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哈佛到青海,她把高原上的牦牛絨賣向全世界

2024-01-05 16:18子煙
婦女生活 2024年1期
關鍵詞:藏區奶酪牧民

子煙

哈佛畢業后,她來到青海,創辦了一家開發加工牦牛絨產品的公司,在改善牧民生活的同時,還與當地生態文化公司合作,組織當地牧民共同開展黑土灘治理工作,2012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30位30歲以下商界精英”

“我如果在華爾街工作,只是為有錢人賺更多的錢;但回中國創業,可以幫那里的人們擺脫貧困。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更有意義?!?/p>

1982年喬琬珊出生在美國,1989年回到家鄉中國臺灣,2000年去美國沃頓商學院攻讀經濟管理,2004年畢業后又去哈佛大學繼續深造。讀書期間,她去秘魯實習,對那里的貧困狀況深有感觸。后來,她去非洲旅游,對當地人貧窮落后的生活狀態更是不勝唏噓。

喬琬珊在哈佛讀的MPA(公共管理碩士),是與扶貧相關的專業,倡導創辦社會企業,以商業模式賺取利潤的同時,造福社會、扶助弱勢群體。讀書期間,她研究了很多成功社會企業的案例,開始尋找適合做社會企業的項目。研究中她發現,很多國家都有社會企業的案例,唯獨中國還沒有,于是下決心畢業后回中國推動社會企業發展。

2006年年初,喬琬珊和同學帶著課題“如何用更持久的方式挑戰貧困”到中國西南部考察,想看看能不能在這里找到適合做社會企業的項目。在云南,喬琬珊第一次見到了成群結隊吃草的牦牛,非常興奮,對牦牛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查詢有關牦牛的資料。

全世界有約1.4億頭牦牛,90%生活在青藏高原。牦牛性情溫和,不僅可以做運輸工具,而且渾身都是寶:奶可以做奶酪和酥油,粗毛可以做帳篷和繩子,細毛可以做衣服和毛毯,糞便可以做肥料,等等??赡菚r,牧民們并沒有充分發掘牦牛的經濟價值,生活很貧困。因為牧民生活的地方大多偏遠,儲運條件差,上好的牦牛奶常常還沒運到集市就已經變質,只能倒掉。

看到一頭牦牛一天只能給牧民帶來不足10元的收入,喬琬珊想,把牦牛奶做成奶酪推向市場,肯定受歡迎,能給牧民帶來更多收入。同時,她也開始對牦牛絨做深入的調研和考察: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6000米的高原地帶,入冬時身上會長一層濃密的細絨——牦牛絨,十分耐寒。經檢測,其溫暖度比羊毛高,透氣性比羊絨高,極具市場價值。但遺憾的是,因為缺乏宣傳和推廣,國外的設計師們幾乎不知道有牦牛絨這種材料。

離開云南以后,喬琬珊又去了青海和西藏等地,全面了解了牦牛的情況后,有了利用牦牛改善藏區牧民生活狀況的想法?;氐焦鸫髮W后,她很快寫出了依托牦牛創業的計劃。這個計劃贏得了2006年哈佛大學商業計劃獎金5萬美元。喬琬珊用這筆錢在中國成立了SHOKAY(藏語,牦牛絨的意思)公司,意在把公司打造成一家以牦牛絨制品為主的生活創意品牌。

對于她這種自討苦吃的做法,家人和朋友都很不理解。她說:“我如果在華爾街工作,只是為有錢人賺更多的錢;但回中國創業,可以幫那里的人們擺脫貧困。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更有意義?!?/p>

從牧民手里收購牦牛絨,打造出一件件奢侈品

2006年9月,喬琬珊在扶貧組織的幫助下,決定到青海省共和縣黑馬河鎮創業。那里90%的居民是藏族,養殖牦牛比較多。

喬琬珊首先建起了奶酪廠,從國外請來一名專家,給牧民講解奶酪的制作技術和要求。她承諾,牧民如果按照專家要求的國際衛生標準取奶,她將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有多少收購多少。她還引進了法國的奶酪制作技術,同時派人去法國學習生產流程及管理方法。

由于牦牛奶營養價值高,又是天然無污染的青藏高原特產,喬琬珊對奶酪的定位是高端奶制品,以旅游區和高級飯店作為目標市場。準確的定位和恰當的營銷手段,使牦牛奶酪很快走出藏區,遠銷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并逐步打入法國等傳統奶酪消費大市場。

奶酪的生產和銷售穩定后,喬琬珊開始著手牦牛絨的收購與加工工作,但并不順利。去牧民家里收購牦牛絨時,喬琬珊看到他們的牦牛絨被隨意堆放在地上,混合著牛毛和沙土,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不覺心里五味雜陳。

牦牛絨每年春天自行脫落,牧民經過抓取成為原絨,其中以細度在25微米以下的絨毛為上品。一頭牦牛一年只能產100克細絨,剩下的全是粗毛。牧民對此并不了解,只管把牛毛梳下來,成堆販賣,一公斤只能賣40元錢。

喬琬珊的收購價格高達一公斤400元,但仍收不到理想的牦牛絨。為此,她又請教相關專家,定制了特別的梳子,學習梳理牦牛絨的技巧,然后教給牧民。但結果還不理想。后來,她又想到了人工挑選牦牛絨的辦法,讓那些沒有工作的當地婦女分揀牦牛絨。終于,她得到了想要的牦牛絨,那些婦女也多了一份收入。

有了牦牛絨,如何將它推向市場?喬琬珊日思夜想,跑了很多紡織廠。但牦牛絨加工過程復雜,技術要求高,她的訂單又不多,大多數紡織廠都不愿意接她的單子。她跑了一年多,找了40多家紡織廠后,終于與內蒙古一家紡織廠簽訂了合作協議。對方很快紡出了讓她滿意的牦牛絨紗線。

一切準備就緒,喬琬珊在上海泰康路開了一家“牦牛生活創意店SHOKAY”,并從崇明島找來一些會編織的下崗職工和農村婦女,讓她們用牦牛絨紗線制作圍巾、毯子、毛衫、帽子、鞋子、玩偶及家居用品等。

喬琬珊把牦牛絨產品定位為奢侈品,每件商品標價都不低。但那些崇尚自然、追求原生態的高收入人群,并不在意價錢。牦牛絨產品很快火了起來,遠銷海內外。之后,喬琬珊以上海為中心,在世界各地開設了100多家專賣店。喬琬珊也因此獲得多項創業大獎,2012年還被福布斯評為“中國30位30歲以下商界精英”。

幫藏區牧民致富的同時,不忘助力草原修復

30多歲的牧民卓瑪吉一直生活在藏區一個很偏僻的地方,每天早上3點起床擠奶,晚上拴好牛后再做其他的活兒,每晚只睡4個小時左右。她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想通過辛勤勞動帶領家鄉人過上好日子,創辦了合作社,把從牧民那里收購來的牦牛奶做成雪糕和酸奶賣出去,確實增加了部分牧民的收入,但非常辛苦。

2021年,卓瑪吉去上海學習,認識了喬琬珊,這才知道喬琬珊一直從藏區牧民手里收購牦牛絨,便想與她合作。喬琬珊派人去卓瑪吉居住的地方,對那里的牧民進行培訓,與他們開始了合作。從那以后,那里的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卓瑪吉的生活狀況也有了極大改善。

如今,喬琬珊已將牦牛絨的收購價格提高到每公斤600元,合作的牧民從最初的幾百戶增加到了2萬多戶。

創業的同時,喬琬珊也不忘承擔社會責任,一直關注藏區的環保事業。近年來,由于過度放牧、鼠害以及凍融、風(水)蝕等原因,有些地方的草原嚴重退化,可食性牧草減少,變成了讓牧民發愁的黑土灘。2021年,喬琬珊與一直致力于幫助牧民重建家園的扎瓊倉生態文化交流中心合作,組織當地牧民共同開展黑土灘治理工作,啟動草原生態修復項目。

牧民拉姆家里有18頭牦牛和42只羊,在當地不算富裕。由于土地貧瘠,牧草不足,他家的牦牛常常吃不飽,成年母牦牛產崽兒率很低。2022年,喬琬珊與扎瓊倉生態文化交流中心開始幫拉姆修復土地。經過一年多努力,他家的牧場有了明顯改善,2023年,他家里的母牦牛產崽兒率也明顯提高。如今,他擁有24頭牦牛和53只羊,還學會了如何修復土地,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2023年,喬琬珊他們又幫助索朗澤讓和索扎兩兄弟修復了草場。

土地修復的過程非常復雜,且花費很高。過去兩年里,他們修復了280畝土地。雖然面積不大,但讓牧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提醒他們保護自己的草場。

牦牛吃草時,不會像綿羊一樣把草的根部一起拔出,這對土地十分友好。在土地修復過程中,人們發現在地上撒播草種后,牦牛群可以將種子踩入地下,牦牛的糞便也可以為土壤增肥。這樣,一顆種子發芽生長后,第二年又會產生20顆左右的新種子。牦牛在吃草時,這些新種子會粘在它們的皮毛上,隨著它們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四處撒播。這樣經過若干年,草原就會重現生機。

從哈佛到青海創業近20年來,喬琬珊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創立一個社會企業,既解決社會問題,又實現人生價值。如今,她已經做到了。未來,她還會做得更好。

【編輯:潘金瑞】

猜你喜歡
藏區奶酪牧民
牧民新生活
膨脹的奶酪
牧民歌唱冬奧會
假如給你一塊奶酪
奶酪大作戰
誰動了中醫的奶酪
甘南牧民 趙云雁
多康藏區藏族源流考釋
商人買馬
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 維護藏區和諧穩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