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重塑職業教育新生態背景下高職信息素養大賽實踐研究

2023-12-29 06:48唐曉應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題庫大賽院校

毛 靜,唐曉應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6)

“信息素養是終身學習的一種基本人權,獲取信息素養是人的正當權利?!盵1]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美國圖書情報學委員會(NCLIS)聯合召開的信息素養專家會議的重要宣言。信息素養是個體投身信息社會的先決條件,是21 世紀“大智移云物”時代的重要生存技能?!督逃畔⒒?.0 行動計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中也都提到,要落實關于實施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的任務部署,著力推動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普及工作。與此同時,數字化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作用于職業教育領域之后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形成了數字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數字化資源建設等新的職教業態。面向職業教育現代化目標,將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信息素養教育大有可為,特別是數字化重塑職業教育新生態環境下,在推進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方面大有益處。

一、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的背景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2]。作為職業教育領域的重要活動之一,大賽是高職院校學生技能訓練的重要平臺,也是高職院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抓手。信息素養的提升不只是信息技術進步的能力要求,更是數字化重塑職業教育新生態環境下的時代要求。開展信息素養大賽,具體可體現國家、學校、個人三個層面的背景。

一是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背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突出了現代職業教育特點。在各類現代化技術、方法、方式等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的環境下,信息素養本質上是適應社會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開展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恰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要求[3]。

二是推進高職院校三教改革的任務背景。數字化、線上教育和培訓成為常態化教育方式,信息素養大賽的開展是數字化重塑職業教育新生態環境下,推進教師自我革新、教材更新、教法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是提升個體信息素養的育人背景。信息素養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大學生的信息素養基礎知識、信息技能、信息道德判斷及解決信息問題的綜合能力,也要求學生個體具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適應現代化技術發展的能力。信息素養大賽正是鍛造這一適應能力的訓練場。

二、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的屬性分析

信息素養教育熱潮不斷攀升,信息素養大賽成為高等職業教育開展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載體。信息素養大賽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中都形成了較大影響力,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中,比賽形式、比賽規模及比賽效益都取得了顯著突破,有效地促進了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具有其屬性的特殊性,這里的屬性可以理解為開展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元素。要知道能否順利開展大賽并取得預期效果,就必須對大賽開展的基本屬性進行分析。

一是信息素養的基本屬性。信息素養的主體是人,是人終身學習發展的基本人權,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基本能力,具有普適性特點,區別于特定專業,無需拔高于專業素養,學生信息素養價值取向應該傾向于利用而非研究[4]。2021 年發布的《高等職業教育??菩畔⒓夹g課程標準》中,信息技術課程體系基礎模塊和拓展模塊內容包含了信息素養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比如信息檢索、信息素養與社會責任、信息安全等,標準也明確提出提升國民信息素養,增強個體在信息社會的適應力與創造力,對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意義,是各專業學生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5],課程標準中的“國民信息素養”和“必修或限定選修的公共基礎課程”,明確佐證了信息素養具有普適性且非特定專業素養的特點。

二是信息素養大賽的目標屬性。開展信息素養大賽的宗旨是推廣信息素養對社會發展、高職院校及學生個體的重要性,對應前文所講高職院校開展信息素養大賽的意義,內核是基于信息素養內涵的個體能力提升,將信息意識、信息技能、信息道德、信息創新等內化于個體的基本能力。

三是信息素養大賽的對象屬性。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的主體對象為學生個體,在教育層次上包括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和職業教育本科層次的學生;在知識體系上,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信息素養能力定位,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更多地注重專業實踐問題及學生成長的普遍性問題,而非過多深入進行專業學術研究或實踐。

四是信息素養大賽的資源屬性。信息素養的前提是信息,大賽的開展需要廣泛的資源支持,無論是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主要適用于研究的學術性資源,還是百度、360、谷歌等主要適用于日常運用的綜合性資源,都必須是大賽所應該具備的基礎條件,也是大賽開展的先決條件,該屬性區別于其他專業技能大賽的要求。由于大賽具有的普適性特點,大賽的資源屬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比賽的公平性,而各院校之間的實力或發展方向不同,故院校之間資源屬性各異。

五是信息素養大賽的平臺屬性。大賽的集中開展需要依托固定的平臺,平臺是保障大賽有序開展、公平開展的基礎設施。大賽的試卷題型設置、題庫題目調用、賽項項目組建、成績評定生成等都需要依托平臺功能實現。平臺功能完善與否,平臺程序設計是否完備,都將直接影響信息素養大賽的體驗感。

三、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實踐情況

近幾年全國及各省市開展的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最具規模的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高職高專院校分委員會與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管理中心舉辦的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比賽,而在各省市舉辦的選拔賽中,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最具影響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參賽規模和參賽人數逐年遞增

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學生參賽對象均為高職高專院校普通全日制在籍學生。2019—2021 年參賽院校數量分別為46 所、52 所、66 所,參賽院校數量全省覆蓋率(全省參與院校數量與全省院校數總和的比重)分別為65.71%、72.22%、88.00%。參賽學生人數分別為22 944 人、28 555 人、57 663 人。獲獎人數分別為120 人(含優勝獎60 人)、312 人、472 人。參賽規模、參賽人數、獲獎人數均逐年遞增,如圖1、圖2 所示。

圖1 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參賽規模

圖2 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獲獎情況

(二)大賽賽制及比賽形式逐步完善

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學生比賽逐步形成了校、省兩級選拔模式。2019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學生決賽形式為時間段的分數比拼及時間較量,2020 年和2021 年的信息素養大賽,明確了學生比賽必須經過校級層面的選拔,省級決賽確定為一個時間點的分數比拼及時間較量,且指導老師和參賽學生數都有明確的限制。2020 年各校學生參賽人數不超過10 人,每個學生指導老師不超過3 人;2021 年各校學生參賽人數不超過12 人,每個學生限定1 名指導老師,增加了信息素養大賽的競爭性。

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學生獎項設置比例較為穩定,省級決賽學生獲獎率固定在60%。2019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比賽形式為時間段的分數比拼,學生獎項數量依據參賽的院校數量來確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參賽獲獎的比例,獲獎比例極低,只有0.52%。2020 年和2021 年的獲獎人數占總參賽人數的比例分別為1.09%和0.82%,但通過校級層面選拔,獲獎人數占省決賽參賽人數的比例兩年均為60%,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賽的積極性,如圖3所示。

圖3 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獲獎比例

(三)大賽組題已具備常態化機制和萬級題量基礎

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學生比賽題庫組建已形成常態機制,省級題庫題量已突破萬道。2019—2021 年連續三年,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明確規定,以各校省賽題庫出題、國賽總題庫錄入比例情況作為院校評選團體優秀組織獎的重要依據。三年年均組建的題庫題量近1000 道,再加上其他省市共享的題庫,現有題庫題量已突破萬道,主要為單選、多選、判斷題型。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出題量分別為1424 道、615 道、829 道,如圖4 所示,題庫組建各院校不再追求數量,對出題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圖4 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出題題型數量情況

四、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問題思考

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大賽經歷了三年磨礪,在比賽規模、機制等方面不斷完善,并取得了大量的實踐經驗,獲得了一定的資源基礎。但回顧這三年的歷史,大賽開展遇到的實際困難亦值得我們深度思考。

(一)校級選拔模式的差異性問題

各院校選拔省級參賽選手的途徑和方法不盡相同。對信息素養大賽關注較少的院校直接點兵點將,沒有明確的選拔機制;部分院校利用大賽現有平臺及已有題庫進行一考定勝負的簡單選拔,大賽平臺屬性的體驗感暫且不說,平臺屬性也沒有統一,平臺上的資源題庫往往被多所院校使用而公開,個別參賽選手事先掌握了競賽題庫信息,因而很難保證各院校進行校賽時的公平性。2019 年的信息素養大賽越過校級選拔,直接通過省級層面比拼,一考定勝負;2020 年和2021 年的比賽也沒有對學校開展的選手選拔工作提出明確的具體要求。

(二)省級決賽試卷的隨機性問題

在數字化重塑職業教育新生態背景下,信息素養學生競賽往往呈現為“云上辦賽、線上競技、遠程監控”的新模式??紤]到大賽競賽的模式是參賽選手在各自學校通過РC 端進行線上比拼,大賽的初衷是通過隨機組卷的方式,防止院校參賽選手主觀上的相互溝通,但隨機組卷的方式會客觀上導致每個參賽選手獲得的題目難易程度各異,加之比賽試卷的題型為單選、多選、判斷的選擇性模式,很難把握各參賽選手所獲得參賽試卷難易程度的統一性,學生成績好壞也因題型的客觀而帶有一定運氣成分。

(三)院校比賽資源的不對等性問題

資源屬性作為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的重要組成元素,是信息素養大賽開展的前提。百度、360、谷歌等主要適用于日常運用的綜合性資源是各院校通用的,但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主要適用于研究的學術性資源因校而異,學術性資源存在嚴重不對等問題。2020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省賽雖現場集中組賽,比賽資源一致,但在參賽選手備賽的時段,訓練所需學術性資源不對等的問題,直接導致了正式比賽時的客觀不公平性。2021 年的比賽,在疫情影響下,省決賽模式為分賽區的集中組賽,雖在湖南省職成學會高職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統一安排下,開通了全省參賽院校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四大數據提供商的試用功能,但仍然避免不了賽區院校之間的資源差異所引起的客觀公平性問題。

五、數字化時代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大賽優化路徑

(一)優化學生信息素養大賽過程選拔模式

全國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已形成了校級、省級、全國三個層次的比賽,在各層選拔中,校級和省級層面的選拔形式可參照全國的比賽模式進行調整。

一是優化校級選拔過程。針對校級選拔模式的差異性問題,一方面,可通過省級層面的整體安排,遴選省級參賽選手,通過統一的平臺,完成試卷、題型、時間上的統一;通過各大院校的積極宣傳及推廣,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校級選拔中來,根據省級大賽限定的名額,確定各校的省賽參賽選手。另一方面,可在校級層面設置積分制或晉級制,通過多輪次測試成績及表現成績的權重加成,累積記分或層層晉級,優勝劣汰,實現校內公平競爭,挑選最優選手沖擊省賽。省級層面的整體安排和校級層面的積分制或晉級制可綜合運用。

二是優化省級選拔過程。針對省級決賽試卷組卷的隨機性問題,一方面可通過多輪次的競賽進行遴選,每一輪的競賽成績不計入下一輪比賽,以多輪淘汰制,分梯度等級篩選獲獎人員,通過增加比拼次數,盡可能避免組卷隨機性所導致的學生成績的偶然性問題;另一方面可控制比賽試卷難易程度的統一性,即設置參賽選手的考題內容一致,只需要在同類型試題中進行題號順序的隨機組配,或在同一道題目中進行選項之間的亂序組配,實現所有參賽選手所考內容一致、內容表現形式各異。多輪次省級競賽和控制試卷難易程度的統一性可綜合運用。

(二)優化學生信息素養大賽題庫組建方式

大賽組題雖已具備常態化機制和萬級題量基礎,絕大部分的題目已是公開狀態,每年出題的要求雖得到廣大院校的支持,但題目依然是來自參與比賽的各院校,也已經是半公開狀態。優化學生信息素養大賽題庫,最終的落腳點是保障學生信息素養大賽的順利開展和選手公平競爭的有效性。

一是成立全國層面的信息素養專家庫。信息素養專家庫包含本科院校的信息素養專家,省級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可通過制定規避制度,遴選不在參賽院校之列的或省內外本科院校的專家,保密遴選,優化題庫,確定當年度的學生信息素養大賽題目,保障信息素養大賽題目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二是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題目收錄機制??赏ㄟ^付費的方式,發動全國信息素養教研人員參與出題,廣泛征集質量高、操作性強的原創性題目。這只是優化學生信息素養大賽題庫的一個思維方向,可持續發展的收錄機制不是一蹴而就,付費需要考慮到經濟效益問題。也可以考慮信息素養大賽企業掛名或大賽使用企業平臺,讓有意向的企業牽頭搭建信息素養大賽題目收錄平臺,解決專家審題及題目版權費用問題,實現大賽和企業的雙贏。

三是改進題庫內容及題型結構。正如前文所講的高職院校信息素養的基本屬性,信息素養具有普適性且非特定專業素養,所以信息素養大賽題庫題目的內容應注重利用而非研究,注重普適而非專業。對題庫內容注重通識性上的優化,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院校比賽資源的不對等問題。題型上可在人力、財力、時間的允許下,適當增加主觀題的使用,確保真正有實力的選手脫穎而出。

(三)優化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在線監督機制

“云上辦賽、線上競技、遠程監控”的新模式,是否真的能完全實現遠程實時監控的效果?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在線監督機制需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相關監督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各賽區的視頻監控要求。在線監控各賽區實時畫面,明確畫面所要涉及的監控內容,安排專人進行畫面巡查,做好巡查疑點記錄,并做好在線監控視頻錄制工作;要求各賽點錄制現場競賽視頻。雙機位錄制參賽選手競賽時的前后畫面,明確視頻分辨率、大小、格式,競賽結束后即時按要求上傳給組委會,用于核查或備查疑點賽區情況。

二是完善在線監控動態預警功能??梢圆捎没谟嬎銠C視覺技術的學生行為識別方法[6],對在線監控各賽區的實時畫面進行學生行為識別。學生信息素養大賽不同于學生專業技能大賽,信息素養大賽參與面廣,涉及各個專業的學生,參賽人數體量大,不能單純依靠人工巡查來進行監督。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學生行為識別方法,能即時動態預警有疑點的畫面,并減少人工核查工作量。計算機即時預警的疑點由人工進行再次核檢,通過計算機和人工的雙重核檢,最大化避免漏檢和錯檢。

(四)優化學生信息素養大賽成果轉化及反哺機制

在信息素養大賽的目標屬性中,開展信息素養大賽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信息素養的培養不只是比賽過程中的能力訓練,還在于比賽之后所形成的一系列成果,以此來反哺學生的專業學習。

一是加強信息素養大賽成果轉化。大賽能完成對學生信息素養知識體系及能力上的測評,能反映信息素養教育的短板,測評數據和問題短板是信息素養教育改革的支撐依據。切合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大賽為契機,推進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育教材、課程、平臺等成果轉化,形成高職院校信息素養教學資源庫,鼓勵教師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積極探索信息素養課程改革與建設,實現以賽促改、以賽促建。

二是推進信息素養大賽成果運用。大賽所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包括教材、課程、平臺、題庫等資源,需要反哺到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真正落實到學生的課堂學習及學校的專業建設中,著力推進大賽成果運用,深化落實信息素養教育三教改革的要求,解決“誰來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

六、結束語

2019—2021 年湖南省高職院校信息素養大賽連續三年由省教育行政部門主辦,參與競賽的學生注冊人數已超過35 萬,大賽受到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也出現了將信息素養大賽納入學生技能競賽的呼聲。信息素養大賽能否納入或怎么納入職業技能競賽,還需要整體規劃,認真思考。優化后數字化時代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路徑,需要綜合考慮賽事主辦方和承辦方人力財力物力的限制,尋找優化路徑與人、財、物支持的最佳平衡點,盡可能地保證學生信息素養大賽的客觀公平。另外,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問題及優化路徑研究是基于三年組賽實踐經歷對高職院校學生信息素養大賽的深入思考,這些思考僅限于學術研究的探討,并不代表任何指導性意見。

猜你喜歡
題庫大賽院校
“鳥人”大賽
插秧大賽
“勾股定理”優題庫
“軸對稱”優題庫
“軸對稱”優題庫
“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優題庫
說謊大賽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