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入學適應能力探究
——基于安徽工業大學2020 級學生的調查

2024-01-03 03:23琴,汪
關鍵詞:助學金貧困學生貧困生

王 琴,汪 輝

(安徽工業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 安徽 馬鞍山 243002)

近年來,國家及相關部門制定了較完善的政策和措施扶持貧困大學生。一些學者從心理學角度研究貧困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態、學習條件、社交狀況、心理健康情況及相應策略等。從研究結果看,以往學者多關注貧困大學生心理的消極面,沒有充分挖掘貧困大學生心理的積極面。通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挖掘貧困大學生的“閃光點”,發揮積極因素的作用抵消貧困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推動貧困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本研究通過網上調查問卷和深入訪談的方法,探究貧困大學生入學的適應性、人格特征、心理條件和群體特點,探究貧困學生這個群體的積極面,并分析其成因。

一、研究概況

本次問卷調查活動采用了網絡問卷和現場訪談兩種形式,調查的對象是安徽工業大學2020 年9 月入學的大一新生。網上調查問卷,共采集到1 377 份有效答卷。其中,196 名同學在大一期間獲得了國家助學金,占比為14.2%;298 名同學獲得教育部門及相關機構資助,占比為21.6%。為了更好地了解貧困大學生的各方面情況,我們將獲得助學金的大學生作為一個對照小組,進行比較。

(一)問卷調查結果

問卷主要包括新生入學態度、人際適應、生活適應和總體評估四個方面。

1.新生學習適應。主要指新生入校后對自己的專業、大學教學的適應。調查結果顯示,58.2%的貧困生表示能積極認真對待學習,該項指標高出非貧困生6.4個百分點;28.3%的貧困生對學習的態度一般,還有10.5%的貧困生要視情況而定,這兩項指標都比非貧困生略低。

能制定并嚴格執行學習計劃的貧困生占22.5%,該指標比非貧困生多13 個百分點;43.4%的貧困生能根據課表參加學習,非貧困生該項指標為54.3%。從整體上看,不管是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進入大學后主要都是根據課表進行學習。

認為認真學習依然重要、學習是學生的天職的貧困生占98.0%,90.6%的非貧困生也持這種觀點。不管是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沒有人認為大學學習不重要。

認為專業符合自己預期的貧困生占40.8%,40.5%的貧困生認為所學專業與預期有些差距,17.9%的表示專業比自己想象中的好,只有0.8%的對自己所學專業非常不滿意。對專業的滿意程度,貧困生和非貧困生之間沒有明顯差異。此外,76.5%的貧困生表示要認真對待自己的專業,該指標在貧困生和非貧困生中也沒有顯著差異。

表示有必要制定大學生涯規劃的貧困生占95.4%,比非貧困生多5 個百分點;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時,67.4%的貧困生會選擇找人求助,該項指標比非貧困生少18.2 個百分點,差異較大;在面對大學學習方法的轉變上,65.8%的貧困生認為能適應,61.8%的非貧困生也表示同意,無明顯差異;65.0%的貧困生會認真聽課,整體比例不高,貧困生和非貧困生無較大差異;58.6%的貧困生選擇經常去圖書館和閱覽室,比非貧困生高12 個百分點。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貧困大學生與其他學生相比,在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上差別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比非貧困大學生學習態度更加端正。

2.人際適應。人際適應考察的是新生與老師、同學(室友、異性朋友、班級同學等)相處的狀況等。調查結果顯示,獲得國家助學金的新生和未獲得國家助學金的新生與室友、老師、同學的相處情況無顯著性差異。

其中,64.8%的貧困生課外偶爾能主動與老師溝通,非貧困生該項指標為66.7%,生活中遇到困難會主動向輔導員尋求幫助的學生比例在51%左右,貧困生和非貧困生在該項指標上的表現無明顯差異。

98.4%的貧困生認為融洽的同學關系和室友關系很必要,當與同學發生沖突時,71.9%的能主動溝通、化解矛盾。62.8%的貧困生認為大學和中學同學的關系都好,比非貧困生少5.7 個百分點。56.6%的貧困生表示寢室同學差別不大,能適應,該指標比非貧困生高5.2 個百分點。

70%以上的學生認為在與同學交往上有所壓力;當發現身邊的同學遇到困難時,75.0%的貧困生表示會主動幫助同學解決問題,比非貧困生高2 個百分點;在與異性交往時,81.0%的貧困生表示能夠較自信或者非常自信,比非貧困生低5 個百分點;93.9%的貧困生能夠經?;蛘吲紶枀⒓訉嬍壹w活動,98.4%的非貧困生表示愿意參加集體活動。

3.生活適應。生活適應指新生入學后對家人的依戀度、生活學習狀態和情感調節等。調查結果表明,獲得了國家助學金的新生與未獲得國家助學金的新生之間沒有明顯的適應性差別。

13.5%的貧困生表示經常想家,非貧困生想家的比例為20.1%,兩者相差6.5 個百分點。大部分學生是偶爾想家,不管是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該部分比例都在65%及以上,很少想家的學生較少。

70%以上的學生認為他們的睡眠時間充足;93%以上的學生的生活習慣很好,有規律的作息;81%以上的學生平衡了工作時間、學習和娛樂的休閑時間,這三項指標,在貧困生和非貧困生中都沒有明顯差異。

從調查中我們還發現,當個人沉浸在悲傷中時,96.0%的貧困生會調整自己的消沉情緒,另外4.0%的則難以消除個體的負面情緒。

4.總體評價??傮w評價是指新生對于由于貧困產生的自我認知以及對自己成長產生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獲助學金的新生中,有89.3%的學生沒有因為自己的家庭貧困感到自卑;79.0%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家庭經濟貧困,不會因為貧困就消極對待,相反他們表示會積極面對生活,不斷努力。

根據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獲得助學金的新生和未獲得助學金的新生在入學適應中無明顯差異。同時,對于獲得助學金的新生來說,家庭的貧困沒有產生過多的消極影響,在很多方面還是積極的,這與當今大眾對貧困家庭孩子的看法相一致。

(二)訪談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分別隨機抽選了6 男6 女共12 名貧困大學生進行訪談,本次訪談為半結構性的訪問,圍繞以下幾方面展開:“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貧困狀況”“你與父母、同學的關系如何”“貧困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何影響” “為什么你會覺得貧窮現狀反而對你產生了積極影響”等等[1]。通過訪談發現,貧困生有著積極的心理狀態,他們并沒有將貧困視為人生中的不幸,而是積極地對待學習與生活。高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包括“獎貸勤助補減”等,貧困學生深刻感受到社會和學校給予的幫助和關愛。

二、歸因分析及啟示

從問卷調研和訪談調查可以看出,貧困大學生總體入學適應狀況良好,能較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學習主動性較強,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計劃性較強,同時人際關系較和諧,遇到困難時能較主動地調節自己的情緒,生活較有規律。積極心理學認為,人的意識、行為與外部環境三者是相互關聯的,主體、行為和環境三者的聯系和作用是雙向的。主體和行為之間的作用是雙向的,個體的主觀意識能夠影響其行為,反過來個體行為的反饋對其意識產生影響;環境和個體的行為之間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主體與環境的關系也是相互的,個體的性格特征、認知是環境作用的結果,但是個體的認知同樣能夠作用于環境,而環境的作用并不是絕對的,它是一種潛在的作用。因此,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可以通過構建貧困生合理的“貧困”認知,創建積極的成長環境,挖掘貧困大學生積極的人格特質幫助貧困大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一)構建合理的“貧困”認知

積極的心理認識是形成客觀正確的自我評估基礎,并能從源頭制止心理問題的出現和發展。從調查中發現,貧困學生大多積極樂觀,對經濟困難的現實能夠接受和理解,他們大多能勇敢面對家庭經濟的現狀,同時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改變家庭和個人命運。調查表明,當個體對壓力準備不足或對突發事件的認識不足時,個體就可以建立一套全新、全面的認識體系,通過改變認知來維持自己心理場域的平衡[2]。認知屬于主觀層面的概念,正確合理的認知才能指導個體做出積極適應的行為。貧困大學生由于經濟上貧困,可能會產生很多問題,例如學習問題、心理問題、生活問題等。但是從調研結果來看,上述問題并非存在于每一個貧困大學生身上??梢钥闯?,適應良好的貧困大學生在認知上是積極健康向上的。認知心理學中強調,適應不良及行為與情感障礙都與認知錯誤直接相關。因此,為貧困大學生構建正確合理的“貧困”認知意義重大,應避免錯誤認知影響貧困大學生的成長。例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貧困”不是一成不變的,造成貧困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主觀的和客觀的,但是人窮志不窮,個體通過努力學習可以改變經濟貧困的現狀,這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和堅持。學??梢酝ㄟ^感恩教育等活動,樹立典型,引導貧困學生形成積極認知。學校、家庭、社區要實現聯動,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加強正確認知的引導,其次可以創設情境,觸動學生的正面情緒體驗,從而達到認知層面的理解。

(二)創建積極的社會環境

積極環境、父母和老師的積極支持,能夠推動個體心理健康發展,并建立穩定的情感,相反,如果周邊是消極環境,老師、父母不支持、不理解,就可能會對個體發展造成阻礙[3]。從當今的社會環境看,社會和學校對貧困生的教育給予了高度關注,不僅在經濟上給予資助,更在宣傳上強化了社會榜樣的示范力量。學校高度重視貧困學生的思想教育,為他們提供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從現實經濟角度出發,政府給予貧困生多方面的經濟資助,讓他們不再面臨經濟上的困境。調查顯示,經濟與積極的主觀體驗在一定范圍內呈正相關的關系。貧困大學生感受到了來自學校、社會的關愛,解決了現實困難,這在很大程度上讓他們建立起了自信、自立、自強的積極人生觀。

積極心理學認為,個體體驗必須在環境中實現,環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個體。因此,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提高個體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的資助系統,解決貧困大學生的現實問題,不僅解決經濟困難,更要建設完善的社會積極支援系統,如企業為其提供鍛煉機會,教師采用鼓勵合作的教學模式,學校創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等。信任、支持的微觀人際交往環境,良好的人際交往氛圍有利于對貧困大學生提供積極的心理支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更多促進師生交流和合作的校園文化活動,讓貧困學生親身感受到學校集體的溫暖,從而形成積極認知并增強自信。

(三)挖掘積極的人格品質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格特質對個體行為、生活和情感都有影響,積極的人格特質有助于個體自我管理、自我調整,更快地對環境或情況進行適應[4]。從調研和訪談中發現,貧困大學生大多數比較積極樂觀、重視與同學的友誼、對他人寬容、責任感較強,這些積極的人格特質也讓貧困大學生能較快適應大學生活。

從調研中發現,貧困生大多來自農村,貧困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有的學生是因為家中出現突發事件或者自然災害等危機性事件。這些貧困大學生一方面在心理上承受著情緒壓力,另一方面承受著經濟壓力。其中,有些學生比較自卑、膽小,不太愿意與他人交流。但是這些學生并不是沒有優點,只是我們沒有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例如,有些貧困生有較強的毅力、能吃苦、獨立性較好。要及時發現他們的“亮點”,并讓“亮點”擴大。平時工作中,輔導員與貧困生的接觸最多,輔導員要多學習一些積極心理學知識,引導貧困生發掘自身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培養積極的情緒體驗。一方面通過加強積極情感體驗的心理輔導,對貧困生進行群體性、針對性的挫折教育、困難教育,鼓勵他們用積極態度面對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應在個體層面上引導貧困生增加積極的人格品質,引導他們通過發揮個人能力來不斷提升自己,培養貧困生“愛、感恩、樂觀、勇敢”等積極的個人特質,形成良好心態、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

猜你喜歡
助學金貧困學生貧困生
軍旅書法家李洪海捐助蘭考縣貧困學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對中職學生國家助學金發放的思考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籌資百萬救助貧困學生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克力朩傾心捐助貧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