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種藥劑處理對大豆蚜和花葉病毒病的防效試驗*

2023-12-28 08:03陳佳琴龔錫震楊春杰譚春燕朱星陶
大豆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花葉病毒衣劑吡蟲啉

陳佳琴,龔錫震,楊春杰,譚春燕,朱星陶

(貴州省油料研究所,貴陽 550025)

大豆為重要的糧油作物,是人類優質植物蛋白質和油脂的重要來源。隨著全球人口增加及飲食結構改變,大豆需求量逐年增加。生產上,病蟲害的發生嚴重影響大豆產量和品質。據統計,大豆生產中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一般為總產量的10%以上,嚴重時甚至絕收[1]。大豆花葉病毒?。⊿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影響世界大豆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目前我國東北、黃淮海、長江流域和南方大豆產區最重要的大豆病害之一,該病嚴重危害大豆葉、莖、根、莢的生長發育,導致產量降低,籽粒外觀品質下降,大豆商品價值降低[2]。蚜蟲是全世界大豆生產中的重要害蟲,除直接刺吸為害大豆外,還可作為介體傳播植物病毒,是造成大豆花葉病毒病大面積發生的主要因素[3-8]。目前,利用化學藥劑防治蚜蟲是防控大豆花葉病毒病的重要防控措施[9-12]。吡蟲啉和啶蟲脒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廣譜、低毒、高效等特點,是目前生產上防治大豆蚜的常用化學殺蟲劑[13]。

為研究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蚜的防治效果及對大豆花葉病毒病的影響,本文采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啶蟲咪可濕性粉劑及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種藥劑對苗期高感大豆蚜品系黔豆2014-32 進行噴施和拌種處理,以期為大豆生產上的病蟲防控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蟲源:貴州省農業科學院試驗田自然發生的大豆蚜。

供試大豆:黔豆2014-32,為貴州省油料研究所選育的高感大豆蚜品系。

供試藥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江蘇長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河北安格諾農化有限公司;600 g/L 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置3 個處理(A、B、C)及1 個空白對照CK(見表1)。其中A 處理為苗期噴施30 g/hm2吡蟲啉可濕性粉劑,B 處理為苗期噴施6.75 g/hm2啶蟲脒可濕性粉劑,C 處理為播前采用0.4 kg/100 kg 種子的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空白對照CK 為不采用任何處理。小區行長3 m,行距0.4 m,株距0.1 m,每小區7 行,4 次重復。

表1 不同試驗藥劑使用劑量及施藥方法

1.3 試驗方法

1.3.1 大豆蚜侵染量調查

于大豆苗期(出苗35 d)進行藥劑噴施處理,藥前隨機對每個小區中間行10 株相鄰大豆進行調查,掛牌標記,統計大豆蚜數量;藥后間隔1、3、7 和15 d 對掛牌植株調查,統計蚜蟲數量。其中,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及空白對照CK處理與苗期藥劑噴施處理同時進行大豆蚜數量調查。

1.3.2 大豆花葉病毒病調查

分別于各小區苗期噴藥前3 d 及噴藥后20 d調查大豆花葉病毒病發生情況。

病株率調查:每個重復隨機調查100 株大豆,調查發病株數,計算病株率。

發病指數調查:每個重復隨機調查20 株大豆,抗病級別參照《大豆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14]中的大豆花葉病毒病抗性標準,對單株病情級別分為5 個級別。

病情指數=100×∑(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株數×最高級代表值)

1.4 指標測定

大豆成熟后,每小區分別隨機取樣10 株進行常規考種,測定株高、底莢高、主莖節數、有效分枝數、有效莢數、單株粒數等。收獲時去除邊行和小區兩頭,取小區中間部位進行實收測產,折算為公頃產量。

1.5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10 進行數據整理,DPS 7.05 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蚜的防效

由表2 可知,大豆苗期噴施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啶蟲咪可濕性粉劑均對大豆蚜具有明顯防效。藥后1 d 對大豆蚜的殺傷率為100%,且藥后15 d無蚜蟲危害,表明2 種藥劑均對大豆蚜具有良好的速效性。經C 處理后,大豆苗期無蚜蟲危害,表明該處理對大豆蚜具有較長的持效性。對照CK在藥前的平均蚜蟲數為54.5 頭/株,出苗50 d 時蚜蟲數量達635.3 頭/株,大豆蚜數量呈顯著增長趨勢。

表2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蚜防治效果

2.2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花葉病毒病的防效

大豆蚜為大豆花葉病毒病傳播介體,隨著大豆蚜數量增多,大豆感染花葉病毒病呈逐漸加重趨勢。由表3 可知,A、B 處理藥前病株率較藥后病株率無明顯增長,且發病指數未提高,表明噴藥可有效防止大豆花葉病毒病的蔓延和加重。經C 處理后的大豆苗未發生大豆花葉病毒病,表明該處理對大豆花葉病毒病持效性較長。對照CK 處理藥前大豆花葉病毒病發病率為12%,藥后發病率為92%,發病指數由1 級提高至4 級,表明未經藥劑處理的大豆感染花葉病毒病呈逐漸加重趨勢。

表3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花葉病毒病防治效果

2.3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2.3.1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農藝性狀的影響

如表4 所示,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農藝性狀影響不同。其中C 處理的各項農藝性狀均優于其他處理;對照CK 的各項農藝性狀均劣于A、B、C 處理。結果表明,蚜蟲危害后大豆植株變矮、節間縮短、有效分枝數減少、有效莢數減少、無效莢數增加、單株粒數減少、紫斑褐及斑粒率增加、完好粒率降低。因此,對感蚜蟲大豆品種進行合理用藥可減輕病害,提升農藝性狀。

表4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農藝性狀的影響

2.3.2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產量的影響

如表5 所示,經不同藥劑處理后的大豆產量均極顯著高于對照,平均增幅為16.4%~47.4%。其中經C 處理后的大豆產量最高,為3 127.5 kg/hm2,較對照平均增產47.4%。A、B 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分別較對照增產16.4%和21.6%。結果表明,對感蚜蟲大豆品種進行合理用藥可減輕病害,使大豆增產。

表5 不同藥劑處理對大豆產量的影響

3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3 種藥劑處理均可有效防治大豆蚜,藥劑處理與對照CK 處理后的蚜蟲數量具有顯著差異;吡蟲啉種衣劑處理在大豆苗期無蚜蟲感染,種衣劑拌種藥性持久,對大豆蚜具有較高防效。這與樊東等[7]使用吡蟲啉種衣劑防治大豆蚜的試驗結果基本相同,但大豆蚜量上有差別,可能與種衣劑有效成分及地理環境與調查時間不同有關。本研究中噴施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與啶蟲咪可濕性粉劑1 d 后大豆蚜數量為0,對大豆蚜的防效達100%,表明2 種藥劑在大豆苗期對大豆蚜防治具有良好的速效性。這與楊曉賀等[15]研究不同藥劑對大豆蚜防控效果試驗結果不同,可能與藥劑濃度和噴施時間不同有關。

大豆蚜作為大豆花葉病毒的傳播介體,是造成大豆花葉病毒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中,大豆苗期經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處理的小區無SMV 植株感染;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與啶蟲咪可濕性粉劑處理前后無明顯變化;但對照CK 處理的病株率較高,病情指數達4 級,與藥劑處理差異顯著。通過藥劑處理與對照處理后的大豆蚜數量與大豆花葉病毒病病株率發生情況分析,發現蚜量與病害程度存在一致性,表明大豆花葉病毒病可隨大豆蚜量的增加而加重。

不同藥劑處理防治大豆蚜對產量影響極顯著,平均增幅為16.4%~47.4%。其中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處理產量最高,顯著高于吡蟲啉可濕性粉劑與啶蟲咪可濕性粉劑處理,可能與種衣劑拌種處理在大豆苗期能夠持續對多種蟲害起防治作用有關。

本研究中,3 種藥劑處理在大豆苗期均可有效防治大豆蚜,阻斷大豆蚜攜帶大豆花葉病毒病侵染大豆植株。因此,化學防治大豆蚜為大豆田間生產防控花葉病毒病重要措施之一,可在大豆生產過程中發揮防蟲、防病、增產作用。

猜你喜歡
花葉病毒衣劑吡蟲啉
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劑的配方研制
噻蟲嗪、吡蟲啉灌根防治蘋果綿蚜及砧穗組合抗性試驗
不同種衣劑在鮮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應用效果初報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在蠶種生產上的應用報告
不同種衣劑處理對青瓜生長及產量影響的研究
不同種衣劑對黃瓜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
2017年巴西進口近8000t吡蟲啉價格上漲感受明顯
藜草花葉病毒的研究概述
我國甜菜花葉病毒基因與馬鈴薯Y病毒屬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較與分析
芯片技術檢測黃瓜花葉病毒、煙草花葉病毒和馬鈴薯Y病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