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中職法律事務專業課程建設芻探

2024-01-01 08:04楊曉慧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關鍵詞:體系化課程建設課程思政

楊曉慧

摘要: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是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有力抓手。在中職法律事務專業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應結合中職學生、法律事務專業課程建設的實際,通過梳理主線,精選案例、改革評價方式等形式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法律事務專業課程體系中,探索體系化的路徑,以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中職;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課程思政;法律事務專業;課程建設;體系化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037-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在中職法律事務專業課程建設中的體系化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2213970)研究成果

2021年,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46種偉大精神正式發布,這些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和實踐中形成的,蘊含豐富的時代內涵和價值成果,能激勵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弄清“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并轉化為行動擔當。因此,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中職專業課程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文以中職法律事務專業為例,探討如何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專業課程建設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1]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以下簡稱精神譜系)的內容,就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了解中國共產黨在外有列強入侵,內有封建官僚統治、軍閥混戰中誕生,在中外反動統治的絞殺中成長,在浴血奮戰的戰爭中壯大,在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中強盛的過程,感受精神的偉力,弄清楚四個階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革命精神—艱苦創業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新時代偉大奮斗精神為主要形態的譜系架構。精神譜系包含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家國情懷、堅定的人民立場、進取的創業精神等核心要義[2]。新時代,唯有堅守初心、堅持道路、堅定認同,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才能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汲取強大的精神動力[3]。作為思政教育的主陣地,中職院校應通過“學習一番話”“重溫一段史”“講好一堂課”等形式[4],在專業課程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經過40多年的辦學積淀,以及各年度人培方案的修訂和完善、精品課程建設、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師生技能大賽的參與,廣東省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法律事務專業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課程思政建設尚未覆蓋專業核心課程,仍處于起步狀態。根據2022年教育部頒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簡介》(以下簡稱《簡介》),法律事務專業基礎課程為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憲法、民法基礎、勞動法基礎,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勞動關系協調、民間糾紛調解技巧、基層常用法律文書制作、檔案管理、中文信息處理、應急處置課程。目前的人才培養方案尚未按照《簡介》的課程全方位修訂。選取主干課程融入精神譜系的內容,從課程設計開始逐步完成課程建設,不僅能為下一步專業教學標準下達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奠定基礎,也是落實課程思政的具體要求。

根據調查分析,結合廣東省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2021級和2022級學生的成績、日常生活習慣、行為和紀律規范、黨史學習水平,得出30%~40%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專注度較低、動力不足、迷戀網絡,在心理方面意志力不足、性格孤僻、抵折承受力低下,在品德方面誠信意識淡薄、責任感不強。10%左右的學生行為規范方面法律紀律意識淡薄,不良行為時有發生。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學生在學習、心理、品德及行為習慣等方面不符合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預期,而這些不和諧的因素恰恰是學生的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動力不足造成的,因此課程思政建設在中職學校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要。

對關于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調查結果表明,共計983名中職學生(法律事務專業350名)參與調研,91%的學生認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對自己的學習發展意義重大,70%的學生對傳承和發揚精神譜系很有熱情,但近一半的學生對黨史、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了解停留在一般程度上,缺少主動了解國家政治、政策的意識,認為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有偏差,講的都是大道理,并表示很少參加相關的主題文化活動。教師參與調研人數66人,72.73%的教師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群眾為24.24%,80%以上的教師認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融入課程建設作用和意義比較大,但近一半的教師在課程思政這個問題上出現畏難情緒。數據顯示,學校和社會在精神譜系的宣傳推廣上有一定的成效,教師和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高度的政治認同,愛國主義情感豐富,集體榮譽感強烈,但師生學習精神譜系不系統,理解其核心要義和價值意蘊不深刻,將其融入學習、工作和生活無意識、有困難。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內涵豐富,歷史脈絡清晰,價值意蘊豐富,契合中職學生發展需要,對完善法律事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意義重大。

第一,能涵養學生的品德、行為,激勵其奮發有為,做新時代的好青年,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部分中職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其斗志、指引前進的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繼往開來,能夠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喚醒學生的內驅力,實現學生的良性發展。第二,能豐富法律事務專業課程思政內容,使之契合新時期對職業教育的要求。課程思政是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根本要求[5]。法律事務專業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取得了一定成績,師生競賽也獲得了較多的獎項,但由于缺乏思政元素融入課程建設的體系化路徑,該專業在課程設計、融入程度等方面深淺不一,專業課程建設和思政教育依舊是“兩張皮”。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在專業課中融合精神譜系的內容,使之契合大思政的時代要求。第三,能提升教師師德和教學水平。教學過程中加入精神譜系的內容,有助于在學科體系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師德師風素養,實現教學相長。中職院校教師不只是學校講臺上的教師,還包括行業企業的導師,他們在專業領域有特長,但首先應該在教學中有德育意識,有較強的綜合素養,才能在課程教學中高效開展課程思政。

1.梳理精神譜系和中職法律事務專業融合的主線

精神譜系和法律事務專業課程融合應該是體系化、深層次的融合,避免零散的故事堆積,這就需要明晰融合的主線,從精神譜系中提取和專業課程建設相關的內容進行融合。第一,整理公布的第一批精神譜系的內容,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重溫黨史,講好建黨故事,領悟建黨精神。第二,整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時期精神譜系的內容,收集每種精神的先進人物、典型故事,在故事中讀懂先進人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三,重點梳理精神譜系和課程育人目標一致,和法治史、法律價值目標、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內容,按照這一主線確定和課程相關的教學內容。

2.選取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根據法律事務專業基礎課程的安排選取核心課程,進行課程設計、教材開發,發揮輻射作用。第一,課程選取。根據專業簡介課程,選取基礎課和核心課一致的課程作為試點,方便專業知識和德育目標上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做到知行合一。第二,課程建設。課程建設包括教材、課程設計、課程的實施、建設規劃和組織保障,其中課程設計是核心,要在課前認真分析課程育人目標,提煉思政元素,選擇精神譜系恰當的素材,在單元教學設計中明確融入精神譜系的內容和形式、學生活動的環節,讓學生參與教學,感受精神的力量。第三,教材開發。根據目前對法律事務專業的調研情況,核心課程憲法、民法有中職教材,但思政元素不明顯,需要完善課程標準、課程設計。勞動法沒有中職教材,需要依據最新職業教育對教材的要求,開發設計勞動法活頁式教材,按照成果導向的課程標準,在課程學習成果中明確思政素質和學習成果的內容,在學習資源中增加融合精神譜系的內容。

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第一,加強黨史學習,做到述往思來,向史而新。調研顯示,近一半的教師對黨史的了解程度為一般,亟須繼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民族復興史、道路探索史、踐行初心使命史、理論創新史、精神錘煉史、經驗傳承史、應對風險挑戰史,強軍興軍史、推動人類進步史、自我革命史。法律教師能準確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密碼[6],才能準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新時代,教師要奮發有為,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貢獻[7]。第三,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教師要意識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自身的思政教育理論素養,結合教學、科研開展特色課程思政活動。

4.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的轉變

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順應新時代要求,在專業課教學中強化課程思政的內容,把堅持立德樹人作為檢驗自身教學質量的第一標準,找準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課程內容的融合點進行梳理,提升育人效果。結合法律事務專業的特點,探索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專業課程的融合,教師可以采用以行動研究法為中心,兼用文獻研究法、調查法、案例教學法,注重理論研究學習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第一,行動研究法。教師應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中職法律事務專業課程設置相結合,豐富中職專業教育素材,并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深入挖掘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內容,以科研課題、競賽成果為抓手,開展課程建設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相結合的校本實踐研究。第二,文獻研究法。教師應結合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結合當前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特點,參考數據庫中包含“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延安精神”“課程思政”等關鍵詞的文獻,或購買相關的書籍進行研究,為后期研究奠定理論基礎。第三,調查法。教師應調查師生對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內容的掌握和理解情況,以及師生對課程設置、專業建設情況、教材選用、用人單位的需求,分析課程思政建設的特色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研究過程中注重變化,適時調整,最終達成研究目標。第四,案例教學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按照育人目標中的思政元素尋找精神譜系相關案例,或根據法治史、法治思想梳理精神譜系和法律課程相關的案例,分別在導入、講授、收尾等環節嵌入這些故事,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

5.改革教學評價方式

第一,完善學??傮w評價機制。中職院校應在思政建設、師德師風、教師考核、教師教學質量、教科研獎勵、職位晉升與崗位聘任、職稱評聘等關鍵領域不斷完善評價方案,細化產出指標和增量指標,確保內容科學,程序正當,能夠激勵各層次教師發揮特長,主動投身教育教學中。第二,關注評價的重點。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應注重一線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崗課賽證背景下教學內容與教材的編寫,指導學生參賽、就業創業、服務社會等內容。第三,擴充評價的主體。要對教師的教育教學進行不同群體的評價,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智慧教師評價平臺,讓家長、企業、社會參與到教學評價中。第四,細化課堂評價的內容。不僅要關注知識是否被學生獲取,還要設計思政評價標準,即通過設計實踐鍛煉、心得分享等活動檢驗思政育人目標是否達成。

6.加強第二課堂平臺建設

第一,通過征集書法類、繪畫類、微作文、小視頻的形式,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化書畫比賽、微作文、小視頻評選活動。第二,依托主題班會課、第二課堂、社團類平臺,通過競賽、誦讀等形式,開展精神譜系系列宣傳活動,讓學生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講好精神譜系的故事。第三,通過學校官網平臺,及時發布獲獎情況和活動簡報,讓家長、社會參與到精神譜系的宣傳和推廣中。

7.健全組織保障

第一,堅持黨的領導。精神譜系的內容和黨建密切相關,在校黨委的領導下,教師聯系所在黨支部開展研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完善的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的科研管理工作制度能讓教師清晰開展研究的步驟、方法。第三,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想要取得成效,就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與設計、錄制等工作。第四,資金保障。充足的資金支持,能為研究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總之,在選拔人才、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新時代復雜多變的局勢對師生來說都是一種挑戰,而中職生的情況更為復雜,更需要價值觀的引領。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融入不僅能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幫助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能幫助中職學生實現自我發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索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和專業課程融合的路徑任務雖然艱巨,但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02).

[2]趙曉瑩.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核心要義及價值意蘊[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7(02):16-21.

[3]吳昊,徐云舟,張明學.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三維邏輯探賾[J].廣西社會科學,2023(05):41-47.

[4]袁國柱.看萬山紅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21:2-3.

[5]謝幼如,邱藝,黃瑜玲,等.智能時代高校課程思政的設計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21,42(04):76-84.

[6]王炳林.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豐富內涵[N].光明日報, 2021-06-30(16).

[7]習近平.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N].光明日報,2021-09-10(01).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into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Legal Affairs

Yang Xiaohui

(Guangzhou Judicial Vocational School,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30, 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people, with the great spirit of party building as its source, highlights the great creative spirit, great struggle spirit, great solidarity spirit, and great dream spirit formed by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hinese people for a long time, and is a powerfu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legal affai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the CPC people into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legal affairs in the form of combing the main line, selecting cases, reforming evaluation methods, etc.,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legal affair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explore a systematic path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he spiritual pedigree of CPC;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in legalaffair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systematization

猜你喜歡
體系化課程建設課程思政
法典化視野中的慈善法體系化
構建體系化試驗安全管理模式
保險合同法的體系化表達
李達與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體系化闡釋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