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工作如何有效開展

2023-12-26 01:07段琳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信息內容受眾人員

段琳

新媒體發展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采編工作是獲取新聞素材的前提,而在新媒體環境下,網絡信息量增加,信息傳播速度較快,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為采編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诖?,新媒體采編工作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工具,并結合新聞采編工作特點和要求,采取多平臺發布、實時更新、聯動、社交分享、數據分析挖掘、跨界合作和創新等措施,實現提升用戶體驗、拓寬傳播渠道目標,確保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

為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質量,提升新聞信息時效性,本文嘗試將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中,以促進新聞采編與新媒體的有效融合。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加快信息共享、信息互動、深度挖掘信息價值等,有利于提高新聞采編質量。

新媒體的特點

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改變了傳統采編工作的性質,使得新聞采編工作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傳統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等,而新媒體是基于網絡發展所產生的新型媒介,主要利用終端設備進行信息的交互和傳播。在新媒體平臺,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突破了原本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信息共享的方式推動著新聞信息的傳播,因此,將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中,使得新聞采編工作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及時性。及時性是指新聞采編工作對時效性提出的要求,新聞工作者應將第一手的新聞消息傳達給受眾,確保新聞仍存在價值。將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中后,新聞采編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新聞信息采編的及時性可以得到保障。例如,基于新媒體平臺,新聞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時間與現場人員取得聯系,獲得第一手具有新聞價值的現場視頻信息等。此外,利用新媒體技術,新聞工作者可以通過轉載、自動編輯的方式,將新聞消息及時發布到互聯網平臺之中,確保采編信息及時發布。與此同時,新聞工作者也能夠通過手機、社交媒體等渠道實時了解事件動態,及時報道新聞。

二,互動性?;有允切旅襟w的主要特征,傳統新聞采編工作強調深入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訪和編輯人員大都為同一人,新聞只有經過整理、編輯之后方可發布。在新聞采編融入新媒體之后,得益于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性特點,采編人員可在交互的過程中獲取信息,在受眾的廣泛參與過程中整理編輯信息。新媒體平臺提供了用戶參與和互動機制,受眾可以通過點贊、評論、轉發等方式參與新聞的傳播,通過評論的方式補充信息內容,同時對新聞內容進行反饋和互動。采編人員可利用這一特點獲取用戶的意見和信息,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確保新聞要素的全面性。同時,在信息互動的過程中,采編人員能夠不斷豐富信息內容,挖掘信息的深度和廣度。

三,多樣性。傳統新聞采編人員在采訪、編輯、寫作等過程中,需要按照版面進行文字處理工作,對文字數量和質量等要求比較高,且采訪需要留存底稿。采編工作融入新媒體之后,工作性質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采編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文字編輯,新聞形式更加多樣,采編人員可以將信息以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呈現,使得新聞報道的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在此期間,采編人員能夠靈活地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為受眾提供更豐富的視聽體驗。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融入新媒體后,使得新聞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多元化、多樣性的特點。

四,個性化。新媒體平臺基于數據驅動技術,能夠實現對用戶的個性化推薦。受眾基于新媒體平臺獲取信息的同時,采編人員也可利用數據驅動技術和數據挖掘算法,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價值,實現新聞信息的精準化、個性化推薦。在此過程中,新媒體平臺獲取大量用戶行為數據,采編人員利用數據分析工具進行用戶興趣和偏好的數據分析,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推送,這有助于提高新聞推送的精準度和針對性,滿足用戶多樣化的信息需求,例如,對民生新聞關注度較高的受眾,系統會將其關注的內容和評論的內容均輸入到后臺數據庫之中,采編人員在采集信息、編輯信息的同時,根據數據庫分析呈現的受眾行為趨勢和傾向結果,選擇不同類型的信息表達方式,提高受眾對新聞的關注度。

五,多渠道。新媒體平臺使得新聞內容可通過多個渠道傳播,這就使得采編人員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廣泛。采編人員通過網站、社交媒體等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例如,在新媒體平臺的后臺數據庫之中,通過搜索關鍵詞的方式,查詢受眾在平臺內所瀏覽的信息,經過信息篩選、信息整合之后,完成新聞信息的編寫和發布。但在此過程中,采編人員需要將新聞內容適當定位和轉化,實現全媒體的整合,以最大程度覆蓋受眾群體,提高新聞的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工作提出的要求

敏銳的信息洞察力

新媒體發展在為采編人員帶來大量有價值信息的同時,也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工作者應具備新聞敏感性,能夠在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具有價值的部分。在新媒體平臺中,由于其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存在很多虛假信息和無新聞價值的信息,信息檢索工作會浪費采編人員大量時間精力,很難保障信息的價值。這就需要新聞采編工作者具備敏銳的信息洞察力,使得采編的信息內容可滿足真實性、時效性、準確性的要求,能夠保障新聞六要素在新聞信息中的準確、全面呈現。

新媒體應用能力

與傳統媒體不同,新媒體要求新聞采編人員能夠使用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等豐富報道內容并吸引讀者。同時,還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具備多平臺運營能力,能夠適應不同的媒體平臺和設備,為不同受眾提供定制化的內容。因此,新媒體融入采編工作后,采編工作并不僅僅是采訪和編輯,其中也包括了新媒體的管理和運營。這就要求采編人員具備新聞采編專業能力,不僅要掌握新聞采訪學、新聞傳播學等相關知識和理論,還要能夠熟練掌握新媒體運營方式,自主完成圖片編輯、視頻編輯等工作,將更加真實、有效的新聞信息傳播給受眾,確保新聞信息的全面性。

與受眾的互動能力

新媒體具有互動性的特征,這是傳統新聞采編工作中所不具備的特點。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之后,不僅拓展了采編人員獲取信息的渠道,同時也為信息和信息編輯過程增加了互動屬性。采編人員可通過回復受眾評論、參與互動的方式實現與受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信息溝通,了解受眾對新聞事件的傾向性,有選擇性地進行新聞信息的編輯和傳播。在此過程中,新聞采編人員也能夠利用平臺互動功能,實現輿論引導作用。

數據價值挖掘能力

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之后,采編人員在信息編輯過程中能夠了解受眾的需求,根據受眾的偏好選擇編輯方式,為受眾呈現不同的信息內容。新媒體平臺正好為采編人員提供了數據獲取的來源和渠道,能夠進一步了解受眾的愛好和需求。因此,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后,要求采編人員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通過分析數據來了解受眾喜好和行為,從而優化新聞報道策略,選擇適應受眾閱讀習慣的編輯方式。

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的措施

多平臺信息共享發布

為進一步提高新聞采編工作質量,需要利用新媒體的信息共享、信息傳遞功能,使得新聞信息更加全面,更有深度。信息共享是指新聞采編人員從多個新媒體平臺內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多渠道進行信息的整合,選擇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編輯和發布,使得信息能夠體現出新聞的價值。但新媒體上的新聞信息內容并不具備完整性,很多信息內容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谛旅襟w的信息共享功能,將記者現場采集的新聞信息與專家所發布的評論內容相互結合,對碎片化的信息內容整合,寫出一則具備深度和廣度的新聞報道,著重對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內容編輯,可以提高新聞信息的質量。

同時,在新聞發布的過程中,采編人員可以采取多平臺發布的方式,將新聞內容發布到多個新媒體平臺上,如網站、移動APP、社交論壇等,滿足不同受眾需求的同時,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增加用戶互動和參與。例如,在公眾號上,新聞編輯可以以文字為主,在抖音等新媒體上,編輯可以以視頻為主,編輯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新媒體平臺,采取不同的編輯方式,方便不同受眾閱讀。

加強信息更新與推送

新媒體在信息發布上具有實時性的特點,采編人員可以利用新媒體實時發布信息的功能,優化新聞采編工作,保障新聞采編的實時性與統一性。例如,采編人員利用新媒體平臺能夠即時發布信息的特點,快速更新新聞信息,并通過推送功能向用戶提供實時更新推薦,讓用戶第一時間獲取到最新的新聞動態,增強用戶黏性。在一些社會類、民生類新聞事件的發布過程中,該類事件被受眾廣泛關注,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在新媒體平臺獲取真實信息之后,及時將其發布到平臺之中,以公平、公正、客觀的描述方式講述事件的發展。同時,在信息發布的過程中,采編人員應隨時關注新聞信息的動態,并與官方部門溝通合作,獲取第一手的官方信息,對相關信息編輯和發布,使得新聞信息具備時效性的特點。此外,采編人員利用新媒體平臺獲取和發布信息,能夠使得新聞采編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在采編過程中,采編人員利用新媒體平臺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并對信息進行編輯、推廣和發布,能夠使得新聞采編工作滿足新媒體的發展需要。

高質量信息內容編輯

傳統的新聞媒介包括報紙、電視、廣播等,采編工作受環境限制比較大,尤其是報紙和廣播,分別以文字和音頻為主,呈現方式比較單一。而電視的新聞采編需要結合電視臺的情況,完成新聞內容的編輯。在新媒體融入采編工作中之后,采編的方式和采編的內容均發生了改變,采編人員可以在采編方式上創新,推出更加新穎、有趣的內容。在采訪內容上,可跨時空獲取語音、視頻等,編輯內容可實現音頻、視頻等多種元素的結合。因此,采編人員結合新媒體的多媒體特性,為新聞內容添加豐富的圖像、視頻和音頻元素,可以提升新聞的吸引力和可讀性,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和閱讀。

注重互動與社交分享

新媒體的互動屬性為采編人員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具體工作中,采編人員能夠根據用戶的評論、點贊數量等,判斷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因此,在將新媒體融入采編工作之中時,采編人員應鼓勵用戶對新聞進行評論、點贊、轉發和分享,給用戶互動和參與的機會,增加用戶對新聞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同時,通過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的分享功能,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例如,在發布“AI換臉網絡騙局”的新聞信息時,以短視頻的方式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在視頻內展示AI換臉后的不同,同時在發布的新聞信息下與受眾討論,選取優質評論置頂呈現,將評論與采編人員發布信息進行充分整合,提高新聞的傳播價值。

同時,采編人員可利用新媒體平臺的數據分析工具,對內容的受眾、傳播效果進行詳細分析和挖掘。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進一步優化新聞采編策略,提高新聞的質量和受眾反饋。例如,在新聞發布過程中,根據閱讀量、點贊量、轉發量等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能夠了解受眾關注的信息內容,從而調整采編策略,使得編輯的信息和內容更加符合受眾的偏好和行為習慣。

跨界合作和創新

將新媒體融入新聞采編工作,采編人員會面對大量復雜的新聞信息,尤其是在全民均是信息發布者的情況下,新聞采編人員很難獲取到第一手的信息。因此,采編人員可以采用跨界合作的方式,對新聞采編工作進行創新,從采編新聞的深度和廣度上出發,爭取搶到獨家報道,提高新聞內容的競爭力。在新聞采編過程中,采編人員也可以與其他行業的新媒體平臺或機構合作,共享資源和信息,通過合作推出聯合報道、專題活動等形式增加新聞的獨特性和互動性。例如,在對“大熊貓丫丫”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第一手資料來自官方,在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后,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丫丫的狀態,發布第一手新聞,吸引更多的受眾。

新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新聞工作者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信息獲取機制,在采訪、編輯等工作模式上創新,在提高信息時效性的同時,保障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挖掘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價值,利用新媒體的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功能,為受眾提供更高質量的新聞信息。

猜你喜歡
信息內容受眾人員
淺析知識倉庫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信源、信息內容、情緒特征對微博轉發的影響探究
論《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的創新與完善
讓刑滿釋放人員找到家的感覺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不得與工會組織任職期內人員解除勞動合同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信息內容對顧客品牌忠誠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