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設施農業應用現狀及發展建議

2024-01-03 01:00雷喜紅王艷芳牛曼麗楊立國王鐵臣
中國蔬菜 2023年12期
關鍵詞:連棟塑料大棚日光溫室

雷喜紅 王艷芳 牛曼麗 李 蔚 楊立國 王鐵臣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 100029)

設施是蔬菜生產的重要載體,集環境工程、農業工程和生物工程為一體,采用現代化農業工程和機械技術,以環境調節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自然條件限制,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穩產保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市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加強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將蔬菜產品自給率由約10%提升到20%。為加快發展北京設施農業,因地制宜發展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2022年5-11月通過查閱資料、訪談交流、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對北京市13 個涉農區進行了系統調研,從設施總量、使用現狀、產業情況等方面評價和分析北京市設施農業的情況,梳理北京市設施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北京設施農業總量及類型

北京市設施類型主要分為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和連棟溫室3 類,根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設施農業臺賬管理平臺數據,2022年北京市設施農業總量18.1 萬棟,設施面積11 001.0 hm2。其中日光溫室9.7 萬棟(53.59%,總量占比,下同),生產面積5 133.3 hm2(46.67%);塑料大棚8.3萬棟(45.86%),生產面積5 200.0 hm2(47.27%);連棟溫室0.1 萬棟(0.55%),生產面積666.7 hm2(6.06%)。從設施新舊程度看,現存農業設施建設時間10年以上的占比87%。近10年來,新建設施類型最多的為塑料大棚,其次是日光溫室,連棟溫室則最少,2019年基本達到峰值。與2012年相比,塑料大棚新增4.1 萬棟,面積2 533.3 hm2;日光溫室新增0.1 萬棟,面積1 666.7 hm2;連棟溫室新增超0.1 萬棟,面積近200.0 hm2(表1)。

表1 2012-2022年北京市設施農業現存數量

2 北京設施農業分布及利用情況

北京市設施農業區域聚集效應明顯,總體集中在大興、順義、通州、房山4 個區。從各類型分布來看,日光溫室主要集中在順義、昌平、大興、通州、房山和平谷6 個區,其中順義區占比最大,為18.0%;連棟溫室主要集中在大興、順義、通州、昌平和海淀5 個區,大興區占比最大,為32.2%;塑料大棚主要集中在大興區和順義區(表2)。

表2 2022年北京市13 個區各類型設施數量 棟

3 北京設施農業產業情況

根據《北京統計年鑒》數據,北京市設施作物中種植面積最大的為蔬菜及食用菌,“十三五”期間播種面積維持在22 420.0~31 633.3 hm2(不含瓜果類)之間,雖然2016-2019年持續下降,但播種面積占比均超過80%,2020年開始回升,播種面積達到24 613.3 hm2,占比84.81%;其次為瓜果類,2020年播種面積2 913.3 hm2,占比10.04%(表3)。

表3 2016-2020年北京市設施作物播種面積及占比

4 北京主要設施類型及特點

土墻日光溫室:傳統的壽光型溫室,以機打土墻為主,采用下挖模式,溫室內下挖0.4~1.2 m,脊高4.0~5.5 m(不含下沉深度),跨度12~23 m,長80~120 m,土墻底寬6~10 m、頂寬1.5~2.5 m、高6~8 m(含溫室內部下沉深度),弧形前屋面底角一般在70°~75°,后屋面仰角35°~40°,土地利用率30%左右。不加溫條件下冬季室內溫度不低于8 ℃。代表性園區有房山老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大興四季陽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平谷康安利豐農產品農業有限公司、延慶茂源廣發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建設成本一般為260~358 元·m-2,設計使用壽命15年。

磚墻日光溫室:以紅磚、空心磚等為墻體的鋼架溫室,跨度10~12 m,脊高4~6 m?;⌒吻拔菝娴捉?0°~75°,后屋面仰角35°~40°,結構堅固耐用,土地利用率50%~60%,保溫性能略低于土墻溫室,可以適應多茬口生產。代表性園區有通州國際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昌平銀黃農業有限公司、順義食為先生態農業園有限責任公司、密云奧儀凱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建設成本一般為458~601 元·m-2,設計使用壽命20年。

柔性保溫墻日光溫室:為近年來北京地區發展的一類新型溫室,是用“帳篷”保溫的理論設計溫室,其結構與普通磚墻溫室基本相同,跨度10~14 m,脊高5.0~6.5 m,弧形前屋面底角70°~75°,后屋面仰角35°~45°?;緹o土建施工,對原有土地破壞性小,土地利用率50%~65%,便于機械化操作,適宜春秋茬果菜類蔬菜和越冬茬葉菜類蔬菜、草莓生產或者季節性育苗。代表性園區有昌平金惠農農業專業合作社、大興裕農優質農產品種植有限公司、平谷沱沱工社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順義伊泰華府生態農莊有限公司等,建設成本一般為235~311 元·m-2,設計使用壽命15年。

大跨度外保溫塑料大棚:在傳統塑料大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備保溫能力、可以越冬生產的大拱棚。以鍍鋅鋼架為主體,配備鋼管或鋼筋混凝土立柱、保溫被、棚膜及卷放設備,多南北走向。其保溫性能顯著強于塑料大棚,跨度20~30 m,長100~200 m,高4.5~8.0 m。代表性園區有大興京翊峰生態農業發展中心、昌平金惠農農業專業合作社、大興四季陽坤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房山康蔬源種植農業合作社等,大跨度外保溫塑料大棚建設成本一般為188~249 元·m-2,設計使用壽命15年。

塑料大棚:俗稱冷棚,是一種以鍍鋅鋼架為主體,以棚膜為單一覆蓋的簡易保護地栽培設施,多為鋼管裝配直立側墻式或落地式塑料大棚,跨度8~12 m,脊高2.6~3.5 m,肩高1.5 m 以上,拱桿間距0.9~1.5 m。結構簡單,建造和拆裝方便,一次性投資較少,全光照。適用于春提前、秋延后蔬菜生產。建設成本一般為55~77 元·m-2,設計使用壽命10年。

連棟玻璃溫室:兩跨或兩跨以上玻璃溫室聯體建設的溫室,一般為荷蘭文洛型,鋼架結構,頂部覆蓋材料為浮法玻璃、散射玻璃或PC 板,四周采用雙層中空玻璃或陽光板覆蓋。溫室整體透光率達到60%~70%。溫室跨度8.0、9.6 m 不等,開間4~5 m。代表性園區有大興宏福國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海淀翠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興京農智慧農業有限公司、密云極星農業有限公司等,建設成本一般為1 800~2 000元·m-2,設計使用壽命20年。

連棟塑料大棚:以棚膜為單一覆蓋的簡易保護地栽培設施。一般單跨6~9 m,以8 m 為主,開間3~4 m,脊高3~5 m。代表性園區有通州陽光滿園種植有限公司、通州中農綠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順義綠富農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延慶綠富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順義綠奧蔬菜合作社等,建設成本一般為400~500 元·m-2,設計使用壽命15年。

5 農業設施經營主體情況

北京市現有設施農業經營主體38 153 個,主要包括本村村民、其他個人(非本村村民)、村委會、企業和合作社等。其中本村村民作為經營主體的占比為72.35%,其次是其他個人,占比14.25%,其他經營主體占比均未超過6%(表4)。

表4 北京市設施農業經營主體情況

6 不同設施生產產投比情況

北京地區目前主要生產設施類型為連棟溫室、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大型連棟溫室每667 m2固定設施投入約100 萬元,日光溫室每667 m2固定設施投入約26.7 萬元,塑料大棚667 m2固定設施投入約3.3 萬元。連棟溫室和日光溫室設計使用年限為20年,塑料大棚設計使用年限10~15年左右,按殘值率5%計提折舊。以種植番茄為例,監測點連棟溫室、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平均產量分別為26 680、12 006 kg·(667 m2)-1和6 500 kg·(667 m2)-1,產值分別為186 760、60 030 元·(667 m2)-1和22 750 元·(667 m2)-1(表5)。連棟溫室因固定建設投入及加溫成本較高,目前產投比僅為1.00,尚未完全實現高投入高產出,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產投比分別為1.37 和1.49,每667 m2利潤分別為16 163 元和7 466 元(表5)。

表5 北京市設施生產產投比

7 結論與建議

7.1 老舊溫室量大面廣,亟需出臺改造標準分類提升

北京市多數設施建設于2008-2012年,本次調研的現存農業設施建設時間10年以上的占比87%。園區大量使用老舊溫室進行生產,溫室低矮,生產條件、結構安全性差,溫室裝備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低,亟需制定出臺老舊設施改造標準,指導各區進行分類提升。

建議以加快改造低效設施、發展節地高效設施、盤活利用閑置設施為重點,制定出臺老舊設施分類改造標準。一是督促各區在集中連片區改造一批設施陳舊、保溫蓄熱性能差、承載能力低、農機作業難、土地利用率低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老舊棚室,大力提升規?;脑O施利用率;二是由鄉鎮和村集體牽頭,統一組織散戶主體進行分類改造,鼓勵發展大跨度大棚與日光溫室結構,推廣節地節能等新型環保設施與材料,發展一批跨度12 m、脊高6 m 以上、單體面積1 200 m2以上的大跨度裝配式日光溫室,以及跨度24 m、脊高6 m 以上、單體面積2 400 m2以上的外保溫塑料大棚,擴大生產作業空間,合理預留方便農機出入的門洞,研發適宜設施整地、施肥、播種、定植的小型農機,特別是要加強采收環節的農機裝備研發與應用;在上述設施開展溫室環境數據和作物長勢、產量數據監測和分析,建立基于不同作物需求的環境控制系統和決策模型,配備自動風口開閉和保溫被卷放等智能化裝備,提高土地利用率、機械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促進設施結構向大型化、宜機化、智能化升級。

7.2 設施生產力仍需進一步提升

北京市設施作物中種植面積最大的為蔬菜及食用菌,雖然2016-2019年設施面積呈下降趨勢,但播種面積占比均超過80%,且2019-2021年間復種指數明顯提高,播種面積有所增長。設施蔬菜仍是北京市蔬菜生產供應的主體,在穩產保供中發揮主要支撐作用,但利用率和產量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建議支持鄉鎮根據所屬區域的資源稟賦,自主發展適宜的設施農業產業,大力推進一區一品、一村一品,通過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增強區域發展活力;進一步促進土地高效、穩定流轉,幫助有能力的種植戶、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生產經營面積,發揮集聚效應,促進設施生產的規?;蛯I化,進一步提升設施綜合生產力。

7.3 設施發展受用地制約,需要開展突破性政策試點

北京市現有設施多建于2008-2012年,調研發現存在棚矮、墻體保溫差、墻體坍塌和棚損問題的設施占調查樣本的50%,影響生產安全。在現有政策框架下,已經備案園區上圖入庫的溫室設施改造不得超越原有建筑基礎紅線,老舊設施改造“長高長大”受到制約。

建議強化現行涉農政策系統集成,增強政策的有效性,將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成熟經驗予以固化,確保長遠實用。建議在嚴格遵守國家和北京市用地政策的前提下,試點溫室改造“三改二”“三改一”政策,即在保持原溫室生產基地總面積不變的條件下,允許老舊溫室采用3 棟并2 棟、3 棟并1 棟等改造方式(周長吉 等,2022),減少墻體占地面積,優化設施結構,合理設置棚間距,增加有效設施面積,將試點成果通過政策措施予以固化并推廣。

7.4 設施生產組織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需延鏈擴面

設施蔬菜是勞動力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尤其是覆蓋材料更換、土壤消毒、農機作業等專業性強、勞動強度大的技術環節。北京市現有設施農業經營主體為本村村民的占比超過72%,但現有社會化服務組織仍以規?;髽I或園區生產經營主體為主,與當前設施農業產業以個體生產經營為主的現狀嚴重不匹配,服務能力和服務面遠遠不夠。設施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合作機制多樣,但離“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還有很大距離。

建議: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培育不同類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將社會化服務組織統籌到推廣體系中,支持引導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設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條和主要生產主體服務,帶動設施上下游產業抱團發展,補齊基層推廣系統改革后的農技推廣體系短板,解決推廣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二是對分散的生產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分別進行專項補貼,解決目前生產主體分散導致社會化服務成本高的問題,提高需求方和服務方雙方的積極性;三是以鄉鎮為單元,整合規?;a主體裝備和技術力量,開展相對低成本商業化的社會化服務,擴大設施農業社會化服務面,提升設施建造與裝備維護保養、農資統配統發、病蟲害統防統治、種苗商品化供給、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環節作業托管和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7.5 設施科技支撐效果明顯,關鍵技術研發仍需進一步加強

“十三五”期間,依托產業創新團隊,北京市研發應用了工廠化生產、水肥一體化、宜機化、智能化等關鍵栽培技術,有效提升了設施生產水平,科技貢獻率達到75%(《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調研中發現當前設施專用蔬菜品種仍主要是由國外育種公司選育,種子來源和價格受國外育種公司控制,導致農民和企業種子成本大幅增加;新型栽培方式變化帶來的病蟲害變化所需的防治技術仍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設施農業生產上仍存在大水漫灌,不按作物水肥需求規律和環境特點進行灌溉施肥等問題,造成水肥資源浪費,資源利用率低、農產品品質不高、工廠化栽培產量低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建議加強聯合攻關,一是積極開展重要品種選育和種源技術聯合攻關,特別是要加快開展高效設施農業蔬菜專用品種選育與應用;二是加強新型栽培模式病蟲害防控策略和產品研發;三是加大智能灌溉施肥技術集成推廣;四是聚焦現代設施園藝關鍵技術,積極開展高產攻關、品質提升、智能管控和產后減損技術研究,實現產前品種專用化、設施裝配化,產中環控自動化、生產機械化,產后產品標準化、管理智慧化。

猜你喜歡
連棟塑料大棚日光溫室
北方修建葡萄連棟大棚的注意事項
日光溫室番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河南省鋼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結構標準化設計研究*
基于光譜指數的流域尺度農業塑料大棚制圖
模塊化蓄熱墻體日光溫室研究進展
基于Logistic回歸分析的塑料大棚遙感指數構建
塑料大棚
北方冬季日光溫室番瓜高產栽培技術
日光溫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術
連棟網棚在壩上綠色蔬菜生產中的優勢及前景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