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綜合評價

2023-12-27 02:13胡海波
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科技型指標體系高質量

胡海波,彭 卉

(南華大學 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0)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1]這就表明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加注重對“質”的把控,追求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首要目標。在當今經濟發展環境下,國家間的競爭核心已經由既有的資源轉移到科技創新能力,截至2021年底,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為32.8萬家,貢獻了約70%以上的技術創新,預計“十四五”末將達到50余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已然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導力量[2]。

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是以研發技術創新產品,提供高新技術服務為主的中小企業群體[3]。該企業群體的價值是通過知識重組和技術創新來體現的,把科技創新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是國家經濟發展、傳統產業升級、科研成果轉化的主力軍,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推動器[4]。但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質量良莠不齊,而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方向和標準,實時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而幫助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 相關研究文獻述評

學者們對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質量的研究不斷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關于評價企業創新能力的研究

Asikainen依據科技企業的知識密集特點,從知識服務角度探討其對創新能力的影響,并分析出一套新的企業發展模式[5]。高新技術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就要重視與其他企業之間的關聯,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可以在某個創新平臺內加強企業間的交流與共享[6],在此基礎上,蘇屹和劉敏構建了包括創新資源持續投入能力、持續創新產出能力、持續創新潛力、持續創新活力四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7]。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將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為了做到對創新能力進行合理有效地評價,李素英等把科研投入、研究開發、創新產出、市場營銷和創新保障設為五大維度來搭建指標體系[8]。也可以借助WSR理論將“物理、事理、人理”分別對應上“科技、管理、人員”,以此構建出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的指標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方法的不足,讓評價體系更加系統和全面[9]。但由于新創弱性明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較短,存活率較低,基于此,田霖和張露露結合企業內外部影響因素,從企業本身和外在環境兩個方面著手建立起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性的指標體系,旨在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10]。

(二)關于評價企業融資能力的研究

融資問題是制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而科技型中小企業之所以出現“融資難”,其根本原因是企業本身的信用資質不達標。為了讓科技與金融更好地結合,提高企業的信用評分,可以從企業基本素質、企業成長性、創新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量、盈利能力、營運能力這七個維度來評價企業融資信用[11]。但這種評價體系雖然考量的范圍較廣,卻尚未與企業外部環境相結合,諸如制度政策、法律法規、社會趨勢等外部因素也會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12]。因此顏賽燕從融資環境、融資能力與融資風險、發展能力三個方面來構建企業融資效果的評價指標,用于評價該企業群體的融資效果[13]。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從運營、技術、團隊和環境四個方面來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授信評價體系[14]。這種既考慮外部環境影響又包含內部自身發展的評價體系能夠更為全面地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授信表現進行衡量。

綜上所述,學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質量的評價大多是集中于企業的創新驅動和融資表現這兩個方面,較少涉及主體,未能全面地對企業發展質量作出評價,并且指標數據多半不容易獲取,數據的真實性有待考察?;诖?結合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闡釋和學者們的研究,本文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指企業自身穩定發展、競爭核心創新發展、公司聲譽美化發展以及社會形象良好發展,并由此從財務效益、創新能力、融資信用和社會責任四大維度綜合來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質量。在指標選取上,采用公開透明且定量化的會計指標進行衡量,在方法上先是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精簡指標體系,隨后用神經網絡算法對指標體系進行驗證,以期構建出一個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茖W有效且全面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僅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參考方向,推動科技金融進一步結合發展,還可以幫助管理者反省并完善企業運營,保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 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指標選取的原則

本文以提高企業的發展質量為目的,結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擬從財務效益發展、科研創新發展、融資信用表現和社會責任表現四個方面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15-20]。

在確定具體的評價指標時,本文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數據來源真實可靠,盡量不選擇替代數據或需要推算的數據。評價指標做到簡明扼要,不增加冗余的指標,也避免相關性過高。同時兼顧到指標內容的代表性,選取的指標能夠反映出要評價內容的特征。

(二)指標體系的選取

1.財務效益發展評價

本文從盈利能力和經營能力兩個方面入手來衡量企業的財務效益。在盈利能力方面,總資產凈利率可以反映出公司運用全部資產獲得利潤的水平,而總資產報酬率則可以反映出企業的總體獲利能力,通過對人力資本投資回報途徑的認識,可以促進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充分挖掘人員潛力。在經營能力方面,凈利潤增長率的指標值越大代表企業盈利能力越強;總資產周轉率的指標值越高說明企業銷售能力越強,資產投資的效益越好;應收賬款周轉率衡量的是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及管理效率,一般優質企業的應收賬款都較低。

2.科研創新發展評價

本文用研發人員占比來衡量企業中科研人員的規模,選取科技研發費用、研發投入強度以及研發經費增長率這些可以通過直接計算得出的指標來衡量資金投入,從而直面客觀地分析企業在科研創新方面的資金支持。

3.融資信用表現評價

本文從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兩個方面進行評價,資產負債率可以反映出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也可以作為債權人發放貸款的依據;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可以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F金流動負債比率和經營性凈現金流增長率從現金流動的角度來分別反映企業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4.社會責任表現評價

社會責任的實現,需要企業超越傳統的以盈利為目的的觀念,在生產過程中強調人的價值,并注重對環境、消費者和社會的貢獻。在衡量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時,本文以員工和社會為主要評價主體,應付職工薪酬增長率可以體現出企業為員工提供的服務和給予的報酬,年就業人數增長率可以反映出企業在提供崗位促進就業方面的努力,資產納稅率和社會捐贈率則可以說明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開展慈善活動方面的表現。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構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三 評價方法及實證分析

(一)評價方法的選取

本文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主成分分析法來確定各項維度的權重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質量進行評價。

如表1所示,該指標體系涵蓋了8個維度共19項指標。為了消除共線性問題,提煉出一個更為精簡的指標變量,本文利用SPSS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個成分的方差貢獻率,隨后以各成分的貢獻率與累積總貢獻率的比值作為其權重值,由此得出一個綜合評價模型,利用此模型計算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得分。

而BP神經網絡算法憑借其自學能力強、預測能力準的特點被廣泛使用,本文利用MATLAB把若干個主成分的得分情況作為輸入層的數據,把綜合得分情況設定為輸出層的數據,在隱單元里進行正向和反向計算的逐層處理后,若總誤差達到精確值且輸出值與期望值達成一致,模擬即可結束而且擬合效果較好。

本文將主成分分析法(PCA)與BP神經網絡算法相結合,既能提高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也能檢驗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其操作步驟見圖1。

圖1 PCA-BP評價模型操作步驟

(二)實證分析過程

1.主成分(PCA)實證分析

(1)樣本選取與數據預處理

本文選擇樣本公司的范圍鎖定在創業板上市公司,參考2017年科學技術部等聯合部門制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中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限制條件,并結合研究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剔除ST、*ST的樣本公司以及指標缺失數量超過5個的樣本公司,最終篩選出210個樣本公司作為有效研究樣本。

指標體系中涉及的數據主要來自2020年度財務報表、CSMAR、RESSET等經濟金融庫、樣本公司的企業官網等,手工摘錄數據后,利用Excel依照公式計算得出。最終的有效樣本率為81.52%。各個指標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描述統計量

由于收集到的樣本數據在量綱上存在差異,即變量之間的性質和單位不同,若是直接使用原始數據,它們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無法站在同一標準上進行評價。故而需要先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直接利用SPSS中的Z-score選項就可以完成數據的預處理,將原始數據轉換成無量綱化指標,使不同的變量具有相同的尺度和標準,進而完成綜合評價。

(2)KMO和Bartlett檢驗

在進行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的主成分分析實證之前,首先要驗證樣本數據是否達到了做主成分分析的所需條件。本文采用KMO和Bartlett檢驗來對樣本數據進行驗證,結果見表3。

表3 KMO和Bartlett檢驗

由表3可知,KMO=0.616>0.6,符合做主成分分析基本要求,Bartlett球形檢驗的Sig值0.000<0.05,近似卡方檢驗值顯著,表明各個主成分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這兩項結果代表本文構建出來的評價體系和選取的樣本數據是可以進行主成分分析的。

(3)提取主成分因子

利用SPSS里的主成分分析法計算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初始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結果見表4。

表4 總方差解釋

由表4和圖2可知,采用最大方差旋轉法(varimax-rotation method),并設置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條件,最終得出6個主成分因子,這6個主成分共累積貢獻出原始數據信息的66.199%,能夠較好地反映出整體信息。

圖2 碎石圖

由于表4中的主成分因子含義較為模糊,本文使用具有Kaiser標準化的正交旋轉,在第10次迭代后樣本數據趨于收斂,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見表5。

表5 旋轉成分矩陣

由表5可得這19個指標在6個主成分上相對應的載荷值,依據各個指標的載荷大小重新進行分類,并重新命名主成分,結果見表6。

表6 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分類

由表6可知,在完成主成分分析后,刪除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影響不明顯的指標,將保留下來的17個評價指標在6個維度中重新進行分類并命名,得出精簡后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4)計算綜合得分

依據6個主成分在旋轉后各自的方差貢獻率與累積總方差貢獻率的比值,可以得到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6個維度的權重系數,結果見表7。

表7 各個主成分權重系數

根據表7中各個主成分的權重系數值,可以構建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評價模型:

Qt=0.235Q1+0.193Q2+0.192Q3+0.151Q4+0.146Q5+0.082Q6

(1)

利用式(1)可以計算出樣本公司的高質量發展綜合得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從樣本公司中隨機抽取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計算其綜合得分,得分結果見表8。

表8 選取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得分

由表8可知,我們可以得到樣本科技型中小企業6個維度以及高質量發展綜合的得分情況,為了進一步證明本文構建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學性,樣本公司的得分情況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文決定采用BP神經網絡對評價體系進行模擬和驗證。

2.BP神經網絡實證分析

(1)評價體系的模擬訓練

在210家樣本公司中隨機抽取85%的公司作為模擬樣本,剩下15%的樣本公司作為測試樣本。把樣本公司6個主成分的得分情況設定為輸入層數據,綜合得分情況設置為輸出預期值,隨即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模擬訓練,見圖3—圖5。

圖3 運行參數及結果

圖4 樣本訓練過程

圖5 均方誤差過程

由圖5可知,在算法選擇方面,本文利用萊文貝格—馬夸特方法(Levenberg-Marquardt algorithm)進行訓練,該方法通過在訓練過程中調整有關參數從而得到數非線性最小化的數值解,并且包含了高斯—牛頓算法(Gauss-Newton iteration method)和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的優勢,還對這兩種方法存在的缺陷進行了完善。在運行過程中可以看到,當樣本訓練到第17次時達到最小梯度值0.003 46,均方誤差在11次時達到了最佳性能值6.740 3e-06,遠遠優于設定的精度值,滿足條件可以結束訓練。

(2)評價體系的檢驗訓練

把15%的樣本公司數據放入到設定好的BP模型中進行檢驗并對其進行回歸分析,結果見表9和圖6。

圖6 回歸分析

表9 部分樣本公司檢驗結果

由表9和圖6可知,樣本數據的實際輸出值與期望輸出值趨于一致,檢驗結果達到預期效果,在回歸分析中,把期望值對實際值進行回歸可以得到R始終收斂于1,擬合優度處于較高的水平,表明此次擬合效果良好。這也證明了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具備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四 結 論

(一)研究結論

1.構建了包含六個維度共17個具體指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2.運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計算出各個維度的權重并組建出綜合評價模型。其中融資信用表現中的償債能力對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果最為顯著,影響因子達到23.5%,其次是財務效益發展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能力,隨后是科研創新發展和社會責任表現。

3.利用BP神經網絡算法對構建的指標體系進行模擬和檢驗,實際輸出值與期望值保持一致且回歸分析中擬合效果較好,證明了本文構建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對策建議

1.提高償債能力以增強韌勁

根據綜合評價模型和表8可知,償債能力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最為顯著,影響因子達到了23.5%。該維度中的指標主要考查的是公司流動資產中可以即刻變現并抵消流動負債的能力,衡量的是企業在舉債經營方面的表現,也代表了債權人對公司提供資金投入的風險程度??萍夹椭行∑髽I的新創弱性相比于其他企業更為明顯,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更容易遇到一些困難,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較為依賴融資支持,其抵御債務風險、償還債務的能力就是其最好的引資招牌,所以要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償還債務方面的能力,這樣既可以加強企業發展的韌勁,也能加強投資者對企業發展的信心,進而推動企業健康且可持續地發展。

2.重視企業運營以穩定發展

盈利能力和經營能力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程度位居第二和第三且影響因子幾近相同,這說明財務發展狀況依舊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創新雖是企業的立身之本,但由于研發周期長,若是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企業也很難堅持下去,因此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無疑就是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而良好的經營能力可以保證企業充滿活力并且有序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重視盈利能力的提高和經營能力的培養,在科技和金融的雙向支持下,科技型中小企業會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3.推動科研創新以提質增效

創新能力維度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系數是15.1%,在企業資金問題得到保障后,科研創新能力必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最為關心的因素。作為科技型企業,想要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有異于他人甚至優于他人的產品和技術,這既是對企業的挑戰,也同時是企業發展的機遇。企業想要提高創新能力,少不了技術人員和科研經費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嘗試與其他公司或者高校開展合作,實現創新資源的共享和能力的互補,與此同時,管理層要合理規劃好企業的資金結構,在保證企業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大力支持公司的科研創新活動??萍夹椭行∑髽I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能力的加持,這不僅能為企業帶來回報,還能為國家建設科技強國添磚加瓦。

4.關注社會責任以樹立形象

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是衡量科技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后一環,其中關注員工權益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更加明顯,將企業發展的果實與員工共享可以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和成就感,從而得到滿意的激勵效果。而促進就業和納稅捐贈則是企業在保證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對社會給予的付出,是企業對社會期望的回應,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戰略。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說,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可以使企業得到認可和贊同,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進而獲得更多的支持,促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科技型指標體系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云創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持續性學習機制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民營科技型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頂天立地
論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人才供給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