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應急戰略布局與策略選擇

2023-12-31 04:08寧傳林
出版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數字出版

[摘 要] 在分析疫情期間我國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案例的基礎上,借助明茨伯格的應急戰略理論和博伊德的“OODA 環”流程架構,構建突發事件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應急戰略模型。認為出版企業為應對突發事件,應積極制定和落實企業整體知識服務戰略方案,通過完善企業資源調配,設立突發事件應急預警系統,未來企業應強化數字出版業務,搭建具有影響力的自有平臺。在尋求企業間多元化差異優勢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和參與相關出版聯盟,不斷提升出版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與效果。

[關鍵詞] 出版企業 知識服務 應急戰略 數字出版

[中圖分類號] G2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23) 06-0051-09

Emergency Response Strategies for Knowledge Services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s in Times of Crisis

Ning Chuanlin

(Schoo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Abstract] Drawing upon case studies conducte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emergency strategy model for knowledge services(ESKS model)in publishing enterprises. Informed by Mintzberg’ s emergency strategy theory and Boyd’ s “OODA Loop” process structure, the model argues for proactiv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service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emergencies. This entails 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establishing robust emergency alert systems, strengthening digital publishing businesses, constructing influential proprietary platforms, and actively engaging in relevant publishing alliances. By pursuing diversified advantages among enterprises and continually enhancing their capacity and effectiveness in handling emergencies, publishing enterprises can thrive in such challenging situations.

[Key words] Publishing enterprises Knowledge services Emergency strategy Digital publishing

[基金項目]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文化大數據的共享機制研究”(17ZD0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寧傳林,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2020級博士生。

2019年底暴發的新冠疫情給各行業帶來的沖擊值得人們深入反思。對出版產業而言,一方面,疫情導致的時空障礙使用戶的閱讀時間、閱讀場所、閱讀方式等行為發生了明顯變化,根據《2020上海市民閱讀狀況調查》對上海市民2020年1—3月疫情暴發時期的調查數據顯示,疫情發生期間,市民自我閱讀時間更加連續,閱讀書刊時長有所增加,同時閱讀書刊的目的也更加明確[1];另一方面,疫情恐慌和由此引發的焦慮情緒促使公眾對知識需求類型、時效和質量提出了特殊要求。這些信息知識一方面和疫情本身息息相關,如人們對疫情數據發布的及時性要求、對疫情相關醫學知識普及的需要、對疫苗的研發與使用以及各地政府相關政策新聞的需求。同時,知識需求還伴隨用戶對某些特定種類圖書閱讀興趣的增加,在一份由《光明日報》聯合多家企業發布的讀者“疫期書單”中,發現疫情期間,《病毒來襲》《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病毒星球》等書籍榜上有名,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2]。此外,疫情這一突發公共事件也讓線上教育等相關產業迎勢而上,數字化閱讀與線上知識生產和分享平臺正深刻影響著現有的出版市場格局。

面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這一突發事件,我國出版企業積極履行出版人的職責與使命。以數字出版為例,疫情初期,諸多出版企業聚焦知識服務,及時推出一大批豐富多彩的知識學習平臺和線上免費閱讀活動,以“讀”攻“毒”,積極支持國家教育部門“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如電子工業出版社提供的“悅學”平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職教”平臺、清華大學出版社推出的計算機直播課程等,都為疫情期間不同受眾的知識學習提供積極支持[3]。然而,疫情也暴露了出版企業產品影響力不足、受眾接納度不高、缺乏企業合作與協同機制等諸多問題,面對當前社會突發事件出現頻率高、波及范圍廣、影響力大的現實狀況,出版企業如何利用戰略思維應對突發事件,實現優質的知識服務供給,是當下出版產業應當思考的問題。

1 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戰略

相比其他產業,我國出版產業往往缺乏對戰略的必要探討。根據筆者近期與部分資深出版從業者和出版產業相關研究專家的對談,有人認為當前戰略對于出版企業而言“形同虛設”,更有激進者認為,我國多數出版企業沒有戰略思維,更談不上所謂的戰略管理。出版企業對戰略的忽視一方面源自長久以來出版業對自身生存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與產品本身較強的穩定性息息相關。然而,當前復雜而高度變化的市場生態給出版業不同要素之間的互構關系帶來了深刻變化,在傳統出版單位“轉企改制”,新興技術不斷涌現以及公眾知識服務需求發生深刻變化的產業格局中,內外部資源正在以多元化和多維度的方式重新鏈接,這樣的產業變革和發展現實使得出版企業迫切需要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戰略引導,以適應更加復雜的產業要素關聯和產業競爭局面。

1.1 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戰略內涵

作為企業實現長期目標的重要途徑,戰略是組織管理決策的重要智慧結晶,對組織內外都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出色的戰略管理能夠幫助出版企業更好優化資源配置,尤其是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夠迅速厘清關鍵的價值驅動因素,發揮自身優勢,在突發事件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既贏得市場競爭又贏得公眾口碑。當前媒介戰略面臨的環境變化重點來自技術和消費者行為的改變,這兩個因素一直影響著媒介戰略的實踐和內容。出版企業為了確保未來生存和價值增長,就必須適應這一戰略環境。對出版企業而言,為用戶提供知識服務是其最終目的,這需要企業用好戰略思維、平衡自身資源、重視自身戰略轉型和戰略制定。

知識服務是滿足用戶不同類型知識需求的服務過程, 出版企業作為優質知識服務的重要提供者,需要憑借其具有的高度專業化知識資源儲備, 在充分挖掘用戶需求的基礎上, 結合組織內外環境進行知識整合、創新與知識傳播。知識服務作為出版業變革過程中的重要指向,承擔著出版業有序發展的重要使命。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戰略本質是在統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前提下,服務于社會的知識積累,優化社會整體知識體系,提升全民的知識素養和知識水平。因此,企業在知識服務戰略的制定中,要統合政策資源、技術資源、平臺資源、編輯資源、用戶資源等,從為提供用戶知識服務解決方案的視角,融通知識生產、傳播和服務的各個環節,打造體系化知識服務戰略。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出版企業應考慮如何在知識服務的宏觀戰略格局中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1.2 戰略思維下的突發事件出版企業知識服務內容

當前,我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將突發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4種類型[4]。面對突發事件,出版企業應由“被動應急”轉變為“主動出擊”,因此,企業在實現自身知識服務戰略目標時,需要對突發事件期間信息知識供給有規律性認識,通過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和專業的評估,有針對性提供知識服務,確保公眾科學看待突發事件的風向、風險,幫助社會更好應對突發事件,以降低由此帶來的風險隱患。在此,可以將突發事件下的出版企業知識服務供給內容分為核心知識服務層和外圍知識服務層,見圖1,突發事件發生后,出版企業應在國家和政府政策的指導下,系統性把握消費市場和用戶行為的變化,在自身資源基礎上,及時、全面和有效地實現知識服務。

核心知識服務層指圍繞突發事件公眾急需的知識內容。以新冠疫情為例,核心知識服務層包括疫情的數據信息,疫情走勢、各地對疫情的管控,相關國內外新聞,疫情防護、治療,疫苗研發、生產、使用等醫學知識科普等[5]。在對核心知識服務層的出版資源進行整合和使用時,應以社會效益為導向,服務好公眾對知識信息的迫切需要。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出版企業及時啟動應急出版機制,第一部防治新冠肺炎書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從出版到發行上市只用了兩天時間,由廣東科技出版社于2020年1月23日發行上市[6]。處于疫情中心的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1月20日緊急報送選題,第二天即推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網絡免費試讀版,2月10日,20萬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正式出版,由鐘南山院士親自作序推薦,分別被送到湖北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并陸續免費發放給全省人民,及時為社會提供了必要的疫情防護資料[7]。

外圍知識服務層包括受突發事件影響而產生的用戶知識新需求和市場新機遇。突發事件的產生往往伴隨社會恐慌情緒。隨著相關人員生活和生存狀況的變化,市場也會產生新的知識需求。如疫情發生期間,關于抗疫及流行病主題的人文社科類讀物需求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各地師生對線上教育資源和平臺也產生了廣泛的現實需求。因此,出版企業應在知識服務的戰略背景下做出及時應對策略,謀求突發事件中的市場主動權。疫情發生期間,諸多教育出版企業向全國高等院校、職業院校、中小學師生開放上萬線上課程。各類中小學教材出版單位提供覆蓋全年級、全學科的教材電子資源供民眾使用,為疫情期間民眾的知識服務需求作出了重要貢獻。

2 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應急戰略模型構建

面對新冠疫情這一突發事件的嚴峻挑戰,我國出版機構迅速響應市場需求,體現了出版企業的使命和擔當。然而,疫情也暴露我國出版企業在應對突發事件履行知識服務職能時單兵作戰、影響力不足以及缺乏戰略性的問題[5]。新興技術與出版產業的融合仍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流趨勢,如何以疫情為契機,提升出版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戰略素養,進而促進新技術在出版產業的深度滲透和出版產業整體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必要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為此,本文借助明茨伯格(Mintzberg)的應急戰略理論和博伊德(Boyd)的“OODA 環”(OODA Loop)流程架構,構建突發事件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應急戰略模型,以豐富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戰略研究體系,也為出版業應對突發事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供理論和策略支持。

2.1 應急戰略和周密戰略

世界不是靜止的,戰略也不是靜態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一種方式去思考企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即,那些讓企業在競爭優勢中保持領先優勢的經營戰略[8]。戰略通常被視為組織為未來所作出的規劃和模式,根據明茨伯格對戰略類型的劃分,規劃戰略、深思熟慮的戰略、未實現和已實現的戰略都屬于周密戰略觀的范疇,而應急戰略觀則是一種沒有明確意圖和控制介入而在組織行動和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種戰略方式[9]。具體來說,明茨伯格認為“周密戰略觀”需要管理者有良好的預見未來的能力,而這在一個日益復雜和動態的環境中往往難以實現。而在“應急戰略觀”下,戰略是管理者在威脅或機會下采取的決策經過不斷演化而形成的。當與一個組織的一些方面相關的一系列決策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呈現出某種一致性時,一個戰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10]。據此,明茨伯格提出應急戰略和周密戰略相結合的傘型戰略,更好幫助企業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戰略形成過程具有復雜性、穩定性和多樣性,對企業戰略布局而言,面對突發事件,需要恰當地處理思考與行動、穩定和變化、控制與學習間的關系[11],周密型戰略往往無法應對突發的市場狀況,尤其作為出版企業,提供知識服務本身具有科學性,有十分嚴格的生產規范化流程,這往往使出版企業在面臨突發事件時具有一定滯后性。但這些客觀狀況并不意味著應急戰略可以脫離企業整體周密戰略導向而單獨存在,在突發事件中,出版企業需要在知識服務提供過程中將應急戰略和周密戰略互為補充并有所側重,為出版企業在突發事件中變被動反應為主動出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地統一。

2.2 “OODA環”與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戰略

突發事件發生后,出版企業的知識服務應以應急戰略為主、周密戰略為輔。然而應急戰略如何能系統指導組織決策,進而形成有效的策略互動是一個較難實現的目標?!癘ODA環”提供了一個合適的理論視角?!癘ODA環”由美國空軍上校博伊德提出,最早應用于軍事領域,通過偵查(observe)、定位(orient)、決定(decide)、行動(act)四步驟循環,“OODA環”提供了在不可預測的、動態變化的環境中管理人類行為的概念框架。該環路具有明顯的周期特性和可嵌套性,能有效描述企業面臨對抗沖突的科學決策過程[12]。對企業而言,盡早進入OODA循環更容易取得競爭優勢,從而幫助企業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平衡資源關系,厘清關鍵價值驅動因素的優先次序,實現應急戰略的可操作性。

2.3 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應急戰略模型建構與分析

在應對社會突發事件時,出版企業應確保兩項基本原則,一是堅定不移秉持社會效益絕對大于經濟效益的整體考量,在確保社會效益基礎上,盡量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社會突發事件尤其是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往往帶有非常大的破壞性,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財產甚生命安全損失。作為優質文化資源服務的提供者,出版企業應當擔負起突發事件中的文化重任,這不僅是出版企業社會價值獨特性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必然需要。二是要堅持“應急戰略為主、周密戰略為輔”的知識服務戰略原則,戰略具有計劃性和前瞻性,完全拋棄出版企業知識服務已有的戰略規制,不僅不利于應急戰略的實現,也會喪失企業整體的戰略制定意義。

在應急戰略層面,根據對新冠疫情期間出版企業的案例總結與分析,發現圍繞知識服務應急戰略形成了4大戰略基礎模塊,即“市場鄰接”“平臺預備”“內部團隊”“外部聯盟”。鄰接方式是當前媒體企業運用的十分重要的戰略理念,簡單而言,“市場鄰接”指的是企業在與自身能力、資源和專有技術有部分重疊的領域開拓新產品和新市場,它能夠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無法找到自身的優勢。疫情期間,人民衛生出版社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緊急出版的《辦公建筑應對“新型冠狀病毒”運行管理應急措施指南(中文版、英文版、圖解版)》、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制作的《科學開開門:給小朋友們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繪本》等,都是出版企業在突發事件中結合自身優勢,圍繞疫情采取的產品“鄰接”方式?!捌脚_預備”指的是突發事件發生時,企業能夠及時提供必要的傳播平臺,迅速將知識傳遞給用戶,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利用其網站和“人教點讀”App免費向全國提供數字教材和視頻、音頻微課程,機械工業出版社開放各類免費課程,供讀者掃碼觀看?!皟炔繄F隊”是出版企業能夠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協調和組建內部人員應急團隊,科學有效處理相關事件?!巴獠柯撁恕眲t是圍繞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應當形成的常態化外部聯盟戰略機制,以防止各企業單兵作戰,效果不佳的現實問題。此次疫情,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出《數字閱讀行業戰“疫”倡議書》,得到了60家數字閱讀平臺及單位的積極響應[13],發揮了出版企業的團隊優勢。

然而,在疫情這一突發事件中,我國出版企業的應急處置雖相較于“非典”時期有著巨大提升,但在知識服務應急戰略4項基礎模塊中仍存在平臺地位弱勢、內部團隊和外部聯盟機制建設不完善、知識服務產品用戶黏性不高等問題,這要求未來出版企業在面臨突發事件時,能夠將偵查、定位、決定、行動與應急戰略有機融合,在動態研判基礎上,實現應急戰略水平的規范化、常態化、專業化。

圖2構建了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應急戰略模型(Emergency Strategy Model for Knowledge Services),該模型是一種應對和評估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生產、經營和知識服務的系統性方案。它強調在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戰略制定的融合、應急戰略和策略連通的效果、出版市場內外環境反饋的流暢以及不同利益之間的權衡。該模型從兩種效益出發,在面臨突發事件時,突出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礎上,將出版企業原有的戰略要素和應急戰略模式相結合,從出版企業的組織內外部展開應急策略部署。能夠幫助出版企業在面臨突發事件時,迅速作出回應,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挑戰。下文將具體分析ESKS模型在出版企業應對突發事件上的特征與優勢,進而為企業在突發事件來臨時的戰略和策略選擇提供決策依據。

3 出版企業知識服務ESKS模型的優勢特征

該模型具有三大優勢:第一,將突發事件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應急戰略與原有的知識服務周密戰略相結合,不脫離企業整體知識服務的周密戰略來制定應急戰略方案,同時保有兩類型戰略觀的互動性;第二,該模型將出版企業在突發事件下的效益平衡問題進行了明確說明,為企業面臨社會性突發事件,制定知識服務應急戰略提供了原則指引;第三,在應急戰略維度,該模型實現了突發事件下應急戰略和策略的有機互動,“市場鄰接”“平臺預備”“內部團隊”“外部聯盟”4大應急戰略基礎模塊,能夠為突發市場狀況的判定和后續決策的執行提供戰略方向,同時,對市場的判斷和決策的形成也能修正和優化應急戰略的基礎模塊布局,這不僅能夠動態適應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復雜戰略環境,也能幫助出版企業有效制定合適的市場應對策略。

3.1 ESKS模型和應急出版機制聯動

ESKS模型與應急出版機制密切相關,應急出版機制是在突發事件下,出版企業快速反應、及時發聲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實ESKS模型應急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應急出版機制包括緊急新聞發布、危機公關、應急信息發布、專家咨詢等,通過快速反應、及時通報等方式向社會傳遞最新的信息,保持透明度,消除謠言,維護企業聲譽。ESKS模型中的“市場鄰接”“平臺預備”等應急戰略基礎模塊,需要通過應急出版機制進行快速響應和落實。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出版企業需要及時制定相應的危機公關策略,及時發布應對措施,傳遞相關信息,減少損失。同時,出版企業需要及時收集反饋意見,不斷修正和優化應急出版機制,以適應不同突發事件下的應對需要。

3.2 ESKS模型與出版企業風險管理

出版企業風險管理需要綜合考慮各種潛在風險,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應急預案。通過風險管控,降低企業面臨的潛在損失。ESKS模型提供了一個多面性的偵察和反饋機制,能夠有助于出版企業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突發事件的發生可能會對出版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聲譽帶來不可預見的損失,而企業風險管理可以通過對突發事件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ESKS模型中的應急戰略基礎模塊,需要對突發事件進行風險評估,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同時,企業風險管理也需要與ESKS模型進行有機銜接,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情況,靈活調整應急戰略,保持風險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

3.3 ESKS模型和出版知識服務創新

ESKS模型為出版企業實現知識服務的模式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突發事件的發生進一步凸顯了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ESKS模型不僅提供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還能夠推動出版企業不斷實現創新和完善的知識服務模式。該模型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在應對突發事件時保持戰略連續性,靈活調整知識服務策略。通過結合企業的出版資源和優勢,出版企業能夠在及時掌控市場和受眾信息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自身的資源配置,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知識服務的效率和科學性。這不僅有助于出版企業評估不同的應急戰略選項,還能夠使企業針對特定情境和特定需求制定合適的創新性服務策略,助力企業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的挑戰,不斷提供高質量的知識服務進而滿足用戶和社會的知識需求。

3.4 ESKS模型的應用前景和價值

ESKS模型的優勢特征包括對突發事件的周密戰略規劃、效益平衡問題的明確說明和應急戰略的有機互動等方面。ESKS模型與應急出版機制和企業風險管理的關系密切,需要實現協同配合,共同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挑戰。該模型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方法和工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價值。它可以支持企業進行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知識服務創新、風險評估和管理、合規性管理以及品牌聲譽維護等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提升出版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應急情況下,知識服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ESKS模型可以通過對應急情況的分析和應對策略的制定,推動知識服務的創新和提升??傊?,ESKS模型是一個具有重要價值和廣泛應用前景的模型。出版企業可以通過該模型實現對突發事件的有效應對,同時也推動了知識服務領域的發展和創新,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和全面的服務。

4 ESKS模型下出版企業知識服務的戰略與策略選擇

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出版企業應在原有知識服務戰略格局下,以社會效益為先,全方位考量自身優勢資源,如技術資源、行業資源、平臺資源、編輯資源、作者資源等,形成企業競爭能力優勢組合,通過多面偵查、準確定位、全局性的決策和及時性的行動,把握突發事件態勢,在產品層面、平臺層面、內部團隊層面和外部聯盟層面實現應急戰略的動態平衡,提升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知識服務水平。為此,當前出版企業可參考以下4點具體策略。

4.1 明確應急戰略地位,落實企業整體知識服務戰略方案

鑒于諸多出版企業當前并沒有圍繞知識服務進行戰略規劃,提升出版企業應對突發事件能力與效果的首要任務應是制定和落實企業整體的知識服務戰略方案。為此,出版企業需要針對自身的資源情況、發展狀況和未來愿景,以企業領導為核心,以各級部門負責人為主要參與者,聘請相關企業管理戰略專家、出版學界和業界資深專家、政府等有關部門領導,在積極聽取全體企業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企業整體知識服務戰略方案。在方案制定過程中,注重知識生產和消費平臺搭建、企業內外部的協同合作共享機制和數字資源庫建設,同時,在企業整體知識戰略方案體系下,突出應急戰略的重要位置,進而為出版企業應對突發事件提供全局性和針對性兼顧的知識服務戰略支持。

4.2 完善企業資源調配,設立突發事件應急預警系統

突發事件的關鍵特征即事件的“突然性”“偶發性”,出版企業應對時如果沒有相應的預警機制,便很難在事件發生過程中占據主動。為此,企業應當圍繞知識服務的生產、傳播和消費環節,設立內部應急預警系統,將應急出版納入預警系統的關鍵環節,以便能夠在突發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評估事件總體情況。在社會效益為先的前提下,兼顧市場效益,及時開通知識服務應急綠色通道,針對事件內容厘清企業現有資源狀況,實現應急團隊、內容生產、平臺傳輸等出版資源的合理配置。在應急預警系統運行過程中,始終圍繞企業應急戰略的總體目標和原則,跟蹤事態發展態勢,結合自身資源和用戶需求,調整企業應對策略,不斷提升內容生產和投放的時效性、精準性,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知識需求體驗。

4.3 強化數字出版業務,搭建具有影響力的自有平臺

數字化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社會轉型和經濟轉型的一部分,作為知識服務的關鍵中介,出版企業的基本商業模式已深深扎根在框架建構和推廣數字化發展歷程中,基于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物聯網、云計算、數據技術、人工智能、云儲存等一系列新技術組合而成的新平臺,正在以覆蓋的方式分裂、替代、重新整合傳統圖書出版產業鏈、價值鏈和商業模式,在面臨突發事件時,傳統出版平臺無法有效管理出版產業鏈的上下游,也無法有效連接出版價值鏈上作者和讀者兩個關鍵群體。為此,需要出版企業強化數字出版業務,多方位整合企業信息資源,搭建具有影響力的自有平臺,如企業App、社交媒體賬號等,在突發事件來臨時,能夠在平臺形成的基于互聯網服務的讀者-作者知識服務生態圈中,實現通過數字化這一自然方式而進行多產、智能和合法化的內容再利用[14]。

4.4 尋求多元差異優勢,積極組織參與相關出版聯盟

突發事件尤其是重大突發事件,往往波及面廣、處理難度大,從社會和用戶需求的角度出發,不管是核心知識服務層還是外圍知識服務層都包含了多樣化的知識需求,鑒于不同出版企業具有各自不同的出版資源優勢以及數字時代出版行業參與主體的多元趨勢,未來,我國出版企業應積極履行自身的文化使命,樹立知識服務體系的聯盟意識,在突發事件中尋求多元化差異優勢,積極組織參與針對突發事件的出版企業聯盟,利用聯盟優勢,發揮不同企業的特長與優勢,這一方面能夠避免提供同質化的知識服務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匯集各方優勢資源,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更好的知識服務,提升突發事件下出版業知識服務的市場話語權和社會影響力。

注 釋

[1]中國青年報.報告:上海市民綜合閱讀率達97.04% 閱讀緩解“疫情焦慮”[OL].[2023-11-01].https://bai jiahao.baidu.com/s?id=1697177175755970239&wfr=spider&for=pc

[2] 閱讀,凝聚起抗疫的精神力量[OL].[2021-08-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760165715566743&wfr=spider&for=pc

[3][13] 丁鵬.以讀攻毒:數字出版抗疫助學實用圖譜[M].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20:48-49,65-66

[4] 常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探索[J]. 黨政論壇,2016, 370(1):38-41

[5] 尹達,楊海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應急出版知識服務策略[J].中國出版,2020(6):40-44

[6] 朱文清,尉義明.抗“疫”背景下出版創新與服務的探究:以全國第一本防疫圖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出版為例[J].科技與出版,2020(4):23-26

[7]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今起向全省人民免費發放[OL].[2021-08-24]. http://hb.people.com.cn/n2/2020/0210/c194063-33782740.html

[8][英]斯圖爾特·克雷納著;孔令一,朱淑梅,譯.戰略制勝:從戰略制定到戰略執行[M].??冢汉D铣霭嫔?,2018:54

[9]Downs A, Durant R, Carr A N. Emerg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for organizations[J]. Emergence, 2003, 5(2): 5-28

[10][加] 亨利·明茨伯格著;張猛,鐘含春譯. 戰略規劃的興衰[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0:17-18

[11] 莊東,楊建梅.戰略形成的深思熟慮觀和應急觀[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3,20(3):92-94

[12]Von Lubitz D K J E, Beakley J E, Patricelli F. “All hazards approach” to disaster management: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Boyd’ s OODA Loop, and network-centricity[J]. Disasters, 2008, 32(4): 561-585

[14] 耿相新.出版的邊界[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20:103-112

(收稿日期:2023-04-21)

猜你喜歡
出版企業知識服務數字出版
構建圖書館知識服務理論體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約的館員知識服務能力建設研究
出版企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路徑選擇
出版企業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路徑選擇
基于考核因素的出版物單品種核算探析
從西方國家保護消費者權益政策看用戶信息消費的安全管理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的運行模式與市場結構
淺談新媒體在美術類圖書出版中的應用
做一個全民閱讀時代的“悅”讀人
國際圖書出版市場現狀及趨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