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慶縣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協作模式研究*

2024-01-05 11:35馮倩趙川徐亮李俊南張雨奎洪王偉國熊新武
西部林業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鳳慶核桃產業鏈

馮倩,趙川,徐亮,李俊南,張雨,奎洪,王偉國,熊新武

(1.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2.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 漾濞核桃研究院,云南 漾濞 672500;3.鳳慶縣林業和草原局,云南 鳳慶 675900)

2022年11月,中共云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印發《云南省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1],其中提到: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建設永平縣、鳳慶縣、漾濞縣、巍山縣、楚雄市、大姚縣、昌寧縣等一批核桃(Juglanssigillata)特色產業園區;在永平縣、鳳慶縣、楚雄市等核桃主產縣(市、區),建設一體化的現代化大型核桃交易市場、冷鏈倉儲設施;開展核桃標準化初加工機械一體化建設等。在上述行動方案中,鳳慶縣被列為重點建設對象,這是由于鳳慶縣是云南的核桃主產區,無論是核桃種植面積還是產量均名列前茅。截至2022年底,鳳慶縣全縣種植核桃已覆蓋全縣13個鄉(鎮)189個村(社區),農業產值 18.7×108元、加工產值 27.7×108元,農業產業和加工產值均實現增長[2]。

雖然,近年來鳳慶縣在核桃種植技術改進、產量增大、品種改良、管理規范、加工革新等方面取得較多成效,但在核桃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現有產業各環節之間還存在著各種矛盾,產業鏈接方式脆弱,存在著諸多問題[3-4]。如:產品價格低,果農沒有信心;專業化程度低,采收效率低,采收成本高;種植密度過高,掛果率低,品質不佳,基地管護不到位;產品以初加工為主;銷售渠道不足,以省內銷售為主,市場開發不充分;處于原材料供應階段,產業鏈發展不充分;產品定位不精準,缺乏品牌賦能,品牌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最終影響到產業的發展。針對上述核桃產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如,青海構建了“農戶+深加工企業+電商企業+電商銷售”模式[5];澄江縣提出轉換林農經營理念[6];易門縣從“調整山區經濟結構促進核桃產業發展”入手解決問題[7];大理州進行了核桃旅游產品市場調查并提出開發建議[8];迪慶州提出了8條核桃產業對策以期促進核桃產業發展[9];石漠化地區在貧困戶與核桃產業新型生產經營主體合作模式上進行創新[10]。這些研究能夠解決核桃產業發展的一些問題,但對策及措施不夠系統化。

要系統地、高效地解決核桃產業發展問題,還需從全產業鏈角度著手。農業全產業鏈是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和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全產業鏈理論來源于產業經濟學,涉及企業鏈、價值鏈、供需鏈、空間鏈等諸多方面的內容[11-12]。李婭等[13]提出應從綠色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多元化等方面加強云南省核桃全產業鏈競爭力。有鑒于此,本研究對鳳慶縣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從一產的種植,到二產的加工、銷售、品牌,再到三產的消費、服務、核桃康養業等及其上下游進行研究,構建“龍頭企業+核桃初制站(烘烤站)+農戶+基地”的“372”經營協作模式,以期解決核桃產業發展問題,為產業鏈一體化示范提供一定的現實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鳳慶縣地處臨滄地區西北部(24°13′~25°03′N、99°31′~100°13′E)。鳳慶縣位于滇西縱谷南部,境內群山連綿,山川相間。鳳慶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15 ℃,極端最低氣溫-5 ℃,年降水量 1 200 mm,相對溫度約70%。土壤為紅壤,pH值5.0~6.0。有雨熱同期、干涼同季的特點,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濕分明[14]。

1.2 研究方法

1.2.1 實地調查法

采用主產業實地調查法,調查內容包括核桃種植情況、核桃產品種類及數量、核桃銷售渠道、核桃企業規模與數量、核桃技術支撐情況、核桃科技人才對伍組成與數量、政府扶持政策、核桃衍生產業和核桃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等。

于2023年6—8月,在鳳慶縣全域范圍內開展調查。由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漾濞核桃研究院聯合臨滄市鳳慶縣林業和草原局,將調查問卷表發放給13個鄉鎮的政府部門,再由其相關技術人員在鄉鎮開展部分入戶調查和鄉鎮全域統計收集數據。并對調查搜集到的數據資料和結果進行分析研究。

1.2.2 文獻分析法

本研究通過運用文獻分析法,對核桃產業相關的產業發展、產業鏈機制、產業競爭力等研究的國內外現狀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分析與鳳慶核桃產業發展及其相關案例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

1.2.3 案例法

本研究對鳳慶縣核桃產業進行系統的分析,從核桃種植歷史、種植技術、采收、加工、銷售、衍生產業再到產業組織經營模式的深度剖析,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2 結果與分析

2.1 鳳慶縣核桃研發與生產研究

由圖1和表1可知,截至2023年初,鳳慶縣核桃種植面積為114 760 hm2,在全省核桃主產區位居前列。種植核桃最多的鄉鎮是勐佑鎮,最少的是腰街彝族鄉,種植面積相差3倍,種植戶數與種植面積呈正相關。勐佑鎮、魯史鎮、三岔河鎮、雪山鎮的種植歷史均超過了1 000年,其中,雪山鎮的核桃種植歷史為1 600 a,是鳳慶縣核桃種植最早的地方。種植的核桃品種以大泡核桃、漾濞核桃、水皮核桃為主。核桃林下種植的面積僅占核桃種植總面積的16%,許多地塊未充分發揮立體復層經營的優勢,林下種植物種主要有茶葉(Camelliasinensis)、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板藍根(Isatistinctoria)、蔬菜及飼草等。

表1 鳳慶縣核桃種植概況

圖1 鳳慶縣核桃種植面積Fig.1 Plant areas of J.sigillata in Fengqing county

據調查,鳳慶縣所有鄉鎮的核桃種植均采用統一的“五個一技術”[15]。即:(1)一個種植塘,整地時開挖1 m3的種植塘(長、寬、深均為1 m)。(2)一株合格苗。種植的核桃苗符合萌蘗條直徑1 cm、高30 cm的標準。(3)一包農家肥。在定植時,將50 kg農家肥與種植塘中挖出來的熟土充分混合攪拌均勻,回填到種植塘60 cm以下的地方。(4)一擔定根水。核桃苗木定植之后,澆足定根水。(5)一塊覆蓋膜。澆好定根水之后在苗木周圍覆蓋1 m2的薄膜。

2.2 鳳慶縣核桃加工與銷售

由表1可知,鳳慶縣核桃干果年產量155 283 t;在鄉鎮主要進行初加工(曬干、烘干、水洗等);核桃產品類型以干果為主,還包括核桃油、核桃仁、核桃乳、核桃文玩、化妝品及營養品等8種。

由表2和圖2可知,核桃產品在省內銷售量最大,當地銷售量和省外銷售量次之,出口銷售量最少。核桃出口銷售的鄉鎮僅有營盤鎮和勐佑鎮,而且銷售量極少,可能與鳳慶縣地處于內陸,距離口岸較遠對外貿易不發達有關。其中,銷售量最大的是魯史鎮,其次是新華彝族苗族鄉、三岔河鎮、詩禮鄉、雪山鎮等,最少的洛黨鎮,究其原因,可能與所種植的核桃樹齡尚未到盛產期有關。

表2 鳳慶縣核桃銷售模式

圖2 鳳慶縣核桃銷售量及范圍Fig.2 Trading area of J.sigillata in Fengqing county

鳳慶核桃銷售以企業收購為主要方式,最大的龍頭企業為‘臨滄工投順寧堅果開發有限公司’。公司以“公司+核桃烘烤站+核桃專業合作社+基地+果農”模式,建立21個核桃烘烤站,不斷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生產的集約化、規?;?、標準化水平。同時,鳳慶縣引進蘇州布瑞克注冊成立云南核桃云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作為鏈主,借助農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有效打通一、二、三產業間的壁壘,真正實現三產深度融合、全產業鏈閉環發展的目標。

鳳慶縣正在建設“中國云南核桃云”“中國云南國際核桃(堅果)現貨交易中心”,搭建基地、原料、加工、產品、市場、配送、消費者一體化的S2B2C/F2B2C商業平臺,推動大數據賦能產業發展。連接前端150個水洗果加工站、426個核桃產業合作社、核桃專業采摘公司組建的174支專業隊伍和22戶核桃精加工企業,著眼全省乃至西南片區更大范圍內整合產業資源,實現核桃原料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商品)通過農業互聯網平臺供給渠道商、精深加工企業和終端消費者。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和外貿出口為銷售模式,搭建產品銷售網絡,其中大宗貿易占50%、高端市場(‘良品鋪子’‘百草味’、電商等)占30%、出口貿易占20%,核桃仁銷售占55%、核桃干果銷售占30%、休閑食品銷售占10%、堅果銷售占5%。線下公司已與‘良品鋪子’‘百草味’‘好想你’‘上海東方航空’等大型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產品在國內銷往河南、河北、四川、上海、湖南、湖北、山東、遼寧、內蒙古等省。線上方面依托下屬電子商務公司產品已進入‘832扶貧平臺’‘學習強國商城’‘國鐵公益中國平臺’‘東航e家’‘東航優選’‘淘寶’‘拼多多’‘1688平臺’‘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平臺,并開展直播帶貨;出口方面依托下屬宏達公司,將核桃仁、堅果產品出口銷往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迪拜等中亞和中東國家,在省內核桃、堅果出口創匯中居于前列。

2.3 鳳慶縣核桃品牌打造

據調查結果可知,鳳慶縣核桃產業依托龍頭企業建成各類生產線40多條,產品共20多個系列80余款。開發有‘每日堅果’‘蜂蜜核桃仁’‘玫瑰核桃仁’‘泡椒味核桃仁’‘麻辣味核桃仁’‘奶味堅果仁’等系列休閑食品,正在研發‘芭蕉-堅果粉’‘堅果-茯苓糕’等附屬食品?!?883牌精品水洗核桃果”獲2019年臨滄市“十大綠色農產品”,“林蒼山上牌玫瑰核桃仁”獲2020年臨滄市“十大綠色農產品”,“林蒼山上牌每日堅果”獲2021年臨滄市“十大綠色農產品”表彰。核桃產品賦能化方面,鳳慶縣打造的龍頭企業在果、仁貿易產能7 400 t,油料加工產能23 700 t(擴容后可達38 200 t),食品加工產能33 500 t,飲料產能3 000 t,蛋白粉產能3 500 t,藥用產能2 500 t,設備生產加工企業產能13 000 t。以上項目全部達產能指標后,工業產值可達40×108元以上。

2.4 鳳慶縣核桃衍生產業

隨著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愿望的不斷提升,鳳慶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之中不僅僅包括核桃種植、采收、加工、銷售等基本環節,而且包括一些衍生產業,如核桃文化產業、核桃康養產業和核桃自然教育(即科普教育)等。將文化注入到鳳慶核桃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之中,賦予核桃產業豐富的文化內涵??破栈顒訌镍P慶3 000年的核桃種植歷史開講,樹立優質的品牌形象,提升鳳慶核桃的市場知名度。如,小灣鎮的鳳慶古村茶廠在抖音上直播銷售核桃產品,尤其是文玩核桃銷售量最佳,不僅提高了銷售量,也通過文玩核桃讓外界對鳳慶核桃的歷史、文化和產業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增強了鳳慶核桃的市場競爭力。

對于鳳慶縣來說,森林康養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也是一個極具有發展前景的產業[16-17],將核桃融入森林康養之中共同發展,是一個良好的產業發展契機。核桃的所有產品均可作為森林康養中的綠色健康食品,核桃綠色基地也可作為森林康養基地。如距離鳳慶縣城15 km的森林康養基地內,無論是田間地埂還是林蔭小路旁均分布有野生核桃,構成了基地內春季核桃花垂涎、夏季核桃葉綠枝茂、秋季核桃碩果累累、冬季斑駁堅韌等各種景觀,使康養體驗者感受獨具特色的核桃康養。還可以在森林康養基地舉辦核桃產品交易博覽會、核桃節(采收、鮮果銷售)等會展節事活動,以促進核桃銷售。

自然教育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逐漸占據一席地位。在鳳慶這樣的核桃之鄉將核桃融入到自然教育中,不僅可以讓中小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鄉,還可以促進人們對核桃的熱愛和利用,同時吸引外地研學班進入鳳慶開展不同尋常的自然教育課程。在核桃種植基地已有的基礎上建立核桃博物館、核桃科普基地、研學旅游基地等,開展核桃自然觀察、核桃花序、葉片及果實等標本制作、核桃采摘、核桃林下農事體驗、核桃文創設計制作、核桃生產工藝參觀、核桃加工體驗等自然教育課程。

2.5 全產業鏈“372”協作經營模式

本研究根據鳳慶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構建果農、合作社和企業的生產、倉儲、銷售、服務的全產業鏈“372”協作經營模式(圖3)。3個聯結機制:合作社以項目實施為帶動,組織村民管護核桃林,形成“合作社+果農+基地”聯結機制,實施一個示范基地帶動,一個合作統籌,一支隊伍實施管護;7個加工流程:加工站點按“堆漚、脫青、水洗、烘干、吹空、分選、包裝”7個流程全部實現機械一體化加工,降低成本提高果品質量;2角錢收購:加工站點“綁定”龍頭企業,收購價每公斤比市場價多“2角錢”,由龍頭企業加工、倉儲、銷售,提升核桃產出。

圖3 鳳慶核桃全產業鏈發展模式Fig.3 Development mode of industrial chain of J.sigillata in Fengqing county

3 討論與結論

3.1 討論

對鳳慶縣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的一產、二產、三產各環節進行研究可知,鳳慶縣核桃年產量155 283 t,約占云南省核桃產量(148×104t)[18]的十分之一,是典型的核桃主產區。尤其是近年來,鳳慶縣通過打造龍頭企業,構建“372”全產業鏈一體化協作經營模式,逐漸解決產業難題,構建起核桃發展全產業鏈一體化機制,大力促進了鳳慶核桃產業發展。并且采取“‘兩套標準’做實原料端、‘三措并舉’做強精制端、‘兩個渠道’做活市場端、‘一個平臺’做優科技端”的“2321”發展模式,推動核桃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全產業鏈聚集發展。其他一些核桃主產區也正在嘗試構建核桃產業鏈[19-24],如,黎城將核桃產業融合發展并進行產業鏈重構[25],左權縣對核桃產業鏈進行優化以此提升核桃產業的競爭力[4],結合本研究可知全產業鏈是核桃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全產業鏈是某種農產品的生產企業向產業鏈的上下游進行不斷拓展延伸,將農產品的種植、生產加工、產品銷售等環節納入企業組織內部的經濟行為[26-29]。影響產業鏈發展的因素很多,如李婭等[13]對云南省核桃產業國內競爭力進行分析表明:農戶栽培管理、企業加工利用、消費者市場銷售等是影響競爭力的核心因素。本研究也得出相一致的結果,在鳳慶縣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中,良好的種植基礎、多渠道銷售、多樣化的品牌、衍生產業的發展是全產鏈穩定發展的關鍵。

一產業方面,鳳慶縣的核桃種植面積大、產量高、核桃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戶數多、“五個一”種植技術是影響鳳慶縣核桃產業發展的因素。同時這幾個因素之間又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核桃種植歷史最悠久的鄉鎮雪山鎮、勐佑鎮、魯史鎮、三岔河鎮等的種植面積也較大,種植戶數量也較多?!拔鍌€一”種植技術是促進核桃豐產的因素,大塘種植有利于核桃苗木根系的伸展和生長,挖出的土壤通過太陽照曬滅菌增肥,拌肥后回填,既可為核桃苗木提供肥料又可保證不被肥料燒傷,澆足定根水使苗木根系與土壤之間形成了一種很好的“粘合”關系,使土壤保持良好的濕潤性、緊密性和透氣性,再在地表鋪上薄膜起到保濕和增溫作用,從而促進苗木生長。優良的核桃生產基礎、良好的自然條件使鳳慶縣成為了云南省的核桃主產區。

二產業方面,鳳慶縣通過支撐龍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如鳳慶縣的龍頭企業“臨滄工投順寧堅果開發有限公司”,先后被認證定為云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云南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殊榮。鳳慶已完成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和核桃1×104hm2綠色基地和3 000 hm2有機基地認證,建設完成年產值可達5.2×108元的核桃堅果產業生產鏈條,具備堅果類食品全面檢測資質條件的檢驗室1個及8 000 m3容量的冷庫完成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管理體系認證,制定《核桃干果企業標準》《核桃仁產品質量標準》《核桃青果采收控制技術規程》《核桃青果脫皮及鮮果清洗控制技術規程》及《核桃鮮果烘烤控制規程》等多項標準,帶動農戶發展上萬家。另外,鳳慶縣正在建設的“中國云南核桃云”和“中國云南國際核桃(堅果)現貨交易中心”將使鳳慶縣核桃產業的發展步入系統化、全球化的軌道。

三產業方面,鳳慶縣正在通過生態旅游、核桃文化融媒體平臺、核桃森林康養、自然教育等服務行業的發展,將核桃融入第三產業中,完成核桃全產業鏈的構建。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種植的核桃古樹、充分利用核桃花和核桃仁等作為食材的飲食習慣等蘊含著核桃與村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豐富內含。因此,鳳慶縣悠久的核桃種植文化、良好的生態環境與樸實的民風等均是發展第三產業的有利條件。加速發展第三產業能使鳳慶縣核桃全產業鏈得以完善,成為云南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建設的示范區。

3.2 結論

對鳳慶縣的核桃主產區開展調查研究,分析全產業鏈發展現狀和問題,依此構建經營模式,研究結果表明:鳳慶縣大部分鄉鎮種植核桃歷史悠久,種植面積較大,銷量較大;核桃衍生產業包括核桃文化產業、核桃康養產業和自然教育等,并已初具規模;構建“龍頭企業+核桃初制站(烘烤站)+農戶+基地”的“372”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協作模式,可提高關鍵種植技術水平、培育龍頭企業、品牌賦能化、構建銷售鏈、發展核桃衍生產業,全面創建核桃全產業鏈一體化機制,促進核桃產業升級發展。

猜你喜歡
鳳慶核桃產業鏈
小核桃變身“致富果”
云南鳳慶魯史—昌寧松山地區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找礦與效果分析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茶馬古道茶飄香
可賞可食可入藥的核桃
產業鏈春之奏鳴
試論鳳慶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黃龍核桃
千姿翠綠勝花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