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振幅的多井質控技術及應用

2023-12-29 10:00張憲旭王樹威
物探化探計算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井點振幅剖面

張憲旭,王 濤,王樹威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安 710077)

0 引言

近些年,地震勘探目標從大尺度的構造解釋,逐步轉向了小尺度的巖性識別。這要求地震資料中的振幅信息能真實有效地反映巖石特性,其關鍵在于地震資料處理過程中,對有效波的振幅信息進行保護與補償[1]。但是在當前的數據處理過程中,處理效果主要依賴經驗,沒有一個度量尺度來對數據進行評價,補償效果難以保障[2](如在振幅恢復前后對比單炮的面貌和振幅衰減曲線,看振幅是否補償到位,判別標準比較主觀和片面[3-4])。

為了克服這樣的缺陷,斯倫貝謝公司首先提出了井控地震資料處理技術,利用測井、VSP等井資料,對地震數據做分析與質控,用于彌補數據處理中的認識不足,滿足地質分析與油氣開發對地震資料高精度巖性解釋的需求,隨后國外很多機構和學者對該項技術發展出了井控振幅補償、井控反褶積、井控反Q補償等技術[5-7]。在國內各大油田也對該項技術進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效果[8-9]。

但當前井控處理技術主要是利用井信息對井旁道的數據進行質控,井點與井點的數據無法用同一個標準對比,遠離井點的數據也無法進行質控[10]。為了克服這樣的缺陷,我們基于當前井質控井旁道的方法,利用多井數據建立地質模型,實現對井間數據振幅恢復效果的質控目的。

1 振幅補償及井控方法

1.1 振幅恢復方法

1.1.1 球面擴散補償

地震波被激發后波前面是一個以震源為中心的球面,隨著傳播距離不斷擴大,波前面單位面積的能量密度不斷減小,這種現象被稱為幾何擴散[11]。對于該現象的研究最初是1973年Newman.P.根據地質模型進行分析提出了球面擴散補償公式,后來陸續有眾多學者在此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發展[12-14]。球面擴散補償從方法上主要分為兩類:時間速度對補償方式和指數法球面發散補償[15]。

1)時間速度對補償方法:

(1)

其中:A為振幅值;v0為速度初值或水層速度;v為均方根速度;t為樣點時間。方法優點為,使用了速度為參數,而地震速度是從速度分析而來,因此速度是一個體數據,在空間上可變,理論上更為合理一些,但速度一旦確定后恢復效果將確定無法改變。

2)指數函數補償方法:

(2)

其中:A為振幅值;t為樣點時間;n為定義補償函數的指數值。方法優點為恢復效果可以通過參數n來控制淺中深及近中遠的振幅相對關系,缺點是只能選擇一個參數無法應對復雜的地質情況。

1.1.2 區域振幅補償因子

現實中因為沉積環境的改變地下巖性在橫向是存在一定的變化。而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地表一致性振幅補償方法是,基于有效波能量與位置無關的前提,因此在區域巖性存在橫向變化時候,會出現目的層反射波振幅與巖性出現背離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提出了區域振幅補償因子的概念,在一個區域內提取一個補償因子,對區域巖性差異帶來的差異進行補償的一種方法[16-17]。補償方法為在數據中選取一層較為穩定的標志層,在該層上下開取一個適合的時窗,利用振幅能量累加的方法求取能量補償因子,其中能量補償因子求取公式為式(3)。

(3)

其中:Ek為第k個補償因子;i為旅行時;j為道序號;A為振幅;t為窗口時間;N為總道數。

1.2 振幅井控方法

井控振幅技術是在地震資料處理過程中,將測井資料、VSP資料與地震資料相結合,利用井數據得到井點振幅之間相對大小關系(波組特征),并以此為標尺對振幅恢復方法中的參數的正確性進行質控與定量評價,達到對處理參數求取和優化的目的[18]。

1.2.1 單井質控

單井振幅約束是井約束振幅質量控制的第一步,目的是利用井信息對井點位置處的地震數據的淺、中、深振幅趨勢進行比較,約束井旁道垂向振幅恢復效果。在地震數據處理過程中,主要使用兩種補償地震波傳播能量衰減的方法,①球面擴散補償方法中速度一經確定恢復效果也就確定將無法改變;②指數函數補償方法是通過公式(2)中的參數n來控制補償效果。因此選擇使用指數函數補償方法來調整補償效果。

1)井震標定。使用目標井的縱波速度、密度求取合成地震記錄,根據井上的地質分層和地震數據利用合成地震記錄做好時深轉換和和層位標定。

2)振幅恢復。使用球面擴散補償方法搭配指數函數補償方法,或直接使用指數函數補償方法對數據振幅進行補償。

3)振幅能量曲線對比。計算合成地震記錄道和井旁道的振幅能量曲線,疊合對比兩條曲線的吻合程度,質控能量曲線由淺到深的能量趨勢是否補償到。如果井旁道能量趨勢與合成地震記錄的能量趨勢不一致,測試指數函數補償方法中的參數n,使得井旁道的淺、中、深的振幅能量趨勢與合成地震記錄的能量趨勢相吻合。

1.2.2 聯井質控

單井質控主要是依據合成地震記錄的淺、中、深振幅能量趨勢質控井旁道垂向能量趨勢,但是由于井只能控制一點的信息,遠離井位置的數據就無法進行質控;另外,如果有多口井的時候,井與井之間的質控結果出現不一致的時候也無法應對。因此需要在聯井方式下質控多井點和井間的振幅恢復效果。

1)地質層位劃分。單井的標定結果可以將深度域上的地質層位轉換到井點位置的地震剖面上,依據井標定結果將遠離井的地震數據中的層位進行解釋與追蹤,為提高后續模型效果,需要適當的在解釋的目標層位之間加密解釋一些輔助層位。

2)地質模型建立與模擬。根據質控井位置抽取聯井質控剖面,利用井的速度和時深關系將地震剖面上追蹤的層位轉換到深度域?;诰乃俣群兔芏惹€,以及轉換過來的層位數據構建數字模型,對模型模擬得到與聯井剖面對應的質控模型剖面。

3)波組特征對比。依據模擬得到的質控模型剖面為標尺,對比地震數據的聯井剖面和模型剖面的波組特征和能量趨勢,質控聯井剖面的振幅恢復效果。

4)振幅補償。在處理過程中,指數補償方法的參數n通常在全區中使用一個值。而在多井質控時,往往會出現井與井之間測試得到的n參數不一致。如果使用同一個值對全工區數據進行振幅恢復,將無法保障每口井點位置的恢復效果,同時也不符合沉積是橫向變化的實際地質情況。因此依據單井質控的振幅補償參數值,根據炮點位置與質控井的距離,對n參數乘以距離加權系數求取遠離井位置處的振幅補償參數n值,使n值隨著井位置進行空變。

使用空變的補償參數值對多井數據的垂向振幅的恢復具有合理性,但由于參數的不同會導致深部的振幅的橫向異常,對于這樣的橫向異常需要使用區域振幅補償方法,計算不同的補償因子使用公式(3)對目標層位進行補償消除橫向的不一致性。

1.2.3 井控流程

井控流程圖見圖1。

圖1 井控流程圖

2 應用實例

為了較好地說明多井約束的數據質量控制過程,選用山西中部某煤層氣勘探區塊的實際數據為例,對提出的多井質量控制方法進行展示。

2.1 工區概況

勘探區位于呂梁山脈中段,地表為黃土地貌,地表高程620 m~1 030 m。地下構造形態為西南傾向的單斜構造,產狀平緩,局部發育寬緩的波狀起伏。地層由老至新發育有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區內主要含煤地層為本溪組、太原組和山西組,可采煤層有11層,煤層埋深范圍在1 200 m~1 700 m之間。

2.2 測井曲線校正

井曲線是作為井控處理過程中的標尺對地震數據的處理效果進行評價,因此井數據的正確性是一切質控的前提。由于區內的鉆井和測井的施工時間都不一致,測井儀器、施工隊伍和施工人員也不一致,因此受到儀器、井徑、施工速度等因素的影響,數據會相對于真實數據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井數據使用前,需要對數據做環境、異常值和歸一化等校正,消除數據因非地質因素引起的差異。

2.3 目標井優選

由于測井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將有問題的測井或不具有代表性的井引入到井控處理過程中,質控將會起反作用。因此能作為質量控制的井需要以下三個條件進行優選:

1)合成地震記錄與井旁道有較高的相關系數。

2)井位于勘探區內部,地震數據具有滿覆蓋次數。

3)井所在位置的地下構造簡單且信噪比較好。

根據井位置、井信息表(表1)、滿覆蓋次數等基本信息,優選J08和J24井為質控目標井(圖2)。

表1 井信息表

圖2 井位置及覆蓋次數圖

2.4 單井質控效果

觀察J24的能量曲線(圖3)可以看出,根據測井數據計算處的合成地震記錄的能量趨勢是淺部能量弱,目標層(煤層)附近的能量強,這是因為淺部主要為砂泥巖其反射系數小,煤層與圍巖的反射系數大。但井旁道的地震數據能量曲線,淺部能量與深部能量差不多,這是因為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沒有一個客觀的判別依據,通常是主觀的認為淺、中、深能量區域一致就認為補償到位,因此出現了過補償的現象。通過曲線質控結果,減小指數函數補償方法中的參數n調整振幅,新的質控結果見圖3,新數據的井旁道的能量曲線與合成地震記錄的能量曲線與基本一致,說明振幅補償效果合理。

圖3 J24井單井振幅質控前后對比

2.5 聯井質控效果

從J08與J24的聯井剖面(圖4(a))可以看出,地層總體構造形態為背斜一翼。使用井的速度和密度曲線,以及拾取的層位數據為基礎構建數字模型(圖4(b)),對模型模擬得到模型剖面(圖4(c))。對比實際數據剖面(圖4(a))和模型剖面(圖4(c))可以看出,模型構造形態和實際數據基本一致,由于地震數據做過單井質控,井旁道垂向能量趨勢得到了校正,但數據中井J24附近的煤層反射能量比井J08附近的能量要弱,這與煤系地層巖性橫向緩慢變化的實際情況不符。圖4(d)為經過以模型聯井剖面為標準對指數補償方法中參數n和區域振幅補償因子進行質控后得到的地震數據,從圖4(d)中可以看出,補償后的剖面煤層反射波橫向不均勻的現象得到了改善。同樣在煤層平面振幅對比圖(圖5)中可以看出,在原始數據中井J24附近的煤層反射能量要比井J08附近的能量要弱(圖5(a)),經過多井振幅質控后,煤層反射振幅橫向變化與煤系地層實際情況不符的問題得到了改善(圖5(b));從井J28附近的單炮(圖6(f)和圖6(h))可以看出其能振幅補償合理,但井J24附近的單炮(圖6(b)和圖6(d))深部振幅補償不到位,且其單炮振幅要弱于J28附近的單炮,經過單井質控和聯井質控后井J24附近的單炮振幅深部振幅得到了改善,并與J28附近的單炮振幅接近。

圖4 聯井約束下的振幅補償質控

圖5 聯井約束下的煤層振幅平面質控圖

圖6 聯井約束下的單炮振幅質控圖

3 結論

1)在質控過程中,井是作為質控判別標尺,目標井的選擇與校正是正確質控的前提。首先測井數據經過校正之后才能正確體現數據的縱向振幅趨勢;再使用相關系數對將測井數據進行篩選,剔除存在錯誤的井數據;最后選擇位置在構造較為簡單井數據,保證參數適用較廣。

2)合成地震記錄可以客觀反映地震數據淺、中、深振幅相對關系,以此為標準對地震處理過程中的球面擴散中的指數函數補償方法的n參數的補償效果進行約束,保障近井點地震數據垂向振幅變化趨勢的正確性。

3)在單井約束基礎之上,利用多井數據和層位數據建立聯井地震模型,依據模擬的模型剖面為標準,對遠離井點的指數函數補償方法的n參數和區域振幅因子參數補償效果進行約束,保障井間地震數據橫向振幅相對關系的正確性。

猜你喜歡
井點振幅剖面
三點法定交叉剖面方法
——工程地質勘察中,一種做交叉剖面的新方法
集水明排與深井井點聯合降水工程應用
基于曲線擬合的投棄式剖面儀電感量算法
十大漲跌幅、換手、振幅、資金流向
十大漲跌幅、換手、振幅、資金流向
復雜多約束條件通航飛行垂直剖面規劃方法
十大漲跌幅、換手、振幅、資金流向
滬市十大振幅
楚商電排站基坑降水井點的設計及其應用
輕型井點降水技術在給排水工程深基坑中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