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性康復訓練改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研究

2023-12-28 08:35侯春光李可鑫
關鍵詞:特發性病患功能性

潘 燕,侯春光,李可鑫

(1.湖北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2;2.黃石市中醫醫院 外科,湖北 黃石 435000;3.湖北師范大學 研究生院,湖北 黃石 435002)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主要是指青少年在生長發育期間內所表現出的脊柱疾患。該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包含運動失衡、胸廓椎體變形等[1],倘若沒有在第一時間對患者開展行之有效的治療,后期極有可能影響其胸廓生長發育和肺部功能,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臨床中一般應用手術、支具或者保守療法對患者開展治療。但不容忽視的是,因手術療法有一定創傷,加上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故該方法的接受度不高;而支具的應用則要求患者每天戴上8~23個小時,長期佩戴支具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如背痛、壓瘡、胸廓畸形、肺功能下降等,甚至會造成軀干肌功能萎縮。因此,針對早期病患,臨床往往建議其應用保守療法治療疾病,運動干預為臨床中常用的保守治療方式?;诖?本實驗以功能性康復訓練為干預手段,深入分析功能性康復訓練改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效果,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及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擇2020.9.9~2021.9.9本院收治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46例為研究對象。病患均接受干預治療。為了預防運動風險,所有受試者都接受嚴格篩查和評估,進而減少風險發生。

受試者家屬自愿參加實驗調查,在此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實驗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實施。相關精神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內的有關內容。

納入對象:臨床資料完整者、通過臨床體征和X線片診斷確診?;颊呶春喜⑵溆嗷A性疾病、干預前未接受其他治療、臨床依從性良好。

排除樣本: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拒絕參加實驗調查者、臨床資料缺失者、重度骨質疏松癥者、就診前接受過其他治療如手術、支具、矯正體操等、既往檢查存在精神疾病者、晚期癌癥者、法定傳染病者。結合受試者干預方式差異性,隨機分為新式組23例、傳統組23例。

新式組男 15例、女8 例。年齡區間為 10.24~18.25歲,年齡均值為(14.25±2.14) 歲。脊柱側彎Cobb角12.51°~18.25°,平均值為在(15.92 ±2.62).

傳統組男 16例、女7 例。年齡區間為 11.17~18.98歲,年齡均值為(14.67±2.27) 歲。脊柱側彎Cobb角12.44°~18.39°,平均值為在(15.93 ±2.94).

經比較,兩組受試者基線資料差別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病患均接受常規物理療法。詳細為:脈沖短波治療,0.5 h/次,患者每周接受5次治療,連續治療共計5周。工作人員需告知病患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要點,比如:在處于站立以及行走時,需要抬頭、收腹、挺胸,每天需靠墻站30分鐘;處于坐立位時,患者應當挺直上身收腹,朝向后方?;颊弑3峙P位低枕,睡硬板床。

傳統組病患接受常規肌力練習。首先,音樂調節:工作人員應當收集具有心理調節功能的音樂。如果患者內心存在焦慮心理,需要選擇冥想類、休閑類樂曲;對于抑郁心理的患者,則需要選擇相對輕松類樂曲。第二,工作人員需指導患者呼吸功能訓練。出現特發性脊柱側彎的青少年患者,往往存在胸廓畸形的癥狀。這一情況會導致病患肺部功能受損,容易出現呼吸短促等等并發癥。工作人員需引導病患進行正確呼吸練習。如果病患采用站立位,則需要深呼吸挺胸收腹,雙臂保持外展,緩緩呼出氣體,雙臂保持自然下垂狀態。每天進行3次,每次進行5分鐘。第三,工作人員需要指導病患開展脊柱活動度練習,即前方和后方旋轉、伸仰、側彎、旋轉、側彎腰部和頸部;開展髖關節活動練習,即內收、外展、屈曲髖關節。每天進行3次,連續治療半年。

在此基礎上,新式組接受功能性康復練習,方案如下:

工作人員需要指導病患進行相關康復練習,每周共計進行3次,原則上每次訓練時間為半小時?;颊咴诮邮艽隧椨柧氝^程中,工作人員應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患者的訓練時間,最長時間不能超過45分鐘/次,患者接受為期半年的干預治療。詳細方案為:側橋支撐:病患選擇臥位,需要使用近地側肘部發揮出支撐效應,另外一只手的手臂需要緊貼體側,緩慢抬高病患的軀干,維持保持直線狀,后進行回位,2次/d;跪姿單臂負重:病患需要取跪姿,雙手需要著床面,就此形成四點撐臥狀,在此之后墊高單側膝部,令髖關節表現為側斜樣。在此刻,上肢負重,之后緩緩上抬負重手臂到水平位,30~40 min/d;俯臥燕飛鍛煉:病患需要取俯臥位,兩只手背后放在患者的腰部,抬頭緩緩朝向上方抬胸,直到頭胸部離床。在此同時,兩下肢膝關節合并,伸直,緩緩朝向后方施加壓力,直至離床,維持4~6 s,放松、休息,2次/d,10 min/次。單側俯臥背起:患者可下床活動且恢復良好情況下,可為其開展單側俯臥背起訓練。取站位,緩緩彎腰60°~80°單側上肢放置于腰部,且掌心向外,另一側的上肢伸直負重,詳細為1 kg.而后緩慢抬高上體、向后彎曲腰部,雙側上肢交替練習,每天2次,每次10~20 min.

1.3 觀察指標

1)分析兩組病患干預前以及干預后脊柱功能指標對比詳情。具體指標包含:椎體旋轉角、軀干旋轉角、Cobb角。

2)分析兩組病患腰痛分數、Oswestry功能障礙分數、生活滿意度分數。實驗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圖,開展評估工作,詳細為:0、2、4、6、8、10分,分值越高,代表病患的疼痛感越輕。實驗使用生活滿意度指數A量表,滿分為40分,開展評估工作,分數和病患的生活滿意度成正比。擇取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問卷開展調查工作,滿分是45分,分數越高,代表病患的椎體功能恢復越差。

1.4 統計學原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患干預前以及干預后脊柱功能指標對比詳情

新式組病患干預半年后,Cobb角比傳統組小,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受試者軀干和椎體旋轉角對比,組間數據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但存在下降趨勢。詳細情況參照表1.

表1 兩組病患干預前及干預后脊柱功能指標對比詳情(x±s,°)

2.2 兩組病患腰痛分數、Oswestry功能障礙分數、生活滿意度分數

新式組干預后半年的腰痛分數、Oswestry功能障礙分數低于傳統組,生活滿意度分數高于傳統組,P<0.05.詳情參照表2.

表2 兩組病患腰痛分數、Oswestry功能障礙分數、生活滿意度分數(x±s,分)

3 討論

在中國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發生概率為2%~4%,僅次于肥胖和近視發生率。其中,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發生率達到了85%,并且近幾年該病的發生率表現出了逐年上漲的趨勢。特發性脊柱側彎一般發生在青少年骨科成熟以前或者青春期之內。在臨床之中,倘若患者的Cobb角在20°以下,則需要使用保守療法。如果患者的Cobb角在45°以上,則需要為其開展畸形矯形術治療疾病[2~4],但是,這種方法的成本高、手術風險大、術后易發生并發癥。因此,近幾年,國內外的學者都開始關注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保守療法。

另有文獻表明:現階段臨床用以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方式的非手術療法為支具治療[5]。但因患者的支具佩戴時間過長,容易導致患者肌肉主動運動降低,就此減少了患者神經肌肉同控制水平與肌力,少數病患甚至出現了新的脊柱問題。故支具療法的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當前有文獻表明:針對患者開展運動療法,能夠取得滿意效果[6]。主要因為:針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開展運動干預,能夠全面改善病患脊柱雙側肌群不對稱性應力,同時也能夠加強患者機體協調程度脊柱本體感覺以及運動控制能力[7]。該法對于改善患者病情來講,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本實驗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病患介入功能性康復訓練的效果證實:新式組病患干預半年后,Cobb角比傳統組小,組間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受試者軀干和椎體旋轉角對比,組間數據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有下降趨勢。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開展了功能性康復訓練,取得了滿意成效。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經過對病患實施功能性康復訓練,能夠全面強化患者肌力水平,有助于矯正脊柱側彎,增強脊柱及軀干的穩定性,有效平衡患者脊柱雙側肌肉力量[8];患者練習跪姿單臂負重,可以有效調整骨盆位置,就此防止脊柱側彎加重。與此同時,鍛煉病患的背部肌群,全面強化康復干預的效果?;颊呓邮芨┡P位鍛煉,能夠有效強化腰背部肌群力量,全面促進兩側肌力平衡恢復,有效改善患者腰背力量,全面刺激凹側肌肉。病患經過單側俯臥背起訓練,能夠積極刺激肌肉,全面促進腰椎段椎旁肌的肌力恢復,有效緩解側彎癥狀[9];在此同時,對病患開展功能訓練也能夠有效牽引患者處于攣縮狀態的肌肉以及韌帶。其對于維持并矯正患者脊柱正常生理曲線來講,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10]。

本實驗中新式組干預半年后,腰痛分數、Oswestry功能障礙分數低于傳統組,生活滿意度分數高于傳統組,P<0.05,研究結果提示針對患者開展功能性康復訓練,能夠明顯改善其干預后生活狀況,提高生活質量分數。由于患者干預中需要借助康復手冊進行宣教,在該手冊內介紹了脊柱側彎常見危害等常識,可有效強化患者康復干預的配合效果[11,12]。手冊中也提示注意病患在康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焦慮或者抑郁情緒,強調了對病患實施心理調節。例如:正面激勵音樂調節,能夠放松患者身心,有效強化患者康復信心,保持精神健康狀態?;颊咄ㄟ^接受功能康復練習以及呼吸功能康復訓練,可以促進肺功能恢復,有助于促進生理機能恢復,全面改善脊柱側彎癥狀,加強患者的生活品質。

綜上所述,針對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來講,為其開展功能性康復訓練能取得滿意成效,這一方案值得進一步在臨床內推廣以及應用。

猜你喜歡
特發性病患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腸異常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研究進展
老年冠心病無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
氨磺必利與喹硫平對老年精神分裂癥的診療效果比較
特發性肺纖維化合并肺癌
一種功能性散熱板的產品開發及注射模設計
分析嚴重創傷患者并發精神障礙的心理疏導及護理體會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中醫治療探賾
制度變遷與明代官員病患敘事的演變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滌劑中的應用
特發性矮小患兒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