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時代出入境人員傳染病防控措施探討
——基于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監測分析

2024-01-04 12:32王文娟李君萍高彩虹通信作者
口岸衛生控制 2023年6期
關鍵詞:留學人員出境入境

王 紅,楊 玉,王文娟,李君萍,陳 茜,高彩虹,閆 鴻(通信作者)

(1.山西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太原海關口岸門診部),山西太原 030021;2.太原海關,山西太原 030006)

國境口岸傳染病防控是衛生檢疫工作的重要內容,為口岸衛生檢疫提供技術支撐是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的首要職責。隨著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人員流動日益增加,山西省內太原、五臺山、大同、運城4 個陸續開放的航空口岸國際航線增加,傳染病跨境傳播風險增強。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球人員流動大幅縮減,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數量銳減,但是守衛國門安全、防止傳染病通過口岸傳播的任務始終不能有一絲松懈。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方案的推進實施,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球貿易、旅游快速復蘇,人員跨區域流動日益頻繁,傳染病跨境傳播風險陡增,后疫情時代做好出入境人員傳染病防控工作是筑牢口岸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的重要環節。本文通過對新冠疫情前后2017—2021年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監測體檢數據進行流行病學特征分析,探討后疫情時代出入境人員傳染病防控措施,為有效鞏固抗疫成果,構建精準高效的口岸傳染病疫情防控體系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7—2021 年經山西口岸出入境的人員,包括商務人員、公務人員、勞務人員、留學人員、交通員工、涉外婚姻、旅游探親等各類人員。對各類出入境人員進行傳染病監測體檢共計30 101 人,其中出境人員24 784 人,入境人員5 317 人。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

通過“體檢業務管理系統”,獲取出入境人員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國籍、人員分類等信息。

1.2.2 體格檢查

內科、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腹部彩超、心電圖、胸部X 光。

1.2.3 實驗室檢測

根據《乙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WS299-2008)、《丙型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WS213- 2008),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定性檢測受檢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病毒抗體(Anti-HCV)。根據《梅毒診斷標準》(WS273-2007),采用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進行梅毒血清學初篩,初篩陽性者用梅毒螺旋體抗體明膠顆粒凝聚試驗(TPPA)確認。根據《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WS293-2008),采用ELISA法篩查艾滋病病毒抗體(Anti-HIV),陽性者送往太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跡法(WB)確認。根據《瘧疾的診斷》(WS259-2015),采集外周血制作血涂片鏡檢,用快速檢測試劑條(RDT)和實時熒光PCR 方法檢測瘧原蟲抗原和核酸,巢式PCR 對樣本中瘧原蟲進行分型。

1.2.4 肺結核的篩查與確認

根據《肺結核診斷》(WS288-2017),采用胸部X光進行檢查,疑似病例轉診至太原市第四人民(結核?。┽t院進一步檢查確診。

1.2.5 流行病學調查

對監測體檢中診斷的傳染病病例進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

1.2.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人員基本情況及構成

30 101 名出入境體檢人員中,出境人員24 784人,占82.34%;入境人員5 317 人,占17.66%。男性21 237 人,占70.55%;女性8 864 人,占29.45%。在出境人員中,勞務人員數量最多10 942 人(44.15%),其次為留學人員9 287 人(37.47%)和交通員工2 232人(9.01%)。在入境人員中,留學人員數量最多2 579人(48.50%),其次為勞務人員1 927 人(36.24%)和其他人員792 人(14.90%)。出入境人員年齡集中在21~30 歲之間,人數13 854 人,占46.03%;50 歲及以下年齡體檢者28 543 人,占94.82%。(見表1)。

2.2 傳染病檢出情況

在出入境體檢中,檢出包括HBsAg、Anti-HCV、梅毒抗體、Anti-HIV 陽性和肺結核、瘧疾581 例,檢出率1.93%。其中HBsAg 陽性檢出率(1.42%)最高,在所有檢出疾病中占73.49%,其次為Anti-HCV陽性(0.31%)和梅毒抗體陽性(0.11%),瘧疾檢出率(0.01%)最低。出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率(1.41%)高于入境人員(0.52%)。6 種傳染病在出入境人員中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18,P<0.05)。(見表2)。

表2 2017—2021 年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結果

2.3 不同年度傳染病檢出情況

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率最高的年份為2018年(2.29%),最低為2021 年(1.61%)。6 種傳染病在不同年度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41,P<0.05)。HBsAg 陽性和Anti-HCV 陽性在2018 年檢出率最高,分別為1.68% 和0.42%;梅毒抗體陽性、Anti-HIV 陽性和肺結核在2020 年檢出率最高,分別為0.17%、0.10% 和0.07%;瘧疾僅在2019 年檢出3 例。HBsAg 陽性和Anti-HIV 陽性在不同年度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256,P<0.05;χ2=6.811,P<0.05)。(見表3)。

表3 2017—2021 年山西口岸各年份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情況

2.4 不同類別人員傳染病檢出情況

不同類別出入境人員中,其他人員傳染病檢出率最高(4.54%),其次為勞務人員(2.53%)和商務人員(1.67%),留學人員(1.29%)、旅游探親人員(1.26%)和交通員工(1.25%)檢出率相近,公務人員(1.08%)檢出率最低。勞務人員傳染病例構成比最高,占56.11%,其次為留學人員26.33%。6 種傳染病在不同類別出入境人員中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0.301,P<0.05)。HBsAg 陽性以入境其他人員檢出率最高(2.58%),其次為出境勞務人員(1.76%)和出境交通員工(0.99%);Anti-HCV 陽性以出境勞務人員檢出率最高(0.26%),出境留學人員和出境旅游探親檢出率相等(均為0.25%);梅毒抗體陽性以出境旅游探親檢出率最高(0.25%),其次為出境、入境其他人員(均為0.18%);Anti-HIV陽性和肺結核分別以入境其他人員(0.62%)和出境其他人員(0.09%)檢出率最高;瘧疾僅在入境勞務人員中檢出(0.02%)。HBsAg 陽性和Anti-HIV 陽性在不同類別人員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2.342,P<0.05;χ2=7.793,P<0.05)。(見表4)。

表4 2017—2021 年山西口岸不同類別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情況

2.5 不同性別及年齡組傳染病檢出情況

在出入境人員中,男性傳染病檢出率(2.20%)高于女性(1.27%),但Anti-HIV 陽性為女性檢出率(0.08%)高于男性(0.04%),瘧疾男女性檢出率相等(均為0.01)。6 種傳染病在不同性別出入境人員中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56,P<0.05)。HBsAg 陽性、Anti-HCV 陽性和Anti-HIV 陽性在不同性別出入境人員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067,P<0.05;χ2=6.653,P<0.05;χ2=8.167,P<0.05)。(見表5)。

表5 2017—2021 年山西口岸不同性別及年齡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情況

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率隨年齡增加呈遞增趨勢,60 歲以上人員傳染病檢出率最高(3.87%),20歲及以下人員檢出率最低(0.72%)。21~50 歲人員傳染病例構成比最高,占84.51%。6 種傳染病在不同年齡出入境人員中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899,P<0.05)。HBsAg 陽性和肺結核以41~50 歲出境人員檢出率最高(分別為1.92%、0.13%),Anti-HCV 和梅毒抗體陽性以60 歲以上出境人員檢出率最高(分別為1.03%、0.77%),Anti-HIV 陽性以51~60 歲入境人員檢出率最高(0.26%),瘧疾以51~60 歲入境人員檢出率最高(0.09%)。HBsAg 陽性和梅毒抗體陽性在不同年齡組人員的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351,P<0.05;χ2=5.226,P<0.05)。(見表5)。

3 討論

2017—2021 年,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 率1.93%,較2006—2010 年 的3.42%[1]下 降 了43.57%,表明山西口岸傳染病防控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出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率高于入境人員,與天津口岸入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率較高的結果不同[2]。山西口岸出境人員傳染病檢出率是入境人員的1.71 倍,提示口岸出境人員傳染病監測是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重點環節。在出境人群中,勞務人員傳染病檢出率最高(2.24%),檢出包括乙肝、丙肝、梅毒、HIV 及肺結核288 例。分析出境勞務人員信息資料顯示,感染人員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技術、交通駕駛、飲食服務等工作,多數前往非洲、亞洲國家,工作環境偏遠、生活條件較差,多數人長期在野外工作,感染蟲媒疾病風險較高。由于該類人群文化素養偏低、個人防護意識薄弱、自我約束能力較差,長期遠離家鄉,醫療資源匱乏,加之跨文化沖擊,大大增加了傳染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因此,應加強

出境勞務人員出境前健康咨詢、境外期間健康指導和歸國后的健康評估,做好旅行前、中、后3 個重要環節管理。保健中心通過出境前健康咨詢輸送境外傳染病疫情信息及防治常識;通過與勞務公司、外派勞務企業等建立協作機制,利用自媒體等工具完成境外期間健康指導;加強技術支撐能力建設,推進信息共享及聯防聯控機制,完善歸國后的健康評估工作。通過上述舉措,有效形成健康防護閉環,并阻止疫情跨境傳播。

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以男性為主,男性傳染病檢出率較女性高73.23%,需重視男性出入境人員傳染病宣教與防控。21~50 歲出入境人員檢出傳染病例491 例,占比達84.51%。成年人社會活動頻繁,易受職業環境影響,接觸易感因素多,且處于性活躍期,往往成為各種傳染病的易感人群。60 歲以上人員傳染病檢出率最高,感染疾病主要為乙肝、丙肝和梅毒,以旅游探親及勞務人員為主,分析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既往均有輸血、不安全注射或不潔性行為史。大部分人員在感染前沒有主動接受傳染病防治知識的訴求,出境前也不清楚境外活動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對感染傳染病后的危害認識不足,更不清楚通過哪些途徑可以得到幫助。發現感染后部分人員被動接受咨詢和治療,部分人員出于保護自身隱私拒絕進一步處置。提示我們,應充分考慮健康宣教工作的前伸延展,充分利用出入境人員在辦理護照和簽證、出境前安全教育等環節,會同外交、公安、旅游等部門,通過提前發放健康宣傳資料、培訓等方式開展前置健康宣教工作[3],增強其自我防護意識和健康理念。

2017—2019 年出境體檢人數逐年下降,但是入境人員逐年增多,主要為入境留學人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沿線國家留學生成為山西省入境人員的主力。據報道,2019 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在所有來華留學生中占比54.1%,教育部還專門設立“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每年向沿線國家額外提供不少于3 000 個獎學金新生名額[4]。2017—2019 年山西口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占入境人員總數的40.07%,占入境留學人員總數的76.59%,以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留學生為主。但是2020—2021 年該數量有所下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占入境人員總數的36.31%,占入境留學人員總數的64.92%,以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庫曼斯坦留學生為主。入境留學人員感染的疾病主要包括乙肝、丙肝、梅毒和肺結核,共計77 例。分析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64.94% 感染人員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部9例丙肝均來自中亞和南亞沿線國家,而3 例肺結核感染者均來自于南亞巴基斯坦。隨著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我國不斷優化入境政策,加之山西省教育廳提出“打造‘留學山西’品牌,推動來晉留學提質增效[5]”,入境留學生仍是山西口岸傳染病監測的重點人群,應加強入境留學人員傳染病監測,注重健康教育及疾病防治宣教,與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邊檢、衛健委、教育部門以及各高校聯合加強協作機制,互相配合,理順監測、評估及處置程序,主動預防、控制和應對各類傳染病的傳播流行。

山西口岸傳染病以HBsAg 陽性檢出率最高,其次為Anti-HCV 陽性,表明乙肝和丙肝是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罹患的主要傳染病,應重點防控上述兩種疾病。HBsAg 陽性檢出率為1.42%,較2006—2010 年(2.26%)[1]及2011—2016 年(1.60%)[6]檢出率低,表明1992 年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規劃后,乙肝病毒感染流行率明顯下降[7]。乙肝病毒具有感染率高、發病隱匿、病程長、難治愈等特點,給感染者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和嚴重影響,因此,控制乙肝病毒感染仍然任重而道遠,出入境重點人群乙肝病毒監測及成人乙肝疫苗接種推廣工作應持續進行。Anti-HCV 陽性檢出率為0.31%,較2006—2010 年(0.48%)[1]及2011—2016年(0.57%)[6]檢出率低。丙肝感染途徑主要包括輸血、不安全注射、吸毒、不潔性行為等,且多數患者發病早期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慢性化程度較高[8],口岸監測陽性人員大多數不清楚自身感染HCV,僅在出入境篩查時發現,因此,加大口岸監測力度、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已刻不容緩。

2019 年底暴發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山西口岸出入境人員數量大幅下降。通過數據可以看到,2017—2018 年山西口岸出入境體檢人數基本在8 000 人左右;2019 年初,山西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搬遷到新址,受交通及地理位置影響,體檢數量有所下降,僅有6 547 人。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人數下降明顯,僅有2 872人,2021 年人數稍有增多4 463 人。計算新冠疫情前后年平均監測體檢人數,2017—2019 年平均體檢7 589 人,2020—2021 年平均體檢3 668 人,下降了51.67%。但是年平均傳染病檢出率變化不大,由新冠疫情前1.96% 下降到疫情后1.84%,僅下降了0.12%。由此可見,后疫情時代出入境人員傳染病防控工作絲毫不可松懈。經歷抗擊新冠疫情阻擊戰的洗禮,口岸衛生檢疫防控體系日趨完善優化。未來在加強聯防聯控機制建設、堅持“多病共防”、強化風險評估、完善應急處置體系及技術支撐體系、構建國際旅行健康服務體系方面,從嚴從緊抓好監測體檢工作,落細落實相關措施要求,織密織牢傳染病防控網,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筑牢口岸檢疫防線”指示精神和海關總署提出的“口岸疫情防控海關必堅守”重點工作,全力推動口岸衛生檢疫工作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留學人員出境入境
“逐夢青春 創贏未來”——揚中市首次舉辦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經驗分享會
江蘇省歸國留學人員實踐創新基地
徒步看家鄉活動 看亮留學人員雙眼
中國第三個國家級入境再制造示范區通過驗收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赴美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問題研究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非法入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