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閱讀之實詞、虛詞

2023-12-26 18:06張榮謙王艷
關鍵詞:鴻門宴實詞虛詞

張榮謙 王艷

高頻考點

高考文言文閱讀命題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典籍類型的豐富多彩、內容的博大精深,文體類型趨于多樣,雖然題型一直相對穩定,但考查形式不斷創新,更注重考查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理解和掌握實詞、虛詞。具體如下:

一、實詞

即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一般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等。在文言文中,實詞的高頻考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一詞多義

即同一實詞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義項,這些義項又可以分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等。而具體句子中的實詞,確切的含義只有一個。因此閱讀時必須結合該詞的不同義項并根據上下文語境來確定其具體含義。

2.古今異義

即古漢語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與現代漢語意義、用法不同的詞,可分為詞義擴大(范圍擴大或義項增多)、詞義縮?。ǚ秶s小或義項減少)、義項轉移、感情色彩變化等。正確理解此類實詞,需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合理推敲。

3.通假字

即用讀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包括同音通假、雙聲通假、疊韻通假,也包括本無其字的通假以及古今字的通假。

4.詞類活用

即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可以靈活運用。通過臨時改變這些詞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他類詞,從而滿足文從字順的需要。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可分為: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數詞的活用等。

二、虛詞

即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的詞,有連接或附著各類實詞的語法意義。一般分為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等。在文言文中,虛詞的高頻考點主要包括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總之,考生應當掌握重點實詞及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結合語境,準確得出其在句中的含義。

設題方式

對詞語和相關內容進行解說的客觀選擇題(選非題),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11題)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圍,指被圍困,“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的“舉”表示被選拔,兩者用法相同。

B.勸,指鼓勵、勸勉,與《兼愛》“不可以不勸愛人”中的“勸”詞義不相同。

C.具臣,文中與“有功”相對,是指沒有功勞的一般人臣,具體就是指高赫。

D.誣說,指沒有事實依據的胡說妄言,與現在所說的“誣蔑之辭”并不一樣。

分析:B項“不可以不勸愛人”的句意為“不能不鼓勵關愛他人”,此處的“勸”也是鼓勵的意思,二者詞義相同。所以B項錯誤。

參考答案:B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相關詞語的文本遷移能力和句內理解能力,實詞的情境分析成為解題關鍵。

提分要領

一、實詞

(一)一詞多義

1.探尋本義。識記多義詞,一定要找出其本義(工具書中一般列為第一條)或基本義項,尋求眾多義項之間的關聯。例如“從”,會意字,像兩個人相隨行走在路上。其本義為跟隨、隨從,如“吾從而師之”。引申義則有:聽從、服從,如“從善如流”;次要的,如“從犯”;堂房親屬關系,如“從弟”。

2.緊扣語境。即根據上下文,獲取時間、地點、什么人說的、為什么說、對誰說的、怎么說的等語言信息。如“舍瑟而作,對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句意為曾皙放下正彈奏的瑟,然后對老師作出回答,故“作”的含義就是“起身、站起來”。

3.語法助力。一詞多義詞準確意義的判斷還可借助語法結構,判斷其充當什么句子成分、和什么詞語搭配、構成什么語法關系等。如“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可根據“勝”的詞意推斷“舉”的意義為“盡”。

(二)古今異義

1.上下文推敲法。即聯系實詞所在語句的上下文,從邏輯關系和具體情境進行判斷。如“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賦》),結合上文“山間之明月”和下文“用之不竭”的邏輯關系,以及“吾與子之所共適”的具體情境,我們可以判定,這里的“色”不應簡單理解為“顏色”,而應理解為“形色”,現在的意義相對于它擴大了。

2.語法結構推斷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對偶句并列結構居多,其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而意義相近或相反,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快速判斷。如“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赤壁賦》),“縱”和“凌”處于相同的語法位置,“縱”為“撐、駕”義,“凌”在這里應理解為“越過”,這屬于義項轉移。

3.今義代入分析法。在判斷古今異義的雙音節詞時,可以按照古漢語中以單音詞為主的特點,對雙音節詞中的單個詞語進行解釋,然后把兩個詞語的意義結合起來,放在語句之中看是否符合語境要求。如“吾從而師之”(《師說》),“從而”的今義為“表示結果或進一步的行動”,代入句中明顯解釋不通,所以只能根據上下文的語境解讀為“跟隨(他)并且……”。

(三)通假字

1.音形同近法。即通過“音同形近”的辦法作一般性分析辨別。如“砉然向然”(《庖丁解?!罚┑摹跋颉?,其實就是“響”的通假字,二者在語音和字形上都相近。

2.語境分析法。碰到通假字時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縛,做到“以聲求義”,找出它的本義,不能望文生義而“硬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其中“蚤”字可“依音破字”尋求本字“早”來讀之,就文通意順了。

3.參考注釋法。古代文字訓詁學家在注釋古籍中對通假字有過許多研究和考證,并常用“某讀曰某”“某與某古字通”“某與某同”等來說明文字的通假關系。如“隰則有泮”(《詩經·氓》),鄭箋注為:“泮讀為‘畔’?!奔纯衫斫狻般睘椤芭稀钡耐僮?。(四)詞類活用

1.正確辨析正常語序?,F代漢語的正常語序為:定語+主語+狀語+謂語+定語+賓語。如“眾星北流”,主語是“眾星”,由名詞充當,沒有活用;“流”,動詞作謂語,沒有活用;“北”是方位名詞,卻作了“流”的狀語,這就與現代漢語的一般用法相悖了,故應該在“北”前加一個“向”字,翻譯成“向北”,即名詞作狀語。

2.正確辨析搭配規律。

(1)句中一定要有謂語。

(2)名詞置于謂語前做狀語。如:吾得兄事之。(兄:像對待兄長一樣地侍奉他)(《鴻門宴》)

(3)名詞不能帶賓語和補語(有時是介詞結構作補語)。

3.正確分類強基礎。

(1)名詞活用的分類辨析。

一是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有以下幾種:

①名詞+名詞,如果一個句子中有兩個名詞連用,這兩個名詞既不是并列關系、同位詞關系,又不是偏正關系,句中也沒有其他動詞作謂語,那么,其中的一個名詞用作動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如:晉軍函陵。(軍:駐軍)(《燭之武退秦師》)

②名詞+代詞,這時名詞一般活用為動詞。如: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名:說出)(《口技》)

③副詞(能愿動詞)+名詞,這時名詞活用為動詞。如:云青青兮欲雨。(雨:下雨)(《夢游天姥吟留別》)

④名詞用“而”“則”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接,名詞活用為動詞。如:衣冠而見之。(衣:穿上衣服;冠:戴上帽子)(《馮諼客孟嘗君》)

⑤方位名詞也常?;钣米鲃釉~:如:下江陵,順流而東也。(下:攻下;東:向東進軍)(《前赤壁賦》)

二是名詞活用為使動詞。如:生死而肉骨也。(生:使死人復生;肉:使白骨長肉)(《中山狼傳》)

三是名詞活用為意動詞。如: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賓客:把……當作賓客)(《傷仲永》)

四是名詞活用作狀語。有以下幾種:

①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處所。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手段或工具。如: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愚公移山》)

③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如: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樣)(《鴻門宴》)

④表示行為的身份或對待的方式。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對待兄長一樣)(《史記》)⑤時間名詞用作狀語。如:謹食之,時而獻焉。(時:到時候)(《捕蛇者說》)

⑥方位名詞用作狀語。如:泰山之陽,汶水西流。(西:向西)(《登泰山記》)

(2)動詞活用的分類辨析。

①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吾射不亦精乎?(射:射箭的技術)(《賣油翁》)

②動詞的使動用法。如:外連衡而斗諸侯。(斗:使……斗)(《過秦論》)

③動詞的為動用法。如: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哀:為……哀嘆)(《阿房宮賦》)

(3)形容詞活用的分類辨析。

①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如:四美具,二難并。(美:美好的事物;難:難得的賢主嘉賓)(《滕王閣序》)

②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如: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熱:感到熱;涼:感到涼)(《兩小兒辯日》)

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如:春風又綠江南岸。(綠:使……變綠)(《泊船瓜洲》)

④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漁人甚異之。(異:認為……奇怪)(《桃花源記》)

(4)數詞活用的分類辨析。

①數詞活用作動詞,即數詞作謂語。如:六王畢,四海一。(一:統一)(《阿房宮賦》)

②數詞用作形容詞,即數詞作定語。如: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一:全、滿)(《岳陽樓記》)

③數詞用作名詞,即數詞作主語或賓語。如:其一犬坐于前。(一:一只狼)(《狼》)

二、虛詞

(一)關注語境順邏輯

文言虛詞,大多一詞多用,且用法非常靈活,意義又比較虛化,甚至有“虛”有“實”(兼類詞)。如“為”:《鴻門宴》中“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前一個是介詞,譯為替、給;后一個是動詞,譯為作出、制定。

因此,虛詞的學習不能脫離語境。只有在分析具體上下文語境的基礎上,理順邏輯關系,才能準確找出意義之間的關系,辨別其用法。備考訓練時,可以借助虛詞的用法,揣摩語境,推斷其意義和用法,以培養語感。

(二)結合語法找規律

1.全句結構關照法。許多虛詞在句中主要起語法或語氣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對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準確理解。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也”是語氣助詞。

2.位置對應分析法。文言文講究整齊、對稱,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辭手法,利用這一特點可以推知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中的“而”是連詞,表修飾關系,與它處于對應位置的“以”也可推斷為連詞,表修飾關系。

3.詞性功能判斷法。依據常用虛詞的詞性功能來判斷其大概含義,即根據詞語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來推斷。不同的句子成分決定了詞語的詞性和用法。如“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中的“其”在句中作主語,因此應該是代詞。

4.標志虛詞確認法。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標志詞,抓住這些標志,就能迅速確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如“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中的“于”是介詞,與其賓語“鳥獸草木之名”共同構成狀語,就成為狀語后置的標記,但翻譯時仍按介詞,意譯為“對”。

(三)正確分類強基礎

1.而

(1)用作連詞。

①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如:劍閣崢嶸而崔嵬。(《蜀道難》)

②遞進關系,而且、更。如: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③承接關系,成就、然后、從而、才。如: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祭十二郎文》)

④轉折關系,但是。如: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⑤修飾關系。如: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⑥假設關系,表示這個動作發生的方式、人物的情態等。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⑦因果關系,所以、因而等。如: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2)通“爾”,用作代詞,你的;偶爾也作主語,你。如: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3)通“如”,好像、如同。如: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4)用作固定結構。如:而已、而后、而況、既而等。

2.何

(1)用作疑問代詞。

①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哪里、什么。如: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定語,什么、哪。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2)用作疑問副詞。

①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為什么、怎么。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這樣。如: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段宕妨婀賯餍颉罚?/p>

(3)通假字,通“呵”,喝問。如: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4)用作固定結構。如:何如、奈何、若何、何以、無何、何乃等。

3.乎

(1)用作語氣助詞。

①表疑問語氣,嗎、呢。如: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表反問語氣,嗎、呢。如: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鴻門宴》)

③表商量語氣,吧。如: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④用于感嘆句或祈使句,啊、呀。如: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⑤用在句中的停頓處。如:于是乎書。(《相州晝錦堂記》)

(2)用作介詞,于。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論語》)

(3)可作詞尾,……的樣子、……地。如: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罚?/p>

(4)用作固定結構。如:不亦……乎。(表反問,不也……嗎?)

4.乃

(1)用作副詞。

①表示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才、這才、就等。如: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②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卻、竟(然)、反而等。如: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③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只、僅等。如: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④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是、就是等。如: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2)用作代詞。

①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你的;也作主語,你。不能作賓語。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②用作指示代詞,這樣等。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③作連詞用,然而等。如:時夫仆俱阻險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徐霞客游記》)

(3)用作固定結構。如:無乃、乃爾等。

5.其

(1)用作代詞。

①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他的、它的(包括復數)。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指示代詞,表示遠指、近指等,這、那。如: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孔雀東南飛》)

③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如: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

①加強祈使語氣,可、還是等。如: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②加強揣測語氣,恐怕、或許、大概、可能等。如: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③加強反問語氣,難道、怎么等。如:且行千里,其誰不知?(《蹇叔哭師》)

(3)用作連詞。

①選擇關系,是……還是……。如: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ā恶R說》)

②假設關系,如果、假如等。如: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4)用作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如: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5)用作固定結構,何其、多么。如: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ā段宕妨婀賯餍颉罚?/p>

6.且

(1)用作連詞。

①遞進關系,而且、并且、況且、再說等。如: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讓步關系,尚且、還等。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ā而欓T宴》)

③并列關系,又。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鐘山記》)

(2)用作副詞。

①將、將要。如: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②暫且、姑且。如: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3)用作固定結構。如:且夫、且如等。

7.若

(1)動詞,像、好像等。如: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2)用作代詞。

①表對對方的稱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如: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表近指,這、這樣、如此。如: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3)用作連詞。

①表假設,如果、假設等。如: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②表選擇,或、或者。如: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③至、至于。如:若民,則無恒產,因無恒心。(《齊桓晉文之事》)

(4)用作固定結構。如:若夫、若定、若何、若干等。

8.所

(1)名詞,處所、地方。如: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2)助詞。

①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②“所”和動詞結合,后面再有名詞性結構,則所字結構起定語的作用。如: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所:他們居住的)(《〈指南錄〉后序》)

(3)用作固定結構。如:為……所、所以、所謂、所在等。

9.為

(1)動詞。

①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如: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以為、認為等。如: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③判斷詞,是。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2)介詞。

①表被動,有時構成“為所”或“為……所”,被。如:吾屬今為之虜矣?。ā而欓T宴》)

②介紹原因或目的,為了,因為。如: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③對,向。如:為之奈何?(《鴻門宴》)

(3)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呢。如: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10.焉

(1)兼詞。

①于之、于此、于彼。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從這里)。(《勸學》)

②于何。譯為在哪里、從哪里等。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代詞。

①之。如: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②哪里、怎么。如: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3)語氣詞。

①句末語氣詞,了、啊、呢。如: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②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師說》)③作詞尾,然、……的樣子。如: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ā栋⒎繉m賦》)

11.也

(1)句末語氣詞。

①表示判斷語氣。如: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保ā妒酚洝欓T宴》)

②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如: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齊桓晉文之事》)

③表示祈使語氣。如: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2)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3)用作固定結構。如:……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也哉等。

12.以

(1)介詞。

①表示憑借,憑、靠。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②表示時間、處所,于、在、從。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記》)

③表示原因,因為、由于。如: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史記·屈原列傳》)

(2)連詞。

①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忽魂悸以魄動。(《夢游天姥吟留別》)

②表示承接關系,而或省去。如: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山記》)

③表示目的關系,而、來、用來、以致等。如: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六國論》)

(3)助詞。

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范圍。如: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出師表》)

(4)動詞。

以為、認為。如: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5)名詞。

緣由、原因。如: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6)通假。

通“已”,止、已經。如: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7)用作固定結構。如:以為、以是、是以、有以、無以等。

13.因

(1)介詞。

①依照、根據。如: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②趁著、趁此。如: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傳》)

③通過、經由。如: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傳》)

(2)副詞。

①于是、就、因而。如: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原因、緣由、機緣。如: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3)動詞。

①根據。如: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五蠹》)②沿襲、繼續。如:蒙故業,因遺策。(《過秦論》)14.于

(1)介詞。

①向、對、對于。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②被。如: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

③比。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后一個“于”:比)(《勸學》)

(2)用作固定結構。如:于是、見……于等。

15.與

(1)介詞。

①和、跟、同。如: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②給、替。如: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③比、和……比較。如: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2)連詞。

和、跟、同。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勾踐滅吳》)

(3)動詞。

①給予、授予。如: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ā段宕妨婀賯餍颉罚?/p>

②結交、親附。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③對付。如:龐煖易與耳。(《史記·燕召公世家》)

④參加、參與。如:蹇叔之子與師。(《蹇叔哭師》)

⑤贊許、同意。如:吾與點也。(《論語》)

(4)通假。

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5)用作固定結構。如:孰與、與……孰等。

16.則

(1)連詞。

①表示承接關系,就、便、原來是、已經是。如: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鴻門宴》)

②表示條件或假設關系,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③表示并列關系,就或不譯。如: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④表示轉折、讓步關系。表示轉折時,用在后一分句,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雖然、倒是。如: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⑤表示選擇關系。常和非、不連用,就是、不是……就是。如: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2)副詞。

①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是、就是。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②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已經、原來、原來已經。如:及諸河,則在舟中矣。(《秦晉崤之戰》)

(3)名詞。

①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如:《笑話一則》

②準則,法則。如:天不變其常,地不易其則。(《管子·形勢》)

(4)動詞。

效法。如:四方皆則之。(《史記·三十世家·孔子世家》)

(5)通假。

通“輒”,總是,常常。如:居則曰:“不吾知也?!保ā蹲勇?、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7.者

(1)助詞。

①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如: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用在數詞后面,……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如: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如: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④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的。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譯。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⑥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后面,不譯。如: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

⑦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語氣詞。

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如: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18.之

(1)代詞。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如: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之:你)(《與妻書》)

②指示代詞,這、此。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2)助詞。

①相當于“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如: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③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④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如: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⑤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沒有實在意義。如: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3)動詞。

到……去。如: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直擊高考

(2023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于曹,曹君袒裼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于前。叔瞻謂曹君曰:“臣觀晉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辈芫ヂ?。釐負羈歸而不樂……其妻曰:“吾觀晉公子,萬乘之主也;其左右從者,萬乘之相也。今窮而出亡過于曹,曹遇之無禮,此若反國,必誅無禮,則曹其首也。子奚不先自貳焉?!必摿b曰:“諾?!笔ⅫS金于壺,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遺公子……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謀曰:“昔者晉獻公與寡人交,諸侯莫弗聞。獻公不幸離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將仿今其宗廟不被陰而社稷不血食也?!嵊o重耳而入之晉,何如?”群臣皆曰:“善?!惫蚱鹱?,革車五百乘,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庇至钊烁驷嵷摿b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間,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而以無禮蒞之,此所以絕世也。

(節選自《韓非子·十過》)

下列對黑體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窮,指困窘、困厄,與《送東陽馬生序》中“窮冬烈風”的“窮”意思相同。

B.出入,表示“大約”,與《愚公移山》中“出入之迂也”的“出入”意思不同。

C.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祭祀時宰殺牛、羊等做祭品,取血以祭,稱為血食。

D.絕世,指斷絕了諸侯的世系傳承,與成語“絕世無雙”的“絕世”意思不同。

【解析】A項“意思相同”錯誤?!案F冬烈風”的“窮”意思是“深”,“窮冬”即“深冬”“隆冬”。句意:現在困轄逃亡,路過曹國;隆冬時節,刮著猛烈的寒風。

【參考答案】A

試題演練

一、實詞

1.下列對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王之伐越”“自伐者無功”中的“伐”意思相同,都翻譯為“討伐”。

B.“故曰圣人蚤從事焉”中的“蚤”與《鴻門宴》中“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的“蚤”意思相同。

C.“昔晉公子重耳出亡,過鄭,鄭君不禮”中的“過”與《項脊軒志》中“大母過余曰”中的“過”意思不同。

D.“晉獻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中的“假”,意思為“借”,與《勸學》中“假舟楫者”的“假”意思相同。

2.下列各組句子全都有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

A.汝可以模擬得之 裹足不入秦 不如拼搏一笑

B.行李之往來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C.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期山東為三處 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D.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于是項王大呼馳下 役聰明之耳目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所守或匪親 圣人無常師

B.外連衡而斗諸侯 贏糧而景從 君子生非異也

C.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 輮以為輪

D.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吞二周而亡諸侯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對以下各句黑體詞詞類活用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茍為后義而先利

②雖貧賤不以利累形

③吾與之友矣

④求也退,故進之

⑤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⑥其家甚智其子

⑦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

⑧冬日衣皮毛

⑨至攘人犬豕雞豚者

⑩事無事,味無味

A.①⑥⑩/②④⑤/③⑦⑧/⑨

B.①⑤⑩/②③④⑥/⑦/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D.①⑩/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5.下列對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事請不煩出敕”中國的“敕”,指“皇帝的命令”,《紅樓夢》中“敕造寧國府”的“敕造”,意為奉皇命而建。

B.“乞容臣出牒處分”中的“乞”意為“請求”,與《陳情表》中“愿乞終養”的“乞”意思相同。

C.“古有討除不勝者”中的“勝”,意為“盡”,與《春江花月夜》中“青楓浦上不勝愁”的“勝”意思相同。

D.“帝然之”中的“然”,意為“認為……正確”,與《六國論》中“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然”意思不同。

6.下列對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秦之在燕也,與其相子之為婚”中的“為婚”指的是結為兒女親家,與《鴻門宴》中“約為婚姻”的意思相同。

B.三晉指戰國時的韓國、趙國、魏國,因從春秋時的晉國分化而來,史稱“三家分晉”。

C.“以國讓子之”的“讓”意為讓給,與《諫逐客書》中“太山不讓土壤”的“讓”不同。

D.“不足任天下”的“任”意為統治、主持,與《諫太宗十思疏》中“簡能而任之”的“任”相同。

7.下列選項中黑體詞的含義與現代漢語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B.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C.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

二、虛詞

1.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洺州曲周人也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還以兵屬明宗討在禮

民以食為天

D.城中之人何罪

徐公何能及君也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其先自瑯琊南度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B.為江左冠族

公為我獻之

C.方慶隨之卒業

蚓無爪牙之利

D.治廣州者無出方慶之右

今者項莊拔劍舞

3.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其先代人也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B.世宗以其質直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剛于違和之中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D.以給侍之勞

之二蟲又何知

4.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忠信,所以進德也

圣人之所以為圣

B.其于禮、信,亦若是而已矣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而桓公必歸之地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D.諸君各言其志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5.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先王所以覺世牖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因欲不知義者由于義

蒙故業,因遺策

C.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D.其于似有知實未深知者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句中的“焉”相同的一項是

(? )

A.以侯夫觀人風者得焉

B.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C.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D.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

7.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與“關山度若飛”相同的一項是(? )

A.若毒之乎?

B.天若有情天亦老

C.若入前為壽

D.天涯若比鄰

8.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用法和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C.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己后矣

D.知不可乎驟得

9.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意義和用法與“吾嘗終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項是(? )

A.猶且從師而問焉

B.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C.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D.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猜你喜歡
鴻門宴實詞虛詞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虛詞識別方法
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的基本策略
文言實詞50例
文言實詞推斷法
鴻門宴(二)
鴻門宴(一)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說文言實詞解題誤區及對策
《鴻門宴》中一個幾十年來一直被譯錯的句子
虛詞在詩歌鑒賞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