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曄:堅定科研之路 創新生物醫用材料構建方式

2024-01-03 08:24楊楚瑜
廣東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醫用領域生物

文/楊楚瑜

[導語]

在科研的道路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張曄曾步入舒適區,也曾嘗試跳出舒適區,所有的轉折與抉擇,是她不斷適應與應對科研領域的變化和挑戰所深思熟慮的結果。而由始至終,她的目的從未改變——追求科研興趣與理想。

[人物簡介]

張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研究員,智能軟物質團隊負責人。立足于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共發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頂級學術期刊文章40余篇。曾獲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日本大學產學研項目以及日本學術振興會科研費等多項資助,獲日本武田制藥產業基金會醫學系科研獎。2023年,獲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張曄在授課

張曄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

起點——選擇“最強”

“當時因為南開大學的理科專業里,化學是最強的?!睆谋究频讲┦?,張曄一直在化學領域深耕。談及最初的選擇,“最強”二字是她云淡風輕描述下充滿力量的理由。

沉默寡言——張曄這樣形容小時候的自己?!耙驗檫@個原因,父母覺得我適合讀理科,一直讀到博士,這樣便可以一直在校園里生活,在舒適區里待久一點?!闭沁@樣的舒適區,讓張曄得以更純粹地沉浸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一步步埋頭科研。

張曄父母從小便給她灌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理念,耳濡目染下,本科期間,“走出去看世界”的想法愈發在她心里萌芽,而她為此做準備的途徑也順理成章——讀書深造。

“因為境外或國外很多博士研究生項目是有獎學金的,足以負擔學習和生活開支?!碑斈暝趶垥峡磥?,不給父母增添任何經濟負擔的前提下,“走出去”邊讀書邊看世界是最優選擇,所以張曄在大學時便一邊修學分,一邊準備GRE和TOFEL 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曄憑借著努力與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直讀博士的機會。而后,張曄便在她喜愛的有機化學領域賡續前行。

回想起讀博生涯,張曄形容那是“既辛苦又滿足的日子”,為了拿到理想的實驗結果而干勁十足的日子總令她難以忘懷。香港科技大學建在海邊,讓張曄歷歷在目的是,每每為實驗熬通宵后,走回宿舍的路上時常伴隨著太陽升起,一縷海上日出象征著深邃的希望,也為張曄的勤勉映射出悠長的光影,她的腳步從未停止。

探索——跳出“舒適區”

在張曄的學業進程中,也曾經歷過幾次“放棄”。比如本科畢業后放棄美國的offer 而選擇到香港讀書,博士畢業后放棄直接到美國做博士后而選擇到歐洲當訪問學者,一次次橄欖枝向張曄伸出之時,深思熟慮后的適時放棄讓她走上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博士畢業后,張曄便定下了將來要在科研院所從事研究工作的目標?!爱敃r決定選擇一個科研水平高,且高產出科研成果的課題組從事博士后研究?!?010年,結束歐洲訪問的張曄如愿來到美國布蘭戴斯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

這一次,她選擇跳出“科研舒適區”——研究方向從有機化學跨學科到生物材料領域,師從肽基水凝膠領域著名華裔科學家徐兵教授,專注于智能軟物質研究。

“我想通過跨學科深造的方式跳出博士以及博士后導師既有的研究方向,探索自己相對獨特的科研興趣所在,從而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笨鐚W科并非等于從頭再來,從有機合成轉到生物材料,其銜接紐帶還是分子合成,對張曄而言是相對合適的跨學科方式。

最初,張曄花費了不少時間了解新領域,適應、學習相關的研究方法,過程中難免也遇到問題和挑戰,所幸有導師及時有效的指導與課題組成員的幫助和支持,加之張曄的刻苦用功,她的課題得以順利進行,也取得了較多的科研產出。

她模擬神經元同步振蕩的自驅動智能軟物質矩陣,制備出具有最大振蕩幅度的高分子材料;設計并合成了首款基于釕配合物的金屬水凝膠,實現了化學反應控制水相環境中分子組裝與組裝解離的自動轉換。

2015年,在導師的鼓勵下,張曄前往日本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繼續從事科研工作。作為獨立,科研團隊負責人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張曄帶領課題組從事生物仿生軟物質材料的研發,首創以脂筏為靶點的分子自組裝納米抗癌技術,以及靶向細胞微管陣列的分子組裝應用于化療的納米技術,實現了分子級別的功能化修飾,提高了生物醫用材料的靶向精準度。

在科研自由度較高的高校氛圍里,張曄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組建研究團隊,開展感興趣的研究,并嘗試解決各種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由此為學術發展與科研成果的取得打下堅實基礎。

歸國——胸懷使命

在國外科研的十余年里,歸國發展一直是張曄內心埋藏的一顆種子,也是她長遠發展的目標?!盎貒枰芰εc資歷的積累,也需要合適的時機?!睆垥弦恢痹诘却粋€時機。

2022年,當時張曄的課題組基本樹立了相對獨具特色的科研方向,并獲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彼時的中國在科技創新和發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張曄意識到,成熟的時機已經來臨,便著手計劃回國發展。

“回國的決定考慮了多重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對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睆垥舷M氐絿鴥仍诳蒲惺聵I上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更好地回饋社會。

基于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愿景規劃與科研硬實力的考量,張曄選擇加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繼續她的材料研究之路。

作為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智能軟物質團隊的負責人,張曄的研究工作立足于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科研實踐涉及合成化學、細胞生物學等多學科?;诹W生物學信號轉導機制的精準功能化修飾的生物醫用材料設計與應用開發,創新生物醫用材料的構建方式是張曄研究工作的特色,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中獨樹一幟。她帶領團隊開發出了肽基分子共組裝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在納米材料表面實現了分子級別分辨率的功能化修飾,大幅提高了生物醫用材料對生物過程調控的精準性。

多年來,張曄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發表文章40余篇?!肮タ丝蒲须y題以及將科研成果發表在權威期刊是賦予我極大成就感的事情?!睆垥咸寡?,科學研究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很多時候需要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叭欢?,當最終攻克了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科研難題,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認可并發表到國際頂級期刊時,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闭劶翱蒲?,張曄總懷揣著一腔熱忱,一路所獲的成就也讓她更堅定在科研道路前進的決心。

貢獻——為國育人

張曄還有另一重身份——博士生導師,一位育人者。

“育人意味著將我在科研領域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年輕的學生,對我而言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弊鳛閷?,張曄不斷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和熱情,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積極、鼓勵創新的學術環境,讓學生自信地探索與實踐,培養對科研的毅力與恒心。

正是這樣的育人方式,張曄的課題組在短短幾年內為國內各大高校、研究所輸送了多名青年人才?!翱吹阶约旱膶W生在科研中取得突破和成就,不僅讓我感到驕傲,更讓我意識到育人是一項偉大而有意義的事業?!睆垥嫌芍远?。

“我不僅是一個追求學術進步的個體,更是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笨萍甲粤⒆詮娛菄野l展的戰略支撐,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張曄深刻認識到自己肩負著推動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責任。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創新貢獻,為社會帶來實際的益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推動產業發展,甚至影響國家的競爭力和國際地位,將個人價值融入社會價值中。

未來,張曄將繼續在科研領域深耕,一方面培養更多的優秀科研人才,另一方面推進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推動研究領域在國際上取得更多突破。

“貢獻”是張曄常提到的字眼,“我愿意為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祉作出貢獻?!?/p>

猜你喜歡
醫用領域生物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上上生物
75%醫用酒精
75%醫用酒精
第12話 完美生物
領域·對峙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醫用酒精如何配制
新常態下推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