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懷平:海洋育“金” 讓“南澳金貝”成為漁民致富寶貝

2024-01-03 08:24楊楚瑜
廣東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南澳扇貝新品種

文/楊楚瑜

[導語]

一次偶然的機會,汕頭大學理學院教授鄭懷平結緣海洋,此后的二十余年里,他在海洋貝類養殖與育種的理論與應用研究中一路深耕,一路收獲。他以海為“墨”,將論文寫在祖國大海上;他在海洋育“金”,讓“南澳金貝”成為漁民致富寶貝。他說,育種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永恒主題,在這條路上他篤行不怠。

[人物簡介]

鄭懷平,汕頭大學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貝類養殖與育種專家?,F任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汕頭綜合試驗站站長、廣東省亞熱帶海水貝藻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獲國家海洋科技獎成果獎二等獎3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優秀獎1項、廣東省專利獎優秀獎1項、廣東省動物科學技術獎特等獎1項;先后榮獲廣東省和汕頭市五一勞動獎章、“南粵工匠”、廣東水產十大育種專家、廣東省海洋強省建設表現突出個人、2023年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鄭懷平開展“南澳金貝”養殖技術培訓

鄭懷平(后)檢查扇貝的情況

結緣海洋 源于偶然

1990年,鄭懷平從安徽農業大學畜牧醫學系畢業后,留在家鄉的畜牧獸醫站從事畜禽養殖技術服務工作。彼時的他從未想過未來他會與海洋結緣、與扇貝為伴。

“當時有個高中同學在廈門大學讀研究生,他帶回來廈大的碩士招生簡章,我一看,海洋生物學要考的幾門課程正好我本科時都學過?!币淮闻既坏臋C會,讓鄭懷平對海洋生物學產生興趣。很快,他作出決定——報考廈門大學海洋生物學碩士研究生。

一邊工作一邊備考并不容易。備考第一年,鄭懷平未能如愿?!澳菚r候沒想過放棄,考試來不得半點虛假,想著一年不行就再來一年?!编崙哑揭恢眻孕拍_踏實地的力量,1995年,他終于如愿。

既然選擇了開始,鄭懷平的腳步就從未停止。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科研能力,2001年,鄭懷平考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攻讀海洋生物學博士學位,畢業后又繼續做了兩年的博士后。

2001年,是鄭懷平從事海洋扇貝育種工作的起點。這一做,便是二十余年。

勤勉“蓑笠翁” 培育新扇貝

2007年年底,鄭懷平來到汕頭大學(以下簡稱“汕大”)?!拔覀冏鲇N的,必須有長期穩定的地方。汕大不僅有南澳臨海實驗站,還有專門的實驗海域?!钡缴谴髲氖潞Q笊飳W教學與科研,不僅是鄭懷平的興趣使然,更是他得以安心長期做扇貝育種的堅定理由。

剛到汕大,鄭懷平便馬不停蹄前往南澳島調研。南澳當地扇貝養殖戶收獲過天然的金色扇貝,但是數量很少,貝殼和貝柱都是金黃色的扇貝,更是少之又少?!爱敃r一位養殖戶跟我說,他們辛苦養殖的扇貝只能賣兩三塊錢一斤,如果能賣到四五塊一斤就心滿意足了?!别B殖戶的話令鄭懷平感觸頗深,他決心要為養殖戶實現愿望。

鄭懷平將目光投到華貴櫛孔扇貝。華貴櫛孔扇貝是我國南方特有的扇貝養殖品種,然而,經過長期的人工養殖,產量低、品質低、價格低、病害嚴重等問題日益嚴重,使得華貴櫛孔扇貝養殖產業嚴重滑坡,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培育出高產、高值、抗逆的新品種。

2008年春開始,鄭懷平以高值、抗逆為目標,以純化黃金色外觀色澤、提高類胡蘿卜素含量為抓手,開展華貴櫛孔扇貝良種培育工作。

“南澳大橋當時還沒開通,去南澳只能坐輪渡,路程很漫長,遇上臺風天更甚?!迸嘤敖鹭悺毙那?,前期的大半年里,鄭懷平索性吃住都在南澳臨海實驗站。

由于開始招收的學生較少,所有研究工作鄭懷平都親力親為,坐船出海觀察“金貝”的生長情況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在南澳海里,總會看見這位“蓑笠翁”勤勉的身影。

培育“金貝”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2010年,在準備培育第三代“金貝”之時,春節前后由于未知原因造成大量“金貝”莫名死亡。2013年9月23日,17級臺風“天兔”從汕尾沿海地區登陸,波及汕頭南澳,導致育種的“金貝”損失殆盡。

“遇到這些情況很沮喪,已經做了很多年了,萬一全部死亡就等于前功盡棄,很怕眼看著心血就這樣沒有了?!?鄭懷平坦言,培育扇貝,最害怕的是遇上自然災害。

“但既然遇上了困難,就得想盡辦法解決?!痹谠庥龃煺酆?,鄭懷平從未想過放棄,更對育種材料的構建、維護及育種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愈發重視。

他先后研發出“南澳金貝”培育的系列技術,涉及親本選擇、單個種貝快速催產、單配授精建立家系、新品系篩選和純化、類胡蘿卜素含量快速檢測、抗逆性快速定量檢測、苗種擴繁、養殖示范等諸多技術環節,同時開展了許多創新性工作。

近八年的日雕月琢,終于在2015年,鄭懷平帶領其團隊成功培育出國家級水產新品種——華貴櫛孔扇貝“南澳金貝”。

成果轉化 變致富“寶貝”

“新品種培育成功后也不能停歇,后面還要考慮新品種怎么保種、怎么推廣?!编崙哑绞冀K初心不渝,堅持將論文寫在大海上、惠及群眾。

自2001年以來,鄭懷平主持和參與培育出國家級水產新品種3個:海灣扇貝“中科紅”、海灣扇貝“中科2號”、華貴櫛孔扇貝“南澳金貝”。他通過養殖示范、技術培訓和指導,積極將科研成果在養殖戶和養殖企業中進行無償轉化,助力企業發展和漁民脫貧致富,這些新品種也先后成為我國南北沿海的主要養殖品種,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扇貝養殖產業的發展。

自“南澳金貝”育成后,鄭懷平便致力于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工作。他通過與地方水產技術推廣站、扇貝養殖企業合作,已將“南澳金貝”在我省的南澳、饒平、汕尾、深圳、湛江,以及福建的漳州、石獅、莆田、霞浦,海南的三亞、廣西的防城港等海域推廣養殖,目前已成為我國南方海域主養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南澳金貝”的年養殖面積在8萬畝左右、年產值近20億元,每年能在育苗、養殖、收獲、銷售等環節為社會提供臨時就業崗位2萬多個,產生了不容小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通過將“南澳金貝”種貝無償地提供給育苗企業,繁育苗種供給漁民養殖,南澳縣的扇貝養殖面積由2015年的1000畝左右快速增長到2019年的4000多畝,每畝產值也由1萬元左右增加到3萬元左右,許多漁民通過養殖“南澳金貝”脫貧致富。

2015-2017年,鄭懷平通過與婆羅洲扇貝公司合作,將“南澳金貝”推廣到馬來西亞沙巴州養殖,成為我國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扇貝新品種,積極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

工匠精神 篤行不怠

鄭懷平經年累月穿梭于汕頭大學和邊遠海島之間,課堂、實驗室、南澳試驗基地、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構成了他主要生活軌跡。

“我經常兩邊跑,但我從未覺得枯燥,我希望把事情做出來,內心一直有一份責任感?!睂τ诮酢皟牲c一線”的教學與科研生活,熱忱與責任充盈著鄭懷平的內心,他樂在其中。

作為一名海洋生物學教授,鄭懷平每年承擔著本科生、研究生近10門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澳习慕鹭悺辈粌H是漁民致富的寶貝,也是教學的寶貝。

在課堂上,鄭懷平常常用自己培育扇貝的過程舉例,將最近的科研進展和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拔野选习慕鹭悺瘞Щ厝ソo學生做材料,教他們怎么育苗、怎么繁殖。在實驗課里一講起這些內容,學生會非常感興趣?!编崙哑街v道,正是因為自己親身經歷過培育過程,所以盡量避免了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更好地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拔蚁M阎R、經驗和理念真正地傳授給學生?!?/p>

深耕扇貝育種研究二十余年,談及堅持的理由,鄭懷平的答案很樸實:“選擇了這一行,就要認真做下去?!薄坝袝r候養殖戶的扇貝養得不理想,他們就說找鄭教授,問有沒有新品種。如果我說沒有,內心總有一種愧疚感?!编崙哑奖硎?,科研的落腳點在于為社會和人民服務,正是這種責任感,讓他篤行不怠,一路賡續前行。

“育種永無止境,它是人類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永恒主題。我不會停止腳步!”鄭懷平堅定地說道。

猜你喜歡
南澳扇貝新品種
青菜新品種介紹
抗BmNPV家蠶新品種“川抗1號”的育成
幾個杏新品種介紹
扇貝的眼睛在哪里
扇貝的眼睛在哪里
烤扇貝:貝殼反復利用,殼比肉還貴
南澳的驕傲
海島尋蹤 南澳海防遺址調查記
新品種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