜結果呈現的可讀性、關鍵信息的凸顯性,分別對知識圖譜的閾值(Threshold)、字體大?。‵ont Size)、節點大?。∟ode Size)進行調整,得到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關鍵詞共現的知識圖譜(如圖3)。

圖3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2010-2020 年)

同時,CiteSpace 導出關鍵詞的中心度也能反映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心度超過0.1 的節點稱為關鍵節點。為了更科學地分析知識圖譜,本文結合關鍵詞的頻次和中心度的大小綜合分析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限于文章篇幅,本文選取前30 位(頻次≥8)高頻關鍵詞,使用中心度大于0.1 的關鍵詞作為本研究的研究熱點(如表1)。結合圖3、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學生、隊伍建設、輔導員隊伍建設等關鍵詞最為突出,反映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表明這些關鍵詞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作為重要的樞紐貫穿于其他節點。

表1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頻(頻次≥8)關鍵詞詞頻表

2.關鍵詞共現的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通過對具有多項指標的數據進行多元統計分析,按照層級聚類的原則,依次將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聚類,清晰展示研究文獻之間的親疏關系。[4]根據聚類分析結果,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熱點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見圖4 和表2)。

表2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關鍵詞共現網絡10 個自動聚類

圖4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網絡自動聚類標簽視圖(2010-2020 年)

(1)研究熱點一: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關鍵詞包括“隊伍建設”“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角色定位”“職業能力”“科學化”“專家化”等。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推動輔導員隊伍建設和發展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關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研究主要分為兩類,其一,關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歷史進程的回顧與總結。有學者深入分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年以來或改革開放以來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歷史進程、總體趨勢,總結得出有益經驗、啟示,以更好地對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導。[5-7]其二,關于推進和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策略的研究。除大多數學者基于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提出的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策略外,還有學者基于制度安排、[8]人力資本[9-11]、賦權增能[12]等多維視角下分析并提出促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建議。

(2)研究熱點二: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關鍵詞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協同育人”等,近年來國內學者關于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相關問題的研究也逐漸豐富,主要研究路向可歸納為三個方面:

首先,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價值意義的理論解析。對于高校輔導員和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價值意義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從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責任內在要求分析其開展協同育人的價值。輔導員身處“育人”一線,在“三全育人”中應承擔起整合協同、落地生根、跟蹤反饋的角色作用;[13]另一方面,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分析其開展協同育人的價值意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1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貫通、相互影響,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5]其次,關于協同育人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研究。在協同育人過程中,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之間存在著缺乏交流或交流不暢等問題。再次,關于協同育人優化策略的研究。一方面,從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角度切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調整主體系統結構,提升雙方的協同力。另一方面,從協同育人主體切入提出相關建議。

(二)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是相關研究領域臨時形成的某個研究主題或新的概念組合,是突然出現或正在發酵的新的理論趨勢和研究方向。[16]通過對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突現詞的呈現與分析,可以了解過去不同歷史階段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前沿及其整體變遷歷程。在CiteSpace 軟件中,可以采用“突現詞檢測”技術來探測某個研究領域的研究前沿并由此歸納出該研究領域的研究路徑。[16]運用突現詞檢測技術對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樣本文獻的關鍵詞進行檢測,可以探尋不同階段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前沿變遷。運行后,共得出19 個突現詞,按突現時間先后排列(見圖5)。

圖5 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突現詞(2010-2020 年)

如圖5 所示,從突現時間來看,關鍵詞“協同育人”自2016 年首次出現后持續至2020 年,持續時間位居所有關鍵詞之最,成為持續的研究前沿熱點。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輔導員隊伍建設相關的詞匯,諸如科學化、創新、立德樹人、職業能力的突現時間均超過三年,也是持續關注時間較長的研究前沿。從突現強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最大,為4.2162,突現強度超過3 的還有輔導員隊伍、立德樹人、話語權,這些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著力點和支撐點。無論是突現時間維度,還是突現強度維度,這些研究前沿領域都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黨中央及教育主管部門政策文件、社會熱點緊密相連。此外,2010-2020 年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變遷脈絡,可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2010-2014 年,研究前沿較為分散,且相比之下各突現詞的突現強度較低,整體上看,這一階段是以輔導員隊伍建設為關注點,著眼于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相關問題。第二個階段為2015-2020年,一方面,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開始聚攏;另一方面,多個突現詞在持續時間上有所延長。

四、研究結論與展望

1.研究結論

本文選取信息可視化軟件CiteSpace 作為分析工具,通過繪制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相關知識圖譜以及表格,對近10 年來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研究問題進行直觀的可視化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1)2010 年以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在數量上呈現高位波動、總體平緩趨降的特點,但這絕不意味著關于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熱度減退,近幾年一系列有關輔導員隊伍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的出臺便是吸引學術界對這一問題持續關注的強心劑,更多的是近一段時期,學者們基于對新形勢、新文件、新問題再思考,凝練、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理論。(2)有關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經涌現出了一批學術實力雄厚的核心科研機構。從高校學科范圍來看,師范大學(尤其是部屬師范大學)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問題研究的中堅力量。從二級單位來看,多所高校圍繞著“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成立的專門機構、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部等機構是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力。(3)基于關鍵詞頻次分析和關鍵詞共現的聚類分析可以看出,近10 年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熱點可歸納為“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協同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類。(4)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變遷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黨中央及教育主管部門政策文件、社會熱點緊密相連,且近10 年來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表現出由分散到聚攏,相關突現詞的持續時間呈現延長趨勢。

2.研究展望

自2010 年以來,學者們關于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伴隨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環境、新問題,關于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維度愈發多元化、理論愈發創新化,研究數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升,綜合分析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已有研究,至少存在著諸如核心研究機構較為分散、研究焦點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以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研究未在“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得到充分體現等問題,這也是未來研究需要完善和優化所在。

猜你喜歡
隊伍輔導員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還剩多少人?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五老”隊伍大有可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