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專業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模型探討

2023-12-27 05:06郎五可李偉偉劉振鋒蘭紀紅原平方
新鄉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課程目標分配權重

郎五可,李偉偉,劉振鋒,蘭紀紅,原平方

(新鄉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2022 年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發布的 《工程教育認證標準》 是中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領域第一個被納入國家標準體系框架內的團體標準。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修訂成為了各高校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 其工作重點在于落實“三個三”,即:落實“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目標”三個目標,落實“培養目標支撐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支撐培養目標、課程教學支撐課程目標”三個支撐關系,落實“培養目標評價、畢業要求達成評價、課程目標達成評價”三個評價機制。這“三個三”涵蓋了整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 課程教學過程設計以及教學質量評價三個層次, 形成了專業培養和質量評價體系即達成度評價體系。 此體系的設計和實行環環相扣, 涉及從課程教師到專業負責人, 需要的樣本數量大,工作量大,評價周期長。 為此很多研究者進行了達成度評價系統的設計、 課程達成度評價系統的軟件設計等工作[1-3]。 田勁松以可拓學為基礎,利用物元模型中的關聯函數描述評價對象的歸屬程度, 建立畢業要求達成度定量評價物元模型,結合權重,利用加權關聯函數值定量評價達成度[4];孫文潔等依據課程目標與畢業指標之間的支撐關系和各考核環節分數所占比例,構建了課程目標達成度計算方法[5];葉有祥等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了兩級實踐類課程達成度指標模型[6]。 但是基于理論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的計算模型討論較少。 因為在達成度三級評價體系中,課程目標評價數據是基礎,所以進行課程目標評價模型的設計和討論很有必要。 本文在傳統綜合成績評價模型的基礎上,根據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要求,提出了幾種達成度評價模型, 以指導教師使用達成度分析的方法進行課程考核和評定學生成績。

1 傳統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定

傳統課程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方法把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并給以一定權重,根據加權平均計算綜合成績。表1 是傳統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計算表。

表1 傳統課程考核方式成績評定計算表

按照表1, 首先設置課程的考核方式并分配合理的權重,其次提供平時考核成績的平均分,按加權平均計算綜合成績。 某學生的綜合成績為

這種考核方式以綜合成績是否及格評定學生課程學習是否合格,計算簡單,容易理解,前期的成績統計工作量也不大。 此表中成績取的是各考核方式下考核期內的平均值, 它只能反映學生在某種考核方式下的平均水平, 看不到學習過程效果, 如某一章的學習效果。換句話說,傳統考核方式結果對學生過程性學習效果的體現較差,只能反映學生整體和平均的學習效果。

2 新的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

在傳統評價體系里,課程目標只有一個,默認為綜合成績及格即為達到課程目標。 新的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定是以多課程目標為基礎的, 稱為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具體做法是:將課程目標根據畢業目標指標點細化并賦予一定權重, 給各個課程目標設置或者分配考核形式及權重,評價時先計算每個課程目標達成度,然后通過加權平均計算每位學生的課程達成度, 以此作為某學生課程考核是否及格的評定依據。

某學生單項課程目標達成度的計算式為

課程目標i達成度是某目標的完成程度, 可以以百分數表示,也可以用百分制表示,這里選擇后者。 達成度數值越小表示完成度越差。

某學生課程達成度也稱平均達成度, 定義為多個課程目標達成度的加權平均,用數學表達式表示為

新的評價體系首先要設置多課程目標, 然后為每個課程目標分配考核方式和權重。 實際以課程達成度(百分制)作為課程成績,相當于傳統評價模式里的綜合成績,根據評價判據,判斷學生課程綜合完成效果。

2.1 課程目標、考核方式及權重

在新的課程評價和考核體系里,課程目標要和專業培養方案里畢業要求的二級指標點掛鉤,一般至少設置2 個課程目標并分配相應權重, 權重之和為1。同時每個課程目標的權重要在各考核方式之間分配,由此形成了一個二維的權重表,如表2 所示。

表2 課程目標和考核方式的權重分配表

由表2 可知:每個課程目標都要進行考核,不同考核方式的權重之和等于課程目標的權重,即

某考核方式j的權重為

2.2 成績評定

一種簡單的課程達成度評價方法是: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如果不考慮課程目標,每種考核方式下考核若干次,取平均成績作為計算基準,進行達成度計算,如表3 所示。

表3 課程目標達成度計算表之一

某學生課程目標i的完成情況即達成度為

某學生的課程達成度(或者叫平均達成度)為

按表3 進行達成度分析,首先要確定課程目標、考核方式,然后設計權重分配表2。 除此之外,提供每位學生每種考核方式的算術平均成績即可。 每種形式的考核,可以有若干次,也可以只有1 次。 即在教學過程中,需記錄學生每種考核方式下的成績,取算術平均即可,計算相對容易。 因D=Z,所以課程達成度的評定成績和傳統評定方法的綜合成績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從達成度的角度看, 傳統考核中的綜合成績相當于學生的課程達成度, 區別在于傳統考核方式只能給出總的課程目標的完成情況, 而新方法可以反映學生每個具體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提供的信息更多。教師根據學生各個目標的達成情況, 了解學生在特定知識點或能力上的掌握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調整授課方式,利于教學工作的持續改進。

若將每種考核方式下的每次考核成績對應到相應的課程目標上,則表3 可以變成表4。

表4 課程目標達成度計算表之二

由表4 可得某學生課程目標i的完成情況即達成度為

某學生的課程達成度(或者叫平均達成度)為

其中,

如果按照表4 進行評定, 需要提供課程目標考核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即m×n個成績,該成績數量是表3 的m倍。將式(9)和式(7)比較可知,表4 的評定結果和表3 的評定結果不一致,但是差別不大,因為

實際使用時發現,加權平均和算術平均差別不大,一般xij差別不大,很少超過10%,故式(10)和式(11)結果相近, 所以課程目標達成度按照這兩種方式計算結果差別也不大。 但是按照表4 進行成績評定能提供更多細節, 但表4 的使用難點在于如何將每次考核和不同的課程目標一一對應。實際上,很多時候平時成績的統計是以章為基礎的,期末考試的分值分配也是按照不同章節的重要程度分配的,假設某課程共有k章,表4 可以進一步細化為表5。 表5 和表2 相比,在課程目標權重分配、考核方式權重分配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各章的分配權重,由2 維變成了3 維,且它們之間滿足以下關系:

表5 課程目標權重、考核方式權重在各章中的分配之一

由表5 可以得到每一章的權重,即

使用表5 需要提供每章不同考核形式下的成績pijh,即對每位學生需要記錄m×k×n個成績。 每個權重下面對應一個成績,此表太大,不再列出。

某學生課程目標i的達成度為

某學生的課程達成度(平均達成度)為

以3 個課程目標、4 種考核方式、6 章內容為例,教師需記錄或提供每位學生72 個成績,這無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實際上,根據工科專業課的章節設置特點,很多時候每個課程目標并不能覆蓋所有章節, 所以可以將表5 簡化為表6。 每一個課程目標只對應某些章節,這樣需要提供的成績數量(k×n)就會大大減少。

表6 課程目標權重和考核權重在各章之間的分配之二

某學生課程目標i的達成度為

某學生的課程達成度(平均達成度)為

3 達成度分析舉例

表7是一個6章的化工課程按照表6設計的權重分配表。

表7 某課程的權重分配表

由表7 可知,課程共有2 個課程目標,權重設置分別為50%。 考核方式共有4 種,其中平時3 種,占比分別為10%、35%、15%,合計平時占比為60%,期末占比為40%。 各章總占比分別為9%、32%、9%、18%、19%、13%。 各章在期末考試中的占比可以作為試卷各章分值分配的依據。 另外,由表7 還可知考核次數:線上作業5 次,線下作業4 次,期中測試1 次,期末考試1 次。在具體實施上,對于化工專業課程來說,線下作業一般偏重計算和分析, 線上作業偏重基本概念和知識的記憶與理解,一般以客觀題型為主。

另外由表7 可知,期中和期末只有一個成績,在計算達成度時,如何將一個成績在各章之間分配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學生的卷面總成績乘以各章的權重,另一種是卷面各章實際得分乘以期末考試的權重。 第二種方式要求在試卷出題時按照各章的權重分值進行分配,然后再統計各章的得分,這樣工作量就增加了。

4 結論與建議

通過設計達成度計算模型可以發現, 達成度評價方法是為了加強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而細化和量化了課程過程性評價。具體在課程設計上體現為:提高了平時成績的占比,期末試卷的題型以主觀題為主,明確了各章的占比;不僅能作課程目標達成度計算,也能作每章的達成度計算。 這種改革使教師更注重過程性考核的統計和反饋, 達成度結果的分析有利于教師調整相應的教學設計, 比如當應用能力的課程目標達成度較低時,教師會考慮適當增加習題課或者案例課學時。

由以上模型分析可知, 要使達成度分析結果合理有效,且計算簡單,必須有一個好的課程目標設計及權重分配。 因此,在進行學生課程達成度評價時,必須有準確的課程總體設計,如課程目標、考核方式及權重分配,并且要統計相當數量的平時成績用以計算達成度。為了便于應用,建議課程目標設置不超過3 個,考核方式設置不超過5 種,采用表6、表3 或表4 的方式進行達成度計算,即能滿足評價要求,數據統計和計算量相對不大。

猜你喜歡
課程目標分配權重
國內外高中化學課程目標比較與啟示
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
權重常思“浮名輕”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為黨督政勤履職 代民行權重擔當
基于公約式權重的截短線性分組碼盲識別方法
歷史課程目標及其分類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