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院??缥幕浑H能力評價模型構建

2024-01-05 05:42牛東育蔣曉玫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產教跨文化交際

牛東育,蔣曉玫

(1.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430;2.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國社會經濟的全球化得到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特別是進入新時代,國家大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在國際舞臺上,跨文化交際的作用愈發凸顯,跨文化交際能力要求日益加強。在國際化發展的進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概念得到越來越多關注,但是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比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中,其在初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多以語言知識為主,忽略了文化知識的講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普遍存在跨文化意識淡薄、跨文化交際能力薄弱的現象。[1]因此,需要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加深其對本國和世界的認識,使其具備更好的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能夠更好地應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沖突,向世界傳播我國燦爛的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體現“文化自信”。[2]

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質量評價體系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國家政策的關注焦點,在我國自2014年以來出臺的產教融合政策文件中,從頂層設計到體系設計,到政策引領、任務導向,再到法律定位,均強調了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要求。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出臺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體現產教融合發展導向的教育評價體系,支持各類院校積極服務、深度融入區域和產業發展,推進產教融合創新。[3]2022年5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要建立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質量評價體系,把受教育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作為重要指標,引導職業學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本文針對職業院??缥幕浑H能力培養質量需要,從產教融合視域系統論述專業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路徑,以期為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鑒。

2 相關研究回顧

2.1 中國百年職業教育的歷史變遷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便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建設,經過百年的探索與實踐,經歷了教育與勞動相聯系,半工半讀、產教結合再到產教融合的發展過程,形成的相對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在革命戰爭時期,堅持教育與勞動聯系起來。建國初期,需要大批技術人才,國家出臺多項舉措,創立半工半讀的教育和勞動制度。改革開放時期,職業教育遇到重大的歷史機遇期,開展校企合作多形式、多模式、多主體發展職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就發展職業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4]以上均明確了產教融合不僅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勢。[5]面向世界實施改革開放的中國,亟需從產教融合視域下構建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評價模式。

2.2.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體系現狀

《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社會治理體系,要求各級各類組織按照中央部署勇于探索、積極落實。[6]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我國職業教育總體規模得到了優質發展,以2012年、2017年和2020年為例,我國高職教育在校生人數分別為964.2萬人,1105萬人與1459.5萬人;高職院校數分別為1297所、1338所與1468所。[7]各院校在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建設上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保障。要實現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快速提升,就必須重視教學質量保證和監控體系建設。[8]

20世紀后半期,隨著更多的技術人員和維和部隊被派往國外,他們在國外的交際行為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于是便出現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概念。[9]這一概念強調對非本土文化與非本土語言背景的成員之間開展社會交流活動的相互互動的有效性,從參與主體素養范疇考慮,包含但不限于參與交流活動的意識強度、對交流主體非本土文化與非本土語言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與非本土主體之間交流技能的應用效度。國外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評價多集中在此三個維度,形成的相關評價量表與實證實驗測試數據相對較為完善。國內對此的研究自改革開放開始,至今還沒有形成相對完善和成熟的評價體系,各種測評體系及實證測評量表尚在研究實驗階段。相對而言,我國大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測評體系構建的研究及其實驗實證測評量表集中在跨文化交際情景設置外語水平考試,專項考察跨文化交際從業者跨文化交際情景涉文化知識問題專項面試,以及外請跨文化交際區域面試官現場交際測評等模式,局限性較大,難以廣泛推廣。

3 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體系的相關研究

跨文化交際能力與世界全球化聯系緊密,經濟文化全球化過程中衍生的問題、矛盾、沖突迫使人們不斷深化革新。[10]當前,國際上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方式與模式較為豐富,國內亦處于蓬勃發展的態勢。關于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的研究,以“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檢索學術期刊論文,截至2023年4月12日16:00,檢索到5507條結果。圖1為發表年度趨勢分析,從1994年4篇論文上升到2010年347篇,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并且近10年基本保持在每年300篇以上,發表4篇及以上文獻的作者有30位之多,成為較大群體關注熱點。隨后,以“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評價”為主題詞檢索,有249條結果,圖2為發表年度趨勢分析,從1996年1篇論文上升到2015年21篇,亦呈現顯著上升趨勢和持續關注熱點。

圖1 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知網檢索文獻分布圖

圖2 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研究知網檢索文獻分布圖

通過關鍵詞統計進一步發現,選題主要涉及交際能力培養模式、教學改革、培養內容、課程設置、學生教育、成效評價等,其中關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2481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有242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評價只有6篇。該類研究針對從業人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現實,采用訪談、問卷和實際測試等方式收集原始數據,在對原始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包括文化常識與交際常識、交際技能、跨文化意識等三個方面的分析評價內容,涉及心理適應力、文化知識、文化對比意識、全球意識、思辨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多維度的評價分量表開展評價研究。以上研究對推動我國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4 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模型構建

4.1. 中國特色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模型屬性

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體現的多是基于應用人才評價或學習者學習成效的評價,有其鮮明的應用背景特色。當前經濟社會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群體通過產教融合模式的職業教育獲得專門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迫切需要構建基于產教融合視域下面向廣泛人群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評價體系?;诋a教融合模式開展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其實質是以產業為紐帶,將產業的生產過程與教育過程相融合,全面縮短各方的“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實現“精準育人”,為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11]

我國針對模型量表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多側重在應用方面,尤其是對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模型構建,因對能力的定義不同而各有異同,直接導致跨文化交際能力人才培養目標各有異同。漢語詞典中“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能力在《辭?!分械慕忉尀槌晒ν瓿赡撤N活動所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征,在西方心理學中可解釋為實際能力(actual ability)及潛在能力(potential ability),哈佛大學教授大衛·麥克利蘭(David McClelland)應用冰山理論將位于海平面之上知識與技能稱為顯性能力,將潛伏于海平面以下的自我因素和特質稱為隱形能力,提出能力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且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12]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關于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完善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機制”,為評價模型的構建指明方向,對于職業道德的評價不可或缺。李鋒和閆智勇構建的四維理論模型,包括生理-心理素質、規范-道德素質、知識-文化素質和能力-技能素質四個層面。[13]基于前人的研究與實踐基礎,從約翰·W.克雷斯維爾的知識觀-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的邏輯去思考,選擇“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實用主義范式,[14]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評價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方法收集衡量要素,結合人在社會行為的綜合表征其素養的評價,則用參與跨文化交際的主觀意識、掌握知識、擁有技能和社會道德四方面因素反饋。

4.2. 中國特色跨文化交際評價模型量表

基于產教融合視域下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圍繞產業發展積極參與溝通的意識、服務產業提升的知識結構、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溝通技能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職業交際道德四個方面,由一級量表組成(見表1)。其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包括認同與參與兩個方面,由2個二級量表體現,包含6個方面三級量表的20道選擇性測試問題,唯一選擇(很好,好,不確定,不好,極不好),對應得分(5,4,3,2,1),經過相應統計分析得到相互間影響程度及其對應提升策略。對于知識、技能及道德的3個一級量表,各自對應設置3個二級量表和11、9、8個三級量表,分別包含相應的選擇性測試問題、唯一選擇(很好,好,不確定,不好,極不好)、對應得分(5,4,3,2,1),經過相應賦分、歸類統計分析得到不同交際個體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分析量表,進而得出比較性五等級制評價(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及對應對策建議。

表1 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量表

根據360百科詞條搜索結果,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是指由表征評價對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聯系的多個指標,所構成的具有內在結構的有機整體。中國四十余年的改革開放建設成效為世界提供了杰出的“中國方案”,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緊密團結國內人民,密切國內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關系,對于實現全球共同發展尤為重要。[15]未來中國跨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必須結合中國特色,倡導中華優秀文化自信,其培養模式的研究需要進一步立足中國國情,堅持守正創新,結合產業發展需求,加強實證性研究,積極完善中國語境評價指標體系,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出發,加強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團隊建設,對接交流產業發展需求,豐富跨文化交流知識體系。

5 結語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一帶一路”輻射范圍不斷擴大,跨文化交際活動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體系的建設,特別是跨文化交際能力評價模型量表的研制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本設計模型在常見的意識、知識和技能三個方面的量表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跨文化交際人才培養的需求,借鑒人才素養包含的內容,拓展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意識、知識、技能和道德四個方面的量表,綜合涵蓋了對跨文化交際人才能力評價的各個方面,明確人才培養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效地區分參與跨文化交際人員的能力水平,較好地引導和促進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符合中國國情,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猜你喜歡
產教跨文化交際
情景交際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交際羊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交際中,踢好“臨門一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